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陕西省教师资格通关提分卷.docx
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已灭绝的生物的“复生”将不再是神话。如果世界上最后一只野驴刚死亡,以下较易成功“复生”野驴的方法是()。A.将野驴的体细胞取出,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经脱分化、再分化,培育成新个体B.将野驴的体细胞两两融合,再经组织培养培育成新个体C.取出野驴的体细胞核移植到母家驴的去核卵母细胞中,经孕育培养成新个体D.将野驴的基因导人家驴的受精卵中,培养成新个体【答案】 C2. 【问题】 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这种甲虫与落叶树之间是捕食关系B.这种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C.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D.这种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答案】 C3. 【问题】 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是()。A.心理测验B.心理分析C.心理辅导D.心理咨询【答案】 A4. 【问题】 某人用15N标记某种碱基研究细胞的分裂实验中,发现:15N起初出现在细胞核中,然后逐渐转移到细胞质基质和核糖体上。这种被标记的碱基最不可能是()。A.腺嘌呤B.胸腺嘧啶C.尿嘧啶D.鸟嘌呤【答案】 B5. 【问题】 下列与演示实验基本要求无关的叙述是()。A.讲清演示实验的步骤和方法B.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C.指导学生正确操作D.方法要科学、操作要规范【答案】 C6. 【问题】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A.布鲁纳B.维纳C.苛勒D.奥苏伯尔【答案】 D7. 【问题】 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答案】 D8. 【问题】 儿童发展的最佳期为()。A.3岁B.5岁C.7岁D.9岁【答案】 C9. 【问题】 旨在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以及教学的可能缺失,作为调整课程、改进教学和学习的依据的评价是()。A.配制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答案】 C10. 【问题】 某人手指受伤,一段时间后自动愈合,这一过程中伤口的细胞不会发生()。A.有丝分裂和分化B.同源染色体分离C.DNA复制D.纺锤体的出现和消失【答案】 B11. 【问题】 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答案】 A12. 【问题】 C4途径中,CO2的受体是()。A.草酰乙酸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天冬氨酸D.二磷酸核酮糖【答案】 B13. 【问题】 在了解鱼的尾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如果单凭观察难以得出结论,可采用的方法是()。A.归纳法B.观察法C.调查法D.实验法【答案】 D14. 【问题】 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A.甲运输被促进B.乙运输被促进C.甲运输被抑制D.乙运输被抑制【答案】 D15. 【问题】 最新研究表明,玉米茎叶夹角由多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如玉米茎叶夹角由A(a)、B(b)、C(c)三对基因控制,且基因型为aabbcc植株的茎叶夹角度数为x,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茎叶夹角度数减小y。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选择茎叶夹角最大为x-3y的植物自交,有可能培养出最适于密植的植株B.如玉米的夹角为x-3y,则植株的基因型有7种C.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自交,子代的夹角有7种表现型D.如AA与aa杂交得到F1,F1自交,F2有3种表现型,说明A与a问有明显显隐性关系【答案】 D16. 【问题】 细胞衰老和凋亡对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的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而衰老B.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C.受遗传机制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随年龄增大而增多,细胞体积随年龄增大而变小【答案】 D17. 【问题】 下列可以看做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喝牛奶进入胃中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C.口服抗菌药物D.肌肉注射青霉素【答案】 D18. 【问题】 下列有关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胚胎分割时需将原肠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B.卵裂期胚胎汇总细胞数目和有机物总量在不断增加C.胚胎干细胞具有细胞核大、核仁小和蛋白质合成旺盛等特点D.胚胎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细胞.可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取【答案】 D19. 【问题】 “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互补性C.差异性D.阶段性【答案】 C20. 【问题】 用含32P的磷酸盐培养液培养动物细胞,一段时间后,细胞的结构以及化合物中可能具有放射性的是()。A.B.C.D.【答案】 C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美国的韦克斯勒的智力量表包括( )。A.智高测评B.学龄前智力量表(WPPIS)C.儿童智力量表(WISC)D.成人智力量表(WAIS)【答案】 BCD2. 【问题】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 )。A.获得B.转化C.摄取D.评价【答案】 ABD3. 【问题】 教育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主要有以下交流形式()。A.校际间的学术交流B.互派留学生C.信息高速公路D.出国旅行E.文艺作品交流与共享【答案】 AB4. 【问题】 下列哪些教师的教学工作较为成功?( )。A.有激励作用B.生动活泼C.富于想象D.热心于自己学科E.照本宣科【答案】 ABCD5. 【问题】 合乎法则的熟练技能具有的特性有( )。A.流畅性B.迅速性C.经济性D.同时性E.适应性【答案】 ABCD6. 【问题】 在我外出开会期间,班上有个少先队员和一个非队员打架。我回校后班上学生告诉了我,并说已经处理过了。也许我们往往会把它轻易地放过去,但是我想到一个教师应该了解一下学生们是怎样处理的,从中或许能够抓住孩子们身上的智慧和发光点。A.说服法B.树立榜样法C.奖励法D.陶冶法【答案】 AD7. 【问题】 以下关于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描述正确的是()。A.它包括五种因素三种过程B.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C.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D.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过程为基础E.评价反思过程会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答案】 ABCD8. 【问题】 课堂问题行为的控制策略有()A.消退策略B.疃示策略C.直接纠正策略D.惩罚E.交往【答案】 ABCD9. 【问题】 学生迁移的基因理论有( )。A.形式训练说B.奥苏伯尔的认知观C.经验类化说D.相同要素说【答案】 ABCD10. 【问题】 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A.物质性B.内潜性C.展开性D.外显性E.简缩性【答案】 ACD11. 【问题】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 )。A.强化法B.代币奖励法C.行为塑造法D.示范法E.暂时隔离法【答案】 ABCD12. 【问题】 虽然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发育,但其速度各异,因此,从总的方面可以分为()A.身体总发育B.生殖系统的发育C.运动系统的发育D.神经系统的发育E.消化系统的发育【答案】 ABD13. 【问题】 组成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是()。A.学科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E.学周安排【答案】 ABCD14. 【问题】 以下属于学习者练习曲线的特点的是( )。A.开始进步快B.中间有高原期C.后期进行慢D.一直是进步的【答案】 ABC15. 【问题】 元认知包括()A.元认知知识B.元认知体验C.元认知理解D.元认知途径E.元认知监控【答案】 AB16. 【问题】 我国制定义务教育法是为了( )。A.发展基础教育B.扩大教育规模C.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D.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答案】 ACD17. 【问题】 近年来,新兴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有( )。A.教育行动研究B.教育典型研究C.教育性质研究D.教育对象研究E.教育叙事研究【答案】 AC18. 【问题】 新时期教育需要对班主任提出的能力要求包括()A.教育教学能力B.班级管理能力C.自我调节能力D.道德反思能力E.精神关怀能力【答案】 ABD19. 【问题】 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是德育的基本途径。A.思想品德课B.其他学科教学C.班会D.课外活动E.学校例会【答案】 AB20. 【问题】 学校物质文化的两种表达方式是( )。A.制度文化B.活动文化C.学校环境文化D.设施文化E.形态和体系文化【答案】 C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某教师在“文艺复兴”一课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通过对文艺复兴中的科学探索和认识,培养学生的理性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通过对人文主义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培养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的影响。(10分)(2)试结合有关课程目标的知识,分析其问题。(6分)【答案】(1)文艺复兴是欧洲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使宗教改革的出现,为启蒙运动的兴起准备了思想条件,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给封建思想以沉重的打击,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2)“培养学生的理性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都属于课程目标,而非教学目标。在目标叙述上,主语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2. 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并说明理由。【课题名称】清流【教学对象】选修“创作”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用支声复调改写二声部歌曲清流【主要目标】学习支声复调,能够模仿范例改写一个乐句。(其他目标略)【教学过程片段】一、导入阶段(略)二、展开阶段:新课教学1老师播放合唱曲清流,学生欣赏。2视唱歌曲旋律(1)学生随琴视唱歌曲低声部旋律,老师注意纠错。【答案】这个课例在教学设计上具备一定的优势,在课程设置上也存在一些问题:(1)教学内容上从视唱、模唱、欣赏、创编等设计活动丰富多样。(2)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教师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符合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3)在上述课例中,教师通过讲解知识点,并让学生们独立进行旋律的创作,突出了学生的实践性和创造性,符合新课标理念中的“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4)在课例的最后,教师点评了同学们的创编作品,并突出表扬一位同学的创编内容,肯定了全体,同时又针对某一同学的表现进行了肯定,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中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5)从教案展示出来的部分来看,教师设计的问题太难,要求太高。“视唱”“三度、四度关系”“节奏相同”“复调手法创作”这些内容很专业,教师预设普通高中生能回答出这些问题,是“备学生”的失误。该课例的一系列活动体现了“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基本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要加强学生的主动意识,时刻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不断丰富教学环节和内容,同时将自评、互评以及他评充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理念安排教学。3. 人类和动物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人类看书识字,而动物不会看书识字,如果一个人不看书,无疑就接近动物了,也就失去人的优势。要求:请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答案】材料作文关键是要做好立意,安排结构展开写作。评分标准(一)写作分数等级划分一等(50-38)紧密围绕教育学背景、教师身份写作,中心切合"教师要不断学习进步"、"教师需终生学习"等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情真意切、结构严谨'文体明确、语言优美、引经据典、字体优美;(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素养,结合教育场景、学生心理,站在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维度书写)二等(37-25)站在教师立场思考主题,中心符合教师"开卷有益""重视培养学生读书识字兴趣"等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文体突出、语言通顺、字迹清楚;(符合教师的职业素养,稍微联系理论和现实)三等(24-12)站在普通个人角度,中心基本符合"人应该多读书,保持人的优势"等题意、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文体基本符合、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潦草;(行文相对幼稚,没有联系教师身份与教育发展,仅谈人生道理)四等(11-0)"三观"观念错误,中心偏离题意、不明或立意不当、内容空洞、文体不明、娇揉造作、结构混乱、语病多、字迹难辨。(不具备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基本写作能力欠缺)(二)写作硬性扣分项目写作与文章相关的硬伤主要集中在内容残缺和语言表达基本功上,主要几大硬性扣分项目有:标题,不写,扣5分文章结尾:不写,字数多于600字,扣10分:少于600字,残文11分以下。语句错误:2个扣1分,5个扣3分,多余5个,字句错误降等,降12分。活到老学到老谈教师要重视读书培根在论读书中提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书是知识的海洋,“能够读书”使人类有别于动物,保持理性、冷静。然而,近些年的调查数据却揭露了一个无情的事实:中国读书率日趋下降中国已经面临阅读危机。这不仅是对一个千年文明古国的有力讽刺,也给当代人尤其是教师,一个深刻的警醒:读书。迫在眉睫,唯有读书,才能变得聪颖睿智。读书能够促进教师的精神生长。人,最可怕的是灵魂空虚和精神萎缩。由于生存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一个对书籍敬而远之的人,不管他怎样刻意包装,总是难以潇洒起来的,唯有经过书卷的浸润,才有可能超越自我、发展自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教育家的成长历史,就是他读书的历史。教师作为传承文化的使者,必须伴随着读书而发展,进而超越自我。读书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读书是新课改的需要。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尖锐而有力的挑战。新课程不再像传统课程那样统一机械、墨守成规、很少变通,而是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多元智力和多元价值取向决定了教学目标和结果的不确定性;个别化教学决定了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综合性的加大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确定;师生共同探讨新知决定了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个娴熟而高超的教育教学设计者、决策者、支配者、智者、专业知识的发展者和创造者,而所有的这些都有赖于读书。当然,读书要讲究方式方法,要“读活”不“读死”。孔子在论语里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引用到读书上,就是“读而不思则罔,思而不读则殆。”孟轲在孟子中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书中讲述了不迷信书本、学思结合的思想。读书是大脑对知识的存储过程,思考是大脑对知识筛选的过程。如果只重“存储”而忽视“筛选”,那么你就只能成为“书袋”。因此,读书的时候要思考,思考多了才会感触更深更浓,直至豁然开朗、日益进步。毛主席常说:“活到老,学到老。”一名教师,只有多读书,才能不断提高认知。不断成长,为职业实践指导方向,增强信心、力量,进而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神奇。相信只有多读书的教师才能紧跟时代脚步,成就更加辉煌的人生。4. 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分析下列案例片段:在一堂学唱课上,学习某歌唱家演唱的珊瑚颂。某老师引导:“请同学们来听一听歌曲中的歌唱家的音色特点是什么样的?”一位男同学认为这首歌曲是女低音演唱的。教师有点恼火,对他的评论不理不睬学生十分茫然。要求(1)对案例提出自己的判断。(2分)(2)对教学过程客观评价。(6分)(3)对案例提出教学建议。(7分)【答案】(1)虽然本案例存在一定的可取之处,但这是一个问题案例。(2)本案例中的导入环节是个很好的导入,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引出本课的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突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这一理念。但是这名老师对这名男同学的回答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这样的行为显然是不合理的,没有做到课程理念中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这一理念。(3)如果我是这名老师,我会让这名男同学阐明自己的理由,并耐心向他解释清楚女低音与女高音的差别。真正帮助他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5. 教学设计: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研究与练习。游览胜迹。避格高山,常常能引发文人墨客的贲思,从而催生许多优秀的作品。秦山为五岳之尊,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符号,登临赋诗者众多。阅读登秦山记,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一些写泰山的诗文,探讨历代文人寄托在泰山上的情感,探究其背后包含的文化意义。【答案】活动形式:小组合作交流活动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精彩片段分析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明确:(板书)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再写:山麓-山项。路程:四十五里(远)石级:七千有余(高)路线:中谷一西谷山巅(险)最后顶景:苍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一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居雾若带然(高峻)一(远一近)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蒲数十立者,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