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4农村产业结构调整.docx

    • 资源ID:47637265       资源大小:21.79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4农村产业结构调整.docx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21世纪初,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大约占人口比例的70,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是否能够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长期以满足温饱为基本目标的我国农业,由此将进入一个适应小康社会发展要求的新阶段,即以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提高品质、优化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的阶段。当前我国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将有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现阶段,我国农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在产品供求关系、生产目标、增长方式等方面都出现了显著变化,使我国农业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 1.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出现了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新情况。产生农民增产不增收,收入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就是农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表现在:(1)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大、种植业比重大的格局虽经过几年调整,仍未有较大的改观。(2)农村第二、三产业相对不发达,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低。目前,我国农产品的综合价格已经很高,有些品种单价已经高出国际市场价格许多,靠提价增收已无空间,相当多的农产品由于成本高、质量差,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形成低水平的供大于求,造成大量积压,引发农产品卖难,致使价格下跌;而现代人们追求更好的口感和观感、更高营养价值、更有利于健康的优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却相对不足。 2.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由资源约束变成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农业生产是在自然中进行的,严格地受土地、水分、热量等自然条件的约束。我国国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农业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加之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平衡性,严重地束缚着我国农业发展。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相对匮乏,尤其在现有的技术和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下,南方的地少与北方的水少,开发利用的强度已经达到了极限,农业大幅度增产的余地很小,即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对我国农业的深层发展构成了制约。 另外,农业产品的品质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长期形成的重数量增长、轻品质优化的农业增长模式,明显受到了需求的制约。我国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长期短缺、限量供应的紧张状态已基本结束,开始进入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单一的资源约束变为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的新阶段。 3.农业生态环境日趋严酷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是在quot;以粮为纲quot;的主导思想下发展起来的,过去粮食产量成为唯一的追求目标,传统落后的耕作方式和对农业自然资源的粗放经营,带来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耕地质量下降、quot;三化quot;严重、干早缺水、水土流失加剧和自然灾害日益严重等。例如,盲目的和非科学地增投化肥,超过农作物的需要和土地负载能力,不但提高了农产品生产成本,浪费了生产资料,而且也造成水体、土壤和环境污染,导致土地板结、农作物减产、牲畜发育不良等后果。另外,大量除草剂、塑料农膜的使用,也加剧环境和耕地质量的下降。 4.农业劳动者素质低下,剩余劳力越来越多 我国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目前3.4亿从事农业的劳动者中,文盲与半文盲占24.99,小学文化程度占38.4,初中毕业程度占29.37。这种状况就造成了农民掌握科技知识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知识含量较高的工作,只能从事初级的、粗放的、技术含量低的生产。 而且,我国农村剩余劳力越来越多,其原因。(1)我国人多地少,农村就业结构仍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发展很慢,致使农村本身就业空间狭窄。(2)过去吸纳了大量农村 劳力的乡镇企业,正经历着结构调整的阵痛,关停并转了一批经济效益差、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乡镇企业,所以使处于调整中的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有所下降。(3)国家也正在进行工业结构调整,实行减员增效,不少企业工人下岗,城市剩余劳力增加,也使得一部分进城打工的农村劳力重返故土。随着我国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力越来越多,单靠仅有的土地从事第一产业不可能吸收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力。 5.加入wto,国际市场直接影响农产品供求变化 我国已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农业面对国际农产品市场越来越大的竞争力。1999年,我国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相当于1995年的80.3,但粮油等大宗农产品价格仍高于国际市场,如小麦、玉米、大米筹大宗产品的国内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27成;同时,我国农产品质量又不高,缺乏竞争力。加入wto后,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国内市场就等同于国际市场,这就要求农产品生产的品种、规格、质量同国际市场接轨,即农产品面临着国内市场国际化的竞争,从而使得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农业生产来自于国际市场的压力明显增大。 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要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对传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增长的结构变动效益。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应是:(1)保持农业生产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2)实现农产品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农产品的品种、品质适应市场需求;(3)通过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经济、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4)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传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指数量或面积上的比例关系变动,这一思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有作用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并考虑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必须考虑以下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 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把符合市场要求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适应农产品市场的现实需求,又要注意研究预测潜在的和未来的市场需求;既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基本数量需求,又满足多层次、优质多样化的需求;既要适应国内农产品市场的需求,又要研究分析国际市场的需求,发展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2.效益最大化原则 由区域内自求平衡逐步向发挥区位优势、形成区域间专业分工协作转变;由单纯的种植业向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转变,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积极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3.依靠科技原则 科技对农村结构调整具有关键作用。实现农业提质增效,最根本的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步伐,在优化品种、品质结构上求得突破,实现农业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资源利用从粗放向精深加工转变,使科技进步成为优化产业结构的主要推动力。 4.发挥优势原则 要使农产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发挥好资源优势、产业优势。针对我国耕地、水资源短缺状况,调整和压缩耗耕地、耗水资源的农业,发展劳动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农业,发展一批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推进专业化分工和区域经济发展。 5.可持续发展原则 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不仅要解决好当前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而且要着 眼于农业长远利益,有效地利用、配置、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业发展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 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品种和品质结构。(1)调整大农业结构,重点是发展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水果业。调整种植业结构,要在保证粮食面积相对稳定、主攻单产、增加总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瓜果、花卉等高效作物,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亩产值、亩效益。(2)调整品种结构。要立足市场需求,淘汰产量低、品质差的老品种,发展适销对路的高产优质新品种。(3)调整品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农业,重点发展名特优产品和精细特色农业产品,实施绿色农业战略,发展绿色食品,包括发展无公害粮、油和蔬菜、畜禽、水产品及其加工食品。同时要积极发展新型企业,如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标准农业等。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我国是一个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耕地、林地、草地和水资源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18、13和14。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增地减的矛盾不可能逆转,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对农产品需求的增长不可能逆转。我国农业不可能走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经营的路子,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目前,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品种、质量的竞争,是科技含量的竞争。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走集约经营的路子。 要推动我国农业科技革命,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这就要求:(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提高科技人员的生活待遇,改善科研条件,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逐步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开发优质新品种,提高农业科技竞争能力。(2)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普及成熟适用农业技术等示范技术。(3)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举办各种类型的农业技术培训班,兴建农民技术学校,发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农民了解农产品、提高素质创造条件。 3.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多次增值增利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低,主要低在农产品加工滞后,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低。我国农产品是进行粗加工或根本没有进行加工就直接进入市场,势必造成竞争能力不强、价格低,影响农民收入。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将成为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必须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使之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各地要围绕本地主导产业,有计划地办好各种类型的加工企业。乡镇工业要重点发展以农副产品为主要来源的加工业并加强与科研单位、国有企业、外商的联合,形成一批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起来。 4.积极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我国人多地少,大量劳动力滞留于种植业,大量人口滞留于农村,这是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低的重要原因,也是农民收入水平低于其他产业的根本原因。从农村经济角度来看,农村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特别是食品加工业和以农产品储藏、运输、销售为主的服务业。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包括旅游业、商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开拓农村非农产业的就业空间。只有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大批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才能真正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提高环境承载力 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以土壤为标志的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已经到了临界点。农业结构调整、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应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在长期发展中,生态环境恶化与贫困一直是一对恶性循环的互为因果的关系。吸取发展历史上众多经验和教训,必须从现在起,做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化。为此,必需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加强生态建设,遏制生态恶化。防止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和超标污灌所带来的化学污染和其他面源污染,摈弃那种高消费、高投入、高污染和高浪费的发展模式,推行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进而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靠,缓解对环境的压力。同时,根据生态建设的需要,加强相应的科学研究与科学规划,通过各种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引导农民改变传统落后的耕作方式,扬长避短,合理选择适合各地特点的优势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加快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牧业、水产业和经济作物产业,从根本上改变农业产业结构,促进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合理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逐步改善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环境承载力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些新问题,指出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1世纪初,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大约占人口比例的70,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是否能够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长期以满足温饱为基本目标的我国农业,由此将进入一个适应小康社会发展要求的新阶段,即以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提高品质、优化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的阶段。当前我国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将有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现阶段,我国农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在产品供求关系、生产目标、增长方式等方面都出现了显著变化,使我国农业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 1.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出现了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新情况。产生农民增产不增收,收入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就是农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表现在:(1)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大、种植业比重大的格局虽经过几年调整,仍未有较大的改观。(2)农村第二、三产业相对不发达,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低。目前,我国农产品的综合价格已经很高,有些品种单价已经高出国际市场价格许多,靠提价增收已无空间,相当多的农产品由于成本高、质量差,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形成低水平的供大于求,造成大量积压,引发农产品卖难,致使价格下跌;而现代人们追求更好的口感和观感、更高营养价值、更有利于健康的优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却相对不足。 2.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由资源约束变成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农业生产是在自然中进行的,严格地受土地、水分、热量等自然条件的约束。我国国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农业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加之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平衡性,严重地束缚着我国农业发展。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相对匮乏,尤其在现有的技术和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下,南方的地少与北方的水少,开发利用的强度已经达到了极限,农业大幅度增产的余地很小,即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对我国农业的深层发展构成了制约。 另外,农业产品的品质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长期形成的重数量增长、轻品质优化的农业增长模式,明显受到了需求的制约。我国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长期短缺、限量供应的紧张状态已基本结束,开始进入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单一的资源约束变为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的新阶段。 3.农业生态环境日趋严酷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是在quot;以粮为纲quot;的主导思想下发展起来的,过去粮食产量成为唯一的追求目标,传统落后的耕作方式和对农业自然资源的粗放经营,带来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耕地质量下降、quot;三化quot;严重、干早缺水、水土流失加剧和自然灾害日益严重等。例如,盲目的和非科学地增投化肥,超过农作物的需要和土地负载能力,不但提高了农产品生产成本,浪费了生产资料,而且也造成水体、土壤和环境污染,导致土地板结、农作物减产、牲畜发育不良等后果。另外,大量除草剂、塑料农膜的使用,也加剧环境和耕地质量的下降。 4.农业劳动者素质低下,剩余劳力越来越多 我国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目前3.4亿从事农业的劳动者中,文盲与半文盲占24.99,小学文化程度占38.4,初中毕业程度占29.37。这种状况就造成了农民掌握科技知识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知识含量较高的工作,只能从事初级的、粗放的、技术含量低的生产。 而且,我国农村剩余劳力越来越多,其原因。(1)我国人多地少,农村就业结构仍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发展很慢,致使农村本身就业空间狭窄。(2)过去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力的乡镇企业,正经历着结构调整的阵痛,关停并转了一批经济效益差、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乡镇企业,所以使处于调整中的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有所下降。(3)国家也正在进行工业结构调整,实行减员增效,不少企业工人下岗,城市剩余劳力增加,也使得一部分进城打工的农村劳力重返故土。随着我国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力越来越多,单靠仅有的土地从事第一产业不可能吸收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力。 5.加入wto,国际市场直接影响农产品供求变化 我国已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农业面对国际农产品市场越来越大的竞争力。1999年,我国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相当于1995年的80.3,但粮油等大宗农产品价格仍高于国际市场,如小麦、玉米、大米筹大宗产品的国内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27成;同时,我国农产品质量又不高,缺乏竞争力。加入wto后,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国内市场就等同于国际市场,这就要求农产品生产的品种、规格、质量同国际市场接轨,即农产品面临着国内市场国际化的竞争,从而使得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农业生产来自于国际市场的压力明显增大。 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要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对传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增长的结构变动效益。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应是:(1)保持农业生产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2)实现农产品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农产品的品种、品质适应市场需求;(3)通过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经济、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4)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传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指数量或面积上的比例关系变动,这一思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有作用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并考虑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必须考虑以下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 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把符合市场要求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适应农产品市场的现实需求,又要注意研究预测潜在的和未来的市场需求;既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基本数量需求,又满足多层次、优质多样化的需求;既要适应国内农产品市场的需求,又要研究分析国际市场的需求,发展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篇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产业结构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种粮难于致富表现为现实。据该旗农业信息办公室专题调查表明:97%的农民认为,单一靠种粮食来致富发家,是不可能的。绝大多数农民认为,现阶段种粮食只能是糊口,不种粮食又种什么呢。只有3%的农民认为,种粮食可以致富,前提是要土地广,资金雄,技术强,形成一定规模种植。二是农民致富欲望减退了,小富即安,甚至不富也安思想较为严重,极不适应时代要求。据该旗农业信息办专题调查获悉:只有15%的农民对农业生产树立了一定信心,还在一定程度上探索新领域、摸索新技术、收集新信息、寻找新项目,75%的农民对农业生产,特别是对种粮食生产表现为无可奈何,总认为不种粮油就没有办法,只有还是种起吗。10%的农民干脆不种,举家外出务工,其中40%的农民认%c 第15页 共15页

    注意事项

    本文(4农村产业结构调整.docx)为本站会员(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