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整理)《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3).docx
-
资源ID:47624244
资源大小:36.91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整理)《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3).docx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收集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 陶罐和铁罐一课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七单元的一篇寓言,该科讲述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持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了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章语言生动,内容浅显易懂,适合学生自主阅读,能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在阅读中继续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应放手让学生自读,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做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明白寓言中蕴涵的道理并受到教育。我在上这课时,借用了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老师上这课的教学流程“一读二演三改四编”,不过靳老师用的是两节课完成,我用了一节课完成的,我将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放到了学习生字的第一节课处理,所以基本上处理完了教学任务。“一读”即上课伊始让学生们齐读生字和课文。设计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将词语读正确,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朗朗的读书声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虽然此时的感受是粗浅的,但是促进了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铁罐的傲慢、狂妄自大和陶罐的谦虚、善良和真诚。“二演”即角色表演,在学生对文中的角色有一点的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表演,深入体会人物的情感,感悟寓言讲述的道理。学生们表演积极,铁罐和陶罐的特点被孩子们演绎出来了,来表演的第一组的同学表演出了陶罐铁罐的语气和神态,第二组的同学们还在第一组的基础上加以动作,让表演进入了一个高潮。孩子们意犹未尽呀,由于时间关系,我让他们课后再表演。此环节如果让学生脱离书本,将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话进行表演就更好了。“三改”这环节我是让孩子们领悟寓言的寓意后让学生表演的。设计这环节的目的是:学生们在表演的基础上让他们说说悟出了什么道理(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学会全面看事物,不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相比),此时教学重点难点已经突破了,我引导学生弄清二者优缺点的过程中,使学生进行了理性的思考,自觉地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并集体改编故事来赞扬铁罐批评陶罐,对课文的理解达到新的高度。此处有老师认为是败笔,我认为就因为集体进行改编故事,才能克服学生写寓言的畏难心理,有利于新寓言的创作。“四编”这环节突出了读写结合,阅读是读懂文章,写作是思想感情的表达。通过阅读进行写作,有利于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信息,适用已学知识的重新创作。此处时间充裕的话应让学生慢慢写,然后老师当堂指导评改学生的语言。可惜时间太少,只能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也只有一个学生不流利地说,老师和同学加以补充才算说完整了。学习名家上课只是鹦鹉学舌,模仿名家的框架固然可嘉,学习名家的语言思维教学也固然可嘉,要变成自我的教学风格我还需要好好加油。勉励自己“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采得百花成蜜后,为生辛苦为生甜”。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2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主要讲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即他们的对话;第二部分主要讲许多年代过去后,人们发现了陶罐,铁罐却早已消失。作者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已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个道理。这则寓言故事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初读教材时,我感觉对话应该是重点,以对话贯穿全文,给学生呈现一个傲慢自大的铁罐和一个谦虚善良的陶罐。但多读几遍后才发现,作者的这篇童话目的不是给我们呈现两个罐子,而是以两个罐子的形象来说明“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道理,我们应如何正确的看待人和事物。找到了人文价值,以何种形式来贯穿全文呢?我觉得可以从以“提示语”贯穿对话的朗读,从而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为了让课堂更加明晰、教学思路更加精细,我们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深深的思考。通过这节课,我也有许多的感悟与想法。感悟一:放手有益。每次拿过课文,我都会着急的去思考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才能想出新点子,让大家看到我精彩的设计,但每次都没有预想的效果。仔细想想,我忽略了课堂上最主要的人物学生,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体,他们的兴趣才是课堂的源泉。因此,我认真听取了师傅的意思,课堂上放手,让学生随便谈,随便说,随着学生的兴趣爱好走。没想到真的有效果了,学生的表达完全出乎我的意外,而且与我的预设也完全一样。仔细想想,原来站在学生的立场,想想他们对什么感兴趣,他们最想了解什么?会给我带来那么多的惊喜。比如说通过对话让薛恒感受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我就安排学生从称呼着手,从“东西”、“子”、“兄弟”,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着手,就容易出效果,学生也容易理解。感悟二:走进文本,走进学生,达到师生、文本对话之效。记得李家栋老师说过:语文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正如淳淳小溪流淌在课堂上。因此,以学生文本、关注学生才是我们上课的最终目的。课堂伊始,我可能没有走进学生、走进课文,因此不知其功效。当我投入地与学生一起挖掘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探究其价值时,我和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完全以学生为本,和他们同感悟、同体验。这时我们的思想相互碰撞,心灵相互交流,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真正的课堂。另外,课堂上设计了小组合作环节,让学生进一步指导铁罐和陶罐的功能与区别,从而知道陶罐的谦虚。感悟三:抛开设计,以生为本。通过这节课,让我深深领悟到:课堂是随机的,课堂也是学生的,教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学生的发言进行教学。处处体现学生自主性,当然,这也需要教师自身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因此,通过这节课也让我深深的明白:知识的储备对一个教师来讲是多么的重要。这节课,我也深深的反思过,对于我个人来说缺乏一定的锻炼,听的少,练的少,因此也有些不成熟的地方。在教这篇课文时,考虑到课文的内容中四次对话的层次性,我一直有一个困惑,那就是怎样既可以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又不会使教学过程显得杂乱无章呢?在教学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其实这根本不时一个问题,学生在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已经能够认识到了我所考虑的这个问题了。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但是在学生读课文,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这些分歧就会渐渐趋与统一,不要要求学生一次就能达到所想要的高度,而是让他们一步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尝到智慧的果实。作为老师,我觉得自己在这个方面的经验还不足,还放不开,怕学生跟不上自己的脚步,其实这些都是杞人忧天。要相信他们的能力,相信他们能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解决问题。通过这次教学,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在阅读教学方面和课堂经验的不足。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虚心地向老师们请教,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3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因此,对话的朗读指导是本课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卢云老师主要抓住对话、注重朗读,体会人物性格特点。一、真读书,学语言“读”应该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卢云老师能抓住“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引导学生读,尤其是重点段落,重点句子的反复地读,多种形式地读,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卢云老师做到了“读读悟悟”,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出示句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出示句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师:明知陶罐不敢碰,却还说你敢碰我吗?那铁是什么目的?生:想把陶罐碰碎。师:为了嘲笑它,抓住对方的弱点,嘲笑别人这就是?让学生去文中第一自然段中找词:奚落。紧贴语言,把多元理解与语言文字的品味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理解有根有据,引导学生在寻根问底的探究中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老师引导学生抓住了一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关键词二、朗读中拓展课文中语言如此有涵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理解,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体会情感,在诵读中积累语言,在诵读中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我们要谦虚,不要骄傲;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骄傲的人下场可悲。教师要做到不仅仅局限于学生把书读好,也不是把拓展思维训练放在朗读理解课文之后,而是让它穿插在朗读之中,处处有朗读,处处有延伸。教师还要运用精湛的语言,恰到好处的评价、激励的话语融入学生的身心,学生在诵读中感悟铁罐的傲慢,陶罐的谦虚,油然而生对陶罐的同情、赞美,朗读也水到渠成地达到声情并茂的境界,在读中感受读的乐趣,一次比一次读得有味。三、感受语言,亲近文本教师在学生读懂课文之后,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悟用简短的句子表达出来,“创作”出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写出立意或语言独特的句子,以表达自己对课文个性化的感悟。如:我设计了夸一夸陶罐,劝一劝铁罐,这样即提高了他们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又使他们得到了人文的熏陶,使学生身心受到身心的洗礼。陶罐:“你真了不起,既看到了自己的缺点,也看自己的'优点,你还能看见别人的优点,我要向你学习。”陶罐:“你真谦虚,对待朋友的态度那么好,我也想和你交朋友。”陶罐:“面对铁罐的傲慢,你还那么心平气和的说话,你可真有风度啊!”铁罐:“你不要太骄傲了,骄傲是没有好下场的。”铁罐:“陶罐对你那么好,你还那么傲慢,你一定交不到朋友的。”这样积极创设情境,进一步让学生练笔,使学生把课文的内容、语言化为自己的理解、感悟化为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心理,使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形象在心中不断扩大、丰满、立体化。总之,卢云这节课让学生“真读书”、“学语言”、“重情趣”的教学思想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在读、思、悟的过程中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训练了表达。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4 今天把陶罐和铁罐这一课改成了第二课时,课堂气氛出奇的好,在讨论铁罐说话神态时,我找学生到前面来表演,做动作、表情,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手。给了我很多惊喜,如“轻蔑”一词,一个女生用一个“切”字,一歪头、一扭脸。直接就把这个词语完美呈现了。在一组同学分角色朗读后,一个学生直接挑衅说:“没有我们读的好!”把课堂也是推到了一个高潮!“你是这么觉得的?那你来试一试吧!”学生对分角色朗读和表演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兴趣!当然,在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在第一课时中,我没有把陶罐和铁罐的特点讲明白。如果在第一课时时可以出示这两个事物,让学生们来说一说、他们的特点。那故事最后的意义会更加明了的呈现出来。最后,我还有一个感受。懂得了为什么讲公开课基本都是第二课时了。这节课的完整性更好,从之前老师带着学生们反复的度对话来体会人物性格,从而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就感觉讲的很顺。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5 陶罐和铁罐一文讲的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有趣故事,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主要讲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第二主要讲许多年代过去后,人们发现了陶罐,铁罐却早已氧化。作者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已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个道理。这则寓言故事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教学时,引导学生明白寓理并受到教育是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抓住对话、注重朗读,体会人物性格特点。故事中的陶罐和铁罐个性鲜明,铁罐傲慢无理,说话咄咄逼人,而陶罐谦虚容忍,态度温和友好,这从他们彼此的对话中显而易见。在备课时,经过反复的思考,我认识到应该让学生以感悟人物性格为主线,以分析朗读为主。在教学一开始,我先让同学们欣赏课件,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我紧接着提出问题“那么你们喜欢陶罐还是铁罐?”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意义深重,既启发了学生有价值的思维,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通过讨论,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理解、体验。在指导朗读时我主要引导学生画出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神态的语句,再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学生在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等多种方式下,产生了极大的乐趣。通过品读、比较、分析,学生自己就能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再一次激活学生思维、训练了学生语言概括的能力,对事物的不同感受能力及情感表达能力。这样以读带悟,以悟促读,在读中体验、揣摩角色的性格特点,提高思想认识,为理解寓意作铺垫。今天这节课的教学,比较圆满地完成了预设的教学要求,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得主动,练得积极,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话的练读中。从孩子们的朗读和发言中,可以感觉到他们已经体会到了陶罐的谦虚宽容,也感受到了铁罐的傲慢无礼,这时,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6 陶罐和铁罐是一则很有启发性的寓言,通过体会陶罐和铁罐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学生理解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三点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感受,淡化纯粹的分析,对语文的课堂教学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会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陶罐和铁罐两个事物在很成一段时之间,二者之间发生的故事,很有趣,也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在教学中如果单纯地采用分析讲解的方法,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索然无味,也使有趣的故事不可以成为一个整体。因此,我在教学时,注意了学生的感受。让学生画一画,抓住“人物”的特点。阅读课文时,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和陶罐说的话。为了指导学生读好铁罐的这些话,我同时让学生画出描述铁罐说话时神态的词语。学生很快抓住了“傲慢”、“轻蔑”的神气、“恼怒”这些词语;在理解这些词语之后,学生再读句子,将铁罐的骄傲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演一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在学生把握“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后,我让学生分角色读、表演读。学生先选定自己乐于表演的角色,按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的语言、表情进行表演。教师还鼓励他们加上自己设计的动作。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这样一来,课堂再不是我的独角色,成了他们的舞台。在上述画、说、演的基础上,我抓住时机出示“思考练习”的问题: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我先引导学生对比陶罐和铁罐最终的结局,学生能很快找出,铁罐已完全氧化,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而陶罐却依旧“光洁、朴素、美观”。并说一说是不是喜欢陶罐,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学生有的说喜欢陶罐,因为它外表光洁、朴素、美观;有的说喜欢陶罐,因为它已是很有价值的古董;有的说喜欢陶罐,因为它谦虚,对人友好、善良。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情绪高涨。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加深了对文章寓意的理解。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7 我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时,围绕“考虑 练习”中的问题,在教学中放手让同学画一画,说一说,演一演,同学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颇佳。我采取了以下做法:、听一听,画一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我让同学听完课文后,让同学添画表情后问:“你为什么要这样画?”一个同学说:“铁罐在说话时十分生气,后来还恼怒成怒,大发雷霆,所以我要画出它双眉竖起,两眼圆瞪的样子。一位同学画完陶罐的表情后说:“我想表示陶罐当时的谦虚,说话时心情的平静。”所以它的表情应该是笑眯眯的。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又掌握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为理解寓意奠定了基础。、让同学画一画,抓住“人物”的特点。阅读课文时,让同学自由读课文,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和陶罐说的话。为了指导同学读好铁罐的这些话,我再让同学画出描述铁罐说话时神态的词语,想象铁罐说话的神情。同学很快抓住了“高傲”、“轻蔑”的神气、“恼怒”这些词语;在理解这些词语之后,同学再读句子,将铁罐的骄傲表示得淋漓尽致。、让同学演一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在同学掌握“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后,我便让出讲台给同学扮演。同学先选定自身乐于扮演的角色,再戴好头饰,按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的语言、表情进行扮演。教师还鼓励他们加上自身设计的动作。同学的扮演可以是绘声绘色,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会心的笑。同学学得轻松愉快,同时无论是扮演者还是观看者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这样一来,课堂再不是我的独角色,成了他们的舞台。在上述画、说、演的基础上,我抓住时机出示“考虑 练习”的问题: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同学读课文后,我先引导同学对比陶罐和铁罐最终的结局,同学能很快找出,铁罐已完全氧化,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而陶罐却依旧“光洁、朴素、美观”。并说一说是不是喜欢陶罐,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同学有的说喜欢陶罐,因为它外表光洁、朴素、美观;有的说喜欢陶罐,因为它已是很有价值的古董;有的说喜欢陶罐,因为它谦虚,对人友好、善良。同学各抒己见,学习情绪高涨。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加深了对文章寓意的理解。在设计教学中,我尝试了放手让同学画一画,说一说,演一演,同学更主动参与课堂。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8 今天,我讲完陶罐和铁罐,按照教学思路,我问学生:“你们是喜欢陶罐子还是铁罐子?”我认为,同学们会如我所愿,回答出喜欢陶罐子,那么这节课也就圆满结束了,我微笑着等待。但事与愿违,几个男生高声回答:“铁罐!铁罐!”“当然是铁罐!”在那一刹那,我惊呆了,诧异的问:“为什么呢?”他们对着我和同学们惊讶的目光,说出了自己的理由“我们就是喜欢他的横!”“对,横了没人欺负!”“老实就是窝囊!”听着他们的回答,我梳理了自己的思绪,暗自思讨:是我教学的失败,还是他们受社会影响太深?我深深的知道,教学不仅仅是把这一课的内容讲授给同学们,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多联系生活,多了解社会,是让他们学会做人。想到这,我没有按照下课铃声下课,而是冲他们点点头,边说边坐下来:“噢,看来这个问题,我们要坐下来好好谈谈了。”因为在这个时候,我意识到孩子们接触到的信息,对社会有一种曲解,应该让全员参与进来,于是我又说:“谁同意他们的观点,请坐到北面!谁和他们的观点相同,请坐到南面!我们来一个小型辩论会,看哪一方能胜出?喜欢铁罐的为正方,喜欢反方的为反方。好,请正方先发言。”“我看到电视中有钱的人拿着枪,谁要是惹了他,他就开枪,谁都怕他。”刘鹏是个电视迷,他抢先说。“村里边xx很横,他要是向谁借东西,那个人不借给他,他就去别人地里破坏庄稼。”马艳山好象很佩服这种人。“看看反方有什么看法?”“我认为还是谦虚点好,我们班付丽双同学,每次考试成绩都很好,但她很谦虚,大家都很尊重她。”本身就很谦虚的学委谷雪薇说。“马艳山说的那个人,我认为别人不是怕他,而是不愿理他,不愿和他交朋友。做这样的人有什么意思!”还是班长伶牙利齿。“好,我来总结一下。的确,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蛮横的人活的很潇洒,但是同学们,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而应该看到更深些。你们想想,这些人潇洒的背后是什么?他们的最终结果怎样?我们生活一辈子,是做一个没有人真心爱你的人,还是做一个受人尊重和爱戴、对社会有用而不是危害社会的人呢?”同学们都表示愿意选择后者。在教学过程中,我要不断培养孩子们的做人意识,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为孩子的人格健康铺路架桥。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9 这篇阅读课文,我是把握着这样的脉络来上课的:初读说品读表演悟理自编自创。初读是解决生字的读音,说则在读的基础上把握全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时分角色进行品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接着带上面具进行表演,对文章的精华了解更为透彻,文章的灵魂得以升华,像一个烙印一样刻在学生的脑海里,最后让他们轻而易举的悟出文章的真谛道理。层层深入,步步紧扣中心,水到渠成。这时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更加用活了文本,进行思维的拓展,即我设计了自编自创,又给学生一个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台阶,让他们顺理成章、不自觉中就跨越这道屏障,由此达到创作积累语言的过程,完成了一个作家的工作,这时老师适当的鼓励,将会激发孩子创作文学的激情。在教学过程中,时间非常紧凑,一环扣一环,学生始终带着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热情来完成教学,在再读课文时,问他们你喜欢谁,理由是什么?许多后进生或不爱发言的学生都能主动说出自己的感受,可见他们对课文比较熟悉、感兴趣。说用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时,平时爱好读书的学生纷纷举手,一比高下,并且还锻炼了合作精神。精制的面具及时对文章的理解使得他们跃跃欲试,营造了课堂上的小高潮。最后体悟出道理,明辨是非,使生受益。在拓展思维中,老师的引话中提出了新问题,但在引导学生弄清二者优缺点的过程中,学生进行了理性的思考,自觉地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互换思维,并集体改编故事来赞扬铁罐批评陶罐,对课文的理解达到新的程度。自创寓言则是读写结合,生成创造,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语言,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样既引导学生内化了语言,又充满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因此更为受益匪浅。但是成功的课堂也还是留有不足和遗憾,在这节课中,时间过于紧张、仓促,以致于在面方面没有注意到,后面创作寓言时间不够,只能留于作业形式。当然作业布置我也作了精心的设计,即照顾到各个层次、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可在三条中任选一条来完成。总之,多尝试、多实践,我相信会更完善,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0 这篇课文是一则很有启发性的寓言,通过体会陶罐和铁罐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学生理解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作为第二个课时,我主要把重点放在朗读、体会人物的对话上。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我考虑了两种方案:一是按照课文中的顺序,依次讲解;另一种是让学生自己去找自己印象最深的对话来分析理解。第一种教法的感觉是四平八稳,易操作,但是很死板,第二种方法灵活,能够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但是因为课文中的四次对话的感情是层层递进的,在操作中要很好地驾驭,就会有一定的难度,权衡之下,我选择了后者。在正式上课前,我试了两次教,感觉都不太好,担心自己会砸锅。在何莎老师的指导下,我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仔细认真地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何老师说,要学会放手让学生去说,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他们能够说多少就说多少,人的能动性远远超过了教案本身所设计的内容。因此,我在将各个教学步骤了然于心的同时,还思考了学生可能有的反应。上完课后,我感觉比前两次试教的效果要好,但是也还有很多的不足,总结了几点:1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充分的、不同形式的朗读,来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和当时的心情,学生理解得比较到位,兴趣很浓。如在让学生理解陶罐和铁罐的第一次对话时,我问学生铁罐说话时是怎样的语气,当时学生就从课文中找出来了“傲慢”这个词,我接着提问,“傲慢”是什么样子的呢?于是有学生说它的意思,有学生表演傲慢的样子,我趁势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神态来朗读陶罐的话,学生兴致很高地争着举手。几个环节下来,通过小组分角色读,男女生分角色读,同桌分角色读,等等形式,学生读得充分,对于人物说话的语气、神态和动作的理解也都比较清楚。2语文教学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因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先扶后放的方法,即我先来指导学习一次对话,然后总结学法,再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去学习其他的对话。在指导学生体会人物的个性的时候,我主要通过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关键词的方法来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然后体会人物的感情,再来有感情地朗读他们的对话,由此对人物的性格有了全面的了解。这个环节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我感觉不是很到位,学生讨论的过程比较短,我在总结学法的时候也没有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应该在细节方面讲得更清楚,小组内也要注意到人员的合理分配,一个组内应该有一个组织者,能够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这些方面的训练在平常也还需加强。3我觉得学生的朗读有个别的地方有些重复,学生已经能够准确地把握住人物的语气和情感了,所以就不必再去重复练习朗读了,如陶罐和铁罐的第三次对话,学生已经能够很好地把握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了,我让学生自由读,和同桌分角色读,男女分角色读,读得太多了,以至时间拖沓,导致后面的教学内容没有完成好。可见,读也要有度,而不时非得为了训练而去读,重在效果。4在教这篇课文时,考虑到课文的内容中四次对话的层次性,我一直有一个困惑,那就是怎样既可以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又不会使教学过程显得杂乱无章呢?在教学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其实这根本不时一个问题,学生在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已经能够认识到了我所考虑的这个问题了。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但是在学生读课文,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这些分歧就会渐渐趋与统一,不要要求学生一次就能达到所想要的高度,而是让他们一步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尝到智慧的果实。作为老师,我觉得自己在这个方面的经验还不足,还放不开,怕学生跟不上自己的脚步,其实这些都是杞人忧天。要相信他们的能力,相信他们能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解决问题。通过这次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在阅读教学方面的不足,也非常感谢何莎老师耐心细致的帮助,她的指导大大提高我的课堂教学能力。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虚心地向老师们请教,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1 陶罐与铁罐这个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宽容、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的特点,抓住重点词,进行朗读指导,在朗读中渐渐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充分朗读,体会陶罐与铁罐的心理变化。我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奚落”这个词,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我设计成三个小板块,理解铁罐和陶罐的三次对话,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入手,让他们逐步了解陶罐与铁罐的语气,心理变化,并体会陶罐和铁罐的品质,然后直奔文章的结局,了解他们的结局。让学生找出陶罐和铁罐说的话,说说从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中我们又看到了这是一只怎么样的陶罐和铁罐?”有的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陶罐与铁罐的对话时容易把教学重点放在了铁罐的朗读指导上,结果使得学生对陶罐的品质认识不够丰满。我教学设计,以认识铁罐和陶罐的品质入手,直截了当,不偏不倚,使学生对陶罐谦虚、宽容、善良、心中有他人等品质有了较深的认识,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取长补短,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机。至少,这样的教学我们就不能称之为“高效”了。我觉得教学过程中,预设的同时,还应该及时地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实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的效率,这是我以后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探讨的问题。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2 这篇课文内容生动有趣,是篇童话故事。是小孩子最喜欢的话题,本文通过陶罐与铁罐精彩的对话的生动神态,展开了故事情节,推动了故事的发展,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要正确看待人和事物。针对我班学生的语文基础,大部分学生能读懂课文,都能用自己的话总结文章中心。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有好些孩子完全能用自己的观点总结文章中心。作为老师我,根本就没作多的准备,就是让学生自愿组合角色读,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种办法比老师指定的角色配合,学生容易接受,有利于情感交流。不过我也没闲着,巡视听听后指导学生读出双方角色的语气。比如、铁罐的语气是:傲慢、轻蔑、恼怒、怒不可遏”的变化。语调上要以上扬为主,这里我配合学生角色演读了,并反复领读了,还有陶罐自始至终是谦和宽容,讲道理,自然平稳的语气,语气要坚实有力,语调要不卑不亢。接着我出示了一些词语:骄傲、奚落、傲慢、谦虚、轻蔑、恼怒、兴奋、懦弱。为了理解这些词语,我将文中四个人物设计了出来,分别由学生扮演,甲:铁罐。乙:陶罐。丙、丁:考古人员,具体操作程序(略)。通过这样课本剧的表演,词意自然会懂。这里我作了过高的点拔,因为语文就得靠积累感悟,即使学生暂时不明白,感觉一下也好。如:我适当点拨了背景知识。寓言,文学的一种体裁样式,它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了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这里我讲了焰火北斗的故事。(具体故事略)。本单元的作文训练也是让学生利用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特点自编童话。于是我将课前自己的下水习作“小狗减肥记”,因为是自己写的,我就自编自演,学生可来劲儿了,还给我鼓掌,我又让学生评价,我哪儿写的好或者说的好?举手的学生不少,有的说我抓住了“狗与猫”的对话,还有“狗与狗妈妈的对话”也有学生说我表情好我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也像我一样,选自己的喜欢的动物编一个童话故事。我给了学生30分钟,大多数学生写好了。不过学生的与我的下水习作思维差不多,什么“小鸭减肥记”“小兔减肥记”虽然学生习作雷同现象较多,可我还是高兴,因为作为三年级学生,我们不能只看到“雷同现象”因为“雷同现象”隐含着深层价值。学生这样“由不会写到会写”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如果没我的范文引路,学生还真不一定写的这么快。所以我把学生习作的雷同现象归纳为“完全正常,是必然的”。接下来,我拓宽了本课的知识面。比如、我突然用手指“嘘”学生看见我手势,教室里安静了,我神神秘秘地说:“听,是谁在哭?好像是书包里发出来的?”教室里活跃了,有个调皮的男孩说:“是我的铅笔”接下来说的可多了,题材也多了“教室里的哭声”“书包里的哭声”“厨房里的哭声”“月亮和太阳想成家”“月亮和星星”这下学生对童话故事真是略知一二了,我将自己的教学回峰一转,又回到教材,去感悟文中的角色神态的描写。这也是我要在本文中所渗透的重要写作知识点。“阅读感悟写法”怎样运用神态描写,这是我要教学生的写作技巧。本文生动刻画了陶罐和铁罐的神态。让学生去具体勾画文中语句。比如、“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住房嘴!”铁罐恼怒了。这些生动神态描写,生动地刻画了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那么怎样进行神态描写呢?上完本课,我反思了,在我的语文教学中,必须以“阅读与写作”为教学中心和目的。这样完全可以把教材的重点、难点始终贯穿在语文的实际意义中。比如、本课要突出的语文知识点。首先描写人物神态要与动作,语言等描写相结合。老师戴着一幅深度近视眼镜,每当老师进教室,她总会用右手去推眼镜,然后什么也不说,把教室从四角到每个同学都得扫视一遍,然后又推推眼镜,上课“这些神态动作描写表现出老师既亲切又严肃,突出了个人的特点。然后,要注意描写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表现人物心理。如、”我感到身后有人,转身吓了我一跳,一位又高又瘦的老妇人坐在石头上,平静地望着我。我的脸顿时热乎乎的”这段描写将我内心的细微变化生动地展现出来了。总之,上完本课,我悟出了一点写作技巧的指导,描写人物神态要考虑文章的情节和人物的处境,不能生搬硬扯。将阅读与写作相柔和,相互穿插,要注意观察人物在各种场合的神态点滴做到心中有数,展现人物个性,看来语文真的是浩荡而又沉静,广博而又精髓。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3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第五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为了解决教学重难点,充分体现出教学主体性,优化课堂结构,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教学目标:1、让学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克制。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让学生明白: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诵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寓意。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形象展示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7课的生字、新词,并初步理解了寓言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则寓言。(板书:27、陶罐和铁罐)齐读。你们想不想进一步认识陶罐和铁罐这两个朋友呢?出示课件。2、本则寓言是用了拟人的写法,看看课文是怎样写铁罐奚落的?二、精读课文,读出感情。1、听录音朗读课文,让学生画出陶罐和铁罐对话。2、出示幻灯,让学生对照自己所画的内容。3、出示课件:陶罐和铁罐的对话过程。(要求学生要注意观察它们对话原语气和神态变化。)4、从陶罐和铁罐的对话语气和神态变化中,你观察到了什么?板书:傲慢谦虚5、师生分角色对话。6、铁罐为什么敢问陶罐说:“你敢碰我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易碎坚硬7、分角色表演:同学们,虽然我们接触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很有表演才华,那谁愿意上来表现一下呢?8、师生评议。9、过渡:同学们,随着时间在流逝,骄傲的铁罐和谦虚的陶罐会发生什么变化?10、全班齐读1117小节。A、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显示:陶罐挖掘出来的样子的铁罐被氧化的过程。B、从刚才的屏幕上看,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发表见解板书:耐保存易氧化三、交流体会,明白道理。1、老师启发:读完这篇课文,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及最后的不同下场,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鼓励学生畅所欲言。3、小结。板书: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全面看问题。四、拓展延伸,加深理解。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存在的优点和缺点,今后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五、结束语同学们,学习了这一篇课文,我们懂得了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全面看问题,同时,老师也希望,让骄傲永远消失在我们身边,让谦虚永远陪伴着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吧!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4 每次讲完课,我都忍不住反思:学生学会了吗?听懂了吗?今天课堂结束,我开始梳理自己的讲课:陶罐和铁罐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课文讲述了在国王的御厨里骄傲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课文以陶罐和铁罐精彩的对话以及对它们动作、神态的描写,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了一个谦虚友善和傲慢无礼的人物形象,从而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该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