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天津市局部区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练习高二语文考试说明:1 .本试卷分第I卷(单项选择题)和第n卷(主观题)两局部,全卷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 .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后只收答题纸。祝同学考试顺利!第I卷(22分)一、(10 分)阅读各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一)鼠麹草,O在这里每逢墓春和初秋却一年两季地开遍了山坡。我爱它那从叶子演 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但是在这谦虚里没有卑恭,只有纯洁,没有矜持, 只有坚强。有谁要认识这小草的意义吗?我愿意指给他看:在夕阳里一座山丘的顶上,坐着一个村女,她聚精会神地在那里缝什么,一任她的羊在远远近近的山坡上吃草,四面是山,四面是树,她从不抬起头来 张望一下,陪伴着她的是一丛一丛的鼠麹从杂草中露出头来。这时我正从城里来,我看见这幅图像,觉得我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这使我知道,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 夸,孑然一身担当着一个大宇宙。那()了的村庄()也曾经像是这个少女,抱着自己的朴质, 春秋佳日,被这些白色的小草围绕着,在山腰里()地负担着一切。后来一个横来的运命使它骤然死 去,不留下一些夸耀后人的事迹。(冯志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节选).下面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书写及各组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茸(rong)毛 墓春聚精会神B.掺(chan)杂 矜持孑(ji6)然一身 C.凋(diao)落 卑恭春秋佳日D.横(heng)来纷扰骤(zh6u)然A.消逝必定一言不语B.消失必定一声不响C.消逝必将一言不语D.消失必将一声不响.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在这种非登上欧洲阿尔卑斯山的高处不容易采撷得到的名贵的小草。B.这种在欧洲不容易采撷得到的名贵的小草,非登上阿尔卑斯山的高处不可。C.这种在欧洲非登上阿尔卑斯山的高处不容易采撷得到的名贵的小草。一幅烟雨江南的美妙图景E.这篇散文虚实相间,夹叙夹议,笔调淡雅而又饱含深情,在细致入微的描写中勾勒出了江南的情韵和独 有的文化气息。19 .第段中,“桃花潭也是江南独有的“,作者为什么这样说?20 .第段中,“我总以为,青年李白与老年李白是迥然有异的两个人”。请根据文意概括“青年李白”与 “老年李白”的“迥异”特点。21 .第段中“逝者如斯,而烟雨中的桃花潭却留住了永远的小舟,和在踏歌的节奏中濡润出生命嫣红的 桃花”照应了第段的哪句话?这种照应有什么作用?【答案】18. BE19. (1)因为青弋江上的蒙烟细雨是江南独有的,而桃花潭正在青弋江上。(2)因为桃花潭留下了汪伦送李白的文坛佳话。20. (1)青年李白激情四溢,胸怀壮志,渴望建功立业。(2)老年李白激情减退,心存忧郁,渴盼人间真 情。21. (1)它照应了 “桃花依然像古代那样地开着,在岸边,在水里,在那种烟雨迷蒙的意境之中,静静地 濡染着生命的嫣红”这句话。(2)作用:强调了汪伦迎送李白的文坛佳话所表达出的情韵之美,使文章的结构呈现出既疏朗又紧凑的特 点。六、(6分).曹雪芹红楼梦人物众多,个性鲜明。有许多人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下面是红楼梦第三回 中林黛玉谢绝邢夫人邀请的一段话。黛玉的回话委婉、得体。请你仔细揣摩,结合黛玉的性格特征,写一 段200字左右的简评。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 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J邢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于是黛玉告辞。【答案】例文:简评黛玉婉拒邢夫人的回话林黛玉进贾府,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所以高度自尊心的她待人处世“步步留心,时时在意”。邢夫人 苦留她吃晚饭,黛玉用三句话非常礼貌地婉拒了。“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充分肯定了对方的美意;“只 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黛玉申述了自己尽快离去的正当、充分的理由;“异日再领, 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黛玉表示改日一定从命,请求对方谅解。黛玉话圆心细的回答,委婉得体,最终 得到邢夫人的理解和尊重。七、(50分).我们的“语文学习”,简言之,就是学习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并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 文核心素养。时至现在,我们历经了近十二年的语文学习生活,其中的“酸甜苦辣”难以尽述。请围绕自 己的语文学习经历,结合个人的体验与思考,谈谈“我的语文学习二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除诗歌之外);书写工整;不得套作或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语文是钥匙,为我们开启认知世界、探索未来的神秘大门;语文是财富,在前进的路上,为我们创造 创新铺垫的基石;语文是宝藏,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语文是一本本经典名著,超越时 空,跨越国界,呈现在你面前,让你爱不释手;语文是一篇篇佳作美文,明快节奏,展现色彩,书写世间 情怀,让人流连忘返。语文在我们生存的空间游离,然而,咫尺天涯,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儿时的语文是平平仄仄翘舌音的游戏。从“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到“黑化肥 发灰会挥发;灰化肥挥发会发黑",我们拼命卷着舌头学平上去入的变化,很绕口的绕口令,很发晕的翘舌 音,你像是考验人们意志似的,把门槛设得高高的,不让人轻易靠近,而那正是你的魅力一标准的话音, 完美的语音。变幻莫测的平仄组合,美丽无穷的平翘搭配,让每个炎黄子孙心甘情愿苦练你所赋予的每个 汉字的音符。从此,人间多了一处风景,世间多了一道音律。然而,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台上一分钟展现,台下十年功苦练,不凭一时激情,只靠持久热忱。中学时代的语文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字战役。在长辈们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声浪中, 00后的我们开始“趋理弃文:然而,多少次的物理课,我们偷偷阅读在抽屉里放着的红楼梦,看红楼 梦中人演绎宿命与归途,品社会万象人情事态;多少次的自习课,我们大量翻阅家春秋、四世同 堂,读热血青年的春秋家国梦,品兼济天下的乱世儿女情;多少次拜倒在爱国情操里,又多少次沉溺在无 法自拔的感情世界里语文,交付给阅读的所有柔情,都是由文字表达。一位诗人曾经说过,文字和音 乐,是人类最文明的财产。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在人类开展的进程中,文明因你而开展。新时代,当全球化的步伐加快,网络代替书信,“HELLO”代替“你好”,语文,想说爱你真不容易。当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忧伤不再,当“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感慨不再,当“抽刀断水水更 流”的惆怅不再,当“雁子回时,月满西楼”的场景不再,当“夜夜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的春思不 再越来越多的外语考试遮住我们的眼睛,越来越多的国际化麻木我们的心灵,我听见了自己心弦断裂 的声音。然而,语文,也正以其博大精深,吸引着全球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汉语,各地出现学汉语热 爱语文的路上,踽踽独行。D.这种在高处不容易采撷得到的名贵的小草,非登上欧洲阿尔卑斯山不可。【答案】1. B 2. A 3. C(二)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恒星即使在两个旋臂之间,也像流水一样漂浮在我们的四周一气势磅礴的自身发光的星球,有些虽然像肥皂泡一样脆弱,却又大得可以容得下1万个太阳或1万亿个地球;有些小如一 座城池,但密度却比铅大100万亿倍。有些恒星跟太阳一样是孤独的;多数恒星有伴侣,通常是成双成对, 互相环绕。但是那些星团不断地从三星系逐渐转化成由数十个恒星组成的松散的星团,再转化成由百万个 恒星组成的璀璨夺目的大球状星团。有些双星紧靠在一起,星体物质在它们之间川流不息;多数双星都像 木星与太阳一样别离出来。有些恒星一超新星一的亮度跟它们所在的整个星系的亮度一样;有些恒星一黑 洞一在几千米以外就看不见了。有些恒星的光彩常年不减;有些恒星闪烁不定,或以匀称的节奏闪烁着。有些恒星稳重端庄地转动着;有些恒星狂热地旋转着,弄得自己面貌全非,成了扁圆形。多数恒星主要是 以可见光或红外光放出光芒;其他恒星也是X光或射电波的光源。发蓝光的恒星是年轻的星,会发热;发 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星,它们已经到了中年;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亡的老年星;而发白光或黑光的恒星 那么已奄奄一息。银河里大约有4000亿个各种各样的恒星,它们的运转既复杂又巧妙。对于所有这些恒星, 地球上的居民到目前为止比拟了解的却只有一个。(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节选)4.以下有关恒星的理解,4.以下有关恒星的理解,4.以下有关恒星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为哪一项()A.恒星是能发光的星球,A.恒星是能发光的星球,A.恒星是能发光的星球,发蓝光的恒星是年轻的星;发黄光的恒星是中年的星。B.恒星是能发光的星球,发红光的恒星都是垂亡的老年星;发白光或黑光的恒星是最老且奄奄一息的星。C.恒星是能发光的星球,多数恒星以可见光或红外光放出光芒,有的恒星那么是X光或射电波的光源。D.恒星中的双星占多数,但这些双星大局部是别离的;且有些恒星跟太阳一样是孤独的;有些恒星成了扁圆形是因为它们在狂热地旋转着,弄得自己面貌全非。5.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以说理和抒情为主,辅以说明的文字,让读者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B.主要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形象生动地介绍了恒星的多姿多彩,有很强的文学性。C.主要用了作比拟的方法,这样可以充分表达恒星与恒星之间的差异,写出了恒星的复杂多样。D.以物明理,借物喻人,赞颂人类的勇敢、聪明,因其以渺小的身躯,去探索广阔的恒星世界。【答案】4. B 5. C二、(6 分)(-)6阅读徐志摩再别康桥节选,完成下一题。那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荐,是夕阳中的新娘;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波光里的艳影,在康河的柔波里,在我的心头荡漾。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对节选诗节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诗节一,写康河岸边柳树在夕阳中倒映河中的景象,是康河的美景,留住了诗人的心,使他乐而忘返。B.诗节二,写康河里水草随微波起伏,仿佛在向诗人点头致意,“招摇”,一词写出了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态度。C.作者用“新娘”来比喻“金柳”,显得艳丽妩媚,可谓独具匠心,表现了作者无限欢喜和极度的迷恋之情。D.诗歌融情于景,诗人“心头荡漾”是因为看到河波里“金柳”美丽的影像而心潮起伏。“招摇” 一词虽有夸张,但含贬义,假设用“欢迎”更能生动地表现康桥的热情。【答案】D(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 *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商也假设子,其置也假设弃,那么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那么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 也,假设不过焉那么不及。苟有能反是者,那么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忧之,其实仇之:故不 我假设也。吾又何能为哉!(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节选)7.下面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7.下面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7.下面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寿,长寿,活得长B.不抑耗其实而已实,果实C.根拳而土易拳:拳曲、伸展不开D.那么又爱之太恩恩:恩情8.郭橐驼种树和其他人相比,最根本的不同在于() A.郭橐驼“本舒”,“土故”;其他人“根拳而土易工B.郭橐驼“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其他人“虽曰爱之、忧之,其实害之、仇之”。C.郭橐驼“培平”,“筑密”,其他人培土 “假设不过焉那么不及”。D.郭橐驼“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他人“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答案】7. D 8. B参考译文:我郭橐驼不是能够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长得很快,只不过能够顺应树木的天性,来实现其自身的习性 罢了。但凡种树的方法,它的树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均,它根下的土要用原来培育树苗的土,它捣土 要结实。已经这样做了,就不要再动,不要再忧虑它,离开它不再回顾。栽种时要像对待子女一样细心, 栽好后要像丢弃它一样放在一边,那么树木的天性就得以保全,它的习性就得以实现。所以我只不过不妨 碍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方法;只不过不抑制、减少它的结果罢了,也并不是有 能使它果实结得早又多的方法。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树根拳曲又换了生土;他培土的时候,不是过多 就是过少。如果有能够和这种做法相反的人,就又太过于吝惜它们了,担忧它太过分了,在早晨去看了, 在晚上又去摸摸,已经离开了,又回头去看看。更严重的,甚至用指甲划破树皮来观察它是活着还是枯死 了,摇晃树根来看它是否栽结实了,这样树木的天性就一天天远去了。虽然说是喜爱它,这实际上是害了 它,虽说是担忧它,这实际上是仇视它。所以他们都不如我。我又能做什么呢? 三、三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李觉,字仲明,本京兆长安人。太平兴国五年举九经,起家将作监丞、通判建州,秩满,州人借留, 有诏褒之,就迁左赞善大夫、知泗州,转秘书丞。太宗以孔颖达五经正义诏孔维与觉等校定。维荐觉 有学,迁礼记博士,赐绯鱼。 雍熙三年,与右补阙李假设拙同使交州,黎桓谓日:“此土山川之险,中朝人乍历之,岂不倦乎? ”觉日: “国家提封万里,列郡四百,地有平易,亦有险固,此一方何足云哉!"桓默然色粗“使还,久之,迁国子 博士。端拱元年春,初令学官讲说,觉首预焉。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空牙鎏将山西门题见进坐左壬直觉方 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觉日:“陛下六龙在御,臣何敢辄升高坐J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帘幕,设别 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觉因述天地感通、君臣相应之旨,上甚悦,特赐帛百匹。是冬,以本官直史馆。右正言王禹便上言:“觉但能通经,不当辄居史职”觉仿韩愈毛颖传作竹 颖传以献,太宗嘉之,故寝禹偶之奏。淳化二年,详校春秋正义成,改水部员外郎、判国子监。四 年,迁司门员外郎,被病。假满,诏不绝奉,卒。觉累上书言时务,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事,太宗嘉其详备,令送史馆。觉性强毅而聪敏,尝与秘阁 校理吴淑等同考试开封府秋赋举人,语及算雉兔首足法,觉日:“此颜繁,吾能易之J及成,果精简。遨 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9.以下对文中画曲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B.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C.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D.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10.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秩满:谓官吏任期届满。如唐孟浩然同张明府碧溪赠答“秩满休闲日,春馀景气和。仙凫能作伴,罗袜共凌波。”中“秩满”即为此意。B.国子监:又称国子学,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唐、宋时期,国子监统辖其下设的国子学、太 学、四门学等,各学皆立博士,设祭酒一人负责管理。C.礼记:据传成书于西汉,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儒、释、道思想的资料汇编。比 如我们学过的大学之道就出自本书。1).秋赋:也称秋贡、秋荐,唐宋时州府向朝廷荐举会试人员的选拔考试因于秋季举行,故有此称。如唐喻凫送友人下第归宁诗:“旋应赴秋贡,雨得久承欢11.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李觉学问精深,政绩卓越。他明晓九经,参与孔颖达五经正义校定;担任将作监丞、建州通判, 受到朝廷表扬。B.李觉仕途顺畅,颇受赏识。皇上对他所献策略以及所作竹颖传大加赞赏,王禹偶也大力举荐他。C.李觉涉远为官,不畏艰苦。与李假设拙出使交州时,别人认为前往此地辛苦劳累,他却认为缺乏挂齿。D.李觉关心时局,聪明机敏。他对当时的一些政务有很好的论述,得到太宗认可;在计算方法上也有独到见解。12 .把上面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不我假设也。吾又何能为哉?见二、(二)种树郭橐驼传(2)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答案】9. B 10. C 11. B. (1)所以他们不如我,对此我也毫无方法啊。(2)吴淑怀疑(猜想)他是预先做好的,就用其他的方法来测试他,他都能够立即完成,在座的人都赞叹佩服。参考译文:李觉,字仲明,本是京兆长安人。太平兴国五年因通晓九经被举荐,开始做官担任将作监丞、建州通判。任期将满,建州百姓请求让他留下,皇上下诏书褒奖他,晋升做左赞善大夫,掌管泗州,转任秘 书丞。宋太宗拿孔颖达的五经正义下令让孔维和李觉校定。朝廷的军队出征燕、蓟,命令李觉布置将 京东各州粮草运往幽州。孔维推荐李觉,认为他有学问,李觉升迁为礼记博士,赏赐绯袍鱼袋(五品 官职)。雍熙三年,和右补阙李假设拙一同出使交州,黎桓对他说:“这地方山川艰险,中原的人忽然到这里,难 道不疲倦吗?”李觉说:“我们的国家疆土有万里之广,郡县有四百个,土地有平坦的,也有险峻的,这样 的地方哪里值得说呀!”黎桓不说话,神色沮丧。李觉出使回来,很久之后晋升为国子博士。端拱元年春天,刚让学官讲学,李觉首先参与。宋太宗驾临国子监拜谒文宣王结束,登上辇轿要从西 门出去,回头看见有人在座位上讲学,左右侍臣说李觉正在聚集门徒讲授经书,皇上就召来李觉,让他对 着皇上讲学。李觉说:“您高高在上,我怎么敢就登上讲说之位呢。”皇上于是下了辇车,让官吏张设帐幕, 另外设置座位,令李觉讲解周易中的泰卦,随从的大臣都依次而坐。李觉于是讲述天地感应相通、 君臣相合的要旨,皇上非常高兴,特意赏赐他百匹布帛。这年冬天,凭主管官员的身份在史馆当值。右正言王禹倩进言说:“李觉只是能通晓经书,不应当就这 样担任史官职务。”李觉模仿韩愈的毛颖传写了一篇竹颖传来献给皇上,宋太宗赞许他,因此搁置 了王禹俑的奏章。淳化初年,皇上因为经书的版本被田敏擅自删去了许多字,任命李觉和孔维详细校定。 淳化二年,详细校定的春秋正义完成了,改任水部员外郎,做国子监判官。淳化四年,升任司门员外 郎,遭受疾病。请假期满,皇上下诏不断绝他的俸禄,直到去世。李觉屡次上书谈论时务,阐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件大事,宋太宗赞许他写得详细齐备,让人把奏章 送交史馆。李觉的性格刚强坚毅、聪明敏锐,曾经和秘阁校理吴淑等人一同考开封府的秋赋举人,谈及雉 兔首足的计算方法,李觉说:“这个方法太繁琐,我能使计算变得简易。”等到完成,果然精巧简便了。吴 淑怀疑(猜想)他是预先做好的,就用其他的方法来测试他,他都能够立即完成,在座的人都赞叹佩服。第II卷(98分)四、(22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春思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注:春思写于作者被贬时。历乱:花枝烂漫的样子。13 .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本诗为七言律诗,其中“黄” “香” “长”为韵脚。B.首句点染出春草丛生、柳丝飘拂的生机盎然的画面。次句以写气图貌之笔传出了花枝披离、花气氤氯的 浓春景象。C.诗歌绘景形象生动,“青青”写出草色的碧绿,“黄”写出初春杨柳的色彩。“历乱”写出桃花盛开之状, “香”突出李花的香气。D.作者意在表达纵然在美好的春光中仍然排遣不去的、与日俱长的愁恨中。14 .景物描写对抒情有什么作用?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5 .作者抒发感情能突破常理,结合诗歌的后二句加以赏析飞【答案】13. A 14.以乐景写哀情,诗人用美好景色反衬了内心无法消除的愁恨。15 .后二句使用拟人手法,构思新奇,貌似不合常理,实那么曲折巧妙。第三句“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 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为遣愁;第四句"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赖,产生度 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16 .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1)屈原在离骚一文中以“长太息以掩涕兮,”两句诗,寄予了对广大劳动人民深 切同情,彰显了博大的胸怀。(2)李白蜀道难中那么用“剑阁峥嵯而崔嵬,, ”写出了剑阁地势 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3)李密在陈情表中,以“, ”的誓言,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 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4)我们常常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来在感叹时光流逝;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那么用“, 俯仰一世”两句表达了相似的感叹。【答案】(1).哀民生之多艰(2). 一夫当关(3).万夫莫开(4).臣生当陨首 (5).死当结草 (6).夫人之相与五、(20分)(一)(4 分).阅读鲁迅阿Q正传选段,完成下一题。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春米便舂米, 撑船便撑船。工作略长久时,他也或住在临时主人的家里,但一完就走了。所以,人们忙碌的时候,也还 记起阿Q来,然而记起的是做工,并不是“行状”;一闲空,连阿Q都早忘却,更不必说“行状” 了。只是 有一回,有一个老头子颂扬说:“阿Q真能做!”这时阿Q赤着膊,懒洋洋的瘦伶仃的正在他面前,别人也 摸不着这话是真心还是讥笑,然而阿Q很喜欢。阿Q又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睛里,甚而至于对于两位“文童”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 神情。夫文童者,将来恐怕要变成秀才者也;赵太爷钱太爷大受居民的尊敬,除有钱之外,就因为都是文 童的爹爹,而阿Q在精神上独不表格外的崇奉,他想: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加以进了几回城,阿Q自然 更自负,然而他又很鄙薄城里人,譬如用三尺长三寸宽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庄叫“长凳”,他也叫“长 凳”,城里人却叫“条凳”,他想:这是错的,可笑!油煎大头鱼,未庄都加上半寸长的葱叶,城里却加上 切细的葱丝,他想:这也是错的,可笑!然而未庄人真是不见世面的可笑的乡下人呵,他们没有见过城里 的煎鱼!阿Q “先前阔”,见识高,而且“真能做”,本来几乎是一个“完人”了。请结合文本简述选文主要描写了阿Q怎样的精神胜利法。【答案】(1)自欺欺人,对于别人的夸赞,分不清真假;(2)自尊自大,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睛 里。(二)(16 分)阅读陈所巨烟雨桃花潭这篇文章,完成各题。桃花潭早在神往之中。每每由凝思进入幻境,将自己化成汪伦、李白,或岸上,或舟中,送人或被 人送着,一样的难分难舍、别情依依。真到桃花潭来了。一个暮春的雨天。雨是江南独有的,似雨似雾,丝丝缕缕;桃花潭也是江南独有 的,在青弋江上,在蒙烟细雨和莽莽苍苍的历史之中。穿过水东翟村,出踏歌岸阁。面前是墨青色无声的 青弋江,背后是青青的生满益母草的踏歌古岸。我知道,在另外的时空,在另外一个桃花盛开的暮春,李 白立在船头,就是那种江南特有的小小的梭子船,他的眼睛里有一滴雨一样亮的泪水。汪伦在岸上,踏着 江南特有的节奏,唱一首据说是很久很久以前就有的送别歌。在他们身边,江水悠悠地流淌,桃花灿烂地 盛开,小雨牵肠挂肚地下着。李白再也忍不住了,那首赠汪伦的诗就顺口流出来,而且就那样平平仄 仄脍炙人口地流传千载。不见有潭,只有联袂而来,一版墨青的江水。原来春夏水涨,将对岸那潭与青弋江连为一体了。桃 花依然像古代那样地开着,在岸边,在水里,在那种烟雨迷蒙的意境之中,静静的濡染着生命的嫣红。我 突然想起,江水和桃花和谐组合的桃花潭,似乎是在静静地,等待着什么。是等待我呢,还是大唐的李白?李白当时住在宣城,“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但他忽然收到汪伦顺着青弋 江漂来的书信。信日“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就欣然溯江而来。 到翟村一看,并不似信中所言。汪伦说他的信没错。离此十里有个桃花渡,岂非“十里桃花” ?对岸的万 村有家姓万的人开的酒店,莫不是“万家酒店”?李白大笑,不仅笑中国文字机巧无穷,也笑江南人的机 智和诙谐。细雨霏霏,如小猫舌头凉凉地舔着面颊。江水墨青地静,偶尔贴一朵无声的小旋涡。江南的蒙烟细 雨最是缠缠绵绵地难以招架。那古意盎盎的水村山郭和许多心绪,也都湿漉漉让人难以招架了吧!上游百 米处,三两牧童骑在水牛背上,悠悠地由江水驮过江去,水面只剩一弯盘角的牛头和戴小斗笠的牧童的上 半身。那情景,似在李可染水墨画中见过歌声悦耳,牧歌呢,踏歌呢?雨丝子密密的,漫天撒下轻丝罗帐。翟村万村和不远处的魁星阁都成了淡淡的影了,那雨莫不真个 就是江南的情,江南的韵?此时,汪伦和李白都隐进乳白色的厚厚的帘幕,只有那潮湿的渡船苍黑着,在 原来的地方静静地,静静地假设有所思。乘船渡过江,渡口叫万村渡。传说翟村曾与万村争渡口的名字。但万村人说,“桃花潭水深千尺。” 千尺者,万寸(村)也。这又是一例江南人的机智和诙谐。上岸,于那一截老街中寻万家酒店,不见当日 那酒坤,和飘摇招展的牙边小酒旗,就寻在细雨之中飘逸千年的诗酒气氛吧。酒能酣畅肝胆,亦可消解愁 闷。在长安城大呼“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在山水灵秀、春雨霏霏的江南,是不是 依然那样狂醉?然而,此时的李白老矣,他胸中的激情,已经化作更多的忧郁,他的人生或许已经短缺了 许多诗意的东西了。他是那样的认真,那样地感恩,那样地脚踏实地地感受着真实的人间烟火。所以他才 真实地体味了桃花潭和汪伦对于他的比桃花潭水更深的真情。我总以为,青年李白与老年李白是迥然有异 的两个人,就像迥然有异的石头和水。岁月太能改变一个人,而且是从外到里深刻的改变。有谁能风流倜 傥一辈子?有谁能不像李白那样,在采石矶头,最终将黄铜古月和那条来自家乡的大江看透,看穿呢?我 后来有一首题为老年李白诗中,就有这样的句子:“老年李白把石头都看穿了/看穿一切的诗人不叫诗 人/叫诗仙”“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毕竟不 比长安,人到老年的李白毕竟也不比年轻气盛的李白啊!蒙蒙烟雨依然无声无息,无声无息地编织着暮春的江南。风有酒的气味,雨有酒的气味,青弋江有 酒的气味,桃花潭那墨黑色嶙峋的崖岸有酒的气味。江水不倦地流,小旋涡似一朵朵水青色的小莲花,开 在多少有些禅意的墨青色的江面上。似乎有一叶小舟,倏地滑进烟雨,滑进迷蒙中的别离,从古到今,由 远而近,招招手、惜别古人,惜别那诗意的陈年旧事。逝者如斯,而烟雨中的桃花潭却留住了永远的小舟, 和在踏歌的节奏中濡润出生命嫣红的桃花。是谁在吟咏那首古诗呢?我听见水面上有些声音,平平仄仄,殷殷切切.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江南的细雨、江水和桃花和谐组成的烟雨迷蒙的意境,曾经让李白陶醉,现在也让作者心动。B.在山水灵秀、春雨霏霏的江南,年老的李白,已没有了曾经的激情,他感受更多的是真实的人间烟火, 生活中短缺了诗意。C.汪伦巧解“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万村人巧解“万村(寸)渡口”,是用了谐音、借代、夸张等修 辞方法,充分表达了 “江南人的机智和诙谐”。D.这篇散文描写生动,富有诗意,抓住了江南雨的特点,将自然与人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我们描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