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第十三章液相色谱法.ppt

    • 资源ID:47501311       资源大小:3.05M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十三章液相色谱法.ppt

    第十三章液相色谱法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40页第十三章 液相色谱法一、概述一、概述二、柱色谱法二、柱色谱法三、薄层色谱法三、薄层色谱法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40页第一节 概述一、色谱法的产生及发展一、色谱法的产生及发展二、色谱法的分类二、色谱法的分类三、色谱法的基本原理三、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四、色谱法的特点四、色谱法的特点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40页第一节 概述一、色谱法的产生及发展一、色谱法的产生及发展1 1、色谱法的出现、色谱法的出现2 2、色谱法的发展、色谱法的发展3 3、色谱法的现状和未来、色谱法的现状和未来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40页第一节 概述一、色谱法的产生及发展一、色谱法的产生及发展19031903年年 Tswett Tswett(茨维特)研究(茨维特)研究 植物叶子组成时发明了色谱法植物叶子组成时发明了色谱法固定相:碳酸钙固定相:碳酸钙流动相:石油醚流动相:石油醚玻璃柱:色谱柱玻璃柱:色谱柱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40页第一节 概述一、色谱法的产生及发展一、色谱法的产生及发展l19311931年年 Kuhn Kuhn 等用氧化铝和碳酸钙分离了等用氧化铝和碳酸钙分离了-,-,-,-,-胡萝卜素等胡萝卜素等6060多种植物色素多种植物色素l19411941年年 Martin Martin 和和 SyngeSynge建立了液液分配色谱建立了液液分配色谱法并提出气相色谱的设想法并提出气相色谱的设想l19521952年年 MartinMartin等发明了气液色谱法等发明了气液色谱法l19521952年年 Martin Martin 和和 Synge Synge 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l19411941年年 ConsdenConsden等发展了纸色谱。等发展了纸色谱。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40页第一节 概述一、色谱法的产生及发展一、色谱法的产生及发展l19491949年年MaclleanMacllean等在氧化铝中加入淀粉粘合剂制作薄层板使薄层色谱法(等在氧化铝中加入淀粉粘合剂制作薄层板使薄层色谱法(TLC TLC)得以实际应用,而在得以实际应用,而在19561956年年StahlStahl开发出薄层色谱板涂布器之后,才使开发出薄层色谱板涂布器之后,才使TLCTLC得得到广泛地应用。到广泛地应用。l19571957年年GolayGolay开创了开管柱气相色谱法,习惯上称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开创了开管柱气相色谱法,习惯上称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l6060年代末把高压泵和化学键合固定相用于液相色谱,出现了高效液相年代末把高压泵和化学键合固定相用于液相色谱,出现了高效液相色谱(色谱(HPLCHPLC)。)。l8080年代初毛细管超临界流体色谱(年代初毛细管超临界流体色谱(SFCSFC)得到发展,但在)得到发展,但在9090年代后未得到较广年代后未得到较广泛的应用。泛的应用。l8080年代初由年代初由JorgensonJorgenson等集前人经验而发展起来的毛细管电泳(等集前人经验而发展起来的毛细管电泳(CZECZE),在),在9090年代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年代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l同时集同时集HPLCHPLC和和CZECZE优点的毛细管电色谱在优点的毛细管电色谱在9090年代后期受到重视。年代后期受到重视。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40页第一节 概述一、色谱法的产生及发展一、色谱法的产生及发展19561956年年Van DeemterVan Deemter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描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描述色谱过程的速率理论,述色谱过程的速率理论,19651965年年GiddingsGiddings总结和扩展总结和扩展了前人的色谱理论,为色谱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了前人的色谱理论,为色谱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础。2121世纪色谱科学在生命科学等前沿科学领域发挥不可代世纪色谱科学在生命科学等前沿科学领域发挥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替的重要作用。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40页第一节 概述二、色谱法的分类二、色谱法的分类一)按两相所处状态分类一)按两相所处状态分类流动相流动相 固定相固定相 类型类型液相色谱液相色谱液体 固体 液-固色谱液体 液体 液-液色谱气体 固体 气-固色谱气体 液体 气-液色谱气相色谱气相色谱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40页第一节 概述二、色谱法的分类二、色谱法的分类二)按操作的形式分二)按操作的形式分 平面色谱平面色谱 纸色谱 薄层色谱 高分子薄膜色谱柱色谱柱色谱 填充柱色谱 毛细管柱色谱 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40页第一节 概述二、色谱法的分类二、色谱法的分类三)按分离原理分三)按分离原理分l l分配色谱:利用分配系数的不同分配色谱:利用分配系数的不同l l吸附色谱:利用物理吸附性能的差异吸附色谱:利用物理吸附性能的差异l l离子交换色谱:利用离子交换原理离子交换色谱:利用离子交换原理l l空间排阻色谱:利用排阻作用力的不同空间排阻色谱:利用排阻作用力的不同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40页第一节 概述三、色谱法的基本原理三、色谱法的基本原理l l指被分离组分在两相中的指被分离组分在两相中的指被分离组分在两相中的指被分离组分在两相中的“分配分配分配分配”平衡过程平衡过程平衡过程平衡过程l l以吸附色谱为例以吸附色谱为例以吸附色谱为例以吸附色谱为例 吸附吸附吸附吸附 解吸解吸解吸解吸再吸附再吸附再吸附再吸附 再解吸再解吸再解吸再解吸 反复多次洗脱反复多次洗脱反复多次洗脱反复多次洗脱被测组被测组被测组被测组分分配系数不同分分配系数不同分分配系数不同分分配系数不同 差速迁移差速迁移差速迁移差速迁移 分离分离分离分离l微小差异积累微小差异积累较大差异较大差异吸附能力弱的先出来,吸附能力吸附能力弱的先出来,吸附能力强的组分后强的组分后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40页第一节 概述四、色谱法的特点四、色谱法的特点特点:特点:“三高三高”、“一快一快”、“一广一广”高选择性高选择性高选择性高选择性可将性质相似的组分分开可将性质相似的组分分开可将性质相似的组分分开可将性质相似的组分分开高效能高效能高效能高效能反复多次利用组分性质的差异,产生很好分离效果反复多次利用组分性质的差异,产生很好分离效果反复多次利用组分性质的差异,产生很好分离效果反复多次利用组分性质的差异,产生很好分离效果高灵敏度高灵敏度高灵敏度高灵敏度10101010-11-11-11-1110101010-13-13-13-13g g g g,适于痕量分析,适于痕量分析,适于痕量分析,适于痕量分析分析速度快分析速度快分析速度快分析速度快几几几几几十分钟完成分离一次几十分钟完成分离一次几十分钟完成分离一次几十分钟完成分离一次 可以测多种样品可以测多种样品可以测多种样品可以测多种样品应用范围广应用范围广应用范围广应用范围广气体,液体、固体物质,化学衍生化再色谱分气体,液体、固体物质,化学衍生化再色谱分气体,液体、固体物质,化学衍生化再色谱分气体,液体、固体物质,化学衍生化再色谱分离、分析离、分析离、分析离、分析 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40页第二节 柱色谱法一、液一、液-固吸附柱色谱法固吸附柱色谱法二、液二、液-液分配柱色谱法液分配柱色谱法三、离子交换驻色谱法三、离子交换驻色谱法四、凝胶柱色谱法四、凝胶柱色谱法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40页一、液-固吸附柱色谱法一)吸附作用与吸附平衡一)吸附作用与吸附平衡二)吸附剂及其选择二)吸附剂及其选择三)流动相的选择三)流动相的选择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40页一、液-固吸附柱色谱法一)吸附作用与吸附平衡一)吸附作用与吸附平衡各组分与流动相分子争夺吸附剂表面活性中心,利用吸附剂表面各组分与流动相分子争夺吸附剂表面活性中心,利用吸附剂表面各组分与流动相分子争夺吸附剂表面活性中心,利用吸附剂表面各组分与流动相分子争夺吸附剂表面活性中心,利用吸附剂表面的活性吸附中心对不同组分的吸附能力差异而实现分离。的活性吸附中心对不同组分的吸附能力差异而实现分离。的活性吸附中心对不同组分的吸附能力差异而实现分离。的活性吸附中心对不同组分的吸附能力差异而实现分离。K K值越大,越容易被吸附,流出色谱柱越慢值越大,越容易被吸附,流出色谱柱越慢K K值受吸附剂的活性、组分的性质、流动相性质的影响值受吸附剂的活性、组分的性质、流动相性质的影响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40页一、液-固吸附柱色谱法二)吸附剂及其选择二)吸附剂及其选择1 1、吸附剂的种类及性状、吸附剂的种类及性状常用吸附剂为多孔、微粒状物质常用吸附剂为多孔、微粒状物质硅胶硅胶氧化铝氧化铝聚酰胺聚酰胺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40页二)吸附剂及其选择二)吸附剂及其选择硅胶硅胶结构:结构:内部内部硅氧交联结构硅氧交联结构多孔结构多孔结构 表面表面有硅醇基有硅醇基氢键作用氢键作用吸附活性中心吸附活性中心特性特性l活性和含水量有关,含水量越高,活性越低,级别越高。活性和含水量有关,含水量越高,活性越低,级别越高。l物质极性越大,吸附能力越强,不易洗脱物质极性越大,吸附能力越强,不易洗脱l吸水吸水失活失活 105105110110烘干烘干3030分钟分钟(可逆失水可逆失水)吸附力最大吸附力最大 500500烘干烘干(不可逆失水不可逆失水)活性丧失,无吸附力活性丧失,无吸附力适合分离酸性或中性物质适合分离酸性或中性物质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40页一、液-固吸附柱色谱法二)吸附剂及其选择二)吸附剂及其选择氧化铝氧化铝碱性氧化铝碱性氧化铝碱性氧化铝碱性氧化铝 pH 9pH 9pH 9pH 910 10 10 10 适于分析碱性、中性物质适于分析碱性、中性物质适于分析碱性、中性物质适于分析碱性、中性物质中性氧化铝中性氧化铝中性氧化铝中性氧化铝 pHpHpHpH7.5 7.5 7.5 7.5 适于分析酸性碱性和中性物质适于分析酸性碱性和中性物质适于分析酸性碱性和中性物质适于分析酸性碱性和中性物质酸性氧化铝酸性氧化铝酸性氧化铝酸性氧化铝 pH 4pH 4pH 4pH 45 5 5 5 适于分析酸性、中性物质适于分析酸性、中性物质适于分析酸性、中性物质适于分析酸性、中性物质特性:活性也和含水量有关,同硅胶特性:活性也和含水量有关,同硅胶聚酰胺聚酰胺氢键作用氢键作用氢键作用氢键作用 氢键能力氢键能力氢键能力氢键能力强,组分越后出柱强,组分越后出柱强,组分越后出柱强,组分越后出柱 适用于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上适用于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上适用于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上适用于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上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40页一、液-固吸附柱色谱法二)吸附剂及其选择二)吸附剂及其选择2 2、吸附剂活性测定、吸附剂活性测定用柱色谱或薄层色谱测定用柱色谱或薄层色谱测定取六种染料取六种染料偶氮苯偶氮苯对甲氧基偶氮苯对甲氧基偶氮苯苏丹黄苏丹黄苏丹红苏丹红对氨基偶氮苯对氨基偶氮苯对羟基偶氮苯都配成对羟基偶氮苯都配成0.04%0.04%的溶液,溶剂的溶液,溶剂为石油醚:苯为为石油醚:苯为4 4:1 1固定相:上述固定相固定相:上述固定相流动相:同溶剂流动相:同溶剂让六种染料通过色谱住,根据染料在色谱柱上的位置判断让六种染料通过色谱住,根据染料在色谱柱上的位置判断活性活性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40页一、液-固吸附柱色谱法三)流动相的选择三)流动相的选择1 1、流动相的极性、流动相的极性流动相的极性流动相的极性,洗脱能力,洗脱能力。根据根据“相似相容相似相容”原理,来选择流动相。极性大的选择极性大的流动相原理,来选择流动相。极性大的选择极性大的流动相2 2、被分离组分的极性、被分离组分的极性官能团的极性大小官能团的极性大小烷烃烯烃醚类硝基化合物酯类酮类醛类硫醇胺类醇类羧酸烷烃烯烃醚类硝基化合物酯类酮类醛类硫醇胺类醇类羧酸不饱和烃中双键越多,极性越大不饱和烃中双键越多,极性越大母体相同,官能团的极性越大或越多,极性越大母体相同,官能团的极性越大或越多,极性越大空间排列对极性也有影响,一般有分子内氢键,被吸附力减弱空间排列对极性也有影响,一般有分子内氢键,被吸附力减弱同系物中分子量越大,极性越小同系物中分子量越大,极性越小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40页一、液-固吸附柱色谱法三)流动相的选择三)流动相的选择3 3、吸附剂的选择、吸附剂的选择分离极性小的组分,用吸附能力大的吸附剂分离极性小的组分,用吸附能力大的吸附剂分离极性大的组分,用吸附能力小的吸附剂分离极性大的组分,用吸附能力小的吸附剂三者关系图示:三者关系图示:组分组分 吸附剂吸附剂 流动相流动相 极性极性 活性小活性小 极性极性非非(弱弱)极性极性 活性大活性大 非极性或弱极性非极性或弱极性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40页二、液-液分配柱色谱法1 1、分离原理、分离原理2 2、载体、载体3 3、流动相与固定相、流动相与固定相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40页二、液-液分配柱色谱法一)分离原理一)分离原理利用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间溶解度差别实现分离利用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间溶解度差别实现分离连续萃取过程连续萃取过程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40页二、液-液分配柱色谱法一)分离原理一)分离原理正相色谱:流动相的极性比固定相弱正相色谱:流动相的极性比固定相弱反相色谱:流动相的极性比固定相强反相色谱:流动相的极性比固定相强分配系数分配系数K K K K与组分的性质、流动相的性质、固定相的性质以及柱温有关与组分的性质、流动相的性质、固定相的性质以及柱温有关与组分的性质、流动相的性质、固定相的性质以及柱温有关与组分的性质、流动相的性质、固定相的性质以及柱温有关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40页二、液-液分配柱色谱法二)载体二)载体三)流动相与固定相三)流动相与固定相要求:要求:固定相固定相机械吸附在惰性载体上的液体机械吸附在惰性载体上的液体流动相流动相必须与固定相不为互溶(所以洗脱剂必须与固定必须与固定相不为互溶(所以洗脱剂必须与固定液饱和)液饱和)载体载体惰性,性质稳定,不与固定相和流动相发生化学反惰性,性质稳定,不与固定相和流动相发生化学反应应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40页三、离子交换柱色谱法一)原理一)原理二)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二)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三)离子交换平衡三)离子交换平衡四)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四)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40页三、离子交换柱色谱法一)原理一)原理分离机制:分离机制:分离机制:分离机制:依据被测组分与离子交换剂依据被测组分与离子交换剂交换能力(亲和力)不同而交换能力(亲和力)不同而实现分离实现分离交换能力弱的,迁移速度快交换能力弱的,迁移速度快固定相固定相固定相固定相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流动相流动相流动相流动相水为溶剂的缓冲溶液水为溶剂的缓冲溶液水为溶剂的缓冲溶液水为溶剂的缓冲溶液被分离组分被分离组分被分离组分被分离组分离子型的有机物或无离子型的有机物或无离子型的有机物或无离子型的有机物或无机物机物机物机物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40页三、离子交换柱色谱法二)离子交换树脂的类型二)离子交换树脂的类型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类具有网状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性质稳定,与酸、碱、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类具有网状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性质稳定,与酸、碱、某些有机试剂不反应。常用的是聚苯乙烯型的,以苯乙烯为单体、二乙烯某些有机试剂不反应。常用的是聚苯乙烯型的,以苯乙烯为单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苯为交联剂l阳离子型:在树脂骨架上引入酸性基团,阳离子型:在树脂骨架上引入酸性基团,如磺酸基(如磺酸基(-SO-SO3 3H H)、羧基()、羧基(-COOH-COOH)、酚羟基()、酚羟基(-OH-OH)RSORSO3 3-HH+X +X+RSO RSO3 3-X X+H +H+l l阴离子型:在树脂骨架上引入碱性基团,阴离子型:在树脂骨架上引入碱性基团,阴离子型:在树脂骨架上引入碱性基团,阴离子型:在树脂骨架上引入碱性基团,如季铵基(如季铵基(如季铵基(如季铵基(-N-N-N-N(CHCHCHCH3 3 3 3)3 3 3 3+OHOHOHOH-)、伯胺基()、伯胺基()、伯胺基()、伯胺基(-NH-NH-NH-NH2 2 2 2.H.H.H.H2 2 2 2O O O O)RNRN(CHCH3 3)3 3+OHOH-+X +X-RNRN(CHCH3 3)3 3+X X-+OH +OH-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40页三、离子交换柱色谱法三)离子交换平衡三)离子交换平衡离子交换反应用下列通式表示离子交换反应用下列通式表示 R R-B B+A +A+=R =R-A A+B +B+R R代表固定相,代表固定相,W W代表流动相相代表流动相相K KA/BA/B,对,对A A离子结合牢固,离子结合牢固,B B离子在前,离子在前,A A离子在后。离子在后。与与离子的电荷数、水合离子半径、流动相性质离子的电荷数、水合离子半径、流动相性质离子的电荷数、水合离子半径、流动相性质离子的电荷数、水合离子半径、流动相性质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40页三、离子交换柱色谱法四)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四)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1 1、交联度、交联度指离子交换树脂中交联剂的含量。指离子交换树脂中交联剂的含量。交联度交联度,网状结构紧密,选择性好,速度慢,网状结构紧密,选择性好,速度慢阳离子交换树脂交联度为阳离子交换树脂交联度为8%8%,阴离子为,阴离子为4%4%2 2、交换容量、交换容量在实验条件下,每克干树脂真正参加交换的基团数,可用酸碱在实验条件下,每克干树脂真正参加交换的基团数,可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单位为滴定法测定。单位为mmol/g mmol/g 一般为一般为1 110mmol/g10mmol/g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40页四、凝胶柱色谱法原理原理利用被测组分分子大小不同、利用被测组分分子大小不同、在固定相上选择性渗透实现分在固定相上选择性渗透实现分离离固定相固定相固定相固定相多孔性凝胶多孔性凝胶多孔性凝胶多孔性凝胶流动相流动相流动相流动相水水水水凝胶过滤色谱凝胶过滤色谱凝胶过滤色谱凝胶过滤色谱流动相流动相流动相流动相有机溶剂有机溶剂有机溶剂有机溶剂凝胶渗凝胶渗凝胶渗凝胶渗透色谱透色谱透色谱透色谱 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40页四、凝胶柱色谱法渗透平衡渗透平衡KpKpKpKp仅取决于待测分子尺寸和凝胶孔径大小仅取决于待测分子尺寸和凝胶孔径大小仅取决于待测分子尺寸和凝胶孔径大小仅取决于待测分子尺寸和凝胶孔径大小 与流动相的性质无关与流动相的性质无关与流动相的性质无关与流动相的性质无关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40页 总总 结结l l四种色谱的分离机制各不相同,分别形成吸附平衡、四种色谱的分离机制各不相同,分别形成吸附平衡、四种色谱的分离机制各不相同,分别形成吸附平衡、四种色谱的分离机制各不相同,分别形成吸附平衡、分配平衡、离子交换平衡和渗透平衡分配平衡、离子交换平衡和渗透平衡分配平衡、离子交换平衡和渗透平衡分配平衡、离子交换平衡和渗透平衡l lK K K K分别为吸附系数,狭义分配系数,选择性系数和分别为吸附系数,狭义分配系数,选择性系数和分别为吸附系数,狭义分配系数,选择性系数和分别为吸附系数,狭义分配系数,选择性系数和 渗透系数渗透系数渗透系数渗透系数l l除了凝胶色谱法中的除了凝胶色谱法中的除了凝胶色谱法中的除了凝胶色谱法中的K K K K仅与待测分子大小尺寸、凝仅与待测分子大小尺寸、凝仅与待测分子大小尺寸、凝仅与待测分子大小尺寸、凝胶孔径大小有关外,其他三种胶孔径大小有关外,其他三种胶孔径大小有关外,其他三种胶孔径大小有关外,其他三种K K K K值都受组分的性质、值都受组分的性质、值都受组分的性质、值都受组分的性质、流动相的性质、固定相的性质以及柱温的影响流动相的性质、固定相的性质以及柱温的影响流动相的性质、固定相的性质以及柱温的影响流动相的性质、固定相的性质以及柱温的影响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40页第三节 薄层色谱法(一)概述(一)概述(一)概述(一)概述(二)定性参数(二)定性参数(二)定性参数(二)定性参数(三)吸附剂的选择(三)吸附剂的选择(三)吸附剂的选择(三)吸附剂的选择 (四)展开剂的选择(四)展开剂的选择(四)展开剂的选择(四)展开剂的选择 (五)薄层板的制备(五)薄层板的制备(五)薄层板的制备(五)薄层板的制备(六)定性与定量分析(六)定性与定量分析(六)定性与定量分析(六)定性与定量分析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40页第三节 薄层色谱法一、概述一、概述1 1、定义:、定义:将固定相均匀涂布在表面光滑的平板上,形成薄将固定相均匀涂布在表面光滑的平板上,形成薄将固定相均匀涂布在表面光滑的平板上,形成薄将固定相均匀涂布在表面光滑的平板上,形成薄层而进行色谱分离和分析的方法层而进行色谱分离和分析的方法层而进行色谱分离和分析的方法层而进行色谱分离和分析的方法2 2、操作过程、操作过程铺铺铺铺板板板板 活活活活化化化化 点点点点样样样样 展展展展开开开开 定定定定位位位位(定定定定性性性性)/)/)/)/洗洗洗洗脱脱脱脱(定定定定量量量量)3 3、分离机制:、分离机制:吸附、分配,离子交换,空间排阻吸附、分配,离子交换,空间排阻吸附、分配,离子交换,空间排阻吸附、分配,离子交换,空间排阻4 4、特点:、特点:分析快速、灵敏、显色方便分析快速、灵敏、显色方便分析快速、灵敏、显色方便分析快速、灵敏、显色方便5 5、应用:、应用:药物杂质检查、纯度测定药物杂质检查、纯度测定药物杂质检查、纯度测定药物杂质检查、纯度测定 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40页第三节 薄层色谱法二、定性参数二、定性参数1 1、比移值、比移值R Rf f R R R Rf f f f与组分性质(溶解度)以及薄层板与组分性质(溶解度)以及薄层板与组分性质(溶解度)以及薄层板与组分性质(溶解度)以及薄层板和展开剂的性质有关和展开剂的性质有关和展开剂的性质有关和展开剂的性质有关色谱条件一定,色谱条件一定,色谱条件一定,色谱条件一定,R R R Rf f f f只与组分性质有关,是薄只与组分性质有关,是薄只与组分性质有关,是薄只与组分性质有关,是薄层色谱基本定性参数,说明组分的色谱保留行层色谱基本定性参数,说明组分的色谱保留行层色谱基本定性参数,说明组分的色谱保留行层色谱基本定性参数,说明组分的色谱保留行为为为为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40页第三节 薄层色谱法二、定性参数二、定性参数1 1 1 1)KKKK大,大,大,大,R R R Rf f f f小小小小2 2 2 2)薄层板一定,对于极性组分)薄层板一定,对于极性组分)薄层板一定,对于极性组分)薄层板一定,对于极性组分 展开剂极性展开剂极性展开剂极性展开剂极性大,大,大,大,R R R Rf f f f大(容易洗脱)大(容易洗脱)大(容易洗脱)大(容易洗脱)展开剂极性展开剂极性展开剂极性展开剂极性小,小,小,小,R R R Rf f f f小小小小 (不容易洗脱)(不容易洗脱)(不容易洗脱)(不容易洗脱)3 3 3 3)R R R Rf f f f范围:范围:范围:范围:0 R0 R0 R0 Rf f f f 1 1 1 1(组分迁移速度和距离小于展开剂迁移速度和距离)(组分迁移速度和距离小于展开剂迁移速度和距离)(组分迁移速度和距离小于展开剂迁移速度和距离)(组分迁移速度和距离小于展开剂迁移速度和距离)R R R Rf f f f =0.20.8 =0.20.8 =0.20.8 =0.20.8(常用)(常用)(常用)(常用)0.30.50.30.50.30.50.30.5(最佳)(最佳)(最佳)(最佳)讨论讨论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40页第三节 薄层色谱法二、定性参数二、定性参数2 2、相对比移值、相对比移值RsRs讨论讨论l l参考物与被测组分在完全相同条件下展开参考物与被测组分在完全相同条件下展开l l可以消除系统误差,大大提高重现性和可靠性;可以消除系统误差,大大提高重现性和可靠性;l l参考物可以是后加入纯物质,也可是样品中已知组分参考物可以是后加入纯物质,也可是样品中已知组分l l相对比移值相对比移值RsRs与组分、参考物性质及色谱条件有关,范围可以大于或与组分、参考物性质及色谱条件有关,范围可以大于或小于小于1 1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40页第三节 薄层色谱法三、吸附剂的选择三、吸附剂的选择根据被测物极性和吸附剂的吸附能力根据被测物极性和吸附剂的吸附能力 被测物极性强被测物极性强弱极性吸附剂弱极性吸附剂 被测物极性弱被测物极性弱强极性吸附剂强极性吸附剂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40页

    注意事项

    本文(第十三章液相色谱法.ppt)为本站会员(石***)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