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赴渝学习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2) .doc
-
资源ID:46897535
资源大小:22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赴渝学习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2) .doc
赴渝学习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XX县区城市管理工作调研发言报告 -如何创新城市管理运行机制 各位领导, 同志们: 今天很高兴,能在这里向各位领导汇报我县城市管理工作,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高水平的城市管理,是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打造和谐人居环境的需要,更是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今天我从已我县城市管理状、存在问题和建议意见三个方面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XX县区城市管理现状 基本情况。XX县区城市管理大队成立于1996年,2008年8月升格为XX县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政府直属部门,正科级),2010年5月机构改革,调整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所属副科级定额补助事业单位,事业编制为24人,实际在岗人数18人(含置换工勤编制2名,退二线2名),聘用协管人员40名,取得执法资格证16人,管理面积18平方公里,人口10万人,由XX县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执法。 城市管理创新: 1.加强城市管理宣传创新。利用城市广告资源,对县城宣传广告资源进行充分调查,制定了XX县区户外广告、门头牌匾管理办法,要求县城的宣传广告每年保证有两个月时间用于公益性广告宣传。今年,共设置6块1500平方米大型户外广告,650个路灯灯箱广告,全部用于三创工作宣传,在创卫、创城验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2.加强城市管理机制创新。一是按照数字化城管的要求建立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将县城划分为四大块25个网格,将每一个网格所管理的商户数、街道长度全部进行标注,制作了网格划分平面图和网格化管理记录本,执法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网格员配备安装有外勤助手的城管通,每一科室及中队配备了对讲机,随时查看网格管理员位置,时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处置,解决问题;二建立门前“三包”长效管理责任制,在严管街商户张贴“门前三包”责任牌1000多块,设立了13处“门前三包”评比栏,每季度评比一次,对管理好的商户进行表扬,差的进行曝光; 3.加强城市管理方法创新。一是采取“主街道严管、次街道严控、街道小巷规范管理”的原则,通过集中巡查、错时巡查和延时巡查等多种形式,加大市容环境监管力度,开展店外经营和流动摊点专项整治活动100多次、校园周边环境秩序整治25次,采取错时巡查方式对非机动车乱停放规范;加强拉运渣土车辆、施工场地的管理,规范80多家夜市全部入店经营。二是加强门头牌匾的管理,对新竣工的商业房提前前发放规范门头牌匾通知书,做到前置管理;并多方筹措资金130万元,对全县的主要街道的牌匾进行了更换,共9900平方米;三是在县XX县区适合的区域降低道牙1160米,划定停车泊位1560个,非机动车停放区域500多处;四是采取“疏堵结合”规范管理,做到市容与繁荣的协调统一,根据现有条件,合理开辟了美食一条街、音乐一条街,并在取缔早餐车、油炸食品车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在县城主要街道路口引进豆姐豆妹公司安置了25个统一式样的流动餐车,在县城西苑街、富民市场设置了早市,有效解决食品安全、占道经营、农民卖菜难等问题。五是采取市场化运作将清理小广告的承包给专业清理广告公司,并将全县21条街3000多户门点贴字全部清理,设置了15便民张贴栏,有效的控制了乱贴乱画行为;六是通过召开现场座谈会等多项措施,加大步行街管理力度,禁止使用高音喇叭、自行车进入,设立了文明劝导员,开展“门前三包”评比活动等管理措施,步行街的面貌得到了极大改观; 二、提高城市管理效能,体制机制要有所创新城市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社会任务,要真正实现“全面覆盖、长效管理”的目标,必须在治标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城市管理运行机制、管理方式的创新,实现标本兼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关于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提出: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建立权责统 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减少行政执法层级,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障、海域海岛等重点领域基层执法力量。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一是完善职权配置,重新设立XX县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执法,由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独立行使若干机关的权力,变多家执法为一家执法,提高行政执法效能,更好的解决城市管理与行政职能部门协作关系,使协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转换执法人员身份,将事业人员转变为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理顺执法主体,增加人员编制,逐步将协管员退出城市管理序列。二是要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城市管理工作具有经常性、长期性、动态性等特点,坚持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联合执法机制,做到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理解、齐心协力打好总体战。要联合各单位、部门,经常性开展各类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形成市容常抓不懈良性管理格局。三是要刚柔并济,管教结合。坚持“寓执法于服务之中,融处罚于教育之中,消解执法冲突,克服执法的简单化、粗糙化倾向,严禁暴力执法等”,在进行人性化管理的同时,要注重维护社会和谐,绝不能降低管理标准、淡化法律的严肃性,更不能让少部分善于“钻空子”、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经常与城管执法人员“打游击”的不法分子逃避法律的惩处,尤其是对肆无忌惮而又无视法律法规的违法建筑物,绝不能讲情面,必须要严打重罚。四是要全面统筹,协调管理。正确处理好点面、内外之间的关系,在管理过程中既要提高主次干道、繁华地段等重点部位的城市品位,同时也要兼顾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以及农村环境卫生的改善。要处理好市容与繁荣之间的关系,对占道经营、设置门面广告的行为,既不能“一棒子打死”,也不能放任自流,要结合实际情况分类管理、区别对待。要处理好短期行为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对符合个人眼前利益、追求短期效益,但影响城市长效管理的行为,要正确分析、坚决制止,使城管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减少城市管理的成本,实现城市和谐发展。 三、加强城市管理科学管理要有所突破 科学管理城市,实际就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智慧城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前面所说的网格化管理,就是数字化城管雏形,数字化城管目的就是实现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由突击管理向长效管理转变;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由传统经验型管理向现代科技型管理转变。这四个转变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实现了这个质的飞跃,我们的管理,我们的城市就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1、实施和推广数字化城管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建设数字城管,创新城市管理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同时也是认真落实我县建设西部百强县的重要举措。 2、数字城管将促进我县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现有的城市管理方式主要存在三个弊病:一是各个专业管理部门的管理积极性不高,要求不严。这主要是由于各专业部门在日常巡查中发现问题需要自己处理,发现的越多,工作量越大,因此积极性不高。而现有监督制度往往是以内部考核为主,考核力度与整改力度无法得到保障;二是解决问题被动。存在“问题发现靠投诉、问题解决靠批示”情况,很多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职能交叉,存在推诿、扯皮现象;三是城市管理更多依赖突击式、运动式方法,使得城市管理经常反复,不能得到长效管理。因此,数字城管的推进将对城市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转变政府的管理方式,将强化政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进行有效监督,真正的实现长效管理。 3、数字城管将进一步提高我县的科学技术水平。数字城管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现有系统的功能,并对我县的地理信息系统转换、移动通讯定位、地理三维信息系统建设等带来促动,从而有效的提高我县的科学技术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城市管理出现的相关问题,从现象上看,是管理工作力度不够造成的,城市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还有改进的地方,但从大范围看,比较普遍和集中的是管理体制问题。城市管理体制机制跟不上城市发展的形势,城市管理的方式方法滞后于现代城市的管理需求。 1、专业规划滞后。环卫、给排水、供气、绿化、排污、电力、通讯等都是采取“边设计边建设”的办法进行,根本谈不上建设性规划,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市民反映最多的就是XX县区道路反复“开膛破肚”,今天埋设天然气管道就开几条口子,明天走通讯光缆又挖几个大坑,频繁的修修补补,影响了市民正常生活。 2、综合执法缺位。一是现行管理体制不顺,全市两区一县只有XX县区还停留在城市大队的管理机构,其他全部是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二是城管执法主体责权不对等。目前,由于城管执法权分散,造成管理部门多,职能交叉,功过不明,出现了棘手问题,该管的不管,能管的又不主动,城管部门常常冲锋在前,孤军作战,缺乏权威性。三是城管执法总体水平不高。在城市管理执法过程中,常用的是突击式管理,造成决策与执行上不同程度的脱节,执法效率低下,城市管理总体处于低层次状态。 3、队伍建设不强。城市管理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队伍的素质。由于我县城管队伍协管人员多(40人),工资、文化水平低,城市管理理念与城市发展要求不相符,知识结构不合理,部分城管人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直接导致了这支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影响城市管理的效率。 4、绩效考核乏力。由于缺乏绩效考核的目标管理机制、综合协调机制、社会监督机制、督办检查机制和政策激励机制,使得城市管理工作像踢皮球一样责任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三、强化城市管理最好的办法是体制机制创新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城市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的需要。当前,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体制机制上找原因和谋出路。根据XX县区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要在“十二五”期间建设成为设施完善、交通便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的滨江水乡园林城市,全县人口由145万人达到165万人,城市化率由30%达到47%,完全达到中等城市规模和发展水平。因此,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管理向科学化、法制化、精细化方向转变显得尤为紧迫。 1、创新城市管理理念。在城市管理上,要牢固树立四种理念。一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城市管理的对象是人,服务对象也是人,人与城市的和谐相处,是城市管理的终极目标。城市管理工作要充分尊重广大市民的各项权利,推行“人性化”管理,实行管理与疏导相结合,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从而实现标本兼治,有序繁荣。正如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要通过高效便捷的城市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再通过良好的环境培养人们良好的社会风尚。二是依法行政的理念。城市管理是涉及多个部门的系统工程,要实现城市管理长效化,必须建立权威性的城市管理综合协调机制。三是持续发展的理念。持续发展是城市管理最基本的原则。城市管理中要妥善处理眼前和长远的关系,不能把发展与环境对立起来,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在城市管理中聚集城市资本,推动城市健康快速发展。通过强化三种理念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实现由管人到管事的转变,把具体事务推向社会,通过市场竞争提高管理效能;改进传统的工作方式,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改革传统的工作机制,实现由突击到长效的转变,从依法管理入手,建立长效监督、投入和管理机制。 2、创新城市管理体制。一是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系。建立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管体制,将部门执法功能归并到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实行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后,有关部门不得再行使已统一由一个行政机关行使的行政处罚权,仍然行使的,作出的行政处罚权一律无效。从当前城市管理工作实际来看,XX县区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省市有要求,群众有呼声,条件已成熟。要学习赤壁、襄樊等地经验,组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作为负责全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的县政府组成部门,与城市管理局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二是建立城市管理市场运作机制。城市管理与经营是一块潜力巨大的无形资产,多元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是实现城市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要打破“端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局面,努力实现政府管理与社会参与优势互补,城市管理能够社会化的尽量社会化。充分运用市场规律,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城市管理公用行业,把清扫保洁、绿化养护、灯饰广告等一些适合放手让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经营和管理的,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近几年来,XX县区把市场理念融入城市建设与管理之中,通过土地出让和项目开发实现城市经营收入7.5亿元,其中通过招拍挂的土地出让和项目开发成交额达6亿元,较好的推动了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创新管理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城市规划刚性机制。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是城市管理的直接依据。在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上,一方面要建立一套系统、规范的城市管理规划体系,同时又要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彻底公开城市规划,健全城市规划社会监督机制,让每个市民都可以实施最充分的“知情权”,从而成为执行规划最强有力的维护者。要严格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头”,确保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延续性。二是建立舆论宣传教育机制。加强对城市管理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的宣传报道,加大对反面典型的曝光力度。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市民素质。三是建立城市管理指挥协调机制。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通过联席会议、专题会议等形式,联席有关职能部门及时研究、解决城市管理重点难点问题。努力做到管理审批权、行政处罚权和执法监督权“三权分离”,杜绝“有利可图的抢着干,无利可图的瞄等看”的现象发生。四是建立城市管理多元投入机制。根据专家测算,城建投资每增加10块钱,管理维护费用应相应增加1块钱。因此,城市管理投入要和城市建设同步对待,同步考虑。要强化政府公共财政主体投入机制,同时,不断延伸合作领域,扩大城投融资规模,做大做强城投公司平台,为城市建设与管理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力支持。 4、创新城市管理责任。城市管理工作具有重复性、琐碎性、流动性特征,要抓好城市管理工作,必须构建完善有效的城市管理责任体系。一是明确责任和目标。将城市管理效果纳入地方政府综合考核范围,制定考核指标体系,将责任量化到个人,将工作细化到具体时间段。二是建立城市长效管理实施细则。使一线人员明白管什么、怎么管,使检查考核部门明白管好没有、责任主体是谁。实行每月一考评,每季一通报,年底结硬帐。三是建立城市管理任追究相关办法。将城市管理与各级干部绩效与进退紧密挂钩,让真心抓城市管理的有上的平台,让敷衍塞责抓城市管理的有下的可能。严格实行责任追究,使广大干部看得重、围着转、跟着干;严格实现奖惩兑现,在实践中严明纪律,彰显权威,促进城市管理工作提档升级。 内容总结(1)赴渝学习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XX县区城市管理工作调研发言报告 -如何创新城市管理运行机制 各位领导, 同志们: 今天很高兴,能在这里向各位领导汇报我县城市管理工作,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高水平的城市管理,是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打造和谐人居环境的需要,更是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