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有关光的思考》教案9.doc
-
资源ID:4716587
资源大小:8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有关光的思考》教案9.doc
1.有关光的思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通常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如太阳光、灯光。 (2)能识别来自物体反射的光,如月光。 (3)能在实验中感悟到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光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光源,并能判断哪些物体是光源。【教学难点】认识到没有光,就不能看到物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聚焦:1.猜谜语:有样东西真有趣,有时长,有时短,有时在前,有时在后,有时在左,有时在右,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打一自然物)2.行进中的光被阻挡, 就形成了阻挡物体的阴影。影子的形成跟光有关。我们对光知道哪些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思维导图。预测:白天,太阳是光的来源,阳光照耀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着它的温暖。到了夜晚,月亮反射的光、灯光、火光都是光的来源。从镜子中能够看到物体。二、讲授新课(一)探索1.光,对我们都非常熟悉。有了光,我们才能看清周围的一切。光是从哪里来的?(展示图片)预测:(1)太阳能发光,光来自太阳。(2)星星、蜡烛、萤火虫能发光。2.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它能普照大地,使整个世界姹紫嫣红,五彩缤纷。温馨提示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3.有的光直接来自发光的物体,有的光来自反射光的物体。你知道哪些物体是光源,哪些不是光源?4.下列物体是光源吗?(展示图片)明确:像汽车后视镜、湖面、平面镜、月亮等的光是来自反射光的物体,不是光源;蜡烛,只有点燃发光后才是光源,熄灭的蜡烛不发光,不是光源。5.判断是否是光源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明确:自行发光 正在发光 不是反射物体的光6.光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种。像水母、太阳、闪电、极光等都是自然光源,像篝火、火把、油灯、烛灯等都是人造光源。7、小结总之,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二)研讨1、如果没有光,会发生什么呢?明确:如果没有光,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如果没有光,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2、假设你的桌前放着一个红苹果,你的朋友把门关上,并把所有的灯都关闭,房间里完全黑暗了。房间没有窗,门也没有缝隙,没有光能进入这个房间。想一想,在黑暗中你能看到这个红苹果吗?下面三个选项中,你认为哪一项最准确,说明理由。(1)我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在这个房间待了多长时间。(2)当我在这个房间待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到这个红苹果。(3)当我在这个房间待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到这个红苹果。小组讨论交流后,把你的观点和理由写在活动手册上。【拓展】实验活动实验器材:一个纸盒、一套简单的电路装置、一张黑色卡纸、各种不同颜色的物品。制作过程:将电路开关安装在盒子外,方便控制灯泡的亮灭;将电路的灯泡安装在盒子内,让发光的灯泡能照亮盒子内部;在盒子的一侧开个小孔;用一张黑色卡纸卷成纸简,一端插入开好的孔内,眼睛能从的另一端观察到盒子内部。实验过程:观察灯泡不发光的暗盒内部,尝试描述看到的情况打开开关,点亮灯泡,观察并描述暗盒里的情况比较两次观察的现象实验记录3.通过实验活动,“能看见黑暗中的红苹果”研讨中,究竟哪种假设是最正确的?为什么?明确:第一种解释最准确,因为没有光源,人眼什么也看不见。4.晚上房间熄灯后,刚开始会觉得眼前乌黑,等过一段时间后,会慢慢看得清楚。这是为什么呢?明确:这是因为房间内有其他微弱的光,如月光、远处的灯光照射进来,进入我们的眼睛。(此时的房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暗室。)5.我们为什么能看见发光的物体?明确:光源本身发出的光进入人的眼睛。6.我们为什么也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明确:不发光的物体表面能反射光,反射光进入人的眼睛。(三)合作探究实践证明,没有光,我们将看不到任何东西。在黑夜里,由于光线的不足,也会导致视线的模糊。人们为了保证在黑暗环境的中能够顺利看清东西,就发明了夜视仪。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四)课堂练习1.太阳是光源,以下物体中()肯定不是光源。A.镜子 B.火虫C.手电筒2.下列光源是自然光源的有()。A.日光灯B.荧光棒C.阳光3. .猴子捞月说的是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中的月亮是光源B.天上的月亮是光源C.月亮不是光源4.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小明为了观察光源,常常用眼睛直对着光源进行观察。()(2)玻璃幕墙是光源,油灯不是光源。()(3)没有光源看不到物体。()(4)点燃的蜡烛是光源,熄灭的蜡烛也是光源。()(5)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6)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5.填写家用光源调查表。(五)作业布置生活中,还有什么设计是跟光相关呢?同学们课后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教学后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