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科技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解读.docx
-
资源ID:4802271
资源大小:27.49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城市规划科技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解读.docx
城市规划科技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解读惠农区城市大环境绿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总论.61.1项目提要.6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71.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81.4综合评价与结论.8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92.1项目由来与形成.92.2项目区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现状.9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目的意义.9第三章建设条件分析123.1自然地理条件.123.2社会经济条件133.3林业生产管理条件.143.4土地资源条件.153.5劳力资源条件.163.6种苗供应分析.1623.7基础设施条件.17第四章建设方案.184.1项目指导思想及原则.184.2项目区范围.184.3项目建设规模.194.4建设布局.194.5项目建设内容.194.6营林技术措施.20第五章森林保护与环境保护225.1森林管护225.2环境保护23第六章项目组织与经营管理.256.1经营管理形式256.2项目管理机构.256.3项目管理.25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77.1投资估算原则277.2投资估算依据.277.3项目建设投资估算.277.4资金筹措.27第八章项目建设进度288.1项目建设期限.2838.2建设进度安排.28第九章效益分析与评价.299.1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299.2社会效益分析评价309.3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319.4综合评价.30第十章项目建设保障措施.3310.1政策支持保障措施.3310.2资金筹措与投入保障措施3310.3施工组织保障措施.3310.4信息管理、科技推广与服务保障措施.3310.5项目经营保障措施.3410.6其它保障措施.34主要附表和附图一、附表1、项目区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2、项目建设内容、进度一览表3、种苗需求量表4、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明细表二、附图1、项目区森林资源现状图2、项目建设总体布局图第一章总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石嘴山市惠农区城市大环境绿化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石嘴山市惠农区林业局殷建军1.1.3项目主管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局1.1.4项目性质新建1.1.5建设目标及宗旨建设目标:20212021年,利用三年的时间,完成惠农区城市区周边道路绿化建设,新增绿化面积2833亩,推5进“蓝天碧水”工程的实施,打造森林城品牌,加快生态园林城市和环保城市建设步伐,推动城市现代化进程。宗旨。依靠国家政策支持,利用国家投资优势,科学规划,狠抓落实,大搞造林绿化,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美化环境,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对外改革开放形象,为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1.1.6项目区范围项目区位于惠农区正谊关地区,即东至石中高速公路,西至贺兰山东麓,南至惠农火车站,北至宁蒙交接,面积2.7万亩。1.1.7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建设内容。造林2833亩,林种为防风固沙林。实行以灌木为主,乔灌结合,混交造林。配套打机井6眼,井深为180220米,井距600米左右,单井出水量80m2/n。敷设输水管道18.9公里。规模。林带单侧宽50米,绿化长度18.9公里。1.1.8项目建设期限及进度期限:20212021年进度。项目建设共设计造林2833亩,计划2021年建设500亩,2021年建设1300亩,2021年建设1033亩。1.1.9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542.7万元。61.1.10项目效益项目建设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同时也产生社会、经济效益。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国家生态环境重点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原则: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坚持尊重自然规律、科学选择树种;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坚持立足抗旱造林、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坚持造管并重,立足长远发展;1.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坚持国家营林经济技术标准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整地:0.7台班/亩600元/台班栽植:111元/亩水利工程:80000元/公里机井:280000元/眼苗木:197元/亩灌水:46元/亩抚育:7.8元/亩7管护:7.1元/亩1.4综合评价与结论本项目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同时也产生社会、经济效益。项目建设符合本地实际,适宜社会发展需求。项目可行。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项目的由来和形成惠农区城市区地处宁夏最北端,东临黄河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隔河相望,北与内蒙古乌海市接壤,西屏贺兰山,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北大门。惠农西北部地区地处沙漠边缘,是内蒙古沙尘暴的加强源地,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每年35月份,沙尘遍地,气候异常恶劣。新的惠农区成立后,确立了以工业经济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格局,城市区迅速扩展,城镇人口急速增加。为了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经济发展环境和对外形象,确立了以营造防风固沙林,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城市周边8生态环境,实现“蓝天碧水”的目标。2.2项目区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现状项目区地处内陆深处,气候干旱、雨雪稀少、风沙大、蒸发强烈、地下水位高、盐碱化程度严重。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植被稀少,大面积荒地裸露,风、水侵蚀严重,水土流失量大,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由于生态条件差,干旱、霜冻、干热风、沙尘暴以及洪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民生活及工农业造成严重损失。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目的意义必要性。惠农区城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接处,当地恶劣的自然条件急需采取措施加以治理。惠农区城市大环境绿化工程,是改善城市区周边地区生态环境不可替代的重要措施。2.3.1城市周边地区在惠农区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惠农区是以煤炭、冶矿等产业为主的老工业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对促进城市建设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城市区所在位置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成灾害频繁发生,每遇洪水、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使国家财产和人民生活蒙受重大损失。虽然近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环境改造,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恶劣的生态环境。因此,加强城市周边大环境造林绿化,进行综合整治是当务之急。92.3.2城市大环境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惠农区城市区所在地一直就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方,尤其是水土流失严重,风沙肆虐,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特别是近几年,35月份的沙尘暴使人民饱受风沙之苦。受灾之后,人们在反思,产生自然灾害的原因是什么,除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外,城市区周边森林资源馈乏,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是重要根源。由于缺少森林资源,森林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脆弱,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建设城市周边防护屏障,可以有效缓减灾难危害的发生。因此,采取一切措施,实施城市周边大环境造林绿化工程刻不容缓。目的意义。通过实施周边大环境造林绿化工程,增加森林资源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缓减灾害危难的发生。一则可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二则可营造良好的经济建设环境,为吸引商业投资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章建设条件分析3.1行政区划,地理位置3.1.1行政区划、地理位置惠农区地处宁夏银川平原最北端,位于东经106°13106°51,北纬38°4039°23之间,东临黄河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隔河相望,南与平罗县相毗邻,西屏贺兰山与大武口区相连,北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接壤,东西长大约51公里,南北宽37公里,总土地面积1088平方公里,海拔在10701300米之间。全区辖六乡三镇42个行政村,六个街道办事处,50个居委会,二个工业园区及区市直属三个农场。3.1.2自然条件惠农区境内按自然要素组合为贺兰山山地、山前洪积扇台地和黄河冲积平原三部分,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40.3%、1125.2%、34.5%,地势平坦。区境内有四条黄河支流,南北分布,灌区内干、支、斗、农四级渠道纵横,渠系发达,灌溉便利。干、支、农沟与渠道递次相邻,排水畅通。水资源主要有三部分。天然降水量总量约1.17亿立方米/年,利用率低。黄河径流平均每年过水量为301亿立方米,实际引入量为2.3亿立方米,是农田主要灌溉用水。地下水约1亿立方米,开发利用的约0.2亿立方米,是贺兰山洪积扇内主要水源,也是旱地造林的主要依靠。惠农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按国家气候分区为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总的特点是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干旱少雨、风沙大、蒸发强烈、冬寒长、夏热短、昼夜温差大,自然灾害频繁。太阳辐射量达145.8千卡/cm2,全年日照时数为3083.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70%,居宁夏之冠。年平均气温为8.2,极端最低气温为-29.8,年平均日较差为8.514.7;年降水量171.9270mm,年蒸发量749.4mm,且降水多集中在七、八、九月份;风大沙多,全年大风日数55.3天,主风向为西北风,主要集中在35月;自然灾害以干旱、风沙及沙尘暴、干热风、霜冻、山洪、河水侵蚀、冰雹、日烁等最为常见。土壤主要类型自西向东分别是淡灰钙土、草甸灌淤土、灌淤土,主要以灌淤土为主。植被分三个层次,贺兰山前坡地主要有沙蒿、红砂、酸枣、四合木等多年生旱生灌、草,覆盖度约为2030%。黄河滩地主要以野生次生红柳、人工造乔、灌木、杂草为主,覆盖度95%。中部黄河灌区以农田防护林为主,主栽树种有新疆杨、白蜡、臭椿,森林覆盖率13%。3.2社会经济条件3.2.1面积、人口及其结构总土地面积1088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28.4万亩。12总人口2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1万,非农业人口14.1万。3.2.2工农业生产情况,人均产值、收入农业生产主要以小麦、玉米、油料、脱水蔬菜、无公害枸杞种植和畜禽养殖业为主,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畜禽肉蛋生产重点地区;工业以煤炭开采加工、冶金、化工、建筑材料、农副产品加工为主,金属镁、碳化硅、活性炭、脱水菜等产品享誉国内外。截止2021年底,国内生产总值231000万元,人均农业总产值1690万元,人均工业总产值21887万元,人均耕地1.19亩,人均粮食产量304.3公斤,城镇人口可支配收入人均5700元,农业人均纯收入达到3100元。3.3林业生产管理条件3.3.1林业生产、经营管理机构、人员技术力量惠农区林业生产主要以防护林建设和发展枸杞产业为主,其中防护林建设包括:贺兰山东麓营造防风固沙林和封育治理;黄河灌区营造农田防护林和村庄绿化;黄河滩地营造黄河护岸林。枸杞产业以发展无公害名牌枸杞为主。惠农区设林业局,林业局下设三站一个中心,分别是林业站、枸杞站、森防站和生态林业开发中心,现有人员28人,其中林业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12人,技术员4人。乡镇设有林业工作站,人员22人。133.3.2生态公益林建设成就,经验及问题成就。惠农区现有森林资源面积14.0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3%。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11.06万亩,其中农田防护林4万亩,河滩红柳2.3万亩,黄河护岸林3万亩,绿色通道0.5万亩,基本形成了以防风固沙、农田防护、水土保持为主的生态型森林结构。经验:以全民义务植树为主要形式;坚持“适地适树”,科学布局;坚持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坚持以干、支沟、渠确立框架,农沟、渠构筑小网格的模式;坚持以项目为载体,科技为支撑;问题:林业工程造林资金严重不足;由于本区立地条件差,树种选择局限性较大;由于受光肩星天牛等危险性病虫害危害,小径材利用率低,群众无法得到直接的经济效益,造林积极性低迷;林地区划不明确,林地林权无法确定,民营造林难以开展。3.4土地资源条件3.4.1各类土地面积惠农区总土地面积1088平方公里。其中。农业用地38.614万亩,林业用地28.4万亩,园区地4.5万亩,牧草地71.6万亩,村镇建设用地2.9万亩,独立矿用地1.5万亩,自然人文景观保护区0.1万亩,城镇建设用地1.9万亩,其它用地区8.2万亩,未利用地区5.4万亩。3.4.2营造生态公益林的土地资源分布状况生态公益林林地分布有三块。一是沿贺兰山东麓沙荒地;二是灌区内各级道路、沟、渠、以及村庄;三是沿黄河冲积滩地。3.4.3造林地数量及立地条件分析林地总面积28.4万亩。贺兰山洪积扇林地面积14万亩,土质良好,但灌溉困难,主要以提取地下水为主,多选择抗旱耐风沙的乔灌木造林,如刺槐、沙枣、柠条、紫穗槐等;引黄灌区林地面积4.4万亩,灌溉便利,但地下水位高,盐碱化重,多选择抗天牛耐水蚀树种造林,如杨树、白蜡、臭椿等;黄河滩地林地面积10万亩,土质瘠薄,盐碱化重,杂草丛生,选择耐水蚀的沙枣、白蜡、樟河柳结合封育造林。3.5劳力资源条件惠农区现有人口20.2万,其中农业人口6.1万人,非农业人口14.1万人。农村现有劳动力34522人。项目区内可供营造林生产的劳动力32154人,主要以机关企事业干部职工,农村青壮劳动力为主,90%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知识,能够熟练掌握造林技术,在林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植树15造林活动。3.6种苗供应分析3.6.1现有种苗供应能力及潜力惠农区多年来实行合同育苗,基本可以满足造林需苗。现已培育两个育苗基地,分别是区苗木场和马家湾种苗繁育基地,基地面积2500亩。2021年现存育苗面积1100亩,主要树种为刺槐、臭椿、白蜡、银中杨、河北杨、水曲柳等。今后的造林中,依靠育苗基地和各乡镇育苗散户,完全可满足造林苗木供给。3.6.2外调苗木的可能性及经济合理性分析在今后的造林中,外调苗木量很小。主要原因。一是本区育苗可满足工程程造林需要;二是外调苗价格普遍高于本区价格;三是自给育苗木可增加部分农户的经济收入。3.7基础设施条件3.7.1交通、运输条件惠农区境内有109国道、110国道、包兰铁路及石中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全区100%的乡镇和88%的行政村有柏油路通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惠农区地处通衢要道,靠近大武口区、平罗县及内蒙古乌海市,距自治区首府银川88公里,距河东机场120公里,距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的沙湖48公里。3.7.2通讯条件16惠农区已开通程控电话、计算机网络、移动电话、无线寻呼,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开办了邮政特快专递业务。通讯方便、快捷、实现了高度自动化、数字化。第四章建设方案4.1项目指导思想及原则4.1.1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17小康社会目标,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培育森林资源为基础,以缓解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减少自然灾害为核心,以科技为先导,以政策和投资为保障,以实现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目的,加快城市区大环境绿化建设工程步伐,加速培育森林资源,增加森林覆盖度,最大限度的实现林业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改变城市周边环境生态面貌,促进城市区人民生活环境和城市经济发展。4.1.2项目建设原则坚持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坚持公益林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列入国家及地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坚持全民义务植树的造林机制;4.2项目区范围项目区位于正谊关地区,东至石中高速公路,西至贺兰山东麓,南至石嘴山火车站,北至宁蒙交界,面积2.7万亩。4.3项目建设规模防护林,林带宽50m,长18.9公里,株行距3×3米。4.4建设布局4.4.1项目布局的依据4.4.1.1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园区布局规划以及主干道路18的位置、立地条件,以质量为先导进行布局。4.4.1.2根据水资源、士质分布的特点和规律,结合以往造林经验,以提高生态效益为主进行布局。4.4.2项目布局方案重点公益林4.4.2.1项目区划项目建设规划造林2833亩,林种为防风固沙林。4.4.2.2项目区布局项目区位于惠农区正谊关地区,东至石中高速公路,西至贺兰山东麓,南至石嘴山车站,北至宁蒙交界。项目建设主要依据新规划的工业区主干道路实施。道路两侧各摆布50m宽幅林带,实行乔灌结合,行间或株间混交。4.5项目建设的内容4.5.1营林工程绿化道路18条,长度18.9公里,绿化面积2833亩,栽植刺槐、臭椿、沙枣、河北杨、紫穗槐、柠条6个树种。树种搭配以乔灌、乔乔混交为主,株行(穴)距3*3米,亩栽74株(穴),乔木一株一穴,灌木5株一穴。4.5.2配套水利工程打机井6眼,敷设输水管道18.9公里。机井位置依据水文探测结果进行布局,但尽量靠近道路。输水管道平行道路,距道路30米。4.6营林技术措施194.6.1树种选择主栽刺槐、臭椿、沙枣、河北杨、紫穗槐、柠条6个树种,主要以耐干旱、抗风沙、防风固沙性能为首要选择条件。4.6.2苗木刺槐。苗龄三年以上,胸径3.5cm以上,苗高3m以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臭椿。苗龄二年以上,胸径3.0cm以上,苗高3m以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沙枣。苗龄二年,胸径1.0cm以上,苗高1.5m以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河北杨。苗龄二年以上,胸径2.0cm以上,苗高2.5m以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柠条。苗龄一年,地径0.3cm以上,苗高0.5m以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紫穗槐。苗龄一年,地径0.5cm以上,苗高1m以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4.6.3整地带状整地:平行于道路犁沟整地,宽50cm,深50cm。穴状整地:在输水沟内挖栽植穴,规格80×80×80cm。4.6.4树种配置乔、灌木行间、株间混交,做到乔灌结合。4.6.5造林方法20植苗造林4.6.6初植密度株行距3×3m,亩栽74株(穴);乔木一穴一株,灌木一穴5株。4.6.7幼林抚育土壤管理。除草松土、灌溉。幼树管理。平茬、截干、除蘖、修枝。4.6.8幼中林抚育间伐补植、修枝、间伐、平茬等措施调节树种密度,清理林间杂物,改善林木生长环境,增加通风透光,减轻林木竞争,促进林木生长,使宽幅林带早日成为遮天蔽日的森林。一年实施两次。第五章森林保护与环境保护5.1森林管护215.1.1森林防火主要措施5.1.1.1项目区宽幅林带内设置8米宽防火阻隔带,林带边缘预留6米防火道路。5.1.1.2每500亩森林配备一名专职护林员,负责综合管理和护林防火工作。5.1.1.3购置风力灭火器10台,简易扑火工具30套用于预防和补救森林火灾。5.1.2森林病虫害防治主要措施5.1.2.1苗木出圃前加强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严禁带虫(病)苗木栽植。5.1.2.2树种配置以乔灌、乔乔混交为主,提高林分整体抗逆性。5.1.2.3配备病虫害防治器械,开展常规性的食叶害虫防治工作。5.1.2.4加强光肩星天牛、白蜡木蠹蛾、臭椿沟框象等危险性病虫害的监测,定期发布测报信息,适时开展防治。5.1.2.5每年11月至第二年5月投放药饵防治鼠害和兔害。5.1.3森林管护主要措施5.1.3.1利用散发宣传单、签定护林责任书、刷写标语等方式加强森林法等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5.1.3.2配备专兼职护林员,常年坚持巡护,杜绝人为及22牲畜毁坏树木的行为。5.1.3.3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偷伐、破坏林木等违法行为,坚决打击涉林违法分子。5.2环境保护5.2.1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分析项目建设对环境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通过犁沟整地和穴状整地,使雨水进入灌溉沟和树穴,防止水土流失,同时也给树木补水。大型防护林带的建设,可绿化荒地,美化环境、吸取工业烟尘、净化空气。采取乔、灌木株间混交和行间混交,可有效提高林带的防风固沙,减缓风速的功能,同时避免树种单一而造成病虫害大发生。每亩74株的栽植密度,可迅速提高林带郁闭度,促使林带尽早发挥防护作用。大型宽幅林带的建成,减少了人为活动,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增加野生动植物种类,促进了生态系统多元化。防护林带不需施用化肥,喷施农药尽量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所以对环境无影响。5.2.2项目建设环境保护措施5.2.2.1采取禁牧、禁猎措施,减少人为活动,可促进林23区内生物多样性。5.2.2.2造林前避免大规模全面整地,尽量保护原生植被不受破坏,减少水土流失。林带内严禁樵采枯枝落叶,枯枝落叶的沉淀可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24第六章项目组织与经营管理6.1经营管理形式惠农区城市大环境绿化工程建设是社会性很强的生态公益林,实行政府管理,由区林业局按照生态公益林管理有关办法进行管理。6.2项目管理机构6.2.1机构设置项目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6.2.2机构职责惠农区城市大环境绿化工程建设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协调、解决项目执行重大问题,筹措资金,审查项目重要文件,审定项目实施方案等。项目建设办公室。编制项目规划、文件、实施方案,制定项目管理办法、制度和奖罚条例。组织实施项目、落实资金、总结项目执行情况。256.2.3人员设置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共设7人,设组长1人,副组长3人,成员3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4人,设主任1人,其它工作人员3人。6.3项目管理6.3.1工程管理工程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有关规定执行,采取工程管理系列,实行按规划定项,按项目管理,按设计施工。重点工程内容实行招投标制、监理制、考核验收制。6.3.2资金管理资金严格执行项目工程有关规定,做到专款专用、集体研究、一支笔审批,每项工程完工后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报帐支付。6.3.3信息管理配备必要的通讯工具,对工程的施工进度、质量、资金使用动态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对各类信息汇总、分析、上报和反馈。档案实行微机管理,建立造林资料(包括树种、种苗规格、造林方式、立地因子等)及资金使用情况档案。同时注意收集各类信息,总结推广先进的造林经验。6.3.4技术管理26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惠农区城市大环境绿化工程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工程建设的苗木选择、造林方式、栽植密度、配套水利工程等环节上都要经过科学的论证,并建章立档。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1投资估算原则惠农区城市大环境绿化工程建设项目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公益事业,其投资应根据国家现行投资政策和能力及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原则。7.2投资估算依据以国家投入为主,地方和群众投工投劳为附,并以贺兰山洪积扇实际情况所确定的技术经济指标为估算的依据。7.3项目建设投资估算惠农区城市大环境绿化工程建设项目的估算总投资为542.7万元,其中造林工程206.4万元,水利工程319.2万元,后期综合管理17.1万元。7.4资金筹措277.4.1资金来源项目建设总资金542.7万元,其中争取国家投入434.2万元,占总投资的80%,地方自筹108.5万元,占总投资的20%。第八章项目建设进度8.1项目建设期限项目建设3年,即20212021年。8.2建设进度安排项目建设共设计造林2833亩。2021年建设500亩;2021年建设1300亩;2021年建设1033亩;28第九章9.1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效益分析与评价299.1.1提高森林覆盖率。大型防护林的建成,将使惠农区森林覆盖率提高0.5个百分点。随着森林覆盖率的增加,沿贺兰山一线生态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对促进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9.1.2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森林是绿色水库,一方面通过森林植被、树冠缓解降水对地表的冲力,从而提高土壤的抗蚀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森林地表植被枯枝落叶涵养水分,减缓地表径流,从而缓解洪峰流量。据有关观测资料分析,每一亩林子,可蓄水20立方米,年保土1.52吨。据此测算,城市大环境防护林建成后,到2021年,每年可增加森林蓄水5.6万立方米,保持土壤0.5万吨。9.1.3庇护农田效益。大型防护林建成后,不仅可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塑性,同时由于林木自身的生物物理作用,通过森林调节气候,以及对土壤养分,蓄水保土、保肥作用的发挥,从而有效的减轻干热风等自然灾害,促进农业发展。资料表明,防护林保护农田增产幅度一般在5-15%。9.1.4防风固沙效益。正谊关地区分布着大量的沙荒地,是内蒙古沙尘暴的加强源地。大型防护林建成后,可有效阻隔沙丘,减缓风速,逐步减少沙尘源,为工业园区,行政中心以及农田提供了天30然的防护屏障。9.1.5调节气候效益。由于森林所特有的物理化学特性,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向空气中蒸发水分,降低大气温度,对大气环境具有调节气候、降温增湿、缓解热燥的作用。9.1.6保护生物基因库效益。大型防护林建成后,通过禁牧、禁猎,减少人为活动等措施,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同时,由于森林调节和小气候效应,林区内原有沙生植物得到适宜的生长环境,逐步达到生物多样性,丰富野生动植物基因库。9.1.7其它生态效益9.2社会效益分析评价9.2.1提高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由于森林所产生的巨大生态效益,给人类生存提供碧蓝的天空,洁净的空气,爽心怡意的视野,提高人类生产、生活环境质量。9.2.2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型防护林带的建成,可保护交通水利等社会基础设施,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森林的形成,为本地招引资创造出良好的环境,促进改革开放,推动社会发展。9.2.3提供社会就业机会。31工程建设期间,需1.5万个工日从事造林,抚育、灌水、森林保护等项劳动,可间接增加就业机会,增加部分群众经济收入。9.2.4促进防护林建设和经营水平的提高。该工程建设为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的公益性综合防护林体系,通过增加科技含量,推广最新研究成果和先进造林技术,可促进今后防护林建设和经营水平的提高。9.3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9.3.1直接经济效益惠农区城市大环境防护林带建成后,估计到2021年,林木总蓄积量可达到5.2万立方米,按每立方700元计算,立木贮备价值可达1030万元;加之防护林的卫生伐工业商品材0.4万立方米,价值280万元。两项直接经济效益可达到1310万元。9.3.2间接经济效益防护林建成后,可增加地下水储备总量,吸引旅游人员,增加周边群众的收入。9.4综合评价惠农区城市大环境绿化建设项目工程符合本地实际,适宜社会发展要求。项目建设具有较高的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项目可行。3233第十章项目建设保障措施10.1政策支持保障措施惠农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大环境绿化建设项目工程,从可行性研究、申报、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将城市大环境绿化建设项目工程列入“十一五”林业规划中的重中之重。在土地总体规划中,专门预留了通道绿化用地。10.2资金筹措与投入保障措施城市大环境绿化建设项目工程需要大量投入,应本着国家投入为主,地方自筹为附的原则,广开资金渠道,增加工程投入。除国家支持和地方配套处,一方面用足用活国家为了支持和促进林业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发展林业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要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鼓励群众投工投劳,发动全社会各部门支持防护林工程建设。工程建设要统筹安排,本着重点优先的原则,对城市大环境绿34化建设项目工程的资金使用要优先安排。10.3施工组织保障措施惠农区政府分管区长担任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林业、土地、财政等部门分别担任副组长和成员,分头工作,各负其责。林业局抽调业务能力强、工作干练的技术人员组建施工小组,在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实施工程,确保各项工程质量和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10.4信息管理、科技推广与服务保障措施在工程建设中,确保信息畅通,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研究、反馈,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并进行推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工程建设中,必须坚持科技兴林的方针,建立健全科技推广体系,认真抓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把科技、生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与协同攻关,大力推广旱地营造林技术,apt生根粉技术,着力解决节水灌溉难题,使城市大环境绿化建设项目工程尽早发挥生态效益。10.5项目经营保障措施项目经营严格执行单位法人责任制、重点子项目招投标制、工程预决算制和资金专项专户制等经营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避免出现管理混乱,保障项目建设有序进行。10.6其它保障措施在城市大环境绿化项目建设过程中,一是要严格按照基35本程序办事,认真搞好造林总体设计,使规划落实到实处;二是要强化工程技术管理,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应标准和措施,并严格按技术规定实施。实行全过程造林质量监督检查,严把质量关;三是抓好种苗工程,要有计划的安排好育苗工作,保证工程造林育苗,做到良种化、标准化、杜绝用不合格苗造林。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