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能源审计的内容.doc

    • 资源ID:4725484       资源大小:172.27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能源审计的内容.doc

    能源审计的内容1.1用能单位的用能概况和能源流程按照能源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的四个环节,根据用能单位的生产机构设置,通过与用能单位人员交流和查看相关资料,考察整个系统、各个车间或单元的能源输入量和输出量,并计算其当量值,从而了解企业能源的消费状况和能源流向。在购入贮存环节,根据用能单位统计的能源消费种类、数量和用能单位提供的能源消费统计表,考察购入能源状况和审计期初、期末存贮量、存贮消耗及能源流向。全面了解用能单位审计期内的能源消费状况。在加工转换环节,考察输入能源实物量和输出能源品种、量的情况,并了解各个单元输入量占总输入量的比重。在输送分配环节,主要了解管路、线路的去向,管线始端和末端计量的能源量。在最终使用环节,主要考察各个单元(车间、工序、部位、设备等)的能源输入量和输出量。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审计,要对用能单位的能源概况和能源流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1.2 用能单位能源管理状况审计能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能源管理系统,制定并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对企业节能降耗、提高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审计时通过座谈、查看管理文件、问询和现场查看的方式,考察有无各项能源管理文件及制定的合理性,根据各项能源管理文件跟踪每一项管理活动,并了解有关人员理解和贯彻执行的情况。1.2.1 能源管理系统为实施能源管理,用能单位应建立健全能源管理系统,包括完善组织机构,落实管理职责,配备计量器具,制定和执行有关文件,开展各项管理活动。该系统应能保证安全稳定地供应生产所需能源,及时发现能源消耗异常情况,予以纠正,并不断挖掘节能潜力。审计时应考核以下内容: 是否确定了本单位的能源管理方针,在此基础上确定能源管理目标,并考察其合理性用能单位领导应根据本单位总的经营方针和目标,在执行国家能源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确定能源管理方针和能源管理目标。能源管理目标一般以产品单位产量能源消耗量确定,并应有年度目标和长远目标;能源管理方针和目标应以书面文件颁发,使有关人员明确并贯彻执行;根据用能单位自身特点,能源管理的内容应包含能源输入、能源转换、能源分配和传输、能源使用(消耗)、能源消耗状况分析、节能技术进步的管理。 组织机构是否完善为实现能源管理目标,用能单位必须建立、保持和完善能源管理系统,确定能源主管部门,并且配备足够的了解相关节能法律法规政策与标准、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相应技能和资格的人员来承担能源管理和技术工作,明确规定其职权范围和领导关系。能源管理人员应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 管理职责是否落实用能单位能源主管部门必须系统地分析本单位能源管理的主要环节及其各项活动的过程,分层次把各项具体工作任务落实到相关部门、人员和岗位,授予履行职责所必要的权限,用能单位各部门和人员,按照能源主管部门的协调安排,完成各项具体能源管理工作。 有关文件的制定是否完备并得到贯彻执行为了规范和协调各项能源管理活动,应该系统的制定各种文件,包括:管理文件、技术文件和记录,并严格贯彻执行。管理文件是对能源管理活动的原则、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协调联系方法、原始记录要求等所做的规定。例如:管理制度、管理标准及各种规定等。制定管理文件应该做到程序明确、相互协调、简明易懂、便于执行。技术文件是对能源管理活动中有关技术方面的规定,包括:技术要求、操作规程、测试方法等。制定技术文件应该参照国家、行业和地方能源标准,规定的内容应该准确、先进、合理。记录是对能源管理中的计量数据、检测结果、分析报告等的记录,应按规定保存,作为分析、检查和评价能源管理活动的依据。 其他管理活动对所有文件的制定、批准、发放、修订,以及废止文件的回收作出明确规定,确保文件准确有效。用能单位领导应该定期组织对能源管理系统进行检查和评价,促使其正常运行,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改进。1.2.2 能源输入管理用能单位应该对能源输入进行严格管理,保证输入能源满足生产需要,准确掌握控制输入能源的数量和质量,为合理使用能源和核算总的能源消耗量提供依据。审计时应考核以下内容: 是否合理选择能源供方选择能源供方除了考虑价格、运输等因素外,还要对所供能源的质量进行评价,确认供方的供应能力,选定符合要求和稳定的能源供方。 能源采购合同是否全面规范采购合同应该明确的内容:输入能源的数量和计量方法;输入能源的质量要求和检查方法;对数量和质量发生异议时的处理规则。 输入能源的计量是否全面准确应该按合同规定的方法对输入能源进行计量,明确规定相应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计量和计算方法、记录以及发现问题时报告、裁定的程序。 输入能源质量的检测是否符合要求根据能源使用要求,合理确定输入能源质量检测的项目和频次,采用国家和行业标准规定的通用方法,检验输入能源的质量。同时明确规定有关人员的职责、抽样规则、判定基准、记录,以及发现不合格时报告、裁定的程序。 贮存管理是否合理应制定和执行能源贮存管理文件,规定贮存消耗限额,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减少贮存损耗。1.2.3 能源转换管理用能单位所用能源需要通过转换时,应重点审计转换设备的运行、维护监测、定期检修等管理措施。 是否有使转换设备保持最佳工况的运行调度规程应该制定转换设备调度规程,根据生产要求、设备状况和运行状况,确定最佳运行方案,各方面相互配合,使转换设备接近和保持最佳工况。 是否制定全面、合理的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为了使转换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应制定运行操作规程,对转换设备的操作方法、事故处理、日常维护、原始记录等做出明确规定,严格执行;运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后持证上岗。 是否定期测定转换设备的效率并确定其最低基限应该定期测定转换设备的效率,确定其转换效率允许最低限度,作为安排检修的依据。 是否制定并执行检修规程和检修验收技术条件为了保证检修质量,掌握设备状况,应该制定并执行检修规程和检修验收技术条件。1.2.4 能源分配和传输管理为保障能源安全连续供给,降低损耗,用能单位应该制定和执行能源分配和传输管理文件。审计时应考核以下内容: 是否制定分配和传输管理的文件,内容是否明确界定其范围、规定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及管理工作原则和方法; 能源分配传输系统布局是否合理,是否进行合理调度,优化分配,适时调整,以减少传输损耗; 是否对输配管线定期巡查,测定其损耗,是否根据运行状况,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检修; 是否有能源领用制度并制定用能计划,对于各有关部门用能是否准确计量,建立台帐,定期统计。1.2.5 能源使用管理能源使用管理是用能单位能源管理的主要环节,要通过优化工艺、耗能设备经济运行和定额管理,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审计时应考核以下内容: 生产工艺的设计和调整中是否考虑到合理安排工艺过程充分利用余能使加工过程能耗量最小;各工序是否通过优化参数、加强监测调控、改进产品加工方法来降低能耗; 耗能设备是否为节能型设备,是否使耗能设备在最佳工况下运行,是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加强维护和检修; 是否合理地制定能源消耗定额并将能耗定额层层分解落实;是否对实际用能量进行计量、统计和核算;是否对定额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和奖惩,是否对定额进行及时地修订。用能单位应制定能源消耗定额,作为判断能耗状况是否正常的重要依据,并考核完成情况。对于能源消耗定额的制定、下达和责任,实际用能量的计量、核算和考核,应该制定管理文件,作出明确规定。用能单位应分别制定各用能单元、主要耗能设备和工序的能源消耗定额。能源消耗定额应该按规定的程序逐级下达,明确规定完成各项定额的责任部门、单位和责任人,落实有关人员的职责,按规定的方法对各用能单元、主要耗能设备和工序的实际用能量进行计量、统计和核算,并及时报告。用能单位应对定额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和奖惩,当实际用能量超出定额时,应该查明原因采取纠正措施,用能单位根据生产条件变化和定额完成情况,及时修订能源消耗定额。1.2.6 能耗状况分析 查看用能单位能源管理部门是否定期对全企业能源消耗状况及其费用进行分析,各用能车间或单元是否对本部门管辖的主要耗能设备、工序的能源消耗状况进行分析。考察用能单位能耗分析采用的方式:查看能耗分析报告的内容,了解能源管理目标或能源消耗定额完成情况、能源消耗及其费用上升或下降的原因、企业(或单位)用能水平评价、改进对策等内容。1.2.7 节能技术进步管理文件查看用能单位采用新技术的管理文件,对采用的新技术是否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是否包含节能效果、经济评估、技术评估等;是否制定实施计划,落实责任。 节能技术措施实施后是否进行效果评价和保持,根据情况修订有关技术文件和能源消耗定额,保持节能效果。用能单位是否有跟踪和研发节能新技术的机制。用能单位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包括节能篇章。1.2.8 能源管理系统的检查与评价查看用能单位是否定期对自身能源管理系统进行检查和评价。查看检查评价报告,了解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是否进行原因分析,并根据情况调整管理制度和文件。综上所述,管理系统的审计应依据管理文件和技术文件,追踪检查每一项能源管理活动,查明各项能源管理活动是否按文件规定开展,达到预期效果。1.3 能源计量和统计状况审计能源计量仪器配备和管理、能源系统统计是用能单位能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进行能耗分析和能源审计的基础。用能单位应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满足管理需要的能源计量器具,对能源计量器具的购置、安装、维护和定期检定实行管理,保证统计数据全面、准确、可靠。审计能源计量和统计状况时,在查看能源计量网络图、计量器具档案、统计计量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原始记录的基础上,通过现场核查,询问相关人员等方式,审计能源计量范围、计量器具的配置、计量器具的管理、能源统计的内容和数据汇总计算等是否符合相关要求。1.3.1 审计能源计量范围通过询问能源计量器具管理人员和查看能源计量器具网络图,审计能源计量的范围是否包括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输入、输出、使用(消耗)、自产的能源和载能工质及其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等内容。1.3.2 审核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用能单位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是否充分考虑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指导作用,并满足生产工艺和使用环境的具体要求。1.3.2.1 是否满足能源分类计量的要求。1.3.2.2 是否满足用能单位实现能源分级分项考核的要求。1.3.2.3 是否满足关于用能单位设备能源利用监测的要求。1.3.2.4 是否配备必要的便携式节能检测仪表,以满足对主要用能部位自检自查的要求。1.3.2.5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 用能量(产能量或输运能量)大于或等于表4-1中一种或多种能源消耗量限定值的次级用能单位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表4-1 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消耗量(或功率)的限定值能源种类电力煤炭、焦碳原油、成品油、石油液化气重油、渣油煤气、天然气蒸汽、热水水其他单位kWt/at/at/am3/aGJ/at/aGJ/a限定值10100408010000500050002926注1:表中a是法定计量单位中“年”的符号。注2:表中m33指在标准状态下,表4-2同。注3:2926GJ相当于100t标准煤。其他能源应按等价热值折算,表4-2类推。 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应按表4-3要求加装能源计量器具。 单台设备能源消耗量大于或等于表4-2中一种或多种能源消耗量限定值的主要用能设备,应按表4-3要求加装能源计量器具。表4-2 主要用能设备能源消耗量(或功率)限定值能 源种 类电力煤炭、焦碳原油、成品油、石油液化气重油、渣油煤气、天然气蒸汽、热水水其他单位kWt/ht/ht/hm3/hMWt/hGJ/h限定值10010.511007129.26注1:对于可单独进行能源计量考核的用能单元(装置、系统、工序、工段等),如果用能单元已配备了能源计量器具,用能单元中的主要用能设备可以不再单独配备能源计量器具注2:对于集中管理同类用能设备的用能单元(锅炉房、泵房等)如果用能单元已配备了能源计量器具,用能单元中的主要用能设备可以不再单独配备能源计量器具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应符合表4-3的要求 表4-3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要求 单位:能 源 种 类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重要用能设备电 力10010095固态能源煤炭10010090焦碳10010090液态能源原油10010090成品油10010095重油10010090渣油10010090气态能源天然气10010090液化气10010090煤气1009080载能工具蒸汽1008070水1009580可回收利用的能源9080-注1: 进出用能单位的季节性供暖用蒸汽(热水)可采用非直接计量载能工质流量的其他结算方式.注2: 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的季节性供暖用蒸汽(热水)可以不配备能源计量器具。注3: 在主要用能设备上作为辅助能源使用的电力和蒸汽、水等载能工质,其耗能量很小(低于表4-2的要求)可以不配备能源计量器具。1.3.2.6 对于从事能源加工、转换、输运性质的用能单位(如火电厂、输变电企业等),其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应满足评价其能源加工、转换、输运效率的要求。1.3.2.7 对从事能源生产的用能单位(如采煤、采油企业等) 其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应满足评价其单位产品能源自耗率的要求。1.3.2.8 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应满足表4-4的要求。表4-4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要求计量器具类别计 量 目 的准确度等级要求衡 器进出用能单位燃料的静态计量0.1进出用能单位燃料的动态计量0.5电 能 表进出用能单位有功交流电能计量I类用户0.5SII类用户0.5III类用户1.0IV类用户2.0V类用户2.0进出用能单位的直流电能计量2.0油流量表(装置)进出用能单位的液体能源计量成品油0.5重油、渣油1.0气体流量表(装置)进出用能单位的气体能源计量煤气2.0天然气2.0蒸汽2.5水流量表(装置)进出用能单位的水量计量管径不大于250mm2.5管径大于250mm1.5温度仪表用于液态、气态能源的温度计量2.0与气体、蒸汽质量计算相关的温度计量1.0压力仪表用于液态、气态能源的压力计量2.0与气体、蒸汽质量计算相关的压力计量1.0注1:当计量器具是由传感器(变速器)、二次仪表组成的测量装置或系统时,表中给出的准确度等级应是装置或系统的准确度等级。装置或系统未明确给出其准确度等级时,可用传感器与二次仪表的准确度等级按误差合成方法合成。注2: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按其所计量电能量的多少,将用户分为五类。I类用户为月平均用电量50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10000kVA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 II类用户为小于I类用户用电量(或变压器容量)但月平均用电量10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2000kVA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III类用户为小于II类用户用电量(或变压器容量)但月平均用电量1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315kVA及以上的计费用户; IV类用户为负荷容量为315kVA及以下的计费用户; V类用户为单向供电的计费用户。注3:用于成品油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应不低于0.2。注4:用于天然气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应符合GB/T186032001附录A和附录B的要求。1.3.2.9 主要次级用能单位所配备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电能表除外)参照表4-4的要求,电能表可比表4-4的同类用户低一个档次的要求。1.3.2.10主要用能设备所配备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电能表除外)参照表4-4的要求,电能表可比表4-4的同类用户低一个档次的要求。1.3.2.11 能源作为生产原料使用时,其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应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要求。1.3.2.12 能源计量器具的性能应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及使用环境(如温度、温度变化率、照明、振动、噪音、粉尘、腐蚀、电磁干扰等)要求。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按下式计算:%式中:RP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 NS实际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台(件)数; NX能源计量率为百分之百时需要配置的能源计量器具台(件)数。1.3.3 审计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 1.3.3.1 查看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各项管理措施是否形成文件,并保持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主要查看计量仪表的维护更新及计量器具是否满足生产变化的要求。1.3.3.2 查看计量器具管理制度。主要查看管理人员和职责是否明确以及计量器具的订购、验收、保管、使用、检定、维修、报废处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及落实情况。1.3.3.3 查看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了解计量器具的名称、安装使用地点、各仪表计量的作用,重点查看能源流程中主要计量器具位置是否合理、计量是否规范。1.3.3.4 查看能源计量器具档案,了解计量器具的型号规格、准确度、数量、生产厂家、检定周期及最近检定日期,主要查看超期未检定器具的位置和数量。1.3.3.5 查看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维修人员,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1.3.3.6 查看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是否有专人管理。 1.3.4 能源统计状况审计对用能单位能耗统计系统审计,应从能量流动过程的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和最终使用四个环节进行。审计过程中可以将每一个环节分为若干用能单元。审核评价统计的内容、方法、采用的单位和符号及报表形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并满足用能单位自身能源管理的要求。1.3.1.1 审计能源供入量统计状况查看用能单位能源收支平衡表、能源消费量表和与之相应的原始统计资料,审核能源供入量的统计是否全面准确,并折算出它们的等价值和当量值。根据能源收支平衡表,按照供入能源种类统计各种能源供入量、热量、库存增减量、亏损量、外供量并折算其等价值和当量值。能源供入量其等价值用以反映国家对用能单位供入的能源资源量;当量值用于能量平衡,分析用能过程,不可混合使用等价值和当量值。任何体系实际消耗的燃料能源均应按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基础,并折算为标准煤量(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等于29.3076MJ的燃料称为1kg标准煤)。各种输入能源的折算原则上以实测单位发热量为准,无条件实测时,可以参考表4-5 能源折算系数表进行折算。1.3.1.2 审计能源加工转换统计状况查看用能单位能源加工转换报表,审核加工转换统计的内容是否包括以下方面:用能单位内部生产的各种二次能源和耗能工质的数量;生产各种二次能源和耗能工质所消耗的各种能源数量;所生产的二次能源低位发热量;耗能工质的工作参数;加工转换设备输入输出能源相关参数和效率等。1.3.1.3 审计能源输送分配统计状况能源输送分配分两大类:一类是液态、气态能源的管道输送;另一类是电能输配。查看统计原始记录和报表是否包括管道输送能源或耗能工质的数量,管道进口及出口端的压力、温度等参数;电能输配线路输入输出端的电量及电流、电压等参数;输送损失能量等内容。表4-5 能源折算系数表能源品种平均低位发热量实测或参用折标系数原 煤5000(kcal/kg)20908(kJ/kg)0.7143(kgce/kg)洗 精 煤洗 中 煤6300(kcal/kg)26344(kJ/kg)0.9000(kgce/kg)2000(kcal/kg)8363(kJ/kg)0.2857(kgce/kg)焦 炭6800(kcal/kg)28435(kJ/kg)0.9714(kgce/kg)原 油10000(kcal/kg)41816(kJ/kg)1.4286(kgce/kg)汽 油10300(kcal/kg)43070(kJ/kg)1.4714(kgce/kg)煤 油10300(kcal/kg)43070(kJ/kg)1.4714(kgce/kg)柴 油10200(kcal/kg)42652(kJ/kg)1.4571(kgce/kg)重 油液化石油气10000(kcal/kg)12000(kcal/m3)41816(kJ/kg)12000(kJ/m3)1.4286(kgce/kg)1.7143(kcal/m3)炼厂干气11000(kcal/m3)50179(kJ/m3)1.5714(kgce/m3)天 然 气9310(kcal/m3)46055(kJ/m3)1.3300(kgce/m3)焦炉煤气4300(kcal/m3)38931(kJ/m3)0.6143(kgce/m3)电 力当量值860(kcal/kW.h)等价值2828(kcal/kW.h)3600(kJ/kW.h)11838(kJ/kW.h)0.1229(kgce/kW.h)0.4040(kgce/kW.h)热 力按热焓计算0.03412(kgce/MJ)1.4286(kgce/Mcal)煤 泥20003000(kcal/kg)837412560(kJ/kg)0.25870.4286(kgce/kg)泥 炭15002500(kcal/kg)628010467(kJ/kg)0.21430.3571(kgce/kg)煤 焦 油8000(kcal/kg)33453(kJ/kg)1.1429(kgce/kg)粗 苯10000(kcal/kg)41816(kJ/kg)1.4286(kgce/kg)1.3.1.4 审计能源消费统计状况能源消费统计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在生产中消耗的各种能源和耗能工质的统计;另一部分是非生产单位、职工生活和外供的各种能源和耗能工质的统计。审核统计原始记录和报表是否包括以下统计内容:生产中消耗的各种能源统计是否对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采暖(空调)、照明、运输和其他等六个用能单元所使用各种能源和耗能工质的数量,用能单位综合能耗、单位产值综合能耗、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进行统计和计算。非生产用能的统计是否对转供外销的各种能源数量,基建项目使用的各种能源数量,其他非生产使用各种能源数量等进行统计。是否包括对生产过程中回收利用各类能源的数量、温度、压力和低位发热量的统计计算。通过对计量和统计状况的审计,对用能单位的计量和统计状况作出总体评价,对不符合项应进行说明。如果发现主要指标缺少计量或计量的数据不可靠,在下一步审计中要运用实际测试等方法对统计数据进行验证、修正或补充。1.4 主要用能设备效率的计算分析设备热效率是指热设备为达到特定目的,供给能量利用的有效程度在数量上的表示,它等于有效能量占供给能量的百分数。设备热效率是衡量设备能量利用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性的一项综合指标,对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设备制造水平、改善管理、降低产品能耗具有重要意义。审计时主要查看各项统计资料,通过询问统计、设备人员,审核设备供入能量、有效能量、损失能量的统计计算数据和设备效率的计算核实。1.1.1 供给能量、有效能量或损失能量的范围1.1.1.1 供给能量:外界供给体系的能量。供给能量通常包括下列诸条中的一项或几项。 燃料燃烧所供给的能量。燃料带入能量,包括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和燃料由基准温度加热到体现入口温度的显热。空气带入热量,为体系入口处的焓与基准温度下的焓之差。计算中认为空气的含湿量不变。雾化蒸汽带入热量,为体系入口蒸汽的焓与基准温度下水的焓之差。 外界供给体系的电、功。 外界向体系的传热量。 载能体带入体系的能量。若载能体为蒸汽,则供给能量为体系入口蒸汽的焓与基准温度下水的焓之差。若载能体为热空气、烟气、燃气或其他热流体,则供给能量为相应载能体在体系入口处的焓与基准温度下的焓之差。 物料带入体系的显热。 有化学反应时,放热反应的反应热。 其他供给能量。1.1.1.2有效能量:达到工艺要求时,理论上必须消耗的能量。有效能量通常包括在下列诸条中的一项或几项。 在一般的加热工艺中,从体系入口状态加热到出口状态所吸收的热量。 在工艺要求温度高于出口温度的加热工艺中,从体系入口温度加热到工艺要求温度所需要的热量。 有化学反应时,吸热反应的反应热。 在干燥、蒸发等工艺中,从体系入口状态加热到出口状态所吸收的热量。 产品或同时产生的副产品本身包含有部分可燃物时,有效能量包括这部分可燃物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体系向外界输出的电、功。 未包括在以上各项中的其他有效能量。1.1.1.3损失能量:供给能量中,未被体系利用的能量。损失能量通常包括下列诸条中的一项或几项。 设备排出的烟气带走的显热。 燃料未完全燃烧时的热损失。化学(气体)未完全燃烧时的热损失,为燃烧产物中可燃气体低位发热量。机械(固体)未完全燃烧的热损失。 设备外表面的散热损失。 设备的盖、门等开启时的辐射和逸气热损失。 设备排渣、飞灰、残料带走的显热。 设备的蓄热损失。 有冷却装置时冷却液带走的热损失。 有排风机构时排风带走的热损失。 未包括在以上各项中的其他损失能量。1.1.2 设备热效率的确定。通过供给能量、有效能量或损失能量的统计计算辅助测试来确定有效能量等于供给能量与损失能量之差。在能量转换、传递过程中总有一部分损失,有效能量总是小于供给能量,因此设备热效率的数值总小于1。设备热效率的计算公式:YXGJ100或(SSGJ)100式中:为设备热效率,;YX为有效能量,;GJ为供给能量,;SS为损失能量,。根据设备的特性划定设备的体系,明确设备的状态。连续工作的设备是指稳定工况下的效率,间歇工作的设备为正常工作时的效率。核算用能单位提供的主要设备热效率时,应根据统计期设备体系核对供给能量、有效能量、损失能量的数量和单位核实其正确性和完整性。通过主要设备效率的计算,与国家标准、国内外先进水平、设备最佳运行工况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1.5 核算综合能耗指标综合能耗是规定的耗能体系在一段时间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及热值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当量值的总和。综合能耗指标包括企业综合能耗、企业单位产值综合能耗、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产品单位产量直接综合能耗、产品单位产量间接综合能耗和产品可比单位产量综合能耗。用能单位计算综合能耗指标,是政府对用能单位的管理要求,也是与同行业进行比较,寻找差距,挖掘潜力的重要手段。审计时主要审计企业综合能耗、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指标。1.5.1 确定准确的能源消耗量根据财务部门的财务成本年(月)报表,原材料、燃料、动力帐,电费、水资源费缴纳凭证,购入原煤凭证;进厂物资过磅单、仓库物资实物单、盘存表;化验分析台账;生产部门的统计台帐和报表;动力车间的抄表卡、记录薄等原始数据考虑其互相对应性,核对各种能源折算的正确性,核算能源消耗量的准确性。1.5.1.1 质量和发热量以审计期内实际计量和测量为准,并计算其当量值。1.5.1.2 用能单位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以及耗能工质所消耗的能源。各种能源消耗不得重计或漏计。1.5.1.3 用能单位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系指用于生产的各种能源。它包括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附属生产系统消耗的能源,不包括用于生活目的所消耗的能源。1.5.1.4 在企业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中,做为原料用途的能源,原则上应包括在内。1.5.1.5 审计期内企业的各种能源实物消耗量可按下式进行计算:能源实物消耗量=企业购入的能源实物量+期初库存能源实物量-外销的能源实物量-生活用能源实物消耗量-期末库存能源实物量。1.5.2 核定产品产量根据仓库产品实物单、盘存表及有关产成品入库帐、产品销售量记录等资料核定产品产量。产品产量(或半成品产量)是计算单位产品能耗(或车间单耗)的基准,产品产量统计不准确,必将导致能耗指标的失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如物资盘存误差等),有的企业存在着产品产量统计失真现象。因此在收集整理产品产量时,应多方面调阅资料,核实产品产量。1.5.2.1产品产量仅指合格品数量。1.5.2.2 产品产量(或半成品产量)核定时,要考虑到制成品、在制品或半成品的数量,在制品或半成品应折算为相当的制成品。1.5.2.3产品产量核定时,要考虑到标准品与非标准品的区别,非标准品应折算为相当的标准品。产品产量的核定必须通过仓库物资盘查与往来帐目进行核定。1.5.2.4 对同时生产多品种产品的情况,应按实际耗能计算;在无法分别进行实测时,或折算成标准产品统一计算;或按产量分摊。1.5.3 核对企业综合能耗、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的正确性1.5.3.1 企业综合能耗:指在统计报告期内企业的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附属生产系统综合能耗总和。能源及耗能工质在企业内部进行贮存、转换及分配供应(包括外销)中的损耗,也应计入企业综合能耗。综合能耗的计算:企业综合能耗等于企业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与该种能源的当量值的乘积之和。E=式中:E 企业综合能耗,t(吨)(标准煤); es 生产活动中消耗的第s种能源实物量,实物单位;s 第s种能源的当量值;n 企业消耗的能源总数。1.5.3.2 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是指产品单位产量直接综合能耗与产品单位产量间接综合能耗之和。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的计算:某种产品的单位产量综合能耗等于该产品单位产量直接综合能耗与该产品单位产量间接综合能耗之和。 产品单位产量直接综合能耗是生产某种产品时主要生产系统的综合能耗与期内产出的合格品总量的比值。 产品单位产量间接综合能耗是企业的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在产品生产的时间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及(1.5.3.1)中所列损耗折算为综合能耗后分摊到该产品上的综合能耗量。综合能耗指标体现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水平,通过与消耗定额、消耗限额、国内外先进水平比较,找出差距,为用能单位提出节能目标、制定节能措施提供依据。1.6 能量平衡分析审计小组应根据用能单位所提供的统计期内能量平衡表或能源消费实物量平衡表(如果用能单位不能提供能量平衡表,应提供能源实物量平衡表),利用前几节的有关数据和各项统计数据审查平衡表的正确性。平衡表采用统计计算的方法,按照能源流程的四个环节,以全入能平衡为基础,研究能源进入和支出量的平衡关系。在统计资料不足,统计数据需要校核及特殊需要时,应进行实测。应将测试结果折算为统计期的平均水平。通过对能量平衡表(或能源实物量平衡表)的分析,审查各项损失的数量及原因,对不合理或者损失大的部位进行原因分析,挖掘节能潜力。1.7 用能单位能源成本分析根据用能单位消耗能源的种类、数量、热值和价格,计算用能单位的能源成本。能源费用的计算应根据企业能源消耗收支平衡表和能源消耗量表考虑审计期内各购入能源品种的输入、输出、库存及消费关系,只计算用能单位自已消费的部分。1.7.1 用能单位总能源费用的计算式中:R用能单位总能源费用,万元/年; Ri用能单位消费第i种能源的全部费用,万元/年。通常情况下以年为单位,若审计期不是1年,审计单位或人员可根据情况自行确定计算单位。能源审计所使用的能源价格与用能单位财务往来帐目的能源价格相一致,在一种能源多种价格的情况下产品能源成本用加权平均价格计算。1.7.2 单位产品能源成本直接生产过程单位产品能源成本按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及其单位价格进行计算。单位产品实物能源消耗量可根据用能单位在审计期内生产系统的实物能源消耗量和合格产品产量来计算。能源审计应考察用能单位间接能源消耗水平,分析间接能源消耗在总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通过对用能单位能源成本分析,可以直观的反映能源消耗的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对比关系,提高节能降耗意识,并通过能源替代等措施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成本、提高效益。1.8 节能量和节能潜力的分析1.8.1 企业节能量计算节能量是指在某一统计期内的能源实际消耗量,与某个选定的时期作为基准相对的能源消耗量进行对比的差值。节能量是一个相对的数量,针对不同的目的和要求,需采用不同的比较基准。1.8.1.1 以前期单位能源消耗量为基准。前期,一般是指上年同期、上季同期、上月同期以及上年、上季、上月等。也有以若干年前的年份(例如五年计划的初年)为基准。由于基准期选择不同,节能量的计算结果也会不同。特别是在计算累计节能量时,有两种方法:定比法:将计算年(最终年)与基准年(最初年)直接进行对比,一次性计算节能量。环比法:将统计期的各年能耗分别与上一年相比,计算出逐年的节能量后,累计计算出总的节能量。如表4-6 两者计算的节能量不同项 目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累计节能量钢产量/万t Ai200210220230年综合耗能量(标煤)/万t Bi560525528506吨钢综合能耗(标煤)/t*t-1 Ci=Bi/Ai2.82.52.42.2节能量(标煤)/万t定比法 E=(C0-Cn)An138环比法 Ei=(Ci-Ci+1)Ai+1_632246131表4-6定比法与环比法计算的节能量的不同一般评价某一年比几年前的某一年节能能力或节能水平时,用定比法计算节能量;评价某年至某年的节能量时,用环比法累计计算。1.8.1.2 以标准能源消耗定额为基准。由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机器设备、生产工

    注意事项

    本文(能源审计的内容.doc)为本站会员(阿宝)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