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最新《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x

    • 资源ID:47992561       资源大小:131.34K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x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1.居民点发展与分类;居民点的含义:人们为共同生活和生产而聚集的定居场所,是人类社会空间结构的一种基本形式。居民点的发展:无固定居民点固定居民点城市型居民点居民点的分类:城镇型居民点(城市、城镇)和乡村型居民点(中心村、基层村、自然村)2.城市产生的主要原因;第二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与农牧业分离)3.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工业化不仅促进原有城镇的发展,而且导致新型城市的涌现。4.城市定义及界定标准现代城市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和行政管辖。城市可以理解为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5.城市化定义及衡量指标城市化的内涵: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人口职业转变),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地域空间变化),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是国家和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衡量城市化的指标包括三个方面:城市数量、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1.了解古代西方城市发展各阶段的基本特征。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略)2.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周礼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管子“度地篇”中城市布局城市选地以及道路系统都有精辟的论述。 如选址:“高勿近埠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如布局:“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维绳”,这种观点打破了原周礼考工记的单一模式。 总结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受儒家礼制思想影响较大,强调中轴对称,但凸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在古代城市建设中得到体现,一些城市规划布局考虑地质、地理和地貌特点,城墙不一定方,轴线不一定直,自由外在的形式是富于哲理的内在联系。3.近现代规划理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产生背景、规划思想、实践规划思想:主张通过建设田园城市控制城市规模扩张,田园城市是兼有城市和乡村特点的新型城市结构形式。其特征是中心城市周围建设一圈较小的城镇田园城市,形成一个城市群,霍华德称其为“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 产生背景:19世纪末,工业化条件下,城市与适宜的居住条件之间的矛盾,大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霍华德的理论贡献 指导思想 :摆脱了传统规划主要用来显示统治者权威或张扬规划师个人审美情趣的旧模式,提出了关心人民利益的宗旨,这是城市规划思想立足点的根本转移。 城乡结合 :针对工业社会中城市出现的严峻、复杂的社会与环境问题,摆脱了就城市论城市的狭隘观念,从城乡结合的角度将其作为一个体系来解决。 体系完整 :设想了一种先驱性的模式,一种比较完整的规划思想与实践体系,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及其实践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社会研究 :首开了在城市规划中进行社会研究的先河,以改良社会为城市规划的目标导向,将物质规划与社会规划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田园城市与广亩城市的区别 (1)从社会组织方式上看:田园城市是一种“公司城”的思想,试图建立起劳资双方的和谐关系;广亩城市则是“个人”的城市,强调居住单元的相互独立。(2)从城市特性上看:田园城市是一种既想保持城市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秩序,又想结合乡村的自然优雅环境;广亩城市完全抛弃了传统城市的所有结构特征,强调真正地融入自然乡土环境之中。(3)从对后世的影响上看:田园城市模式导致了后来西方国家的新城运动;广亩城市称为后来欧美中产阶级郊区化运动的根源。卫星城镇理论20世纪初,霍华德追随者恩温:卫星城疏散人口。到1920 年代,恩温认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在形式上有如行星周围的卫星,因而提出了卫星城的概念来继续推进霍华德的思想。主张在大城市周围用绿地围起来,限制其发展,同时在绿地之外建立卫星城镇,设立工业企业,和大城市保持联系。卫星城镇从卧城半独立城镇完全独立的新城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规模趋向由小到大。1924年在阿姆斯特母召开国际城市会议上,提出“建设卫星城是防止大城市过大的重要方法”成为世界上建筑界、规划界公认,并给卫星城下了个定义: 卫星城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大城市的派生物。 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产生背景、规划思想、实践规划思想:工业化思想带入城市规划,主张提高市中心的密度,改善交通,全面改造城市地区,提供充足的绿地;城市必须集中,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城市拥挤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即大量高层建筑加上人车分离的高效率交通系统。产生背景:20世纪初,大城市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条件差,需改善城市有限空间。代表案例:光辉城市; 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 ;Plan Voisin ;昌迪加尔柯布西耶与霍华德的城市规划思想的比较(分散发展模式 VS 集中发展模式)相同点: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状况等问题不同点: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主张城市分散发展;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理论奠基于社会改革理想。柯布希埃的现代城市设想主张城市集中发展,通过大城市的结构重组,全面改造城市地区,希望以物质空间的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 索利亚马塔的“带形”城市理论背景:19世纪末的铁路交通大规模发展 。规划思想:城市应该以大运量、宽阔和高速的轨道交通运输干线作为轴线,各种空间要素、工程管线和建设地带聚集在其两侧来营造。可以限制城市的宽度,而城市的长度可以无限延长,未来城市不再是分散在不同地区的点,而是由铁路和交通干道相串联在一起的连绵不断的城市带。规划实践:斯大林格勒;哥本哈根的指状发展;巴黎的轴向延伸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 背景:19世纪末,工业化快速发展。规划思想:提出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时代,要以“确定方式”形成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要建立起城市空间的丰富多彩和人的活动空间的有机互动 ,促进人的尺度、环境的尺度与人的活动以及他们感受之间的协调 。主张通过城市空间的各种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的探讨,总结设施位置选择、布置及交通、建筑群布置的一系列基本准则 。戈涅的工业城市理论背景:法国建筑师戈涅(Tony Garnier)于1917 年提出了工业城市的设想,探讨了现代工业城市的功能组织问题。规划思想:其规划思想注重各类设施本身的要求和与外界的相互关系,并将各类用地按照功能划分的非常明确。戈涅在他的理想方案中布置了铁矿、炼钢厂、机械厂、造船厂、汽车厂、发电站等一系列工业部门,按照各自的功能和交通需求加以布局。 方案体现了明确的功能分区思想和原则,对解决19 世纪普遍的由于功能混杂而带来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现代城市规划重要的理论基石之一。 格迪斯的区域规划思想 背景:20世纪初规划思想:城市不是封闭和孤立的,而是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城市规划应该是城市地区的规划,城市和乡村要纳入同一体系,使规划包括若干个城市以及他们周围所影响的整个地区。城市规划要“先诊断后治疗”,通过“调查分析规划”的过程,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 邻里单位理论佩里(C.A.Peiry)1939 年发表专著对邻里单位(Neighborhood Unit)理论进行了全面阐述,这一理论指导了20 世纪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居住区的建设和空间组织。 邻里单位理论的目的是要在汽车交通开始发达的条件下,创造一个适合于居民生活的、舒适安全的和设施完善的居住社区环境。他认为,邻里单位不仅要包括住房,还要包括的环境和相应的公共设施,这些设施至少要包括一所小学、零售商店和娱乐设施等。 “人车分流”概念。 此外,这一理论的基本概念在苏联也得到了发展,孕育了被称为居住小区的布局原理。 有机疏散理论20世纪30年代,针对大城市过分膨胀带来的各种弊病,沙里宁提出有机疏散思想;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规划思想:城市与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一样都是有机的集合体,趋向衰败的城市需要有一个以合理的结构以利于健康发展。主张把城市划分成不同集中点所使用的区域,区域内又可分为不同活动所使用的地段。(1)把衰退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规划方案转移到适合的地方去。 (2)把腾出来的土地按规划进行调整,改作适宜的用途。 (3)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有价值的部分。 以往是将有秩序的疏散变为无秩序的集中,有机疏散思想能将无秩序的集中变为有秩序的疏散。沙里宁认为要实现“有机疏散”,一方面需要对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集中”,另一方面需要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的分散”。前者能给整个城市带来功能秩序和工作效率,后者能给城市的各个部分带来适于生活和安静的居住条件。 3. 几个主要宪章雅典宪章背景过程:1920年末,现代建筑运动走向高潮,1933年在希腊雅典召开的现代建筑国际会议上,提出现代建筑和建筑运动的基本思想和规则,并通过雅典宪章。主要内容: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同时还就城市的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解决方案,还提出保留名胜古迹及历史建筑的思想。马丘比丘宪章背景过程:1977年国际建筑师协会在秘鲁利马召开国际性学术会议,在古代文化遗址马丘比丘山上签署马丘比丘宪章。主要内容:承认和肯定雅典宪章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新的发展。认为追求功能分区不能够牺牲城市的有机组织,要重视城市中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同时,认为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过程,不仅要重视规划的编制,更要重视规划的实施。另外,马丘比丘宪章还就城市中的环境污染、历史遗产和文物保护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1)雅典宪章 1933思想基础: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上,认为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以形成良好的环境,则可自动解决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核心内容: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它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突破了过去追求图面效果和空间气氛的局限,引导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功能分区及其之间的机械联系从对城市整体的分析入手,对城市活动进行分解,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将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复原成为一个完整的城市。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制定规划方案,建立各功能分区在终极状态下的平衡状态,将城市看成了一种产品的创造,物质空间规划成为城市建设的蓝图。2)马丘比丘宪章 1977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必须把城市看作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不应当把城市当作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考虑,而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3) 两个宪章之间的有关变化雅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马丘比丘宪章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机统一起来,强调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马丘比丘宪章宣扬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各人类群体的文化、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雅典宪章将城市规划视作终极状态描述,马丘比丘宪章更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华沙宣言 (略)可持续发展: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将其作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战略。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现在得到国际社会较为普遍接受和认可的定义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源自于因经济的发展而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使人们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注意到对环境的保护。21世纪议程特别强调在制定政策,规划以及实施管理时“应当将经济、社会、环境因素综合地结合在一起而不能分裂开来,既考虑环境,又考虑发展”。 4. 战后的重要规划理论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简-雅各布斯,1961年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从专业理论的发展角度,规划师们过去集中讨论的是如何做好规划,而雅各布斯让规划师开始注意到是在为谁作规划。 20世纪 6070年代,城市规划理论界对规划的社会学问题非常关注:“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理论基础,是戴卫多夫 20世纪 60年代“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基本意义在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价值观,规划师要表达不同的价值判断并为不同的利益团体提供技术帮助。城市意象五要素 : 凯文林奇(1)路径: (2)边缘:(3)地区:(4)节点:(5)地标: 城市意象理论逐渐发展为城市设计应用意象要素,塑造城市空间景观。城市群体建筑、城市轮廊线、天际线对城市进行艺术、灵感的创作。 城市并非树形:C.亚历山大在1965年发表了城市并非树形一文,认为实际的城市空间是一种多重复杂的半网络结构,而现代城市规划则倾向于将其塑造成一种树形的结构,因此损失了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思想方法上论证了现代主义方法的简单化。 “公众参与阶梯”理论    美国规划师阿恩斯坦(S. Arnstein)提出了“公众参与阶梯”理论,将公众参与的程度和阶段进行了界定。她认为,衡量公众参与程度的标志只有一个,即公众所获决策权的大小。她按照公众参与由浅入深的程度,将参与的形式分为三类八个等级,形成了阶梯状的结构。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与编制程序1.城市规划的对象与定义城市规划的对象:城市土地使用为核心内容的城市空间系统。城市规划的含义: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2. 城市规划体系构成规划法规体系规划行政体系规划运作体系(规划编制/规划管理) 其中,规划法规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为规划行政和规划运作提供法定依据和法定程序。3.城市规划的阶段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由以下三个层次的规划组成: 1. 城镇体系规划: 全国、省(自治区)、跨行政区域、市域、县域五个类型。 2. 城市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纲要、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 3. 详细规划:控制性、修建性详细规划。 4.城市规划的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内容、测量资料内容5.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所谓强制性内容,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必备内容,应当在图纸上有准确标明,在文本上有明确、规范的表述,并提出相应管理措施。1.城市规划区范围。 2.市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域。3.城市建设用地。4.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5.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6.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7.城市防灾工程。6.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制度:分级审批7.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位与作用(1)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与管理、规划与实施之间衔接的重要环节。从规划到管理依法行政的依据; 从规划到实施控制、引导、监督。 (2)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有机衔接的关键层次。从宏观到微观上接总规(分区),下接修详(设计);从定性到定量控制要求深化、量化、具体化;从整体到局部控制指标细化、分解、落实; (3)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设计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手段。 从二维到三维平面控制与空间控制的结合;从规划到设计规划要求与设计条件的结合;从消极到积极控制与引导的结合。 (4)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公共政策平台。 从个体到群体利益协调的平台;从分歧到统一公共政策的具体化。 基本特征:介于土地管理与建筑管理之间。    (1)通过抽象的表达方式落实规划意图。   (2)具有法律效应和立法空间。   (3)具有相当的综合性。   (4)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强制性内容: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各类地块的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应作为强制性内容。8.六线规划(七线)红线:是指经过批准的建设用地红线、规划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 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 紫线:是指公布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黑线:是指高压线用地的控制范围; 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橙线:是指铁路和轨道交通用地范围的控制界线。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分类1.城市产业构成:三次产业    第一产业: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产业,包括农业、采矿业、制盐业、渔业、水产业等。城市第一产业主要是城郊区的农、林、牧、副,渔业,它为城市供应农副产品。城市所需农副产品对城市郊区的依赖程度反映城市经济发达程度。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其中主要是制造业和加工业,城市第二产业是城市最活跃的发展因素,对于多数城市而言,第二产业往往是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第三产业:又叫服务业,是拥有一定物质技术设备,为生活和生产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一般是在城市主导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主导产业服务的产业。2.城市用地构成:代码    用地类别中文名称    英文同(近)义词English R     居住用地     Residential 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Services 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Commercial And Business Facilities M     工业用地     Industrial W     物流仓储用地     Logistics And Warehouse S     交通设施用地     Street And Transportation U     公用设施用地     Municipal Utilities G     绿地     Green Space 5.城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标准关于居住用地、工业用地比重和人均指标的规定居住用地一般控制在18-28m2/人,特殊情况不得小于16m2;工业用地一般控制在10-25m2/人,特殊情况不得大于30m2;道路广场用地一般控制在8-15m2/人,特殊情况不得小于7m2;绿地不得小于9m2/人,其中公共绿地不得小于7m2。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22%-32%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15%-25%道路广场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9%-14%绿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8%-15%6.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分级控制规模(总户数、总人口)类型    居住区    小区    组团户数(户)    10000-15000    2000-4000    300-700人口(人)    30000-50000    7000-15000    1000-3000第五章 城市发展战略1.城市发展战略的三定: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城市职能指一个城市在其国家或区域范围内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和所承担的职责。 城市性质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指该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分工和职能,它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我国在城乡规划法中明确地把“确定城市性质”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首要内容。并认为城市各项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都要服从和体现城市性质的要求。正确确定城市性质,对城市规划和建设非常重要,不同的城市性质决定不同的城市规划特征。 城市规模指的是城市用地规模和城市人口规模,但用地规模往往是随城市人口规模而变,所以人们通常以人口规模来表示城市规模。确定城市规模是城市总体规划重要内容之一,是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的重要组成部分。 2.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关系国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土规划的专项控制和有机组成部分;区域规划主要是对区域内建设活动的空间统筹安排和协调;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3.人口规模预测方法: 4.常住人口、暂住人口、流动人口Ø    流动人口:指短期从市外进入城市办理公务、商务、探访友和节假旅游的人口;Ø    常住人口:无本市户籍,但已长期居住在城市里的常住非户籍人口;Ø    暂住人口:短期居住的非户籍人口;第七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交通性道路:解决城市中各用地分区之间交通联系以及与城市对外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特点是行车速度大,车辆多,交通性质以货运为主,车道宽,行人少,道路平面线型符合高速行驶的要求,道路两旁尽量避免布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生活性道路:解决城市各分区内部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的需要。特点是车速较低,交通性质以客运和行人为主,车道宽度可稍微狭窄些,道路两旁布置一些为生活服务的人流较多的公共建筑和停车场地。4) 城市道路的规划分类: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快速路:是联系组团间交通、中长距离和快速交通,是城市与高速公路的联系通道,应布置在城市组团之间的绿化分隔带中,且两侧不宜布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主干道:又称全市性干道,联系城市中的主要工矿企业、主要交通枢纽和全市性公共场所等,是城市的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一般红线宽度是30-45m。次干道:又称区干道,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交通路线,一般红线宽度是25-40m。支路:又称街坊道路,是各街坊之间的联系道路,一般红线宽度是12-15m左右。城市道路布置的基本要求满足组织城市用地布局“骨架”要求;满足交通运输要求;满足环境的要求;结合现状,节约用地;道路设计要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相协调交叉口分类平面交叉口:简单、信号管制、环形;立体交叉口:分离式、完全互通式、部分互通式;城市道路横断面类型及适用范围一块板式:所有车辆在同一条车行道上双向行驶,适于道路红线较窄,非机动车不多的情形,一般设置四个车道即可满足交通量的需要;二块板式:中间有一条分割带将车行道分为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中间是机动车道,两旁是非机动车道。可以减少对向机动车之间的相互干扰,适合双向交通量均匀且车速较快的情况。三块板式:两条隔离带将车行道分成3个部分,中间是机动车道,两旁是非机动车道。适用于道路红线宽度较大,机动车辆较多,且行车速度较快的情况。第八章 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城市管线综合:避让原则、共沟原则各类管线敷设产生矛盾时,避让基本原则是:(1)压力管让自流管;(2)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3)易弯曲的让不易弯曲的;(4)临时性的让永久性的;(5)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6)新建的让现有的;(7)检修次数少的、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的、不方便的。第九章 居住区规划设计1.居住区用地组成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用地、绿化用地。2.住宅用地(1)住宅类型(2)住宅日照间距确定标准日照间距是指当地正南向住宅满足日照标准的正面间距。日照间距系数: a=L/H不同方位日照标准间距L=L×b 3.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分级:居住区级(800-1000m)、居住小区级(400-500m)、居住组团级(150-200m)(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置形式:沿街布置、成街成坊(3)中小学规划布置要求(4)规划布置方式:两级布置、三级布置;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技术指标分析人口毛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2)。人口净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2)。 住宅建筑套密度(毛):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2)。住宅建筑套密度(净):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2)。住宅面积毛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2/2)。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万2/2)第十一章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规划保护内容:历史建筑、历史地段、历史环境我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1)文物 (2)历史文化街区 (3)历史文化名城(镇) 保护原则 (1)不能把城市历史文化财产当成一个博物馆:保护的目的在于重获活力,并采用法律、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措施,使之适应于现代生活的需要。(2)认真分析各个城市文化遗产的特点及其文化价值的精粹,采取不同的保护方针和措施。(3)从城市是一个大系统的观点出发,把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城市的传统布局、历史风貌、空间秩序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问题综合处理好。(4)加强立法,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制定详尽的保护及管理规定。在城市规划中对保护历史地段、控制建筑高度、得留视觉通廊等都应作出明确的规定。 (5)保护必须同城市建设过程结合起来。城市中旧的保护与新的改造之间应保持很好的协调。(6)保护应体现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真实性的特征,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组成部分。城市保护的特点城市是一个活的机体,始终处于新陈代谢的状态,因而是始终处于变化发展的状态之下,一成不变是绝不可能的。对于城市而言,保护只是局部,不会也不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城市,所以保留什么,改造什么,拆除什么以及如何保留、如何改造、如何新建对于城市保护而言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城市承担着交通、工作、居住和游憩的功能,始终为人提供服务。组成城市的各种建筑及群体,随着时间迁移不断地老化、过时,城市的结构网络及交通的发展是必然面临的问题。那么更新什么,如何更新,何时更新,如何在更新中保护,成为城市保护中的问题。-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x)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