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社会工作者提升试卷.docx
2022年社会工作者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2007年8月,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纳入( )管理轨道。A.制度化B.法制化C.行政化D.法规化【答案】 B2. 【问题】 根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规定,部分军队离休干部移交地方后,由民政部门管理,下列人员中,不属于民政部门管理的军队离休干部的是( )。A.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正营职离休干部B.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副团职离休干部C.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正团职离休干部D.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副团职离休干部【答案】 B3. 【问题】 为保证做事效率,及时处理百姓的问题,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办理信访事项,应当恪尽职守、秉公办事,查明事实、分清责任,宣传法制、教育疏导,及时妥善处理,不得推诿、敷衍、拖延,因此若无特殊情况,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 )内办结。A.15天B.一个月C.半年D.60天【答案】 D4. 【问题】 2010年苏某在服现役期间因患癌症去世。200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000元。全国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500元。去世前苏某每月的工资津贴为2000元。按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规定,当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其遗属的一次性抚恤金的额度为( )元。A.44万B.15万C.11.6万D.8.7万【答案】 C5. 【问题】 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是由()提出的。A.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B.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C.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D.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答案】 C6. 【问题】 关于加强禁毒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的任务目标,到2020年,建立较为完善的禁毒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工作格局和保障体系,禁毒社会工作者总量达到( )万人。A.5B.10C.20D.50【答案】 B7. 【问题】 下列机关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是( )。A.北京市人民政府B.重庆市人大常委会C.长沙市民政厅D.中国共产党深圳市委员会【答案】 B8. 【问题】 定期抚恤金是按( )给予的抚恤金。A.年B.周C.月D.季度【答案】 C9. 【问题】 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预防未成年人流浪是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做好源头预防是解决未成年人流浪问题的治本之策,()是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流浪的第一责任主体。A.家庭B.学校C.政府D.社会【答案】 A10. 【问题】 公民王某在执行武器装备科研试验任务中牺牲,被评定为烈士,按照烈士褒扬条例的规定,应由( )提出评定烈士的报告。A.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B.县级人民政府C.国务院有关部门D.国务院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答案】 C11. 【问题】 根据关于加强与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下列关于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社区居民委员会是街道办事处下设机构B.社区居民委员会可以设置下属的委员会C.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成员应由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担任D.新建住宅区居民入住率达到30,应及时成立社区居民委员会【答案】 B12. 【问题】 案例四: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4岁,大专学历,原为护士,现待业。A.反复呈现一个微弱的刺激B.求助者全身放松用以对抗紧张C.反复呈现多种强烈的剌激D.求助者绷紧面部肌肉对抗紧张【答案】 A13. 【问题】 假如寨子村于2019年6月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委会。2020年6月村主任郑某因故辞职,张某经法定程序当选为村主任。2021年6月,张某因不称职被依法罢免。王某于同月当选为新村主任。根据现行规定,王某的任期应当到( )结束。A.2025年6月B.2024年6月C.2023年6月D.2022年6月【答案】 B14. 【问题】 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从宏观的角度看有以下几种方式,其中不包括( )。A.加强法制建设B.积极开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制教育和普法工作C.健全法律援助制度D.倡导中国梦精神【答案】 D15. 【问题】 根据现行法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但未就业的成员,应当接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介绍的工作;无正当理由,连续( )次拒绝接受介绍的与其健康状况、劳动能力等相适应的工作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决定减发或者停发其本人的最低生活保障金。A.1B.2C.3D.4【答案】 C16. 【问题】 墙下条形基础埋深3m,受轴心荷载作用,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为600kN/m,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可按综合重度20kN/m3考虑,若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60kPa,则为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条形基础最小宽度为()。A.3mB.4mC.5mD.6m【答案】 A17. 【问题】 刘先生长期以来在某大学以自己的名义设立贫困学生奖学金,以支持贫困家庭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后刘先生身患重病,计划终止与该校的信托关系。根据信托法的规定,刘先生应当于终止事由发生之日起()内,将终止事由和终止日期报告该高校。A.10日B.15日C.20日D.30日【答案】 B18. 【问题】 根据社会保险法,下列情形中,属于领取失业保险金应当具备条件的是()。A.本人自愿中断就业的登记的B.有求职要求,但未进行失业登记的C.已进行失业登记,但无求职要求D.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答案】 D19. 【问题】 根据民政部关于对部分团体免予社团登记的通知,下列团体中,属于免予登记的是( )。A.中华慈善总会B.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C.中国足球协会D.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答案】 D20. 【问题】 军队干部经批准退休后,由()填发退休干部证明书和介绍信,并将干部个人档案材料转至退休安置地区的民政部门。A.团级政治机关B.军以上政治机关C.团级后勤部门D.军以上后勤部门【答案】 B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同辈督导团体的成员可能来自不同机构或团队,所以需要签订明确的督导契约。契约的内容应包括()A.团体成员的角色分工B.团体成员承诺提交相关服务记录C.每次会议持续的时间和会议程序D.团体成员承诺坚持参加督导会议E.会议主持人需完成团体督导记录【答案】 ACD2. 【问题】 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主要包括()。A.自我表露B.反映感受C.角色扮演D.冒险E.示范【答案】 BCD3. 【问题】 王某为某一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他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由于家庭贫困而提出申请法律援助,由于王某不识字,所以王某口头申请,由看守所的工作人员代为作书面记录,然后由看守所隔日转交给了法律援助机构,然后法律援助机构通知王某的近亲属提供证件、证明等材料。以下说法恰当的是()。A.王某应在确定被起诉的时候申请法律援助B.应由法律援助机构的人员代为王某作书面记录申请法律援助C.看守所应在王某申请后的24小时内转交给法律援助机构D.应是看守所通知王某的近亲属提供证件、证明等材料E.王某不符合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答案】 CD4. 【问题】 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工伤 ( )A.因私事在工作时间和地点与同事斗殴致伤B.在工作中因同事的操作疏忽而受伤C.下班乘公交车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受伤D.患职业病的E.在工作场合因醉酒而致伤【答案】 BCD5. 【问题】 ( )是被收养人条件。A.不满10周岁B.丧失父母的孤儿C.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D.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E.流浪的未成年人【答案】 BCD6. 【问题】 按照一般的社会标准,当青少年( )时,就结束青少年期进入成人阶段。A.具有应付社会与生活问题的能力B.自己感觉已经成人C.受到社会认可D.开始就业和工作E.能够进行性行为【答案】 AC7. 【问题】 (2020年真题)社会工作者小李选取某社区作为个案,分析社区治理的特征、机制、模式等内容。关于这项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有()。A.该研究的资料可以是某社区治理的新闻报道B.该研究可以尝试建构本土化的社区治理理论C.该研究的资料收集处理相对容易并便于比较分析D.该研究可以梳理某社区的发展历史及其治理特点E.某社区的社区治理模式可以复制推广到其他社区【答案】 ABD8. 【问题】 (2017年)根据劳动合同法,下列关于劳务派遣的说法,正确的有()A.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可以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适当费用B.劳务派遣用工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和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的实施C.用工单位给被派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D.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向被派遣劳动者按月支付劳动报酬,不能订立固定期限合同E.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答案】 BC9. 【问题】 下列哪些人员可以申请医疗救助()。A.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B.农村贫困户家庭成员C.无生活来源的人D.无劳动能力的人E.无劳动能力且无生活来源的人【答案】 AB10. 【问题】 危机介入模式认为,危机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 )阶段。A.潜伏B.危机C.重组D.解组E.恢复【答案】 BCD11. 【问题】 为解决本社区内商贩扰民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小张组织一些社区成员开展了一系列的社区活动,这里体现出了社区工作的()特征。A.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B.多元的工作对象C.集体行动D.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E.以民主价值观念为指导【答案】 ACD12. 【问题】 某学校五年级班主任张老师向学校社会工作者反映,班里随父母进城的学生小文突发白血病,其父母打工收入低,又没有给她购买医疗保险。社会工作者了解情况后,与学校沟通,准备链接一些资源帮助小文。下列做法中,属于链接正式资源的有( )。A.积极联系医院,争取医疗救助B.对接公益组织,多方筹措费用C.寻找专业机构,提供心理支持D.发动家长捐款。支持小文治疗E.争取亲属支持,轮流进行照顾【答案】 ABC13. 【问题】 下列关于家庭系统理论的核心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B.家庭系统中每一位成员的改变都会影响所有其他家庭成员C.家庭成员的行为遵循相互影响的循环因果原则D.家庭系统依据已经建立的规则运行E.每个家庭系统只包含一个次系统,归属于更大的社会系统【答案】 ABCD14. 【问题】 系统理论应用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在宏观层面,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有( )。A.协调者B.教育者C.倡导者D.计划者E.治疗者【答案】 CD15. 【问题】 老年人小组工作的注意事项重要的有( );干预小组动力。A.培养老年人的责任和信心B.及时向老年人家属汇报老年人在小组的表现C.尊重老年人的自决权D.尊重保密权E.平衡对小组和个人所负的责任【答案】 CD16. 【问题】 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妇女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任何侵犯。下列行为中,侵犯妇女生命健康权的行为有()。A.溺、弃、残害女婴B.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C.用迷信、暴力等手段残害妇女D.干涉妇女的结婚、离婚自由E.剥夺妇女的继承权【答案】 ABC17. 【问题】 某企业计划筹建一个非营利性质的养老院,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暂行条例,该养老院在申请登记时需()。A.有必要的场所B.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兼职人员C.有规范的名称D.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合法财产E.有必要的批示【答案】 ACD18. 【问题】 社会工作者小梁计划对自己所在机构做一项关于机构运营管理的个案研究,一般而言,个案研究的目标包括()。A.建构理论B.协助发展C.提升绩效D.提出策略E.回应需求,提供服务【答案】 ABCD19. 【问题】 优抚医院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A.伤病残军人B.军休干部C.孤老退伍红军老战士D.带病回乡复员退伍军人E.军队退休士官【答案】 AD20. 【问题】 根据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A.基金会申请前年度的检查结论为“基本合格”B.投入人对投入基金会的财产不保留任何财产权利C.基金会对取得的应纳税收入与免税收入分别核算D.基金会注销后的剩余财产用于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目的E.基金会工作人员平均工资薪金水平不得超过上年度税务登记所在地人均工资水平2倍【答案】 BC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某城某小区内有一位孙阿婆,现年78岁。孙阿婆的老伴已经去世多年,平时她跟独身的小儿子一起居住,其他5个子女都已成家立业,分别居住在同一城市的其他地方。去年冬,孙阿婆的小儿子意外身亡,孙阿婆一下子变成了依靠低保金生活的独居老人,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孙阿婆的其他5个子女谁都不肯照顾和赡养母亲。现在,年老多病的孙阿婆孤身一人独自生活,因行动不便也很少出门,有一顿没一顿地苦熬着日子。【问题】1在上述案例中。孙阿婆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2针对孙阿婆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答案】1上述案例中,孙阿婆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年老多病,缺乏照顾孙阿婆年老多病,行动不便,生活无人照料,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2)独自生活,精神落寞孙阿婆的老伴已经去世多年,一起居住的小儿子又不幸身亡,身边无人陪伴,缺乏精神慰藉。(3)生活拮据,苦熬日子孙阿婆的小儿子去世后,孙阿婆的生活来源只剩下低保金。2针对孙阿婆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的介入策略如下:(1)联系孙阿婆的5个子女,确定照顾孙阿婆的实施方案与孙阿婆的5个子女取得联系,要求他们通过协商,确定照顾孙阿婆的实施方案:将孙阿婆接到他们自己家中居住照顾(固定或轮流居住照顾);轮流定期前来照料孙阿婆的日常生活;为孙阿婆请一名保姆照顾其日常生活;将孙阿婆送进敬老院,实施院舍照顾。2. 案例:陈某是独生子,父母将近40岁才生下陈某,因此非常宠爱他。但是在陈某10岁时一场大病夺走了父亲的生命,之前为父亲治病,花去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此后陈某与母亲相依为命。读书时陈某比较贪玩,成绩不好。初中毕业后,陈某在一家工厂工作,25岁时结婚。婚后两年,陈某的母亲去世,只留下了房子给陈某。陈某现在32岁,依旧在工厂当工人,生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孩子出生后太太就辞职在家照顾孩子。最近工厂不景气,陈某被解雇,只能靠摆地摊来维持家用。太太整天督促陈某去找工作,可是却没有进展,夫妻之间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吵架。陈某在邻居的帮助下去申请社会救助,可是由于陈某和太太有家产和工作能力,并不符合社会救助的条件。陈某由于忙于生计,与孩子相处时间少,孩子都很害怕他,再加上陈某感慨过去没有好好读书,以至于学历低无法找到工作,因此对两个孩子的期望很高。最近上小学的儿子由于考试不及格,被他狠狠打了一顿,第二天没有去上课。问题:1以上案例中,陈某主要面对哪些问题?2假如你是家庭社会工作者,你该如何做出干预?请列出简要的干预要点。3该家庭属于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和要求是什么?【答案】1陈某面对的问题主要有:(1)个人方面:失业、孩子表现与陈某期望不符、与太太吵架等造成的情绪状况不佳,需要获得理解与支持;没有找到工作,需要进行培训以及获得就业信息等,也需要外界支持。(2)家庭方面:一是夫妻关系问题,例如和妻子因琐事发生口角;二是亲子关系问题,对待、教育孩子方面,陈某缺乏教育孩子的技巧,而且与孩子沟通少。(3)生活方面:家庭经济状况不佳,没有正式工作,地摊难以维持家庭开支,找工作不顺利,申请救助未成功,妻子照顾孩子不能外出工作。2针对陈某的现状,提出如下干预要点:(1)深入访谈,和陈某一同分析和寻找问题的根源,寻求处理个人心理问题方面的辅导策略。(2)对陈某和其太太进行婚姻辅导,促进夫妻间的沟通,以协调夫妻双方的关系。(3)建议陈某参加讲座或辅导,或与孩子的老师联系,学习合理教养孩子的方式和方法。(4)建议陈某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以增强个人的就业能力,寻找稳定的工作。(5)寻求社会资源,以缓解陈某的家庭经济压力。3陈某家庭现阶段属于学龄子女家庭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和要求是:(1)培养子女的独立性。(2)对学校等新的机构和社会成员保持开放态度。(3)接纳家庭角色的变化。3. 案例: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领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家庭较多。最近社会工作者发现“等、靠、要”的思想在该地区开始蔓延,申请享受低保待遇的家庭有所增长,甚至出现家庭两代都申请的现象。社会工作者在该地区了解到,有人觉得自己学历低、没技术,找不到工作;有人反映周边虽有一些工作岗位,但不理想;还有人认为,如果外出工作,路远、待遇低,还不如待在家。问题:1分析该地区申请享受低保待遇家庭数量较多的原因。2从提升服务对象能力的角度,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展哪些方面的服务?【答案】【答案要点】1社会工作者在参与社会救助过程中需要认真分析服务对象的贫困程度、致贫的原因以及可能获得的救助类型等。该地区申请享受低保待遇家庭数量较多的原因可能包括文化素质低、缺乏知识和技能、缺乏求职信息和技巧等。具体原因如下:(1)文化素质低。贫困的产生是与社会成员个人因素相关的,例如文化程度低。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在该地区了解到,有人觉得自己学历低、没技术,找不到工作,这说明社区中一些人的贫困可能是因为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较低造成的。(2)缺乏知识和技能。例如有人认为自己没技术,所以找不到工作。(3)缺乏求职信息。例如有人反映周边虽有工作岗位,但不理想。(4)其他原因。例如求职技巧掌握不足、对工作期待较高、过度依赖低保等,这些也会造成持续贫困。2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大多是老、弱、孤、病、残、贫的社会困难群体,其中一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依靠自身力量难以改善生活状况;还有很大一部分有劳动能力,只是暂时性贫困。社会工作者此时有必要帮助他们制定最有利的反贫困策略,增强其自身的脱贫能力。除了协助其获得政策范围内的救助外,社会工作者还要帮助贫困家庭和个人发掘社会资源,提高生存能力,培养工作技能,改善生活质量,通过自身努力彻底摆脱贫困。能力建设包括学习能力、专业技能以及社会能力等方面。在生活压力之下,救助对象的就业意愿比较强烈,但是文化素质低、缺乏知识和技能、没有求职信息和技巧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救助对象再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机会。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家庭而言,需要积极开展能力建设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摆脱贫困状态。例如,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的职业技能培训,转变服务对象的就业观念,帮助其提高操作技能、创业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等。社会救助对象大多是群体,对这部分服务对象:(1)进行技能培训,例如妇女刺绣学习班、毛衣编织等,并发动社区资源提供销售渠道;针对求职技巧不足的服务对象,进行求职知识的培训与学习;针对服务对象人际沟通信心不足、不敢外出的问题,可以提供小组或个案辅导。(2)提升服务对象就业的信心,开展成功就业宣讲团、事迹展等活动,为服务对象树立身边的榜样,使他们体会到可以就业以及就业的好处。(3)组织服务对象寻找职业机会,例如动员服务对象在网络、报纸等媒体收集求职信息,制作宣传手册,或专门建立网站、QQ群等,及时提供求职信息。4. 案例: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领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家庭较多。最近社会工作者发现“等、靠、要”的思想在该地区开始蔓延,申请享受低保待遇的家庭有所增长,甚至出现有的家庭两代人都申请的现象。社会工作者在该地区了解到,有人觉得自己学历低、没技术,找不到工作;有人反映周边虽有一些工作岗位,但待遇不理想;还有人认为,如果外出工作,路远、待遇低,还不如待在家。问题:1分析该地区申请享受低保待遇家庭数量较多的原因。2从提升服务对象能力的角度,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展哪些方面的服务?【答案】1社会工作者在参与社会救助过程中需要认真分析服务对象的贫困程度、致贫的原因以及可能获得的救助类型等。该地区申请享受低保待遇家庭数量较多的原因可能包括文化素质低、缺乏知识和技能、没有求职信息和技巧等。具体原因如下:(1)文化素质低。贫困的产生是与社会成员个人因素相关的,例如文化程度低。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在该地区了解到,有人觉得自己学历低、没技术,找不到工作,这说明社区中一些人的贫困可能是因为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较低造成的。(2)缺乏知识和技能。例如有人认为自己没技术,所以找不到工作。(3)缺乏合适的求职信息。例如有人反映周边虽有工作岗位,但不理想。(4)其他原因。例如求职技巧掌握不足、对工作期待较高、过度依赖低保等,这些也会造成持续贫困。2社会救助工作的服务对象大多是老、弱、孤、病、残、贫的社会困难群体,其中一部分人丧失劳动能力,依靠自身力量难以改善生活状况;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有劳动能力,只是暂时性贫困。社会工作者此时有必要帮助他们制定最有利的反贫困策略,增强其自身脱贫能力的培养和塑造。除了协助其获得政策范围内的救助外,社会工作者还要帮助贫困家庭和个人发掘社会资源,提高生存能力,培养工作技能,改善生活质量,通过自身努力彻底摆脱贫困。能力建设包括学习能力、专业技能以及社会能力等方面能力的增强。在生活压力之下,救助对象的就业意愿比较强烈,但是文化素质低、缺乏知识和技能、没有求职信息和技巧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救助对象再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机会。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家庭而言,需要积极开展能力建设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使其摆脱贫困状态。例如,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的职业技能培训,转变服务对象的就业观念,帮助其提高操作技能、创业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等。社会救助对象大多是群体,对这部分服务对象:(1)进行技能培训,例如举办妇女刺绣学习班、毛衣编织等,并发动社区资源提供销售渠道;针对求职技巧不足的服务对象,进行求职模拟知识的相关培训与学习;针对服务对象人际沟通信心不足、不敢外出的问题,可以提供小组或个案辅导。(2)提升服务对象就业的信心,组织成功就业宣讲团、事迹展等,为服务对象树立身边的榜样,使他们体会到可以就业以及就业的好处。(3)组织服务对象寻找就业机会,例如动员服务对象在网络、报纸等媒体收集求职信息,制作宣传手册,或专门建立网站、QQ群、微信公众号等,及时提供求职信息。(4)改变服务对象中可能存在的错误认知,通过社区宣传栏、宣传手册,帮助他们树立劳动光荣、劳动致富的思想意识。(5)链接地区内外企业资源,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就业环境,并妥善处理留守的家人,使他们安心外出工作。5. 社会工作者在一次走访中发现王老先生独自在家。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到来,他很高兴,交谈中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王老先生现与儿子一家同住,儿子和儿媳外出工作时,家里只留下他一个人,社会工作者观察发现,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老人抱怨,退休工资都交给儿媳,身上没有任何零花钱。同时,社会工作者还注意到王老先生手臂上有多处淤青,问其原因,王老先生沉默不答,表情紧张。社会工作者向社区居委会进一步了解情况,得知王老先生今年80岁,以前是老伴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老伴去世后,主要由儿媳照顾:儿媳觉得老人不做家务,不讲卫生,一起生活碍事,常常为此打骂老人,有时还不让老人吃饱,儿子去外地出差时,儿媳还经常将老人反锁家中。【问题】1社会工作者在本案例中运用了哪几种收集资料的方法?2列举本案例中老人受到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的类型及行为表现。【答案】1收集服务对象资料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向服务对象进行询问;向服务对象的相关人进行咨询;查阅服务对象的档案记录;进行家访等。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家访。具体表现是:社会工作者在一次走访中发现王老先生独自在家。并了解到王老先生现与儿子一家同住,儿子和儿媳外出工作时,家里只留下他一个人。这运用了家访的方法。(2)观察。具体表现是:社会工作者观察发现,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3)询问。具体表现是:社会工作者通过和王老先生的交流,了解到王老先生的近况,询问王老先生手臂淤青的原因,并向社区居委会进一步了解情况。2虐待老人是指恶意对待老人,在身体上、情感或心理上、性方面或经济方面对老人构成非人道对待或剥削。疏于照顾老人既包括主动也包括被动地让老人得不到所需的照顾,导致老人的身体、情绪或心理方面的健康的衰退。案例中老人受到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的类型及行为表现如下:(1)身体虐待:王老先生手臂有多处淤青,原因在于儿媳觉得老人不做家务,不讲卫生,一起生活碍事,常常为此打骂老人;不让老人吃饱饭,将老人反锁在屋里,限制老人的人身自由。(2)情感或心理上的虐待:老人丧偶不久,被儿媳嫌弃,其在情感上受到虐待。(3)经济虐待:老人退休工资交儿媳后,无零用钱,其经济权利被剥夺。(4)他人疏于照顾:老人吃饭吃不饱、没人洗衣服,Et常基本生活无人照料。(5)自我忽视: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老人没能充分照顾自己又得不到他人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