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日记(合集15篇) (2).docx
数学的日记(合集15篇) 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结束了,你有什么总结呢?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篇日记吧。日记写什么内容才新颖、丰富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数学的日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的日记1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来到超市买东西。当我们买完所有的东西后,刚要离开,我看货架上正好摆着牛奶,于是我让妈妈买些牛奶,妈妈同意了。可是,刚走几步我就看到货架上摆着一箱箱的牛奶。同样的品牌同样的重量,里面有12瓶,每箱21。6元。到底买一箱,还是买一瓶?我犹豫了。突然,我的脑筋一转有了,只要比较一下。于是,我开始算起来:零卖如果买12瓶,每瓶2。5元,就要30元;而整箱的只卖21。6元,少了8。4元,所以我决定买整箱的 数学的日记2 今天我和妈妈去大世界广场买东西。我们一进超市,就看到了白菜3.2元一斤,茄子5元一斤,红番叶10元一斤,我们各买了1.5斤,那就是3.2×1.5+5×1.5+10×1.5=27.3元,接着,我们来到了二楼,我看中了一把枪,这把枪85元,打5折,就是85÷2=42.5元,我还买了3枝笔,一枝笔5元,就是3×5=15元,但是是打5折,那就是2.5元。然后,我们又来到了一楼,我拿了一包薯片4.5元,一瓶可乐,可乐3元。到了收银台,我们算了一下要付多少,钱我是这样算的,白菜之前算到了27.3元,枪42.5元,薯片和可乐一共是4.5+3=7.5元,那总共是27.3+7.5+2.5=79.8元。我告诉了妈妈,收银员也算到了79.8元,妈妈夸我是算术小能手,不次还带我来超市呢! 数学的日记3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买菜啦!买文具啦!量布啦等等,都需要用到数学。有一次,奶奶带着我去文具店买文具。我要了一枝黑笔,两枝红笔,三枝蓝笔和三块橡皮分别要:1、5元;3元;4、5元和3元。一共要12元,可不知怎么,销售员居然说要25元,我马上速算起来,才慌然大悟,要不然这13元钱就离我们而去了。在回家的路上,奶奶在一个劲儿不停得在夸我聪明,说学习就是要这样不断地学以致用。我以后要把课本上的知识多多运用到生活中来。 数学的日记4 数学无处不在,身边就有许许多多的数学,数学是不可缺少的,不然会给生活带来种种的不便,让我们一起来寻找数学,探索数学.“圆”,我们随处可见,月饼盒、茶叶罐、药盒的底面不都是圆吗?不过它们整体叫做圆柱。拿起这些圆柱体你也许会想,为什么要把底面作成圆的呢?为什么不做成长方形,正方形呢?原先我也这样置疑过,不过现在我可以帮你解决哦!你用同样的材料各做一个长方体、立方体和圆柱体时再来计算体积,这是我们就会发现,圆柱体的体积最大,立方体的体积第二而长方体最小。这时我懂啦,为啦节省材料,就把这些盒子作成圆的,这样还使体积扩大。这就是圆柱的好处。 数学的日记5 今天早上我一起床就去课程表,看了一会儿,发现今天下午有一节篮球课,我高兴的跳了起来,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去打篮球了。到了下午篮球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自由活动。做好热身运动,我就和几位同学开始打篮球了。开始的时候,吴同学一分钟能投9个,我一分钟能投6个,6分钟后,吴同学比我多投了6×3=18(个)。吴同学由于体力不支减少了投球次数一分钟投7个球,我提高了命中率一分钟投9个,那么我几分钟后能和吴同学打成平手?18÷2=9(分钟),要9分钟才能和吴同学一样多。生活中有那么多有趣的数字问题,我们一定要去寻找。 数学的日记6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教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有趣的题目: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皇帝便赠了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乾隆皇帝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教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教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 数学的日记7 上周我学会了确定位置的方法, 它可以用行和列来描述物体的位置。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时,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时,一般从前往后数,按照这一规则,就能标出每一列和每一行了。用数对表示第二列第三行就是(2,3),这周我在班级的位置是第十列第二行,用数对表示(10,2)。下周我在第一列第二行,用数对表示(1,2)。我的前面是吴洁萱,她坐在(10,1),我的右边是黄昊霖,他坐在(9,2),我的后面是刘倬侨,他坐在(10,3)。学了这些知识,我可以很快地确定某种物体的位置。但是要注意的是:写数对时,第一个数是表示列,第二个数是表示行,数队中间要用逗号隔开,一定把数对用括号括起来,一定要记住哦! 数学的日记8 2月26日.星期一.晴今天,我在趣味数学这本书上看到一道数学题:数学金字塔。书上列了三个算式:1乘8+1=912乘8+2=98123乘8+3=987要我们找出规律,继续把金字塔填完,我稍微一想就列出来了:1234乘8+4=987612345乘8+5=98765123456乘8+6=9876541234567乘8+7=987654312345678乘8+8=98765432123456789乘8+9=987654321经过这件事,我不由地赞叹:“数学真神奇啊!” 数学的日记9 在银行里存钱,是中国人最主要的理财方式了。人们主要是想通过储蓄取得利息。说到利息,离不开利率。那么什么叫利率呢?利率又叫利息率。表示在一定的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比如你今年有五千元的压岁钱,如果你准备到银行存钱,不同的年限就有不同的利率。今年存三年的利率为4.25%,到期的利息:利息=本金X利率X时间5000X4.25%X3=637.5到期你就可以拿到本息一共是5637.50元 数学的日记10 周末了,李老师给我们留了数学作业是写一篇数学日记。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什么是数学日记?于是,我问妈妈,妈妈说:“我们一起找找看吧。”早上我起床了,看见妈妈给我一些菜票,她还拿着两个碗,我们准备去爸爸单位的食堂里面去买早饭,妈妈对我说:“我买饭,你算帐,怎么样?”我说:“可以!”到了食堂,妈妈买了两个馒头,每一个五角,加上一些稀饭和小菜,总共是两元。结帐的时候,我给了卖饭的叔叔四张菜票,他笑着说“一张就够了。”还找了我三元,我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我把五元当成了五角了,我尴尬的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了,我的脸都红了。我现在终于知道数学学不好,在生活中就会被人笑,自己就会吃亏,啊!数学原来对我们这么有用。 数学的日记11 20xx年X月X日晴天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家乐福里面的香村基吃饭,我吃了10元钱的饭,爸爸吃了8元钱的'饭,妈妈也吃了8元钱的饭,我们一共吃了26元钱的东西。吃完饭后,我们就到家乐福里面去购物,买了74.5元的全棉双人九孔被、10.8元的建华调和芝麻香油、6.9的光碟、6元的小小光明新鲜奶酪、5元钱的缝纫机针、2.5元锥子、1元钱的缝纫线、45元的伊利低脂高钙牛奶,一共用了151.7元钱,妈妈给阿姨201.7元,阿姨找给妈妈50元。有着清晰的思维,真是太棒了。 数学的日记12 10月10日星期三晴今天我在家做家务,爸爸看了很高兴,爸爸奖励了我50元。让我去超市买自己想买的东西,我加上存钱罐的7元3角一共57元3角,和爸爸来到超市,一进超市发现里面有好多人。去二楼看到有布娃娃,我买了一个小象布娃娃,又有零食,我买了一包吸吸冰一共要了28元,57元3角元减去28元还有29元3角,我又买了一个奶片和冰棍一共要了4元,29元3角减去4元还剩下25元3角,最后我又买了个橡皮泥要了3元5角,25元3角减去3元5角,还剩下21元8角,回到家我把剩下的钱存进了攒钱罐内。 数学的日记13 x年x月x日 星期x 天气x今天中午妈妈事不在,所以让我管店。在妈妈出去前,她用一张纸记下了店里所有物品的价格。我心里在想:我是第一次管店,别人会不会因为看我小,不买我的东西呢?我会不会突然,一位看似大约60多岁的老奶奶问我:泰国炒米多少一斤?我看了看妈妈给我的那张纸,对老奶奶说道:“10块钱一斤,喜欢吃泰国炒米的人挺多的,你也买些去吧。”老奶奶又说道:“看你年纪轻轻,就会做生意了,好!我买两斤去。”说完,我抓了一大把装进袋子里,然后,放到电子称上称。我嘴上念道:一斤=500克,两斤=一千克,10块一斤,应该按20.00,嗯?怎么只有15.60元,我又想,泰国炒米大约2角一包,20.0015。60=4.40(元),4.40/0.20=22(包),我就又抓了22包放进袋子里。刚好电子称显示的是20。00元,我就把袋子系好给了老奶奶,等我收钱的时候妈妈回来了,所以钱就由妈妈收了。 数学的日记14 今天晚上我去学跳舞,因为没有带水。所以,我们要去超市买一瓶矿泉水。平时都是妈妈买的,所以我都不知道一瓶水是多少钱?妈妈给了我一元钱,可是。售货员阿姨说不够,一瓶矿泉水要4元钱。哇。比我想象中贵了四倍。我又跑出去向妈妈拿钱,妈妈这次给了我十元钱,我就再给售货员阿姨。我自己算了算,10元-4元=6元,售货员员阿姨应该找我6元。我算得真准,售货员阿姨果然找给了我6元。我把剩下的钱交给了妈妈,妈妈夸我真棒。 数学的日记15 今天上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这道题是这样的: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0厘米,宽是40厘米。以这个长方形的一条边为底,作一个高为50厘米的三角形,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我看了,心想:呀!这道题还是有点难度的呀!可是再难我也要做出来啊!这时,我便像爸爸求救了,爸爸很耐心地告诉我怎么解的方法,爸爸还没讲完我就恍然大悟,原来这题这么简单,算式是:280÷2=140(厘米)140-40=100(厘米)100×50÷2=2500(平方厘米)。看着终于把自己不会的题目一遍又一遍的算对了,心里早就乐开了花。其实,任何题目都不怎么难的,只是我们没有动动脑筋而已,只要动动脑筋,任何题目都是很简单的。快要开学了,我的作业基本上完成了,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困扰。我的寒假计划完成的很好,让我们新的学期了,展翅高飞吧!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