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如何适应教育信息化对教学和课程带来的影响(5页).doc
-
资源ID:47772913
资源大小:12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如何适应教育信息化对教学和课程带来的影响(5页).doc
-第 1 页信息时代的教师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如何适应教育应如何适应教育信息化对教学和信息化对教学和课程带来的影响课程带来的影响-第 2 页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如何适应教育信息化对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如何适应教育信息化对教学和课程带来的影响教学和课程带来的影响李志琴李志琴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积极推进国家信息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从未来教育的新趋势去探讨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可以使我们站在社会发展的“制高点”上去迎接这场新变革的到来,从而为我国教育和教师继续教育的蓬勃发展创造条件和机遇。一、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要求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教学从观念、思想、理论到手段、方法、模式等的根本性变革,这场变革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教师。因为教师是最终决定教育革新成败的因素,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育信息化将无法实现。为适应未来的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我们需要建立新型的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师素质。1、树立终身教育观在传统教育体系中,教育在相当程度上是让学生记忆各种知识或信息。然而在信息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增长大大加快,知识的更新周期变短,许多知识还没有等到学生学会,可能就已经过时了。学校教学在大量和有效地传授越来越多、不断发展并与认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的同时,应侧重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获得种种可持续的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使学生成为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这是一种富有时代精神的、面向未来的教育观和教学观,它对于已习惯了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已形成了固有教育教学观念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教师只有迎接挑战,转变旧观念,树立新观念,才能与时代和教育的发展保持同步。2、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学习者就能够获得学习的内容,对所在的研究进行扩展,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更有效的控制,从而使学习成为更具有自我导向和控制的过程。良好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素养,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教师作为信息化人才的塑造者,自然需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全面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师教育中的普及和应用,显著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积极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管理体制和办学方式的改革创新,探索并初步构建信息环境下教师教育的有效模式。”通过信息技术的培训既要使教师建立科学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还要逐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应用信息的能力。3、适应新的教学模式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尤其是基于 Internet 的多媒体教育网络中的教学,是一种-第 3 页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二者结合起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或需要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甚至指导教师。作为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充足的知识量,大量采用计算机、多媒体和虚拟现实等教学技术,并在教学过程中创建信息教学环境,探索知识形成过程的多种教学模式,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教学需要。4、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由传统教学的“人人”关系,变成人机人的关系。信息网络工具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学生就有条件获得和处理信息,并进行交流。同时教师的角色也将随之改变,不再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教师将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演变成终身导师。教师角色的这种重新定位,不但没有减轻教师的任务,反而意味着对教师的期望更高,要求更严。二、教育信息化中的教师素质培养教育信息化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教育奇迹,它可能被用于促进教育改革,也可能被用于强化传统教育,因为任何技术的社会作用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对于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可分为四个不同层次,即:基本信息素养、学科信息素养、特殊信息素养、科研信息素养。1、基本信息素养,是指一个教师平时必须具备的关于信息方面的一般观念、意识、知识、技能,涉及教师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观念、信息道德与伦理、加工与使用信息资源等方面,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2、学科信息素养,就是教师在进行具体的学科教学中所具备的信息知识和能力。3、特殊信息素养,是指计算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者应具备的专业的信息知识和能力。4、科研信息素养,是指一个教师进行科研活动所具备的信息知识能力。在这四种信息素养中,基本信息素养是形成学科信息素养、特殊信息素养、科研信息素养的基础,基本信息素养是每一名教师都应具备的。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单纯的职前教育转型为终身教育,教育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因此,教师必须适应终身教育的要求,以实现个性化教育的现实可能性,特别是要转换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观念,运用新方法,取得教育的最优效果。三、教师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继续教育教育要适应信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教育必须实现信息化,而教育信息化首先要求教师的信息化,只有用信息化的观念和信息化的技术改变和武装教师,培养信息化的新型教师,才能加速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蓝图。1、树立终身教育思想,建立完善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当前世界各国都把教育改革的重点放在师资水平上,对教师实施继续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共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发展成人教育和其他继续教育,逐步形成大众化、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是对所有人的要求,任何-第 4 页人都要活到老、学到老,但对教师则更为重要,必须走在全社会的前面。”可以说,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因为作为教育者,他的教育会直接影响他人,影响一批人。在科技飞速发展、知识快捷更替的时代,学习社会化的形成进一步要求教师必须接受终身教育。教师通过继续教育不断充实、更新其知识和技能,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随着终身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社会发展对教师素质要求会不断提高,因此,建立完善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是保证教师队伍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项必要措施。2、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意识和整体素质在教育信息化趋势下,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教学的内容、手段、方式、方法等正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教师职前在学校学得的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行继续教育,更新和改进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教育部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指出:“要把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作为重要内容。要把计算机知识、技能和辅助教学的培训作为实现全员培训目标的突破口,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作为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重点是培养中小学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和教育科研的能力、应用信息的能力”“逐步使中小学教师成为主动适应时代需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工作者。”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不但没有降低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相反,教学技术的创造性运用、教育软件的开发、新的教学模式的建立、交互式网络教育和虚拟学校的建立等都要求教师不仅要有高深的专业基础和技能,而且需要教师具有协调、交往、协作、创新等能力和良好个性,需要广泛的兴趣和健全的人格等,这样更加有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3、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呢)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一项根本性举措。教师专业化是针对社会上对教师职业认识和观念的片面性而提出来的。教育是一门科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有学问不一定就能成为一名好教师。因此,进入新世纪,我们提出教师专业化问题。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潮流,是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方向。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获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出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名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主要有三点:第一,在职业道德要求上,从一般的道德要求向教师专业精神发展;第二,在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上,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第三,在劳动形态上要求从“教书匠”发展为“创造者”。4、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重视教师信息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师信息素养教育,是网络环境下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网络环境的扩张,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再是相对稳定的经验知识,而是不断翻新的信息知识,教师的职责主要是教会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能力,教师除了注重学科专业知识外,尤其要具有优秀的信息素养。在教育信息化条件下,教师必须掌握足够的教育信息技术,具备:1)从事独立的、自我引导的学习能力。2)了解信息世界的知识,批判性地处理与应用信息能力。3)具有提-第 5 页升信息利用的内在价值观,形成个人的信息风格能力。当然,在教育信息化条件下,教师只有学会学习,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与此同时,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姿态进行教育教学,在不断的研究与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况且,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者必备的素质,加强教师信息应用能力的培训,引导他们成为信息社会的优秀学习者和研究者与满足社会成员终身化学习需求是相适应的。5、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保证中小学教师的质量要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必须制定相应的制度法规,确定合理的质量标准,激励广大教师投身学习。1)建立激励机制,完善配套政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实行国家宏观指导,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分级培训的原则。教育行政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拟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配套政策,使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与中小学教师的使用乃至评职、晋升、加薪挂钩,以激励中小学教师自觉地、主动地参加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要加入个人业务档案,以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2)建立基于信息反馈的综合评价体系对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不能用一个尺度而要用多元的尺度去衡量,要动态全程评价教师。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认为应该建立基于信息反馈的综合评价体系,即:过程评价,阶段评价,综合评价。通过学员与师资双方的信息反馈,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对个人不同层次的评价层面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合理评定活动成效。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师资建设是关键,教师继续教育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推进教师教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