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外国语学校2015_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独立作业试题无答案苏教版.doc
-
资源ID:46879838
资源大小:126.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外国语学校2015_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独立作业试题无答案苏教版.doc
1靖江外国语学校靖江外国语学校 2015-2016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独立作业七年级语文独立作业一、积累与运用(共 2626 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春天的最后一阵风拂过田野,青杏躲进苍 cu的叶片背后抿嘴偷笑;麦苗轻轻摇曳,翩然起舞;豌豆花含 bo 待放,娇羞的依 wi 在大地温暖的怀里;野草跟在庄稼身后,跳着,笑着,追 zh着晨曦里洒下的第一缕阳光。2.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B.本命年的回想选自夜光杯散文精选。(文汇出版社 2000 年版)C.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D 国家出台“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赋予校车通行优先权,其宗旨就是要给孩子特别的“照顾”。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A.由于建 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靖江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B.如果烟草税提高 50%,烟民将减少 4900 万,避免约 1100 万人不因吸烟死亡。C.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D.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帐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每空 1 分),病树前头万木春。不识庐山真面目,。潮平两岸阔,。,草色遥看近却无。物华天宝,。“”,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对天下离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5.名著阅读。(6 分)(1)下列关于西游记的内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美猴王从东胜神洲漂洋过海来到南赡部洲灵台方寸山向须菩提祖师学长生不老之法。B孙悟空学会了筋斗云、七十二般变化,一天,他在众人面前卖弄,被逐。C孙悟空去东海觅武器,得如意金箍棒,又去冥界划去了自己与猴类之名,龙王、阎王向玉帝报告,玉帝派太上老君下界招安。D弼马温孙悟空嫌官小,回花果山,听结义兄弟牛魔王的建议自封为“齐天大圣”。(2)观察下面两幅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插图,然后回答问题。(4 分)2请给上面右边一幅图拟个小标题。(1 分)汤姆索亚是个成长中的孩子,请结合左边一幅插图相关情节分析。(3 分)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4 分)学习了狼专题后,假如你要写篇小文章从成语中看对狼的认识的差异,你会列举哪些成语并从中分析对狼的认识差异呢?成语:认识:成语:认识:二、阅读理解(共(共 3434 分)分)(一)阅读王昌龄的送魏二,完成第 7 题。(6 分)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注释】诗作 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称潇湘。7.(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1 分)(2)说说第二句中的“凉”字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2 分)(3)这首诗在艺术构想上虚实结合,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3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 81212 题题。(1313 分)分)任光禄竹溪记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一石,百钱买一花而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城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注释侯家:王侯之家。蓄:蓄养,收藏。绝徼:极远的边地。芟(shn):割。槁:干枯。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 分)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其为园()毋以是占我花石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9.选出与例句“而京城人苟可致一竹”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2 分)而置之其坐而剑不行敏而好学默 而识之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1 分)则则 人人 益益 贵贵 之之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1)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2 分)(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2 分)312.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 分)(三)阅读高军的掌声一文,完成 1316 题(15 分)(1)在教室门外,我听到,像往日一样,上课铃一响,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2)走进教室,就感到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日不同的气氛。但我还是平静地走上讲台,还没开口讲课,就发现全班五十多个同学都直勾勾地盯着我身后的黑板。(3)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我的讲课中,我立即以平静的语调导入新课:(4)“同学们,今天,我们上”(5)我一边说一边转身准备往黑板上板书。(6)班上的女学生王娜娜边站边喊道:“报告老师,你看黑板上”(7)我一下子惊呆了,原来黑板有一行清楚的粉笔字:“高老师是个”后边有一个不太清晰的“坏”字。(8)这是我教学十年来从未出现过的情况,过去每次上语文课时,黑 板总是擦得干干净净。这几个字,显然是我有什么得罪学生的地方,他们是在公开向我挑战。(9)我仔细一看,这字体像是我昨天批评过的李晓写的。(10)我心里的火一下子蹿得老高,感到头皮都“啪啪”炸响。但是瞬间我就控制住了自己,并决定改变教学内容。(11)我面带笑容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说话课,题目有些同学已经知道,并替我写在黑板上,谢谢这位同学。”(12)尽管我的话里透着真诚,很多同学还是一脸的不安。(13)我用粉笔把不太清晰的“坏”字重描了一下,并添上了“老师吗?”。(14)许多同学这才发出了善意的笑声,课堂气氛已转入正常。(15)我立即一口气说了下去:“我,就是你们的高老师,是个坏老师吗?今天,我愿意把一个真实的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下。”(16)接着我详 细地介绍我的生活和工作的情况,也坦诚地承认了自己的一些弱点和缺点。(17)由于是说自己,我说得非常流畅,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口才比平常显得更好。我说完了,教室里一片沉静。我感到,同学们被我的真诚感动了。果然,一阵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全班同学都在热烈地鼓掌。连李晓眼中也有点晶莹,他的手也拍得非常起劲。(18)主课是从来不兴鼓掌的,这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第一次。(19)我心中为自己即兴设计的教学方案陶醉了。(20)我潇洒地将“高老师”三个字底下画上了一道横线,擦掉了“高老师”三个字,将题目改成“是个吗?”要求道:“请各位同学考虑一下,完善题目,并以这个题目说一段话。”(21)李晓第一个举起了手,我让他站了起来。(22)他说:“我的题目是李晓是那个写高老师是坏这几个字的学生吗?”(23)我心中一惊,学生的眼光是多么犀利啊!尽管我自认为表现得很潇洒,但还是被学生一眼看穿了。(24)李晓讲得也非常流畅,否定了黑板上的字是他写的。尽管我心中不相信他的话,但对他的说话艺术还是赞许的。学生们又鼓起掌来,这掌声似乎比给我的更热烈。(25)掌声一落,女学生王娜娜举起了手,她说:“我说话 的题目是王娜娜是个坏学生吗。”王娜娜承认那行字是她写的,主要是想看一下老师是否有雅量,到底有多大的雅量。她说她不是个坏学生,高老师也不是个坏老师。今天,她感到老师的形象更加高大了。4(26)我非常惊喜,为她的大胆活泼而高兴,更为她的说话水平而高兴。全班同学的掌声又一次热烈地响了起来。(27)此事过去又快十年了。如今,李晓已成为一个著名作家;王娜娜在法国留学,已获得博士学位,正在读博士后。这个班的学生见到我或者来信时,说最佩服的是我处理这节课的方式,这节课 是他们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语文课。(28)其实,近十年来,这三次掌声也仍然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13.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 分)14.文中三次描写掌声,请写出这三次掌声的含义。(3 分)15.下列有关本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第(2)段中“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日不同的气氛”一句的作用是为接下来矛 盾的突然出现蓄势。B.从高老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上,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仅有理性,而且有智慧,善于克制自己又能随机应变的老师。C.第(27)段写李晓成为作家和王娜娜在法国留学且博士后在读这一结果,印证了这两个学生都不是“坏学生”。D.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告诫同学们要尊重老师,不要随意损害老师的人格尊严,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16.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6 分)“这头奶牛太孤单了!”她终于吐露了真情,“我的小村庄上就只有这么一头奶牛,它又没法同别的牲口在一起,所以我就想到不如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至少可以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是这样的,真的,我就是这么想的。我的打算没有什么不好的,不会对别人有什么恶意这样,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约翰尼斯延森安恩与奶牛本文第(25)段和上面的链接材料都集中描写了人物的语言,请分别说说它们对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掌声:安恩与奶牛:三、作文(40 分)17.请以“留在心中的那份”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4)书写工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