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中“整合点”的诊断和设计.doc
-
资源ID:47531930
资源大小:215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最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中“整合点”的诊断和设计.doc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中“整合点”的诊断和设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中“整合点”的诊断和设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中“整合点”的诊断和设计的研究阶段性汇报海宁双山实验学校袁陈华(2011.10)一、课题的提出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当前,在这一整合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把课程整合当成一种时尚,刻意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黑板上的内容搬到大屏幕上,使多媒体教学设备仅作为电子黑板在使用,且使用率较低;二是认为信息技术用得越多、技术含量越高,越能体现整合,往往把课上成了一堂缺少英语味儿的信息课;三是有些教师对信息技术所能发挥的作用认识不够,仅把信息技术当成一种播放工具,误以为把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增加知识传授密度,就能提高课堂效率,结果学生被大量灌输后的输出不尽如人意。多媒体没有用到点子上,不能解决主要问题。从信息技术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性质和作用入手来研究,规范、高效运用信息技术的关键在于“整合点”的诊断和设计上。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钟绍春教授提出了课程中“整合点”的概念:常规教学手段支撑其实施时存在困难,信息技术手段能有效支撑,能够提高实施的质量,这样的步骤或环节称之为“整合点”。 他指出,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关键是要准确诊断出“整合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的办法。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把这些零散的经验和成果系列化,探索出小学英语教学中“整合点”诊断和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本课题主要以钟教授的整合理论为依据,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为立足点,以多媒体课件和学习网站为教学环境,以研究“不同课型中整合点的诊断和设计”、“各教学环节中整合点的诊断和设计”为主要内容:(一)研究在不同课型(字母课、词汇课、对话课、读写课)中,如何诊断和设计好“整合点”。(二)研究在各个教学环节(warm-up热身,presentation呈现,practice操练,consolidation巩固)中,如何诊断和设计好“整合点”。(三)重点是研究在教学重难点所对应的教学步骤里,如何诊断和设计好“整合点”。三、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作为课题研究的思考者、实践者和探索者,教师要把教学行为研究当成是一种生活状态,边工作,边研究,边调整,不断反思与解决新问题,从众多教学案例和大量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诊断和设计“整合点”的最佳方案。同时还要辅之于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访问法等方法。四、课题研究的主要进展(一)理论先行,我们定时、定主题开展整合理论学习。 “理论先行,实践相佐”是教师教学与研究的基本方法。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刚起步不久,与小学英语教学相关的著述还不丰富,理论成果还未普及。为了少走弯路,我们搜罗相关文献资料,结合每周三第六节的教研活动课,进行理论介绍和读后感交流,内容主要包括:1、精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系列论著,吃透钟绍春教授提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2、观摩历届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的课例,学习各科教师在“整合点”诊断和解决过程中的亮点;3、整理有关小学英语学科“整合点”研究方面的著述、经验和心得,一人介绍,集体分析并取其精华。(二)面向整合,我们积极参与信息技术培训。本课题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专门请电脑老师为我们量身定制了信息技术培训,旨在提高我们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和运用能力,以攻破技术难关,把整合步骤的设计制作成现实的课件和资源:1、2010年11月4日,组织了PowerPoint课件制作培训,主要说明如何在PPT中插入声音、影片和动画;2、2010年12月22日,组织了“校园办公系统”操作培训,详细讲解了如何在校园网教学资源库里上传、下载课件和资源;3、2011年1月7日,由张跃民老师介绍并课堂演示了Moodle课程平台的使用。4、2011年3月4日,组织了Flash动画制作培训,讲授了如何编辑图片和制作简单的动画。5、2011年3月31日,开展了网络知识培训,包括国内外英语教学网站的介绍,配套资源如金太阳英语、金盘英语等的运用,课外资源如迪斯尼神奇英语动画、洪恩幼儿英语动画等的开发拓展等。6、2011年5月19日,组织了“赢在每一天”平台操作培训,重点讲解了“网上作业”的功能。培训下来,我们一方面能分辨这几种常用软件的功能特点,根据整合步骤的设计要求,甄选最优化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也收集了大量网络资源,能根据整合步骤的教学内容,撷取最契合的素材。(三)且思且行,我们举办丰富的课题研讨活动。我们采用行动研究法英语课堂是研究的主阵地,集体讨论是智慧结晶的主要方式。我们把课堂教学展示与研讨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堂堂精彩的“整合课”:1、2010年11月15日,费晓琴老师执教了信息技术与词汇教学的“整合课”PEP 1 Unit 4 A Lets learn;2、2010年12月2日,刘慧老师执教了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课” PEP 7 Unit 5 A Lets read;3、2010年12月29日,袁陈华老师执教了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课” PEP 3 Unit 6 B Lets read;4、2011年3月29日,袁陈华老师执教了信息技术与故事教学的“整合课” PEP 4 Unit 2 April Fool;5、2011年5月6日,费晓琴老师执教了信息技术与对话教学的“整合课” PEP 2 Unit 4 B Lets talk;6、2011年5月30日,刘慧老师执教了信息技术与词汇教学的“整合课” PEP 6 Unit 6 A Lets learn;值得称道的是2010年12月2日我们组织了硖石片、硖郊片中小学教科研研讨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向来自实验初中、南苑中学、马桥初中、宏达学校、狮岭学校、鹃湖学校、石路小学、海洲小学和双山实验学校的教科室主任介绍了课题概况,展示了研究成果,得到专家教师和同行的肯定。(四)研以致用,我们收集、制作大量“整合课”课件施用于日常教学。教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必然要回归日常的课堂教学。因此,我们边教学边研究,在平时的教学中积累第一手资料。课件是“整合点”诊断和设计的成果体现,我们每位组员都按照各自任教年级,收集、整理、制作了大量配套课件:费晓琴老师负责PEP1、PEP2,袁陈华老师负责PEP3、PEP4,刘慧老师负责PEP5、PEP6,目前都已基本完工,现PEP7的课件资源也正制作中。五、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一)在不同课型中,“整合点”诊断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初见端倪。1、信息技术与字母教学整合:通过发音口型示范、字母儿歌、书写笔顺等视听材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语音基础。字母的认读和书写(尤其是书写格式与笔顺)是字母教学的难点。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采用反复领读、板书示范的方法,形式单一,不利于保持学生长久的注意和兴趣,效率低下。而信息技术可以将字母的读音、笔画、笔顺、间架结构、例词等生成课件,动态演示字母的笔顺、笔画,给学生直观形象的展示。借助信息技术,在实现字母音、形结合的同时,我们还通过字母儿歌,渗透语音教学。“Look at the leaf. Look at the lock. Look at the lemon. l, l, l. l is the sound of “L”, “L”, “L”.”这首flash儿歌既强化了字母“L”与三个例词,更渗透了“L”的发音“l”,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基础。2、信息技术与词汇教学整合:通过生动的图像、有趣的声音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增强学生的感知,吸引学生的参与,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们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信息技术提供了视听结合的呈现方式,还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能发挥多种感观的综合刺激作用,实现了词汇音、形、义的结合。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标准英语语音的刺激和更丰富的英语单词学习情景。在Haining Tide一课中,来自浙江海宁的教师介绍了当地最著名的景观海宁潮,以描述海宁潮特点的词汇做为教学重点。他抓住了这一整合点学生看过海宁潮的并不多,即使看过,海宁潮有一线潮,回头潮,碰头潮远看像长龙,近看万马奔腾,这么多特点,即使身临其境,也很难详细描绘。他撷取了一组能从不视角表现海宁潮特点的图片,看 “It is so long! Its high. It has strong waves.” 听一听大潮轰鸣:“It has a terrible sound.”“Its wonderful!”多种感观的刺激,增强了语言的习得。3、信息技术与对话教学整合:通过形象的图片、动画创设语言情景,增大学生操练对话的密度和广度。学生只有在真实的语境或是模拟的情景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具体情景所传达的信息,激发表达欲望。因此,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实践和交际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的实践性。如在教学“How much are they?”句型时,教师利用学习平台创设了四个地点的对话场景:“In a fruit shop”,“In the KFC”,“In a shoe store”,“In a bookstore”。学生可以点击图标进入任意一个场景,与小组成员互问互答、自编对话,进行角色扮演,从而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交际能力。4、信息技术与读写教学整合:通过调用大量信息资源,丰富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教师可以制作带背景、声音、视频的课件来创设和分享阅读情境,使静止的文字、图形动起来,让学生更快地浸入文章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理解文章的主题,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脉络,进行仿写。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为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方便的学习工具、灵活的学习策略、多样的交流方式。教师可以调用这些信息资源如英语广播、电子图书、动画故事、电影、歌曲等,来拓展阅读范围,积累语言知识,增强笔头应用能力。(二)学生爱学,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所提高;教师乐教,科研能力大为提升。我们把“整合点”诊断得越准确、设计得越精彩,信息技术就越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我们在课堂一开始就模拟出形象生动、丰富多彩的生活情景,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快地融入课堂,提高了学习效率;通过信息技术,我们利用图文、声像资料,设计出适合听、说、读、写不同形式的多种练习,促进了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协调发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我们充实教材内容,设计出闯关游戏、调查访问、习题、任务等各种活动,扩大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课堂密度。学生在各类英语比赛中的出色表现、期末考试中的喜人成绩都与之分不开。同时,教师也在研究过程中积累教学智慧、获得专业成长,教科研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多篇论文在各级比赛中获奖:袁陈华老师的找准“整合点”,优化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的“整合课”,费晓琴老师的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均在2010年全国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作品大赛评比中荣获优秀奖;袁陈华老师撰写的找准“整合点”,提高实效性一文在2010年海宁市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费晓琴老师撰写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活小学英语教学获浙江省教育学分会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费老师的创新小学英语教学模式,丰富英语教学方法获海宁市三等奖。(三)我们已经完成了PEP2、PEP3、PEP4、PEP5、PEP6五册英语教材所有课时的配套课件,可谓硕果累累。同时,我们不断地把原创的课件和资源上传网络,与同行交流、共享研究成果。六、课题研究中的问题和思考(一)同类型研究比较少,可供借鉴的研究成果匮乏。钟绍春教授等人关于“整合点”的主要观点和理论,是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性纲领,但它同样适用于其它学科。我们的课题如何避免泛泛而谈,突显出小学英语的学科特色?(二)前期研究结合小学英语不同课型(字母课、词汇课、对话课、读写课),探讨出了“整合点”诊断和设计的基本方法,但表述得还是太笼统,太书面化而没有个性,就像专家说的:要说“土话”,这“土话”该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