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3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对策思考.docx

    • 资源ID:47154018       资源大小:22.19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对策思考.docx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对策思考 加强基层农村文化建设对策 近年来,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全市农村文化建设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为城乡一体化的顺利推进和“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市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和不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新的发展实践,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对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稳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大力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2005年11月7日,中办、国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针对解决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突出问题做出了全面部署。 报告从对XX县区农村文化现状的调查入手,阐述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阐明了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了新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成因,并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文化建设,现状,成因,建议 XX县区位于XX省东南部,是XX省重点扩权市,辖3乡12镇6个办事处,486个行政村,总面积1083平方公里,人口11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逾100万人。 一、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农村文化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1996年6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市”;1997年10月被XX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文化建设先进市”。1995年以来先后有7个乡镇(孙店镇、贾岭镇、李寨镇、官会镇、付集镇、城郊乡、南顿镇)被XX省命名为“省百强文化站”;5个乡镇(孙店镇、贾岭镇、李寨镇、官会镇、南顿镇)被命名为“XX省文化先进乡镇”;2个乡镇(贾岭镇、官会镇)被命名为“XX省艺术之乡”、2个乡镇(孙店镇、李寨镇)文化站被命名为“XX省示范文化站”;2个村(秣陵镇陶湾村、孙店镇解堂村)文化大院被命名为“XX省示范文化大院”;孙店镇汝阳刘村被命名为“XX省文化特色村”和“XX省文化产业特色村”。 总体来看,我市农村农民文化建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各项工作位于XX市各县市前列,有些地方在XX省也比较突出。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工作越来越重视,认识逐步提高。官会镇、孙店镇、贾岭镇、南顿镇、李寨镇把文化建设作为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把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一同部署,一同落实。孙店文化站、官会文化站功能齐全,设施完整,经常性的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官会、南顿、李寨、秣陵建起了中心文化广场,成为广大农民娱乐、健身的好去处。二是农村文化活动载体越来越丰富,亮点逐步呈现。如举办“官会农民文化艺术节”、“孙店农民书画大赛”、“贾岭民间唢呐大赛”、秣陵、南顿的广场文化活动等,非常受农民群众的欢迎;三是农村文化建设氛围越来越浓厚,群众参与热情逐步高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孙店镇祁桥村组织了自己的老年秧歌队,村里有什么喜事,秧歌队马上就组织节目,义务演出。有打鼓的,有吹号的,有划旱船的,非常热闹。村民王 秀英大妈兴奋地告诉我们,祁桥行政村老年秧歌队开始时只有几个人,现已发展到30多人。她原来有头疼的毛病,晚上睡不着觉,现在白天文娱活动多了,一到晚上就能睡好觉,头也不疼了。有几个秧歌队的队员也说:参加秧歌队后,感觉不光身体好了,而且精神也好了,多年的心脑血管、高血压等疾病一下子好多了。”四是有关职能部门为繁荣农村文化生活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市文化局大力实施“2131工程”,每年为群众放电影6000场以上,为群众送戏300场以上,送图书2000余册,市广电局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市体育局送的体育器材,为繁荣农村农民的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困扰至今的不少问题我市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李寨镇一位村民说:“过去我们吃不饱,但可以经常看到电影和戏,还不要出钱。现在我们富裕了,文化生活却少了,假如没有电视,真不知道怎样打发日子”。一语道出了农民渴求文化的心声。具体表现在: 1、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目前,我市15个乡镇均设有文化站,但只有一个500平方米以上的站址(孙店镇文化站);有2个站在200平方米以下(李寨镇、官会镇);和乡政府一块办公的文化站有12个。可以说,多数文化站和文化大院有站无址或因在小城镇建设中被拆毁或被挪作他用,且发展不平衡,高起点、高标准的文化设施不多;部分乡镇宣传橱窗、阅报栏、活动室等传统文化阵地不健全,文化设施陈旧老化,跟不上时代要求。同时,乡镇相关资源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如:文化站、科技辅导站、广播站、体育活动中心、计生文化大院、党员远程教育等,各自为政,造成农村宝贵的资源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分散,无疑是一种浪费。 2、农村文化队伍严重缺乏。在2005年的乡镇机构改革中,多数文化专干因年龄原因下岗分流,文化工作者队伍稳定性受到影响,年轻一代能接班、愿接班的还很少,农村文化工作势单力薄。新配备的文化干部专业素质不强,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甚至完全外行,不能胜任文化干部的职责;文化干部不能专职专用,乡镇文化干部被长期抽去搞招商引资等经济工作是目前最为普遍的现象。 3、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中央规定的“各地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应逐年增加,其增加幅度应高于当地财政增长速度的12个百分点”的文化经济政策,在我市大部分乡镇难以全面落实。我市农村文化建设整体上看是资金投入欠缺,存在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几乎没有任何经费。各级政府对文化建设投入较少,在15个乡镇文化站中,年拨款5000元以上的只有1个站(李寨镇文化站),其余则多是只发工资,没有活动经费。可以说,机构改革后,乡镇经费非常紧缺,近80%的文化站至今还只是一间房子,一张桌子,几张凳子,没有象样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 4、文化创新能力弱,内容和形式亟待改进。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已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越来越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但由于文化活动经费等方面的原因,乡镇文化站大多数没有过组织大型文化活动,唯一依靠的就是“三下乡”或者古庙会,文化创新能力弱。一位青年农民告诉我们,他们这一代年轻人,大多数都有出门打工的经历,很喜欢城市的文化生活。虽然现在回到了农村,但对农村文化活动的需求已经与上一代人不同。他希望农村的文化建设应该重点把现代年轻人作为对象来考虑,如建立电子阅览室、健身室。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农村文化建设关键是经费问题。农村税费改革推开以后,特产税取消,牧业税征收标准降低,取消了屠宰税和“三提五统”,虽然减轻了农民负担,但相应减少了地方财政收入,使乡镇财政困难的状况进一步恶化。而职能部门,如文化、广电、体育等部门,也因经费紧张,没有专项资金,对农村文化建设爱莫能助。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用政府有形之手强力推动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并指明在农村基层增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公共服务能力的工作方向;省委提出“加快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项城这几年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深层原因,在于项城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与当今时代发展主题的有机结合,在于全市上下始终保持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牢固树立文化和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的观念,深刻认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自觉把文化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让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民群众解渴、解惑、解压、解难,满足农民群众求知、求富、求美、求乐愿望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农村文化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全市、各乡镇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考核指标,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确保经费投入。有关部门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认真制订农村文化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完善政策,明确措施,抓好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二)坚持政府主导,不断增加文化建设投入 抢抓机遇,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对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切实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资金落实到位。“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投资40亿元,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大院的目标,投资3亿元实施送书下乡和流动舞台配发工程。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黄淮四市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提出“倾斜支持黄淮四市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文化下乡工程”,“要倾斜支持黄淮四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这些政策,为我们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争取上级资金,投入配套资金。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制度建设为保障的新农村文化建设长效机制。采取国家财政支持、市级财政补助、乡镇政府自筹的方式,加快农村文化站、文化大院建设,重点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按照目前情况,建设一个乡镇标准文化站需要30万元左右,改造一个标准文化大院(利用村委会办公室)约需要6万元。借国家、省在“十一五”期间加大扶持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机遇,改造维修和兴建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文化大院,按每年新建打造5个文化站,100个文化大院的速度,利用5年时间,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大院的目标。今年我们申报了5个乡镇文化站新建、改建项目(贾岭、李寨、官会、南顿、秣陵),国家将为每个乡镇补助12万元,其余部分由当地政府支付。各级财政要统筹规划,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提高用于乡镇和村的比例。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和村的文化建设。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农村文化工作。 (三)注重资源整合,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要树立“大文化”的理念,建设集文化、广电、计生、科技、体育、教育和青少年、 老年活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党员远程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文化站,同时作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项城基层中心建设,“十一五”期间争取上级的扶持,以文化站为中心,建立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协作网络,使全市各个乡镇都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分中心。做到“一站多用、共享共建”,着力解决农村文化设施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努力实现资源整合、成果共享、功能多样、效用最大的目的;要坚持以着力抓好文化站、文化大院建设作为做好当前农村文化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努力构建市、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大力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立足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维护,切实解决农民的“文化温饱”。文化下乡活动和文化扶贫,是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几年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已取得了很大成绩,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文艺团体要坚持送戏(节目)下乡,解决农民看戏难的问题。要继续关心和重视农村儿童的文化生活。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公司等单位要深入到农村去,为农民送书、送电影、送文化科技知识。文化部门要继续联合教育、科技、卫生和共青团、妇联、新华书店等部门与组织,在农村开展综合性的文化活动。文化下乡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应从农民的需要出发,讲求实效,持之以恒,形成制度。各相关部门要在充分协调下,用足用好有关政策,主动给予行业业务指导。 (四)创新思路和载体,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改造农村落后文化,出路在于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必须充分利用好阵地,“开门”办文化,必须要把“政府”的文化站、文化大院办成群众的文化站、文化大院,创新思路和活动方式,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原则,紧密结合农民脱贫致富的需求,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灯会、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紧密结合农民脱贫致富的需求,倡导他们读书用书、学文化、学技能,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农村集市开展文化活动,把经常性、小型多样的文化活动与定期举办大、中型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引导、扶持和组织区域性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对农民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五)多种方式并举,走多业助文的道路 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积极扶持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农户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等,允许其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农民书社、个体放映队等,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的发展。引导文化专业户相互联合,进行市场化运作,逐步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开发文化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鼓励社会资本在政策范围内,以各种形式兴办文化实体,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总之,农村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也是发展我国文化事业的前沿阵地和发展基础。我国的人口有三分之二在农村,如何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建设和谐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农村文化建设的好坏,还关系到国家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千方百计地全面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文化面貌,平衡文化供需,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尤其是文化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已经是我们迫在眉睫而又必需切实完成的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 第11页 共11页

    注意事项

    本文(3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对策思考.docx)为本站会员(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