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评估预测题.docx
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较短暂的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一时期称为()。A.关键期B.守恒期C.转折期D.过渡期【答案】 A2. 【问题】 教师在实验前不告诉学生实验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实验结论是什么,而是让学生带着明确的问题。自己动手进行观察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究、发现和获得新知识属于哪种实验教学 ()A.模仿性实验B.验证性实验C.探究性实验D.分段实验【答案】 C3. 【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环境因素B.社会条件C.主观努力D.成熟机制【答案】 D4. 【问题】 下列关于HIV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在人体血浆中增殖B.侵染T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全部丧失C.不能寄生在呼吸道黏膜细胞中D.蛋白质由自身核糖体合成【答案】 C5. 【问题】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叙述中与蛋白质无关的是()。A.溶酶体处理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以及侵入的一般病毒B.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经血液循环引起靶细胞作出反应C.细胞核实现对细胞质中物质代谢过程的调控作用D.甲基绿和吡罗红进入盐酸处理后的口腔上皮细胞【答案】 D6. 【问题】 小学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首要考虑()。A.形象性与兴趣性B.娱乐性与生活性C.科学性与思想性D.知识性与个性【答案】 C7. 【问题】 下列有关人体器官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在吸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B.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动脉与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C.心脏和血管中的瓣膜保证了人体血管中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答案】 A8. 【问题】 在学习“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学生通过搜集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特征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并交流展示对“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践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体现了生物课程基本理念中的()。A.提高生物科学素养B.倡导探究学习C.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D.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答案】 C9. 【问题】 当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的某一部分时,就会退回去重读困难的段落,放慢速度,这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A.计划策略B.调节策略C.监视策略D.组织策略【答案】 B10. 【问题】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定的()。A.实践活动B.认识活动C.课外活动D.兴趣活动【答案】 B11. 【问题】 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O2B.只要提供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CO2和ATPC.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产生ATPD.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含有ATP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答案】 D12. 【问题】 学校教育的基础是()。A.教师B.学生C.内容D.课程【答案】 D13. 【问题】 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与学生成绩有( )趋势。 A.负相关B.正相关C.没有关系D.若有若无【答案】 B14. 【问题】 板书时,教师经常会在某些关键字词下方划横线,以引起学生注意,强调课堂重难点。这种强化方式属于()。A.语言强化B.标志强化C.动作强化D.变换方式强化【答案】 B15. 【问题】 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A.教学媒体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答案】 C16. 【问题】 根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相关界定,下列行为动词不属于了解水平的是()。A.描述B.列举C.简述D.关注【答案】 D17. 【问题】 下列关于被子植物个体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双受精是指两个极核分别与两个精子结合B.受精卵分裂一次,形成两个细胞,顶细胞在上,基细胞在下C.玉米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胚乳组成D.胚芽是由顶细胞发育而来的【答案】 D18. 【问题】 某教师通过设置问题“陷阱”,让同学解答,“先错后纠”,达到强化学习的作用。这位教师运用的强化技能的类型是()。A.标志强化B.活动强化C.动作强化D.变换方式强化【答案】 B19. 【问题】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进化以个体为基本单位B.可遗传的变异产生进化的原材料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答案】 A20. 【问题】 B、C两点的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A.载体数量、能量B.能量、载体数量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能量、离子浓度【答案】 B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将评价分为( )。A.常模参照评价B.总结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标准参照评价【答案】 AD2. 【问题】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表现在()A.帮助人发现自身价值B.认识并发掘自身潜能C.形成并发展人的个性D.发展人的精神力量E.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答案】 ABCD3. 【问题】 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工业制HNO3的尾气中含有的NO2和NO常用NaOH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NO不能被NaOH溶液吸收。相同条件下NO2与NO的体积比如下,其中能被完全吸收的是 ( )A.1:2B.2:lC.1:3D.3:1【答案】 BD4. 【问题】 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用“活泼”一词造句,学生甲站起来说:“李华同学在体育课上的表现很活泼。”老师点评道:“很好。”学生乙站起来说:“河里的水很活泼。”老师沉吟了一会,点评说:“说水活泼不合适,这个句子不贴切。”学生乙狐疑地坐下了。你认为这位教师的做法有何不妥之处?()A.限制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B.没有敏锐地捕捉教育细节C.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D.开拓了学生的视野【答案】 ABC5. 【问题】 实现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主要可以通过( )。A.师范教育B.家庭教育C.新教师的入职辅导D.在职培训E.自我教育【答案】 ACD6. 【问题】 下列属于道德情感的有( )。A.义务感B.责任感C.事业感D.自尊感E.集体主义【答案】 ABCD7. 【问题】 根据课程的任务,可以把课程分为(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国家型课程【答案】 ABC8. 【问题】 教师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答案】 ABC9. 【问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通过( )体现出来的。A.知识观B.教学观C.学习观D.教师观E.学生观【答案】 AC10. 【问题】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多种活动交织在一起,具体包括( )。A.管理过程B.学习过程C.教学过程D.评价/反思过程【答案】 BCD11. 【问题】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包括( )。A.自我中心阶段B.相对功利阶段C.权威阶段D.可逆性阶段E.公正阶段【答案】 ACD12. 【问题】 当今教育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A.重知识轻能力B.片面追求分数与升学C.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唯成绩是论D.制约教学改革,标准固定划一E.以上问题都不是【答案】 ABCD13. 【问题】 课程目标的确定依据主要有( )。A.对学生的研究B.对社会的研究C.对教师的研究D.对学校的研究E.对学科的研究【答案】 AB14. 【问题】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 )。A.教师的领导风格B.班级的规模C.班级的性质D.对老师的期望【答案】 ABCD15. 【问题】 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外铄论观点的代表人物有()。A.弗洛伊德B.威尔逊C.孟子D.荀子E.洛克【答案】 D16. 【问题】 学生迁移的基因理论有( )。A.形式训练说B.奥苏伯尔的认知观C.经验类化说D.相同要素说【答案】 ABCD17. 【问题】 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包括()。A.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B.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C.人们的教育理想D.教育实践经验【答案】 ABC18. 【问题】 教育目的的功能是()A.导向功能B.调控功能C.评价功能D.激励功能E.社会功能【答案】 ACD19. 【问题】 注意的品质有()A.注意的稳定B.注意的范围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E.注意的敏捷【答案】 ABCD20. 【问题】 中学教学原则提出的依据有()A.教育规律B.教学实践的经验C.教育专家的研究兴趣D.教育教学目的E.现代科学理论【答案】 AB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问题:联系实际谈谈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意义。【答案】【要点】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意义主要有:(1)帮助幼儿学会理解尊重別人,正确认识自己。(2)帮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掌握人际关系准则,提高交往技能。(3)帮助幼儿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做人。(4)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主性和应变能力的发展。2. 案例:阅读某教材滕王阁序一课的教学实录(片段),完成第16题。师:读完了滕王阁序,大家喜欢这篇文章吗?喜欢的同学请举手。(少数同学举手)师:喜欢的理由往往都是相似的,而不喜欢的理由却未必一样。我想听听不喜欢的理由。生1:不知道写的什么。师:你觉得他写了什么?生1:写了游玩滕王阁的过程。(生笑)生1:(改口)不是一篇“游记”,而是“序”。师:“游记”与“序”有什么区别呢?生1:游记主要是记叙、描写为主,而“序”主要以议论、抒情为主。滕王阁序是由眼前之景抒发自己的人生感受,抒情、议论的成分很重,就跟兰亭集序一样。师:其实你还是基本读懂了文章。我还想听一听其他原因。生2:生字词太多。【答案】(1)优点:材料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体现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一原则。例如,教师在讲解“序”这一文体时,没有直接去介绍“序”的文体特征,而是让学生结合旧知及个人感悟来谈自己阅读课文的感受,通过“想听一听”学生不喜欢本篇课文的“其他原因”这一方式,引导学生说出读不懂、典故过多、生字词太多等问题,进而总结出序的文体特征。材料中教师合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在讲解过程中,教师适时利用投影展示相关评注,让学生借助直观的评注文字进行思考,启发学生寻找思考问题的角度,更深切地体会文章内容。不足:材料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多元化评价和有效性评价。例如学生完成朗读后,教师可灵活组织学生对学生朗读进行评价,或由教师明确指出其朗读优点或缺点,而不只是简单地评价学生读得好或者很好,应说出其优点具体体现在何处。(2)另辟蹊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放弃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对“为什么喜欢本篇课文”等类问题的追寻,而是从相反思路出发,让学生说一说“不喜欢”的原因,有助于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以问促思,拓展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要求学生思考并说出不喜欢滕王阁序的原因,有助于学生结合个人阅读感受进行思考,培养良好的思考习惯,提升深入思考研究的能力。无言鼓励,引导学生去表达感受。教师通过反向的发问,来鼓励学生参与课堂问答活动,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呆板、僵化地问答,使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提问,在回答与思考的过程中锻炼学生表达自我感受的能力以及总结的能力。组织引导,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伊始时要求学生说出不喜欢本篇课文的理由,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解决相关问题,从而发挥教师身为课堂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3.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原文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睛,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课文介绍定风波·三月七日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2单元苏轼词中的一首。另一首词为念奴娇·赤壁怀古。本单元其他词作为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苏轼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遏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单元说明这个单元学习宋词。选取的四位作家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都是宋词创作中有代表性的人物。教学本单元时,不要只局限于对某一篇作品、某一个作家的讲解、分析,而要把他们放在宋词的发展史中观照他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欣赏作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相关规定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重要作家知识及其他文学知识,能用于分析作品,帮助对作品的理解。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眼光审视作品的思想倾向,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局限。学生情况高二年级,班额45人。【答案】1.(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感受词人的形象,了解苏轼生平经历及思想。理解并准确背诵这一词作。过程与方法:从诵读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了解豪放词与婉约词的不同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词人乐观旷达坦然的人生态度,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2)确定依据: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本单元目标、本文内容及学生情况设立三维教学目标。具体如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学生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本单元为宋词单元,词的教学可以有不同的课型:或以串讲大意为主,加上名句赏析;或以诵读指导的方式为主,带动对诗词内容和主要写法的赏析;或将诵读和鉴赏交互运用,由教师讲解分析作品;或让学生提前准备,在课堂上给其他同学讲解一篇作品或介绍一个作家但是无论采取哪一种教学方式,都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作品先背诵下来。因为背诵是鉴赏的前提,不能充分地诵读就谈不上深入地鉴赏,那种先讲解再诵读的方式是不可取的。而教学任务的另一半就是通过分析、鉴赏,引导学生进入词的境界。可详细分析词中关键性的语句。教师可以通过对其中的重点语句的讲解、鉴赏,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拓展学生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补充词意的空白,从而更好地把握词中营造的艺术境界。中国古代文人虽然有着各不相同的人生经历,但是他们内心深处的矛盾冲突往往有很多相似之处。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学会知人论世的分析鉴赏方法,在了解词人的思想倾向的基础上,把握全词的思想内容。苏轼是宋代文学史上的诗文大家,也是词的革新与解放的高手。他的词是高度个性化的,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束缚、题材范围、格律规范和语言习惯,用词来抒情、记事、写景、议论、怀古、悼亡和寄人,被称作是“无事不可入”。他自觉地想在创作上区别于柳词,而另立别调。他作词屏弃了裁红剪翠,坦言自我,自然地形成了一种疏朗、刚健的独特风格。定风波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期的作品,通过对出行遇雨这一件小事的描写,表现了词人旷达超逸的胸襟,并表达了词人坦然面对人生的风雨,不畏坎坷,宠辱皆忘、超乎物外的旷达的情怀。在学习文本时,引导学生学习苏轼在困难坎坷面前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因为这首词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审美价值,也具有极高的精神审美价值。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会加深对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词风的认识和理解。2.第一环节:导入新课苏轼创作词的时候,面对的正是有井水处皆歌柳永词的局面,苏轼以雄健之笔,使豪放词异军突起。苏轼的豪放词。我们并不陌生,我们曾学过他的一首豪放词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齐读这首词,再来感受一下这震古铄今的豪放名篇的恢宏气势。请同学们结合念奴娇·赤壁怀古来归结一下豪放词在写景、抒情上都有什么特点?明确:写景:博大壮阔、气象恢宏。抒情:豪迈奔放。认识:正所谓苏轼的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而唱。这首词的出现,对于盛行着缠绵悱恻之调的北宋词坛,起着振聋发聩的作用。但是,同学们,豪放派的词是不是就仅仅只有在写景上:博大壮阔、气象恢弘。在抒情上:豪迈奔放这一类呢?还有一种豪放,豪放在词人豁达的精神和情怀。下面我们来鉴赏一首并没有博大壮阔的写景,也没有豪迈奔放的抒情,但却充满着词人豪放情怀的词定风波。第二环节:走近作者,了解背景4. 案例:阅读下面的作文题目和学生作文,完成第17-18题。【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自定角度。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全文不少于800字。【学生作文】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起这句诗,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能不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能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答案】本题考查字形的识记及常见病句的辨析、修改。【解题思路】根据题目中指定的需要找出错别字和病句的段落,结合已掌握的字形识记、病句部分基础知识,细心阅读案例中的学生习作,最终确定错别字及病句并进行修改。【答案】第段中的错别字为“一道琐”中的“琐”应改为“锁”;第段中的错别字为“纸醉金谜”中的“谜”应改为“迷”。第段中的病句为: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能不说这感情不壮烈?否定失当应改为: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这感情不壮烈?5. 有一天,三年级二班的王小明同学在自习课大声喧哗,不仅不听值日学生干部的制止,反而反唇相讥,值日干部要将这位学生拉到讲台前站着,结果两人闹别扭,在教室大吵大闹,大有兵戎相见之势。这时班主任进入教室,见到这种状况并没有立即批评他们,而是咳了一声,同学们见了班主任都乖乖地坐到了座位上。老师装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说道:“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这一大家都熟悉的句子,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大家情不自禁地“哇”了一声。他们的吵架也在大家的小声议论中慢慢淡去了。(1)请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8分)(2)班主任应该如何调解班干部和同学间的矛盾(12分)【答案】(1)材料中的王小明与班干部课堂突发事件是由于班级未形成良好的生生关系造成的。班主任对于此突发事件采取了冷处理策略,能够及时引导学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第一,小学生自控能力就比较弱。无法意识到纪律的重要性。虽然形成了初步的道德观念,但缺乏正确的道德意志或道德行为。材料中,王小明同学在自习课大声喧哗,不仅不昕值日学生干部的制止,反而反唇相讥,是这场冲突的导火索。第二,班干部管理没有采取正确的工作方法,材料中学生干部责任心很强,但方法不当,使双方矛盾恶化。不仅没有很好地处理纪律问题,反而使自己和其他同学产生了争执,造成了不良影响。(2)班干部是班级的领导核心,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一旦班干部和同学发生矛盾,班主任要具体分析,把解决矛盾的过程变成一种对班干部和其他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首先,教师要帮助班干部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班委的作用是组织、维系同学们和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组织大家共同参与班级事务。那么在处理事情时,就不能简单地模仿老师的方式方法。其次,教师对班干部要严格要求,不能姑息和溺爱,防止给同学留下偏袒班干部的印象,以免造成学生问的矛盾。最后,教师要指导班干部学会良好的沟通技巧。比如善于倾听、换位思考,当大家情绪都很激动的时候,不要当堂驳斥同学或与同学发生争论。作为班干部,有时候会批评同学,但也要注意技巧。要明白,批评决不是“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