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吸烟与健康调查报告.docx
卫生部吸烟与健康调查报告 吸烟与肺癌发生的关系已为众多的试验讨论,以及多个设计严格的大宗人群讨论所证明。约80%以上的肺癌与吸烟(包括被动吸烟)有关。 欧美一些国家的状况表明,有效的控烟干预可明显遏制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并使之下降。讨论还显示,吸烟者即使中年戒烟,也会削减患肺癌的危急。对吸烟者来说,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当然越早越好。 在全球,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癌症之首。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发觉手段,中晚期病例治疗花费大而且收效小(5年生存率仅约10%),使得肺癌防治成为癌症防治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中国的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面临非常简单艰难的状况,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的社团组织,只有持之以恒,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这一问题逐步得到解决。首先,应加强健康促进工作,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社会各界广泛参加的机制,使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形成合力,制定并实施国家掌握烟草行动规划与方案,并付诸实施。其次,尽快制定并颁布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全国性法规。三是加强癌症等疾病发生及死亡的信息收集与相关危急因素(如吸烟)的监测。四是加强肺癌早诊早治的讨论,制定并推行肿瘤临床专业设置准入标准及肺癌临床诊治指南。信任在此基础上,中国的肺癌防治与控烟工作会渐显实效。 癌症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我国的主要疾病负 担,严峻威逼人民健康。其中,肺癌的危害令人瞩目。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急因素,众多的烟民成为推动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攀升的主要缘由。值此2021年世界无烟日之际,提出控烟与肺癌防治的报告,目的在于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以便制定政策,乐观应对。 1 2 3 4 5 6 7 8 9 一、吸烟的流行与控烟吸烟过程中可产生60多种致癌物质,其中与肺癌关系亲密的主要有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砷、苯及亚硝胺。这些致癌物质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支气管上皮细胞遗传物质的损害,引发一系列使细胞生长和调整失控的重要大事,最终导致细胞癌变。 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本人健康,还会由于非吸烟者被动吸入大量环境烟草烟雾(ETS)而危害其健康。环境烟草暴露和肺癌发生有很强的病因学关系,已经被40多个流行病学讨论证明。ETS包括主流烟雾和侧流烟雾,侧流烟雾较主流烟雾含有更高水平的致癌化合物。因此,造成他人被动吸烟是极不道德的。大量的流行病学讨论证明白吸烟与肺癌发生的亲密关系,吸烟使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而戒烟可使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英国1950年和1990年两项大样本病例对比讨论结果显示,吸烟者即使中年戒烟,也会削减患肺癌的危急。中年以前戒烟,可削减90%以上归因烟草的危急。对吸烟者来说,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当然越早越好。 1 2 3.吸烟成为我国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及有关专家多次指出,烟草成瘾正在成为我国人民健康的第一杀手。2021年的抽样调查显示,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35.8%,其中男性和女性吸烟率分别为66.0%和3.1%。据此估量,吸烟者约为3.5亿。此前,1996年全国吸烟行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全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37.6%,其中男性和女性吸烟率分别为66.9%和4.2%。将两次调查结果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标化后进行比较,2021年人群吸烟率比 1996年下降了1.8%,男女分别下降了3.1%和1.0%。但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及老龄化,吸烟人口较1996年仍增加3000万。值得留意的是,我国目前存在吸烟低龄化的倾向。1524岁年龄组人群吸烟率上升,开头吸烟的平均年龄由1984年的22.4岁下降为19.7岁。此外,我国男性吸烟者中,高学历者所占比例较高,其中,医生和老师的吸烟率达50%以上,是世界上男医生吸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如此严峻的吸烟行为,其后果就是肺癌等与吸烟亲密相关的疾病的高发及由此引发的沉重社会经济负担。通常,肺癌死亡率的上升,都在吸烟流行2030年后消失。例如,美国男性吸烟流行高峰在20世纪5070年月,70年月后开头下降,而肺癌死亡率的高峰在8090年月,90年月后才开头下降。中国烟草消费在20世纪90年月达到高峰,与20世纪50年月相比,人均烟草消费增加了4倍,现在仍处于高峰期。由于吸烟对健康的滞后效应,目前,肺癌等与吸烟相关疾病的死亡是20世纪7080年月人群烟草消费的后果。现今烟草消费的后果将在将来 2030年显现,肺癌等疾病的死亡率会连续上升。此外,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工业化进程的加剧,以及生活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也是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连续攀升的缘由。 1 2 3 烟草生产促进烟草消费,由此带来的经济利益促使吸烟流行,引发肺癌等疾病的沉重负担,而后,社会出巨资为此"买单'。吸烟已成为我国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 二、肺癌的流行与防治全球范围内,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2021年,世界男性肺癌发病率为35.5/10万,死亡率为 31.2/10万;女性发病率为12.1/10万,死亡率为10.3/1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男女性别比分别为2.93和3.03。不论男性还是女性,肺癌的高发区主要位于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北美、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1 2 3 4 利用两次全国肿瘤死因回顾调查原始数据,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掌握中心1991-2000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有关肺癌死亡率的数据,经年龄标化后制图。结果显示,我国男性及女性肺癌死亡率由20世纪70年月到21世纪,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图1)。 注:肺癌死亡率均以2000年世界标准人口进行标化 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地区分布差异,城市明显高于农村。20世纪70年月,城市和农村肺癌死亡率分别为12.74/10万和5.19/10万;90年月,城市和农村肺癌死亡率分别为21.76/10万和12.63/10万。1993-1997年,全国12市县肺癌的发病和死亡资料显示,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城市的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农村。其中上海、北京、天津、武汉和哈尔滨等大城市的死亡率最高。 1 2 3 4 5 6 7 8 9我国肺癌的发病及死亡年龄自40岁以后快速上升,70岁达到高峰,75岁以后略有下降。女性和男性年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基本全都。但在肺癌死亡率快速上升的城市,不同时期的肺癌死亡率年龄曲线显示,肺癌死亡率高峰消失前移。如北京,20世纪70年月与80年月相比较,70年月肺癌死亡率由40岁年龄组开头快速上升,而80年月则由30岁年龄组就消失上升,前移了510年。天津、沈阳等地也有类似现象。调查表明,我国肺癌的发病及死亡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向。 3.肺癌的临床诊治效果不佳:肺癌早期少有症状,因症状就诊者多属中晚期,疗效不佳。因而早期发觉,早诊早治是提高肺癌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但是,目前全世界尚没有成熟的肺癌筛查方案。痰细胞学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作为肺癌的筛查方法应用已有半个多世纪,痰细胞学检查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假阴性偏高;胸部X线对于直径1厘米,隐蔽在心脏和大血管后方的病灶,漏诊率较高。以上两种方法对于降低肺癌的死亡率收效甚微。我国云南个旧锡矿矿工中,肺癌早期发觉的讨论也得到类似结果。目前,发达国家提倡的液基细胞学检查及低剂量螺旋CT等方法,在我国开展筛查的条件尚不具备,因此,肺癌早诊早治的实施难度颇大。 近20年来,肺癌的影像诊断及临床治疗技术有了相当程度的进展,医院收治的可根治切除的肺癌患者,其5年生存率约为25%30%。肺癌总的5年生存率在发达国家约为15%,我国低于10%。究其缘由,主要是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失去外科手术治疗的指征。我国目前尚无肿瘤临床专业准入标准,肺癌的临床诊治也急待规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肺癌的防治仍有较大差距。 1 2 3 4 5 6 7 8 9 三、控烟与肺癌防治策略建议 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中国的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面临非常简单艰难的状况,涉及社会经济增长与就业,涉及某些地区的生计,涉及烟民的行为习惯,涉及青少年的教育,涉及讨论和开发有效的戒烟措施,以及有效的基于人群的控烟模式和阅历。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的社团组织,只有持之以恒,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这一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为此,建议如下。 首先,应加强健康促进工作,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社会各界广泛参加的机制,使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形成合力。在开头阶段,这种机制可能是一个多方参加的沟通平台,使相关的专业机构及社团组织能够充分理解政策制定者的依据,也使政策制定者能够更多地倾听前者的声音,使政策更符合科学,更符合实际,使各方在控烟与肺癌防治方面的努力得到有效整合。目前,进展改革委、卫生、外交、财政、工商及税务等国家12个部委建立了履行公约的政府间协调机制,应尽快制定并实施国家掌握烟草行动方案,以使控烟的各项措施能落到实处,尤其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及控烟宣扬。 1 2 3 4 5 6 7 8 9其次,应尽快制定并颁布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全国性法规。 三是加强癌症等疾病发生及死亡的信息收集与相关危急因素(如吸烟)的监测,为科学决策及评价供应依据。 四是加强肺癌早诊早治的讨论,制定并推行肿瘤临床专业设置准入标准及肺癌临床诊治指南,以使患者得到更好的临床服务。 信任在此基础上,中国的肺癌防治与控烟工作会渐显实效。 资料来源 1 Parkin DM, Bray F, Ferlay J, and Paola Pisani CA Cancer J Clin 2021. 55:74-108 2 Ferlay J.The Globocan 2021 database.IARC3 李连弟,鲁凤珠,张思维,等.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20年变化趋势和近期猜测分析.中华肿瘤杂志,1997,19:3-9.5 王启俊,祝伟星,邢秀梅,等.北京城区居民1982年-1997年癌症发病趋势.中国肿瘤,2021,10:507-509. 6 杨玲,李连弟,陈育德,等.中国肺癌死亡趋势分析及发病、死亡的估量与猜测.中国肺癌杂志,2021, 8:274-278.8 杨功焕. 1996年全国吸烟行为的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