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11.3探索宇宙提高练习新版沪科版202106171297.docx
-
资源ID:47178113
资源大小:24.7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11.3探索宇宙提高练习新版沪科版202106171297.docx
探索宇宙提高练习探索宇宙提高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仅存在吸引,不存在排斥力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碳笔画出连续的线放大后不连续,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科学家在研究物质内部结构时,常应用建立“模型”的方法2.目前航天飞船的飞行轨道都是近地轨道,一般在地面上方 300km左右的轨道上绕地飞行,环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约为 90min 左右若飞船在赤道上空飞行,则飞船里的航天员在 24h内可以看到的日落次数最接近()A.2 次B.4 次C.8 次D.16 次3.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雾霾”是由于固体分子不停运动形成的B.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中子组成的C.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可分的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不动的4.关于粒子和宇宙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的发现证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B.“光年”是时间单位C.太阳是宇宙的中心D.两个不同物体相互摩擦时,失去电子的物体带负电5.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松软的馒头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B.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炒菜时油烟上升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6.对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A.分子间吸引力和排斥力不能同时存在B.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露天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是由于固体分子不停运动形成的D.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有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带正电荷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B.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C.卢瑟福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D.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二、填空题8.大千世界,从宏观到微观,从天体到原子,似乎都有那么多惊人的相同规律.在太阳系中,行星们在各自的固定轨道上围绕恒星太阳运转,这与卢瑟福的_结构模型十分相似,其中,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绕核运动的_就相当于行星.9.科学促进技术发展,技术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随着望远镜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着从迷信到科学,从狭隘到广袤的过程。以下对宇宙的认识由先到后的排序是_(填序号)日心说地心说大爆炸宇宙论。10.科学家用仪器观察星系发出的光,可以看到它的光谱,20 世纪 20 年代,天文学家_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这种现象被称为_,说明了_。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分析】(1)分子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2)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宇宙没有中心;(3)分子是肉眼看不到的;(4)为了探究物质的结构,科学家采用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据已知的现象,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再用实验来检验自己的猜想,从而弄清物质的内部结构。此题考查了我们对微观结构与宏观世界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解答】A.分子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故 A 错误;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宇宙没有中心,故 B 错误;C.炭笔画出的线之间的空隙可以用肉眼看到,所以不是分子,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 C错误;D.科学家常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对物质结构进行研究,故 D 正确。故选 D。2.【答案】D【解析】解:24 小时内看见日落的次数 n=16 次故选:D在飞船绕地球转动时,每当飞船转动一周则飞船一定会看到一次太阳落山,则可知宇航员在24h 内看到的日落的次数本题应理解在飞船转动时,飞船、地球及太阳所处的位置关系,从而可知飞船每一圈都能看到太阳落山3.【答案】C【解析】【分析】(1)雾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与空气中灰尘结合形成的,是可见的物体;(2)物体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几乎占了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3)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属于一些常识性的知识点,是我们应熟知的。【解答】A.雾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与空气中灰尘结合形成的,是可见的物体,不是分子,故 A 错误;B.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故 B 错误;C.根据分子的结构可知,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所以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可分的,故 C 正确;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恒星是运动的,因为宇宙中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 D 错误。故选 C。4.【答案】A【解析】【分析】(1)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可以再分;(2)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是长度单位;(3)宇宙是一个有一定层次结构的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普通的恒星;(4)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本题考查的都是原子物理中的基础知识,要注意平时多积累。【解答】A.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可以再分,分为原子核和电子,故 A 正确;B.光年是很大的长度单位,故 B 错误;C.宇宙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的,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故 C 错误;D.电子带负电,两个不同物体相互摩擦时,失去电子的物体负电减少了,因此带正电,故 D错误。故选 A。5.【答案】D【解析】解:A、松软的大馍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是物体结构松散,不能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故 A 错误;B、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故 B 错误;C、炒菜时油烟上升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在运动,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故 C错误;D、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中有很多的星系,星系中又有很多星体,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并且处于不断的膨胀和演化过程中,故 D 正确。故选:D。(1)松软的馒头是多孔结构的物质;(2)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3)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分子很小,用肉眼直接观察不到分子;(4)宇宙是有层次的天体系统,它的层次结构:行星-太阳系-银河系-星系团-超星系团-总星系。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扩散现象、原子结构、宇宙结构等,所考查内容均为物理中的常见知识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6.【答案】D【解析】略7.【答案】C【解析】【分析】分子动理论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的构成: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原子核又分为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验证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绕着原子核告诉旋转的电子构成的其中原子核带正电并且集中了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电子带负电它是一种核式结构,与太阳系的结构相似;任何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太阳只是宇宙中众多恒星中的一颗,并不是宇宙的中心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宇宙结构等,所考查内容均为物理中的常见知识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解答】A.海绵里面有气孔,用手捏时海绵里的空气跑出来,所以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 A 错误;B.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故 B 错误;C.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与太阳系的结构相似,故 C 正确;D.太阳只是宇宙中众多恒星中的一颗,它不是宇宙的中心,故 D 错误。故选 C。8.【答案】原子核式电子【解析】【分析】卢瑟福提出的核式结构模型为: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及核外绕核转动的一定数目的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本题考查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与太阳系的相似之处,为考查的热点问题,应熟练掌握。【解答】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电子相当于绕太阳运行的行星。故答案为:原子核式电子。9.【答案】【解析】解:随着望远镜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着从迷信到科学,从狭隘到广袤的过程。先是地心说、再是日心说、再是大爆炸宇宙论,故先后次序是;故答案为:;据科学常识可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着从迷信到科学,从狭隘到广袤的过程:先是地心说、再是日心说、再是大爆炸宇宙论;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0.【答案】哈勃;谱线“红移”;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解析】解: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天文学家哈勃利用仪器观察星系发出的光,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现象”,此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故答案为:哈勃;谱线“红移”;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知道哈勃发现了谱线的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科学家们又发现了红移现象,就是远距离星球射向地球的光以红光为多,近距离的则以紫光为主。本题考查了哈勃的贡献,为了纪念他,1990 年,人类发射的太空望远镜命名为“哈勃”望远镜。宇宙由物质构成,物质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