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的成功探索.docx
-
资源ID:47200706
资源大小:20.7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的成功探索.docx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的成功探索 *高度赞扬了该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得好”。龙泉村的新农村建设是从创建和谐文化开始,几十年不间断,逐渐形成了“以人为本、廉洁为荣、团结奋进、共创辉煌”的龙泉精神,终于走上了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道路。龙泉村创建和谐文化,道路艰辛,成绩斐然,经验丰富。该村先后荣获“国家级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多项称号。总结龙泉村创建和谐文化的做法,必将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有重要启示。 一、坚持与时俱进地抓和谐文化建设 龙泉村党委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认识到,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农村必然出现不同矛盾、不同问题,只有从提高人的素质这一目的出发,寻找先进文化建设突破口,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阵地,各项事业才能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龙泉村先进文化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在人民公社解体和建立土地家庭联产承包新体制背景下,农村各种矛盾骤然爆发,家庭内部、干群、邻里、村与村之间均出现不和谐。龙泉村党组织认识到,“集体虽然变了形,思想道德不能滑坡”,决定选择家庭这个农村细胞为突破口,开展“五好家庭”评选活动。评比标准特意加上热爱集体、互助互爱条件。从1985年开展活动,年底经全村群众投票评选,当年评出的“五好家庭”数量占全村总数30%,基本遏制住了思想道德滑坡状况。这项活动连续进行五年,当“五好家庭”总数达80%后,龙泉村实现了真正的社会和谐。 20世纪90年代初,农村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由于个体私营经济收入直接归自己,这种产权明晰的体制对已经走上集体经济道路的龙泉村冲击很大,少数干部不安心集体事业,部分群众对集体经济失去信心。龙泉村思想政治建设到了一个重要转折关头。已经坚定选择走集体道路的龙泉村党委,认识到思想建设必须放到首位,于是开展“经济要振兴,思想要先行,团结是基础,奉献是保证”的大讨论。村党委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具备无私奉献精神,农民群众必须增强集体主义观念。龙泉村先进文化建设也由此进入多样化的大发展阶段,从1991年起便开展了“十好”评比活动。同时村里各种组织如共青团、老年协会发挥着独特作用,创办龙泉青年报、夕阳红报,建立广播网络等。上述活动,对村民思想道德建设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迅速,在这种背景下,龙泉村部分群众出现了生活“比阔气”,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不良消费。面对复杂的思想形势,龙泉村党委清醒地认识到,尝到思想道德建设甜头的干部群众已经不满足原有的文化建设,必须进一步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把先进文化覆盖到全村各个角落,全方位地发展先进文化事业。龙泉村的先进文化建设从此走上了规范化道路。 坚持与时俱进地抓先进文化建设,为龙泉村带来了许多好处。一是干部群众思想始终与党委决策保持一致,推进了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龙泉村党委把党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理论同本村实际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具体奋斗目标和政策措施。二是不断化解农村各种矛盾,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和谐。龙泉村在全国农村最先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找到了化解农村矛盾的最佳方式,提高了村民综合素质,增强了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目前该村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蔚然成风,充满了社会祥和的文明风气。三是维护了龙泉村声誉,创造出了龙泉村的品牌效应。在文明创建活动中,村党委要求人人热爱龙泉,共创龙泉品牌。他们善待几千名外地打工者,视同龙泉村民一样对待;对数千名外村学生,采取各种措施教育成才;每年一次向周围村征求意见,不断增进邻里关系;对外商亲如一家,营造和睦的亲商环境。这些做法,社会各界对龙泉交口称赞,龙泉村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二、正确处理文化的“一元与多样”关系 龙泉村党委在先进文化建设实践中认识到,改革开放事业既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同时也出现了文化多元相互碰撞的特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阵地,必须正确对待多元文化;只有实现文化和谐,才能凝聚力量,加快新农村建设。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巩固与发展集体经济,成为龙泉村党委迫切解决的新课题。他们首先改革原有的集体经济,找到一条既能发挥集体优越性,又能调动个体积极性的正确途径,同时又提出发展集体经济,必须有集体主义;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有共同理想。为增强干部群众集体观念,龙泉村采取许多办法,对农村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群众的集体观念日益增强。 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主流文化农民在小康之后,盼望文化兴盛。只有当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多样性文化满足农民需求后,农村才会出现文明祥和、社会安定局面。龙泉村主流文化建设有三个特征,首先是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力强。只有人心和谐,才能社会和谐。龙泉村思想政治工作达到立体交叉、全方位渗透。其次是全民参与文明创建活动,龙泉村文明创建活动参加者达90%以上。再次是活动方式多样性,既有集体组织的经常性活动,又有群众自发组织的各种活动,更多的是个人寻找适合自己的活动空间与项目。多样性的健康文化活动成为龙泉村文化建设特色与“亮”点。 努力改造落后文化龙泉村同其他农村一样,过去也存在过大量落后文化,尤其少数富裕后的农民,虽然“口袋”富,但“脑袋”依然穷,如果对落后文化不加以改造,不仅损害农民身心健康,也不利于社会和谐。龙泉村党委高度重视对落后文化的改造工作,主要思路是引导与转变农民观念,如落后的生产观、人才观、生活观、生育观、盖房观、婚丧观等,促使其转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上,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入脑入心。 科学利用外来文化龙泉村党委对外来文化(主要指国外文化)既不强堵,更不放任,而是利用其同社会主义文化相吻合、群众自愿接受的部分,并与民族的、地域的(龙泉村情)文化相结合,把外来文化融入到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努力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服务。龙泉村对外来文化的正确做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加强先进文化的体系建设 和谐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龙泉村已经建立起完整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制定文化发展规划。龙泉村每五年制定一次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建设物质、政治、精神、社会“四个文明”。在文化建设中,规划了文化的无形建设(创建活动)和有形建设(基础设施),明确了领导、责任与资金投入,并对全年12个月分别做出文明创建要求,有效杜绝了文化建设上的随意性。 2.抓住农民素质建设这一根本。农村文化建设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建设一代新型农民。龙泉村从三个方面抓起。一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农民夜校为农民讲理论、讲政策、讲法律,10多年来,共普及了23个法律法规。二是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建立高规格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校舍,实行高中以下学生免费教育,对考上大学的实行重奖,考不上大学的转入职业教育。重视在职教育,该村已有400余人成为专业技术人才。三是提高文明道德素质。持续地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培育出了“邻里和睦相处、村民诚实守信、子女尊老敬老、干群团结奋进”的村风民风。 3.推广先进文化覆盖面。他们提出文化建设不留死角,努力抓牢三个层面,一是家庭。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细胞。龙泉村文化建设以家庭为突破口,以“孝道”为联结点,持续开展为老年人“亮被子”活动,推动了农村伦理道德建设;开展“好媳妇”、“好公婆”评比活动,评出了尊老敬老新风。二是单位。龙泉村群众85%为“单位人”,包括企业、学校、村民小组。按照村党委统一安排,以单位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三是协会,如老年协会、个体经营协会、汽车运输协会等。按照村党委的要求,各协会利用自己的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 4.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只有形成硬件与软件互补互促,才能产生最佳效果。龙泉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场所建设,包括党员培训中心,6个村民小组的6所农民夜校,文化大院等。二是文化网络建设,包括龙泉报、广播电台、有线电视,以及沿街黑板报、宣传栏、读报栏等。三是文化广场建设,内有多种健身器材、桌椅亭阁,布局合理,优雅美观,与花草树木交相辉映,凸出一派田园风光。 5.发展文化产业。龙泉村走的是经济强村、文化兴村之路。近年来该村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已经建成1500亩现代农业观光园,利用废地正在建设300亩龙泉湖,拉长了产业链条。文化生产力日益成为龙泉村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泉村新一期工程已经建成,120户农民将搬进新式别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品牌效应正在龙泉村形成,为先进文化建设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 四、重视先进文化的保障建设 作为上层建筑的先进文化,其发展状况则由经济基础和执政党能力双重力量所决定。为了大力发展先进文化,龙泉村党委集中全力提供物质、政治、制度保障。 首先,努力发展集体经济,为先进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激发社会成员创造活力的思想源泉与精神基础,营造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调动人们内在积极性和创造力。当龙泉村集体经济从小到大强壮后,又为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龙泉村的做法是:当集体不富裕时,采取不花钱或少花钱办法,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当集体经济强壮后,就对文化的硬件与软件一起上,并且不断提高品位。10余年来,龙泉村仅用于文化建设资金达上千万元以上,终于形成了强大的集体经济硬实力和先进文化软实力。 其次,大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先进文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农村党员是有政治觉悟的先进分子,理所当然地应当成为先进文化建设的带头人和自觉践行者。龙泉村历史上曾出现党员干部工作消极起不到先进作用的现象。34年前,以梁修昌为书记的新班子成立后向群众立下誓言:以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带领群众使龙泉村走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道路。龙泉村党组织把群众满意作为文明建道德建设的根本标准,把艰苦创业、锐意创新、实事求是、公道正派、无私奉献、清正廉洁作为文明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把制度规范、群众评价作为文明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党委书记梁修昌几十年来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注重理论学习和道德修养,通过党内民主生活会、村民代表会不断揭露矛盾,始终保持清醒头脑。龙泉村党员干部以自己高尚的文化道德人格力量在群众中本能地产生出极强的示范和凝聚效应,影响和推动群众性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地向高层次发展。 再次,重视规范化建设,为先进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龙泉村党委在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认识到,生活在一个社区的村民无论思想觉悟、文化水平、利益要求差别都很大,如果没有一个共同认定和遵守的制度,难以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影响文明道德建设。他们逐渐把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稳定和党建领域的思想道德活动以制度形式规范起来。通过群众讨论,先后出台250多项可操作的具体制度;村里每出现一个问题,就制定一项规定;把制度执行与经济利益挂钩是龙泉村制度建设的一大特色。龙泉村文明道德建设,逐渐走上了规范化轨道。 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