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基础营养学蛋白质脂类碳水化物能量课件.ppt

    • 资源ID:47045695       资源大小:5.16MB        全文页数:11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基础营养学蛋白质脂类碳水化物能量课件.ppt

    基础营养学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基础营养学蛋白质脂类碳水化物能量物能量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112页第一节第一节营营养养学学概概论论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112页一、营养学基本概念一、营养学基本概念1.营养营养(nutrition):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生物学过程。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112页2.营养素:营养素: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宏量营养素: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微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矿物质、维生素矿物质、维生素常量元素: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112页营养营养膳食膳食人体健康人体健康食物在人体的食物在人体的消化、吸收、消化、吸收、利用、代谢及利用、代谢及维持生长发育维持生长发育和良好健康和良好健康如何选择如何选择加工、烹加工、烹调、搭配调、搭配食物食物 营养学营养学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112页3.营养学营养学研究膳食、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科学。研究膳食、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科学。属于自然学科范畴,是预防医学的组成部分。属于自然学科范畴,是预防医学的组成部分。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112页4.合理营养合理营养: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向机体提供足够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向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以满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维持人体健康的营养。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维持人体健康的营养。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112页二、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二、营养与健康的关系1.营养素平衡营养素平衡激素调节激素调节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的稳态神经系统调节神经系统调节酶调节酶调节能量平衡能量平衡营养素平衡营养素平衡动态平衡动态平衡水盐平衡水盐平衡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112页2.2.营养是维持健康的基础营养是维持健康的基础 维持机体组织的构成维持机体组织的构成 维持生理功能维持生理功能 维持心理健康维持心理健康 预防疾病发生预防疾病发生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112页3.营养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营养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保证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保证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满足各类特殊人群的营养需要满足各类特殊人群的营养需要增强特殊环境下人群的抵抗力、耐受力、适应性增强特殊环境下人群的抵抗力、耐受力、适应性预防营养素的缺乏与过多及相关的疾病预防营养素的缺乏与过多及相关的疾病辅助各种疾病的治疗辅助各种疾病的治疗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112页学习营养学的要求、方法和意义学习营养学的要求、方法和意义要求:不局限于一本书,主动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要求:不局限于一本书,主动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网站:网站:,小木虫;,小木虫;,丁香园;,丁香园;,食品伙伴网,食品伙伴网.书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书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食物是最好的医生、求医不如求己食物是最好的医生、求医不如求己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112页第二节第二节蛋蛋白白质质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112页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及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及N折算系数折算系数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蛋白质的元素组成C:50-55%H:6.7-7.3%O:19-24%N:13-19%S:0-4%有些蛋白质还有有些蛋白质还有P,Fe,Mn及及Zn等等蛋白质是体内氮唯一的来源蛋白质是体内氮唯一的来源。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112页2.N折算成蛋白质的系数折算成蛋白质的系数多数多数蛋白质含氮量为蛋白质含氮量为16%故折算系数为故折算系数为6.25(10016)公式:公式:样品蛋白质的含量样品蛋白质的含量=样品中含样品中含N量量6.25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112页二、氨二、氨基基酸酸1.氨基酸分类氨基酸分类根据氨基酸的必需性分为:根据氨基酸的必需性分为: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条件必需氨基酸条件必需氨基酸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112页2.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是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和组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和组氨酸。(2 2)条件(半)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和酪氨酸)条件(半)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可以分别由蛋在体内可以分别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转变而来,如果膳食能直接提供这两种氨基酸,氨酸和苯丙氨酸转变而来,如果膳食能直接提供这两种氨基酸,则人体对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量可分别减少则人体对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量可分别减少30%30%和和50%50%,所,所以半胱氨酸和酪氨酸称为条件必须氨基酸。以半胱氨酸和酪氨酸称为条件必须氨基酸。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112页氨基酸 英文 氨基酸 英文 必需氨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氨酸*非必需氨基酸丙氨酸精氨酸Isoleucine(Ile)Leucine(Leu)Lysine(Lys)Methionine(Met)Phenylalanine(Phe)Threonine(Thr)Tryptophan(Trp)Valine(Val)Histidine(His)Alanine(Ala)Arginine(Arg)天门冬氨酸天门冬酰胺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脯氨酸丝氨酸条件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酪氨酸Aspartic acid(Asp)Asparagine(Asn)Glutamic acid(Glu)Glutamine(Gln)Glycine(Gly)Proline(Pro)Serine(Ser)Cysteine(Cys)Tyrosine(Tyr)*组氨酸为婴儿必需氨基酸,成人需要量可能较少。组氨酸为婴儿必需氨基酸,成人需要量可能较少。摘自摘自Modern Nutrition in Health and Disease Modern Nutrition in Health and Disease,第,第9 9版,第版,第1414页,页,19991999年。年。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112页(3)氨基酸模式:氨基酸模式: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计算方法是将该种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定为计算方法是将该种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定为1,分别计算出其它必需氨基酸的相应比值,这一系列的分别计算出其它必需氨基酸的相应比值,这一系列的比值就是该种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比值就是该种蛋白质氨基酸模式。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112页 当食物蛋白质必需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相接当食物蛋白质必需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相接近时,必需氨基酸被机体消化吸收利用的程度越高,近时,必需氨基酸被机体消化吸收利用的程度越高,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越高。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越高。奶、鱼及鸡蛋蛋白质、大豆蛋白质,称为优质蛋白奶、鱼及鸡蛋蛋白质、大豆蛋白质,称为优质蛋白质。质。鸡蛋蛋白质常用来做为参考蛋白鸡蛋蛋白质常用来做为参考蛋白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112页氨基酸人体全鸡蛋鸡蛋白牛奶猪瘦肉牛肉大豆面粉大米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4.07.05.53.56.04.05.01.02.54.03.12.33.62.12.51.03.35.64.33.96.32.74.01.03.06.45.42.46.12.73.51.03.46.35.72.56.03.53.91.03.25.65.82.84.93.03.21.03.05.14.41.76.42.73.51.02.34.41.52.75.11.82.71.02.55.12.32.45.82.33.41.0几种中国食物和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几种中国食物和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 根据食物成分表(王光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计算。大豆、全鸡蛋(红皮)来自上海;鸡蛋白来自河北;牛奶产自甘肃;猪瘦弱、牛肉(里脊)、小麦标准粉来自北京;大米为浙江早籼标二米。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112页(4)限制氨基酸: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它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低,导致其它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量相而浪费,造成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112页(5).氨基酸池:氨基酸池: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器官和体液中的游离氨基酸,统称为氨基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器官和体液中的游离氨基酸,统称为氨基酸池。酸池。必要的氮损失必要的氮损失:机体每天由于皮肤、毛发和粘膜的脱落,妇女月经机体每天由于皮肤、毛发和粘膜的脱落,妇女月经期的失血及肠道菌体死亡排出等损失约期的失血及肠道菌体死亡排出等损失约20g以上的蛋白质,以上的蛋白质,这种这种氮排出是机体不可避免的氮消耗,称为必要的氮损失。氮排出是机体不可避免的氮消耗,称为必要的氮损失。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112页根据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可分为:根据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可分为:1.完全蛋白质:完全蛋白质:种类齐全、比例合适、数量充足。种类齐全、比例合适、数量充足。2.半完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质:种类齐全,但数量不足,比例不当。种类齐全,但数量不足,比例不当。3.不完全蛋白质不完全蛋白质:种类不全,不能维持生命和生长发育。:种类不全,不能维持生命和生长发育。三三.蛋白质的分类蛋白质的分类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112页 蛋白质在胃液消化酶的作用下,初步水解,在蛋白质在胃液消化酶的作用下,初步水解,在小肠中小肠中完成完成整个消化吸收过程。氨基酸的吸收通过小肠黏膜细胞,是由主整个消化吸收过程。氨基酸的吸收通过小肠黏膜细胞,是由主动运转系统进行,分别转运中性、酸性和碱性氨基酸。动运转系统进行,分别转运中性、酸性和碱性氨基酸。蛋白质蛋白质转化为转化为2-3个氨基酸的小肽和游离的氨基酸个氨基酸的小肽和游离的氨基酸被吸收。被吸收。四四.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112页 在肠内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不仅来自于食物,也有肠黏膜在肠内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不仅来自于食物,也有肠黏膜细胞脱落和消化液的分泌等,每天有细胞脱落和消化液的分泌等,每天有70g70g左右蛋白质进入消化系统,左右蛋白质进入消化系统,其中大部分被消化和重吸收。未被吸收的蛋白质由粪便排出体外。其中大部分被消化和重吸收。未被吸收的蛋白质由粪便排出体外。四四.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112页4氮平衡的基本概念氮平衡的基本概念 反应机体摄入氮和排出氮的关系:反应机体摄入氮和排出氮的关系:B BI-(U+F+S)I-(U+F+S)B B:氮平衡;:氮平衡;I I:摄入氮;:摄入氮;U U:尿氮;:尿氮;F F:粪氮;:粪氮;S S:皮肤等氮损失。:皮肤等氮损失。摄入氮和排出氮相等为摄入氮和排出氮相等为零氮平衡零氮平衡 摄入氮多于排出氮为摄入氮多于排出氮为正氮平衡正氮平衡 摄入氮少于排出氮为摄入氮少于排出氮为负氮平衡负氮平衡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112页(1)是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是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2)调节生理功能)调节生理功能(3)供给能量供给能量五五.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有些蛋白质的半衰期有些蛋白质的半衰期很短,只有数秒钟,很短,只有数秒钟,如视蛋白如视蛋白蛋白质经脱氨基作用蛋白质经脱氨基作用进入三羧酸循环,同进入三羧酸循环,同时释放能量时释放能量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112页六、食物蛋白质的营养学评价六、食物蛋白质的营养学评价1.1.蛋白质的含量蛋白质的含量 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食物中的氮含量,再乘以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食物中的氮含量,再乘以由氮换算成蛋白质的换算系数,就可得到食物蛋白由氮换算成蛋白质的换算系数,就可得到食物蛋白质的含量。质的含量。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112页还记得还记得“问题奶问题奶粉粉”事件么?事件么?三聚氰胺三聚氰胺2005年美国宠年美国宠物异常死亡物异常死亡2007年我国小麦蛋白年我国小麦蛋白粉出口被拒粉出口被拒2008年年3月问题月问题奶粉奶粉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112页三聚氰胺(三聚氰胺(Melamine)(化学式:)(化学式:C3H6N6),俗称密胺、蛋),俗称密胺、蛋白精,白精,IUPAC命名为命名为“1,3,5-三嗪三嗪-2,4,6-三氨基三氨基”,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杂环有机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112页新一轮的三聚氰胺事件与上次不同,不但奶粉里有,一些不良商家新一轮的三聚氰胺事件与上次不同,不但奶粉里有,一些不良商家更是把含有三聚氰胺的问题奶粉混入其他奶制品里面,或者做成饲料等更是把含有三聚氰胺的问题奶粉混入其他奶制品里面,或者做成饲料等原料,所以不一定只有奶粉含有三聚氰胺,而且目前曝光的很少。原料,所以不一定只有奶粉含有三聚氰胺,而且目前曝光的很少。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112页2 2、蛋白质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Protein digestibilityProtein digestibility):):指食物蛋白质受消化酶水解后吸收的程度。指食物蛋白质受消化酶水解后吸收的程度。一般动物性蛋白质一般动物性蛋白质较植物性蛋白质的消化率高。较植物性蛋白质的消化率高。60%影响因素影响因素蛋白质在食物中的结构蛋白质在食物中的结构和存在形式和存在形式食物中存在的蛋白食物中存在的蛋白酶抑制剂;酶抑制剂;食物的加工食物的加工方式方式90%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112页几种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几种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食物真消化率食物真消化率食物真消化率鸡 蛋牛 奶肉、鱼玉 米973953943856大米面粉(精致)燕麦小米88496486779大豆粉菜豆花生酱中国混合膳877788896摘自摘自 WH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724,WH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724,第第119119页,页,19851985年。年。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112页真消化率真消化率 食物氮食物氮(粪氮粪代谢氮粪氮粪代谢氮)蛋白质真消化率蛋白质真消化率(%)(%)100 100 食物氮食物氮表观消化率表观消化率 食物氮粪氮食物氮粪氮 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蛋白质表观消化率(%)(%)100 100 食物氮食物氮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112页3.3.3.3.生物价生物价(简称简称BVBV:Biological Value):Biological Value):是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是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储留氮储留氮 生物价生物价 100 100 吸收氮吸收氮 吸收氮吸收氮=食物氮食物氮(粪氮粪代谢氮粪氮粪代谢氮)储留氮储留氮=吸收氮吸收氮(尿氮尿内源性氮尿氮尿内源性氮)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112页4.4.蛋白质功效比值(蛋白质功效比值(PER:protein efficiency ratio):):是用处于生长阶段中的幼年动物是用处于生长阶段中的幼年动物(一般用刚断奶的雄性大白一般用刚断奶的雄性大白鼠鼠),在实验期内其体重增加和摄入蛋白质的量的比值来反映蛋,在实验期内其体重增加和摄入蛋白质的量的比值来反映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动物体重增加动物体重增加(g)(g)蛋白质功效比值蛋白质功效比值 摄入食物蛋白质摄入食物蛋白质(g)(g)实验组功效比值实验组功效比值 被测蛋白质功效比值被测蛋白质功效比值 2.5 2.5 对照组功效比值对照组功效比值常用来评价婴幼常用来评价婴幼儿食品蛋白质的儿食品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营养价值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112页5.氨基酸评分:氨基酸评分:是用被测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评分模式和推荐的理想的模是用被测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评分模式和推荐的理想的模式或参考蛋白的模式进行比较,因此是反映蛋白质构成和利用的关式或参考蛋白的模式进行比较,因此是反映蛋白质构成和利用的关系。系。被测蛋白质每克氮被测蛋白质每克氮(或蛋白质或蛋白质)中氨基酸量中氨基酸量(mg)氨基酸评分氨基酸评分=理想模式或参考蛋白质中每克氮理想模式或参考蛋白质中每克氮(或蛋白质或蛋白质)中氨基酸量中氨基酸量(mg)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112页确定某一食物蛋白质氨基酸评分步骤确定某一食物蛋白质氨基酸评分步骤计算被测蛋白质每种必需氨基酸的评分值计算被测蛋白质每种必需氨基酸的评分值在上述计算结果中,找出第一限制氨基酸评分值,即为该蛋白质的在上述计算结果中,找出第一限制氨基酸评分值,即为该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氨基酸评分。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112页几种食物和不同人群需要的氨基酸评分模式几种食物和不同人群需要的氨基酸评分模式摘自摘自WT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724,WT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724,第第121121页页,1985,1985年。年。人群(mg/g蛋白质)食物(mg/g蛋白质1岁以下25岁 1012岁 成人鸡蛋牛奶牛肉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总计2646936642724355174601928665825633435113391928444422222825924116131916171991351272254867057934766175122747957833102446414504344881894080465012479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112页为了提高植物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为了提高植物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混合食用,而达到以多补少的目的,提高膳食蛋白质的的食物混合食用,而达到以多补少的目的,提高膳食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营养价值不同食物间相互补充其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称为蛋白质互不同食物间相互补充其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补作用。七七.蛋白质互补作用:蛋白质互补作用: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112页为充分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在调配膳食时,应遵循三为充分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在调配膳食时,应遵循三个原则:个原则:生物种属越远越好;生物种属越远越好;搭配种类越多越好;搭配种类越多越好;食用时间越近越好。食用时间越近越好。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112页食物单独食用BV混合食用所占比例(%)小麦673731大米57324046大豆6416208豌豆4815玉米6040牛肉干7615混合食用BV7473891.请根据数据分析下列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变化,并解释此请根据数据分析下列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变化,并解释此变化为营养学中的何种现象?促成此现象的发生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变化为营养学中的何种现象?促成此现象的发生需要遵循哪些原则?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112页从表中可以看出,混合后食物的从表中可以看出,混合后食物的BV提高,为食物蛋白质互补现提高,为食物蛋白质互补现象;象;促成此现象的发生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促成此现象的发生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生物种属越远越好;生物种属越远越好;搭配种类越多越好;搭配种类越多越好;食用时间越近越好;食用时间越近越好;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112页八、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及食物来源八、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及食物来源成人每天摄入约成人每天摄入约30g蛋白质蛋白质就可满足零氮平衡,但从安全的角就可满足零氮平衡,但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按度考虑,按0.8g/(kgd)摄入蛋白质为宜,我国推荐摄入量为摄入蛋白质为宜,我国推荐摄入量为1.16g/(kgd)。成人摄入占膳食总能量的成人摄入占膳食总能量的10%12%,儿童青少年为,儿童青少年为12%14%。现在学习的是第44页,共112页蛋白质来源:蛋白质来源:动物性食物:肉、蛋、奶动物性食物:肉、蛋、奶 植物性食物:谷类,薯类,豆类等植物性食物:谷类,薯类,豆类等现在学习的是第45页,共112页九九.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 1.膳食蛋白质摄入量膳食蛋白质摄入量现在学习的是第46页,共112页2.身体测量身体测量主要指标包括体重、身高、上臂围、上臂肌围、上臂肌面积、主要指标包括体重、身高、上臂围、上臂肌围、上臂肌面积、胸围以及生长发育指数胸围以及生长发育指数等。等。3.生化检验生化检验常用血液蛋白质和尿液相关指标。常用血液蛋白质和尿液相关指标。血液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清运铁蛋白、纤维结合蛋白、血液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清运铁蛋白、纤维结合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等。视黄醇结合蛋白等。尿液指标:尿肌酐、尿三甲基组氨酸、尿羟脯氨酸等。尿液指标:尿肌酐、尿三甲基组氨酸、尿羟脯氨酸等。九九.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现在学习的是第47页,共112页1以下为人体非必需以下为人体非必需氨基酸的是氨基酸的是A.精氨酸精氨酸B蛋氨酸蛋氨酸C苏氨酸苏氨酸D色氨酸色氨酸2.粮谷类食物蛋白质的第一粮谷类食物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限制性氨基酸为:A苯丙氨酸苯丙氨酸B蛋氨酸蛋氨酸C苏氨酸苏氨酸D赖氨酸赖氨酸现在学习的是第48页,共112页3.某种食物的含氮量为某种食物的含氮量为4克,克,那么该种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那么该种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为量为克。克。A4B25C75D644.容易出现负氮平衡的容易出现负氮平衡的人群有:人群有:A正常成年人正常成年人B青少年青少年C烧伤病人烧伤病人D婴幼儿婴幼儿现在学习的是第49页,共112页6.下列哪组全部是人体必需氨下列哪组全部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基酸:A天门冬氨酸、苯丙氨酸天门冬氨酸、苯丙氨酸B亮氨酸、赖氨酸亮氨酸、赖氨酸C缬氨酸、精氨酸缬氨酸、精氨酸D苏氨酸、苏氨酸、脯氨酸脯氨酸5.以下哪种氨基酸对于婴以下哪种氨基酸对于婴幼儿来说是必需氨基酸幼儿来说是必需氨基酸:A.精氨酸精氨酸B组氨酸组氨酸C丝氨酸丝氨酸D胱氨酸胱氨酸现在学习的是第50页,共112页8.大豆多肽是以下哪种食大豆多肽是以下哪种食物成分的水解产物物成分的水解产物A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B多糖多糖C脂肪脂肪D蛋白质蛋白质7.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公式(的公式(N储留量储留量/N吸收量吸收量100)表示的是)表示的是()A.蛋白质的消化率蛋白质的消化率B.蛋白质的功效比值蛋白质的功效比值C.蛋白质的净利用率蛋白质的净利用率D.蛋白质的生物价蛋白质的生物价现在学习的是第51页,共112页9天然食物中蛋白质生物学价天然食物中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最高的是值最高的是()A.瘦猪肉瘦猪肉B.鸡蛋鸡蛋C.牛奶牛奶D.鱼鱼E.黄豆制品黄豆制品10.蛋白质主要是由哪蛋白质主要是由哪4种元种元素组成的(素组成的()A碳、氢、氧、氮碳、氢、氧、氮B铁、铜、锌、钙铁、铜、锌、钙C硫、磷、镁、钾硫、磷、镁、钾D碳、氢、硫、磷碳、氢、硫、磷现在学习的是第52页,共112页11.优质蛋白质的生物学价优质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高,表示它的蛋白质值高,表示它的蛋白质高高()A.表观消化率表观消化率B.真实消化率真实消化率C.生物利用率生物利用率D.净利用率净利用率12.不同加工和烹调方法大豆不同加工和烹调方法大豆蛋白质的消化率不同,其中蛋白质的消化率不同,其中最高(最高()A整粒熟大豆整粒熟大豆B豆浆豆浆C豆腐豆腐D以上都不是以上都不是现在学习的是第53页,共112页理论上成人每天摄入理论上成人每天摄入克蛋白质就可满足零氮平克蛋白质就可满足零氮平衡(衡()A.20克克B.30克克C.40克克D.50克克婴幼儿除婴幼儿除8种氨基酸外,还种氨基酸外,还应加上的必需氨基酸为(应加上的必需氨基酸为()A.色氨酸色氨酸B.组氨酸组氨酸C.苯丙氨酸苯丙氨酸D.含硫氨基酸含硫氨基酸现在学习的是第54页,共112页现在学习的是第55页,共112页问答题:问答题:1、蛋白质有何生理功能?、蛋白质有何生理功能?2、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及生理功能?、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及生理功能?3.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必需氨基酸、蛋白质互补作用、限制氨基酸、必需氨基酸、蛋白质互补作用、限制氨基酸、氨基酸模式、蛋白质互补作用、氨基酸模式、蛋白质互补作用、N平衡平衡现在学习的是第56页,共112页第第三三节节脂脂类类现在学习的是第57页,共112页一、一、脂类的组成和分类脂类的组成和分类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其共同特点是溶于有机溶剂而不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其共同特点是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正常人体内按体重计算脂类为溶于水。正常人体内按体重计算脂类为14%-19%,肥胖者达,肥胖者达30%以上。以上。1.脂肪:中性脂肪,即甘油三酯,约占脂类的脂肪:中性脂肪,即甘油三酯,约占脂类的95%。因含量很不稳定,故因含量很不稳定,故有有“可变脂可变脂”、“动脂动脂”之称。之称。现在学习的是第58页,共112页2.脂肪酸:脂肪酸:(1)按其碳链长短分类按其碳链长短分类长链脂肪酸:长链脂肪酸:14碳以上碳以上中链脂肪酸:含中链脂肪酸:含812碳碳 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6碳以下碳以下 (2 2)按其饱和程度分类)按其饱和程度分类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FA)(SFA)单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PUFA)现在学习的是第59页,共112页(3 3)按其空间结构不同分类)按其空间结构不同分类顺式脂肪酸顺式脂肪酸:天然食物中的油脂天然食物中的油脂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人造黄油。反式脂肪酸可使人造黄油。反式脂肪酸可使LDL-CLDL-C升高,而是升高,而是HDL-CHDL-C降低,有增加心血降低,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管疾病的危险性。(4)按不饱和脂肪酸第一个)按不饱和脂肪酸第一个双键的位置分类双键的位置分类n-3系列、系列、n-6系列系列-3系列、系列、-6系列系列现在学习的是第60页,共112页类脂在体内含量较恒类脂在体内含量较恒定,故有定,故有“固定脂固定脂”、“不动脂不动脂”之称。之称。3.类脂:类脂:磷脂:磷脂:除甘油三酯外,磷脂是最多的脂类,主要是甘油磷脂、卵除甘油三酯外,磷脂是最多的脂类,主要是甘油磷脂、卵磷脂、神经鞘磷脂等。磷脂、神经鞘磷脂等。糖脂糖脂:是构成细胞膜所必需的。:是构成细胞膜所必需的。类固醇及固醇类固醇及固醇:类固醇是含有环戊烷多氢菲的化合物,类固醇中含有:类固醇是含有环戊烷多氢菲的化合物,类固醇中含有自由羟基者视为高分子醇,称为固醇。常见的固醇有动物组织中的胆固自由羟基者视为高分子醇,称为固醇。常见的固醇有动物组织中的胆固醇和植物组织中的谷固醇醇和植物组织中的谷固醇。现在学习的是第61页,共112页 主要消化场所是小肠,在脂肪酶作用下水解生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主要消化场所是小肠,在脂肪酶作用下水解生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单酯。单酯。血中的血中的乳糜微粒乳糜微粒是食物脂肪的主要运输形式,最终被肝脏吸收,是食物脂肪的主要运输形式,最终被肝脏吸收,肝脏将来自食物中的脂肪和内源性脂肪及蛋白质等合成极低密度肝脏将来自食物中的脂肪和内源性脂肪及蛋白质等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并随血流供应机体对甘油三酯的需要。脂蛋白,并随血流供应机体对甘油三酯的需要。食物脂肪的吸收率一般在食物脂肪的吸收率一般在80%以上,最高的如菜籽油可高达以上,最高的如菜籽油可高达99%。胆固醇可直接被吸收。胆固醇可直接被吸收。二、脂类的消化吸收二、脂类的消化吸收现在学习的是第62页,共112页三、三、脂类的生理功能脂类的生理功能1.1.脂肪:脂肪:(1 1)提供能量、储存能量:提供能量、储存能量:1 1克脂肪氧化产生克脂肪氧化产生9Kcal9Kcal热量热量(2 2)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3 3)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现在学习的是第63页,共112页三、三、脂类的生理功能脂类的生理功能1.1.脂肪:脂肪:(4 4)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促进食欲,)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促进食欲,(5 5)延迟胃的排空,增加饱腹感)延迟胃的排空,增加饱腹感(6 6)维持体温,支持和保护内脏免受损伤。)维持体温,支持和保护内脏免受损伤。现在学习的是第64页,共112页三、三、脂类的生理功能脂类的生理功能2.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 (1)定义:)定义:是指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是指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供给的脂肪酸。目前目前被确认为人体必需脂肪酸是被确认为人体必需脂肪酸是 亚油酸亚油酸 -亚麻酸亚麻酸 化学结构:化学结构:C18:2n-6 C18:3n-3现在学习的是第65页,共112页(2).功能功能构成线粒体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构成线粒体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与精子形成有关;与精子形成有关;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有利于组织修复;有利于组织修复;与胆固醇的代谢有关与胆固醇的代谢有关。现在学习的是第66页,共112页单单不不饱饱和和脂脂肪肪酸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饱饱和和脂脂肪肪酸酸1:1:1你知道你知道DHA、EPA么?么?现在学习的是第67页,共112页3.3.类脂类脂主要功能是构成身体组织和一些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功能是构成身体组织和一些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脑磷脂:参与神经冲动的调整;脑磷脂:参与神经冲动的调整;胆固醇:所有体细胞的构成成分、性激素、黄体酮、前列腺素、胆固醇:所有体细胞的构成成分、性激素、黄体酮、前列腺素、肾上腺激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和激素的前体物。肾上腺激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和激素的前体物。现在学习的是第68页,共112页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脂肪摄入量控制在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脂肪摄入量控制在20%30%的总能量的总能量摄入范围之内。摄入范围之内。一般认为必需脂肪酸的摄入量应不少于总能量的一般认为必需脂肪酸的摄入量应不少于总能量的3%。建议。建议n-3与与n-6脂肪酸摄入比为脂肪酸摄入比为1:46较适宜。较适宜。四、膳食脂肪的参考摄入量及脂类的食物来源四、膳食脂肪的参考摄入量及脂类的食物来源现在学习的是第69页,共112页膳食脂肪主要来源于动物的脂肪组织和肉类以及植物的种子。膳食脂肪主要来源于动物的脂肪组织和肉类以及植物的种子。亚油酸普遍存在于植物油中亚油酸普遍存在于植物油中亚麻酸存在于豆油、紫苏籽油中亚麻酸存在于豆油、紫苏籽油中EPA、DHA主要存在于鱼贝类食物中主要存在于鱼贝类食物中四、膳食脂肪的参考摄入量及脂类的食物来源四、膳食脂肪的参考摄入量及脂类的食物来源现在学习的是第70页,共112页2.EPA、DHA的良好食物的良好食物来源是来源是A.牛乳牛乳B花生油花生油C海水鱼海水鱼D杏仁等坚果杏仁等坚果1.以下哪种食用油中含必需以下哪种食用油中含必需脂肪酸较多脂肪酸较多()A.牛油牛油B.花生油花生油C.猪油猪油D.椰子油椰子油E.黄油黄油现在学习的是第71页,共112页椰子油:椰子油:棕榈种植物椰子的胚乳,经碾碎烘蒸后所榨取的油,椰子油在热带棕榈种植物椰子的胚乳,经碾碎烘蒸后所榨取的油,椰子油在热带地方为白色液体,在冷处则为牛油样的固体;有特殊气味,新鲜时气味地方为白色液体,在冷处则为牛油样的固体;有特殊气味,新鲜时气味芬芳。芬芳。椰子油中含饱和脂肪酸高达椰子油中含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以上,类脂物的含量很少。类脂物的含量很少。椰子油是是人造奶油的上等原料,也是香皂皂基的主要配方之一。椰子油是是人造奶油的上等原料,也是香皂皂基的主要配方之一。现在学习的是第72页,共112页3.下列哪项不是脂类的营养下列哪项不是脂类的营养学意义:学意义:A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B提供能量提供能量C构成机体组织和重要物构成机体组织和重要物质质D提供必需氨基酸提供必需氨基酸4.大豆油中,高达大豆油中,高达50%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A.亚油酸亚油酸B.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C.EPAD.DHAE.-亚麻酸亚麻酸现在学习的是第73页,共112页5.脂肪摄入过多与许多疾病有关,脂肪摄入过多与许多疾病有关,因此要控制膳食脂肪的摄入量,因此要控制膳食脂肪的摄入量,一般认为脂肪的适宜的供能比例一般认为脂肪的适宜的供能比例是:是:A1015B6070C2025D35456.深海鱼油中富含(深海鱼油中富含()A、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B、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C、n-7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D、n-9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现在学习的是第74页,共112页5.必需脂肪酸是指(必需脂肪酸是指()A、油酸、油酸B、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C、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D、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E、n-6系列的亚油酸和系列的亚油酸和n-3系系列的列的-亚麻酸亚麻酸6.为安全可靠,摄入氮需为安全可靠,摄入氮需大于排出氮多少,才能考虑大于排出氮多少,才能考虑机体处于氮平衡状况机体处于氮平衡状况A.30%B.10%C.8%D.5%E.3%现在学习的是第75页,共112页第四节第四节碳碳水水化化合合物物现在学习的是第76页,共112页一、碳水化合物的分类一、碳水化合物的分类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木糖醇等;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木糖醇等;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等;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等;寡糖:寡糖:3 31010单糖构成的一类小分子多糖;单糖构成的一类小分子多糖;多糖:多糖:1010个以上单糖组成的,如淀粉,糖原,纤维。个以上单糖组成的,如淀粉,糖原,纤维。根据聚合度划分,可分为:根据聚合度划分,可分为:现在学习的是第77页,共112页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1.口腔内消化:少量分解口腔内消化:少量分解2.胃内消化:少量分解胃内消化:少量分解3.肠内消化:主要在小肠的空肠部分肠内消化:主要在小肠的空肠部分吸收:是耗能的主动吸收,依靠于肠粘膜上的运糖载体蛋白。吸收:是耗能的主动吸收,依靠于肠粘膜上的运糖载体蛋白。现在学习的是第78页,共112页三、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三、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1 1、提供和储存能量:、提供和储存能量:每克碳水化合物氧化产能每克碳水化合物氧化产能4kcal4kcal2.2.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糖脂、糖蛋白等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糖脂、糖蛋白等3.3.节约蛋白质:节约蛋白质:4.4.抗生酮作用:抗生酮作用:5.5.解毒:葡萄糖醛酸是体内的结合解毒剂解毒:葡萄糖醛酸是体内的结合解毒剂6.6.增强肠道功能增强肠道功能现在学习的是第79页,共112页四、参考摄入量与食物来源四、参考摄入量与食物来源 膳食中膳食中主要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是淀粉类多糖主要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是淀粉类多糖,存在于植物性,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食品中。食物来源:粮谷类、薯类、根茎类、豆类。食物来源:粮谷类、薯类、根茎类、豆类。坚果类坚果类(粟子粟子)含淀粉高,含淀粉高,果蔬含有一定的单糖、双糖、纤维素、果胶。果蔬含有一定的单糖、双糖、纤维素、果胶。现在学习的是第80页,共112页 食用糖或纯糖制品摄取后迅速被吸收,其食用糖或纯糖制品摄取后迅速被吸收,其营养密营养密度低,易与以脂肪形式储存,一般摄入量占热能度低,易与

    注意事项

    本文(基础营养学蛋白质脂类碳水化物能量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石***)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