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课件.ppt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控制第1页,此课件共99页哦危险因素危险因素l高血压高血压l高血脂高血脂l冠心病冠心病l脑卒中脑卒中l糖尿病糖尿病l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第2页,此课件共99页哦预防策略和措施预防策略和措施l高血压高血压l高血脂高血脂l冠心病冠心病l脑卒中脑卒中l糖尿病糖尿病l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第3页,此课件共99页哦 高血压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形成。高血压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形成。公认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公认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高盐膳食高盐膳食、蔬菜水果摄入少、超重、蔬菜水果摄入少、超重和和肥胖肥胖、以及、以及过量过量饮酒饮酒可能或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可能或不确定的危险因素1高血压危险因素高血压危险因素第4页,此课件共99页哦 缺乏体力活动缺乏体力活动 精神紧张或应激精神紧张或应激 A型性格型性格 吸吸 烟烟不确定的危险因素不确定的危险因素第5页,此课件共99页哦我国血脂异常的流行特征我国血脂异常的流行特征饱和脂肪的过度摄入饱和脂肪的过度摄入体力活动少体力活动少超重与肥胖超重与肥胖吸烟吸烟 2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第6页,此课件共99页哦 目前认为全人群冠心病是一种多危险因素单一作用或联合作目前认为全人群冠心病是一种多危险因素单一作用或联合作用所致的慢性疾病,一般认为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用所致的慢性疾病,一般认为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的结果。3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第7页,此课件共99页哦疾疾病病因因素素:包包括括传传统统危危险险因因素素高高血血压压、高高胆胆固固醇醇血血症症和和糖糖尿病等尿病等 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等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其他其他如肥胖、炎症、感染、促凝因素等。如肥胖、炎症、感染、促凝因素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和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和糖尿病是最重要的是最重要的其常见的危险因素其常见的危险因素第8页,此课件共99页哦 较肯定危险因素较肯定危险因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短暂性: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吸烟、饮酒。脑缺血发作、吸烟、饮酒。未确定危险因素未确定危险因素:血脂水平、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血脂水平、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肥胖或超重、遗传因素、口服避孕药、低气温、高尿酸血肥胖或超重、遗传因素、口服避孕药、低气温、高尿酸血症、食盐摄入量多等。症、食盐摄入量多等。4 脑卒中危险因素脑卒中危险因素第9页,此课件共99页哦 5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1型糖尿病型糖尿病遗传因素遗传因素病毒感染病毒感染自身免疫自身免疫其他环境因素其他环境因素第10页,此课件共99页哦 2型糖尿病型糖尿病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 肥胖(或超重)肥胖(或超重)体力活动不足体力活动不足 膳食因素膳食因素 早期营养早期营养 糖耐量损害糖耐量损害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IR)妊娠妊娠 社会经济状况社会经济状况 高血压及其它易患因素高血压及其它易患因素 第11页,此课件共99页哦6 恶性肿瘤危险因素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环境理化因素环境理化因素 生物学因素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 遗传易感性因素遗传易感性因素 第12页,此课件共99页哦环境理化因素环境理化因素 物理因素物理因素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线、线、射线)射线)化学因素化学因素吸烟吸烟 膳食膳食药物因素药物因素被污染的饮用水和含酒精饮料被污染的饮用水和含酒精饮料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职业因素职业因素第13页,此课件共99页哦生物学危险因素生物学危险因素病毒病毒HBV HCV HP HPV EB病毒病毒HTLV HIV霉菌霉菌黄曲霉菌黄曲霉菌 寄生虫寄生虫埃及血吸虫埃及血吸虫(schistosoma haematobium):膀胱癌:膀胱癌中华分枝单吸虫中华分枝单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胆管型肝癌:胆管型肝癌日本血吸虫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大肠癌:大肠癌第14页,此课件共99页哦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具有下列具有下列性格特点性格特点者易患癌症者易患癌症多愁善感,精神抑郁多愁善感,精神抑郁易躁易怒,忍耐性差易躁易怒,忍耐性差沉默寡言,对事物态度冷淡沉默寡言,对事物态度冷淡性格孤僻,脾气古怪性格孤僻,脾气古怪第15页,此课件共99页哦 遗传易感性因素遗传易感性因素家族聚集现象家族聚集现象 发病种族差异发病种族差异 遗传性肿瘤遗传性肿瘤 第16页,此课件共99页哦第17页,此课件共99页哦第一节第一节概述概述第二节第二节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第三节第三节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第四节第四节恶性肿瘤的预防与控制恶性肿瘤的预防与控制第18页,此课件共99页哦第一节第一节概概述述l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简称慢性病、简称慢性病、慢病;是对一组起病时间长、缺乏明确病因证慢病;是对一组起病时间长、缺乏明确病因证据,一旦发病即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据,一旦发病即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总称。的概括总称。第19页,此课件共99页哦第一节第一节概概述述l慢病往往可治疗但不能治愈,所以慢病防治的慢病往往可治疗但不能治愈,所以慢病防治的目的:目的:在人生命的全程预防和控制慢病的发生、在人生命的全程预防和控制慢病的发生、降低慢病的患病、早亡及失能;提高病人及伤降低慢病的患病、早亡及失能;提高病人及伤残者的生活质量。残者的生活质量。第20页,此课件共99页哦第一节第一节概概述述l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l恶性肿瘤恶性肿瘤l糖尿病糖尿病l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l位于死因排序顺位、疾病谱的前列,是防治的位于死因排序顺位、疾病谱的前列,是防治的重点重点第21页,此课件共99页哦第一节第一节概概述述l慢病防治以明确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疾病危慢病防治以明确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疾病危险因素及其之间内在关系为基础,选择有科学险因素及其之间内在关系为基础,选择有科学证据证实有效的策略及方法。证据证实有效的策略及方法。第22页,此课件共99页哦第一节第一节概概述述l慢病防治原则:慢病防治原则:l强调社区及家庭水平降低强调社区及家庭水平降低4种共同危险因素,种共同危险因素,进行生命全程预防;进行生命全程预防;l三级预防并重,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为主要三级预防并重,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措施,将慢病作为一类疾病防治;手段的综合措施,将慢病作为一类疾病防治;l全人群和高危人群策略并重全人群和高危人群策略并重第23页,此课件共99页哦第一节第一节概概述述l慢病防治原则:慢病防治原则:l传统保健服务内容、方式向新型慢病保健模式传统保健服务内容、方式向新型慢病保健模式发展;发展;l加强社区慢病防治的行动;加强社区慢病防治的行动;l改变行为危险因素,建立适宜的政策、环境改变行为危险因素,建立适宜的政策、环境第24页,此课件共99页哦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是是包括心脏和血管疾病、肺循环疾病和脑血管疾包括心脏和血管疾病、肺循环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一组循环系统疾病。病的一组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对人类健康的危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日趋严重,是当今社会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害日趋严重,是当今社会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最主要最主要的疾病。的疾病。第二节第二节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第25页,此课件共99页哦心血管疾病的流行概况心血管疾病的流行概况l发达国家心血管疾病流行的四个阶段发达国家心血管疾病流行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低发期):第一阶段(低发期):20世纪世纪50年代之前,发病率相对年代之前,发病率相对较低,死亡仅占人群全部死亡的较低,死亡仅占人群全部死亡的5%10%第二阶段(上升期):第二阶段(上升期):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死亡占势,死亡占10%30%第26页,此课件共99页哦 第三阶段(高峰期):第三阶段(高峰期):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大幅度上升,发病和死亡均出现年轻化的趋势,死大幅度上升,发病和死亡均出现年轻化的趋势,死亡构成达亡构成达35%65%第四阶段(下降期):第四阶段(下降期):各国加强健康教育和社区干各国加强健康教育和社区干预等公共卫生措施,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下降,预等公共卫生措施,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下降,死亡构成降至死亡构成降至50%以下以下第27页,此课件共99页哦 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后和速度不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后和速度不一致,生活水平、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文化一致,生活水平、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文化背景存在差异。背景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国家和地区进入各阶段的年代、因此,不同国家和地区进入各阶段的年代、各阶段持续的时间和危害的程度,以及目前发各阶段持续的时间和危害的程度,以及目前发展所处的阶段是不同的。展所处的阶段是不同的。第28页,此课件共99页哦 近五十年来,我国不论在农村或城市近五十年来,我国不论在农村或城市,心血管疾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20世纪世纪7080年代年代 速度加快。总的心血管疾病从速度加快。总的心血管疾病从70年代以来一直是年代以来一直是首位死因首位死因。我国心血管疾病流行概况我国心血管疾病流行概况 第29页,此课件共99页哦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许多发达国家许多发达国家脑血管病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脑血管病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冠心病冠心病青壮年发病与患病水平青壮年发病与患病水平 ,发病和死亡年轻化,发病和死亡年轻化“城乡差别城乡差别”缩小缩小治疗率和控制率很低,致残和死亡的情况较严重治疗率和控制率很低,致残和死亡的情况较严重心血管疾病在我国的流行特征心血管疾病在我国的流行特征 第30页,此课件共99页哦一一高血压高血压 流行特征流行特征 危险因素危险因素第31页,此课件共99页哦 定义定义 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持续升高的一组临床症侯群。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持续升高的一组临床症侯群。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主要的流行病之一,患病率高,常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的流行病之一,患病率高,常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并发症,是脑血管意外、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发症,是脑血管意外、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压(hypertension)第32页,此课件共99页哦高血压分型高血压分型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高血压病)高血压患者原因不明(高血压患者原因不明(90%以上)以上)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 高高血血压压患患者者血血压压升升高高是是某某些些疾疾病病的的一一种种表表现现(5%10%)第33页,此课件共99页哦第34页,此课件共99页哦 我国高血压的特点我国高血压的特点“三高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三低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三不三不”:不愿意服药、不难受则不服药、不愿意服药、不难受则不服药、不按医嘱服药不按医嘱服药第35页,此课件共99页哦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呈正比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呈正比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发达国家发达国家高纬度(寒冷)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低纬度(温暖)地区低纬度(温暖)地区高海拔地区高海拔地区低海拔地区低海拔地区与高血压的地理分布保持一致与高血压的地理分布保持一致第50页,此课件共99页哦 我国我国16省市省市19871993年年2574岁人群岁人群MONICA研研究结果:急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有明显的地理分究结果:急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有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呈现北方高于南方的趋势。布差异,呈现北方高于南方的趋势。第51页,此课件共99页哦 脑卒中的分型构成在不同国家及地区的分布存在差别。目脑卒中的分型构成在不同国家及地区的分布存在差别。目前世界范围内以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为主。中国和日本脑前世界范围内以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为主。中国和日本脑出血的比例高于西方国家。出血的比例高于西方国家。我国内地和寒冷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我国内地和寒冷地区,缺血性脑卒中 沿海地区则出血性脑卒中沿海地区则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发病北方脑梗死发病北方南方,脑出血南方南方,脑出血南方北方北方第52页,此课件共99页哦时间分布时间分布 工业发达国家脑卒中死亡率工业发达国家脑卒中死亡率东欧国家脑血管病死亡率东欧国家脑血管病死亡率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我国脑卒中发病率第53页,此课件共99页哦年龄年龄 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性别性别 各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普遍男性高于女性各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普遍男性高于女性 人群分布人群分布种族种族 同一地区不同种族发病情况有明显差异同一地区不同种族发病情况有明显差异 职业职业 可能与社会经济地位、职业有联系可能与社会经济地位、职业有联系第54页,此课件共99页哦 较肯定危险因素较肯定危险因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短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吸烟、饮酒。性脑缺血发作、吸烟、饮酒。未确定危险因素未确定危险因素:血脂水平、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血脂水平、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肥胖或超重、遗传因素、口服避孕药、低气温、高尿肥胖或超重、遗传因素、口服避孕药、低气温、高尿酸血症、食盐摄入量多等。酸血症、食盐摄入量多等。脑卒中危险因素脑卒中危险因素第55页,此课件共99页哦五五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策略与措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策略与措施预防策略预防策略预防措施预防措施社区综合防治社区综合防治第56页,此课件共99页哦 (一)预防策略(一)预防策略 总策略:总策略:以社区为基础,三级预防相结合,运以社区为基础,三级预防相结合,运用健康促进策略,开展综合防治。用健康促进策略,开展综合防治。一级预防策略:全人群一级预防策略:全人群 高危人群高危人群第57页,此课件共99页哦 对象:全社会人群或全体社区居民对象:全社会人群或全体社区居民全人群策略全人群策略高危人群策略高危人群策略对象:有特殊发病危险因素的群体和社区居民对象:有特殊发病危险因素的群体和社区居民检出高危险个体检出高危险个体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纠正其高危险因素纠正其高危险因素健康教育、卫生宣传和具体指导健康教育、卫生宣传和具体指导第58页,此课件共99页哦(二)预防措施(二)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一级预防 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是指控制危险因素而从根本上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是指控制危险因素而从根本上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发生。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发生。实现:实现:全人群策略全人群策略 高危人群的双向策略高危人群的双向策略第59页,此课件共99页哦 一级预防要求采取综合性社区卫生防治措施一级预防要求采取综合性社区卫生防治措施 维多利亚宣言,保证健康心脏的主要措施维多利亚宣言,保证健康心脏的主要措施 合理膳食合理膳食 禁烟限酒禁烟限酒 适量运动适量运动 心理平衡心理平衡第60页,此课件共99页哦 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就是对心血管疾病已患病者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就是对心血管疾病已患病者采取措施,以防止或减少心血管病的发展或急性复发以采取措施,以防止或减少心血管病的发展或急性复发以及并发症的发生,俗称及并发症的发生,俗称“三早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断、早治疗。二级预防二级预防第61页,此课件共99页哦落实落实“三早三早”的的主要方法和措施主要方法和措施 加强社区卫生宣教。加强社区卫生宣教。提高社区医务人员诊治水平,指导社区群众自我防提高社区医务人员诊治水平,指导社区群众自我防病,转送病人至上级医院。病,转送病人至上级医院。使用科学的诊治技术,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控制并发症,使用科学的诊治技术,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控制并发症,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生发展或复发。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生发展或复发。第62页,此课件共99页哦针针对对发发病病后后期期的的患患者者进进行行合合理理、适适当当的的康康复复治治疗疗,防防止病情恶化止病情恶化延长有活力健康期望寿命延长有活力健康期望寿命减少病人身心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病人身心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三级预防三级预防第63页,此课件共99页哦 最有效的方法最有效的方法 社区综合防治社区综合防治即充分合理利用社区内的各种资源,建立较为完善的组即充分合理利用社区内的各种资源,建立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采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手段,针对织体系和运行机制,采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手段,针对多个心血管疾病或多个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多个心血管疾病或多个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三)(三)社区综合防治社区综合防治第64页,此课件共99页哦心血管疾病人群综合防治计划特点心血管疾病人群综合防治计划特点对象:病人、高危人群、一般人群对象:病人、高危人群、一般人群组织:卫生部门;社区其他职能部门组织:卫生部门;社区其他职能部门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内容:一级内容:一级、二级、三级预防二级、三级预防措施:一种疾病的多个病因;多种疾病的同一病因措施:一种疾病的多个病因;多种疾病的同一病因效果评价:疾病监测系统;全程的评价工作效果评价:疾病监测系统;全程的评价工作第65页,此课件共99页哦第三节第三节 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第66页,此课件共99页哦糖尿病的定义和分型糖尿病的定义和分型 定义定义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 特特点点 慢慢性性高高血血糖糖,伴伴有有胰胰岛岛素素分分泌泌不不足足和和/或或作作用用障障碍碍,导导致致碳碳水水化化合合物物、脂脂肪肪、蛋蛋白白质质代代谢谢紊紊乱乱,造造成成多多种器官的慢性损伤、功能障碍衰竭种器官的慢性损伤、功能障碍衰竭 病因分型(病因分型(WHO,1999)1型糖尿病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 2型糖尿病型糖尿病其它特殊类其它特殊类第67页,此课件共99页哦(一)(一)1型糖尿病的分布型糖尿病的分布地区分布地区分布国家间和地区间国家间和地区间全球年龄调整发病率最大相差全球年龄调整发病率最大相差350倍倍离赤道越远发病率越高离赤道越远发病率越高我国的发病率我国的发病率世界最低(世界最低(0.59/10万人年)万人年)城乡间城乡间城市儿童的发病率城市儿童的发病率郊县和农村郊县和农村(1.12/10万人年万人年 vs 0.38/10万人年)万人年)第68页,此课件共99页哦人群分布人群分布性别和年龄性别和年龄-男、女相似男、女相似-高发年龄为青春期高发年龄为青春期种族和民族种族和民族 时间分布时间分布季节性季节性秋冬季节性升高秋冬季节性升高长期趋势长期趋势增长明显增长明显第69页,此课件共99页哦(二)(二)2型糖尿病的分布型糖尿病的分布流行情况流行情况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人群发病率与患病率不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人群发病率与患病率不同工业化国家患病率居高不下,某些国家的发病率呈工业化国家患病率居高不下,某些国家的发病率呈 趋势趋势 发发展展中中国国家家糖糖尿尿病病患患病病率率逐逐年年,某某些些地地区区已已达达到到一一个个很很高的水平高的水平第70页,此课件共99页哦地区分布地区分布国家间或地区间国家间或地区间保持传统生活方式的地方患病率保持传统生活方式的地方患病率生活方式西化的发展中国家人群患病率生活方式西化的发展中国家人群患病率欧洲人群欧洲人群北美本土及西太平洋区最高北美本土及西太平洋区最高我国我国11省市调查省市调查标化患病率最高标化患病率最高北京,达北京,达4.56%最低最低浙江,为浙江,为1.99%城乡分布城乡分布标化患病率标化患病率 省省会会城城市市(4.58%)中中小小城城市市(3.37%)富富裕裕县县镇镇(3.29%)贫贫困县农村困县农村(1.71%)第71页,此课件共99页哦 时间分布时间分布 长期趋势长期趋势 持续趋势持续趋势 人群分布人群分布 年年龄龄 随随年年龄龄增增加加而而 40岁岁以以上上显显著著 ,近近年年来来出出现了发病年轻化的趋势现了发病年轻化的趋势 性别性别西欧与美国西欧与美国 女性女性男性男性韩国及日本韩国及日本 男性男性女性女性我国我国女性女性男性男性 职业职业体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 种族和民族种族和民族 家族史家族史 存在家族聚集性存在家族聚集性 社会经济地位社会经济地位第72页,此课件共99页哦(三)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三)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1型糖尿病型糖尿病遗传因素遗传因素病毒感染病毒感染自身免疫自身免疫其他环境因素其他环境因素第73页,此课件共99页哦 2型糖尿病型糖尿病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 肥胖(或超重)肥胖(或超重)体力活动不足体力活动不足 膳食因素膳食因素 早期营养早期营养 糖耐量损害糖耐量损害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IR)妊娠妊娠 社会经济状况社会经济状况 高血压及其它易患因素高血压及其它易患因素 第74页,此课件共99页哦(四)防治措施(四)防治措施 合理的营养与膳食指导合理的营养与膳食指导 控制超重与肥胖控制超重与肥胖 增加体力活动增加体力活动第75页,此课件共99页哦第四节第四节 恶性肿瘤的预防与控制恶性肿瘤的预防与控制 一、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一、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二、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二、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三、恶性肿瘤的预防控制三、恶性肿瘤的预防控制 第76页,此课件共99页哦 2020年全球人口年全球人口80亿,癌症发病将亿,癌症发病将达到达到2000万人,死亡将达到万人,死亡将达到1200万人,万人,癌症将成为新世纪人类第一杀手,对人癌症将成为新世纪人类第一杀手,对人类生存构成最严重的威胁(类生存构成最严重的威胁(WHO)。第77页,此课件共99页哦一、一、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流行概况流行概况分布特征分布特征危险因素危险因素第78页,此课件共99页哦(一)流行概况(一)流行概况全世界全世界 2002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约为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约为1090万,发病率前三位万,发病率前三位肺癌(肺癌(12.4%)、乳腺癌()、乳腺癌(10.6%)、结直肠癌()、结直肠癌(9.2%)2002年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约年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约670万,主要死因前三位万,主要死因前三位肺癌(肺癌(17.6%)、胃癌()、胃癌(10.4%)、肝癌()、肝癌(8.9%)估计到估计到2015年,发病人数可达年,发病人数可达1500万,死亡人数达万,死亡人数达900万,万,2/3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WHO-IARC(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第79页,此课件共99页哦中国中国恶恶性性肿肿瘤瘤发发病病率率死死亡亡率率从从20世世纪纪70年年代代以以来来一一直直,至至90年年代代的的20年年间间,癌癌症症死死亡亡率率 29.42%,年年龄龄调调整整死死亡亡率率 11.56%主要恶性肿瘤主要恶性肿瘤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以及乳腺癌等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以及乳腺癌等 1990年年我我国国因因恶恶性性肿肿瘤瘤造造成成的的伤伤残残调调整整生生命命年年(DALY)占占总总疾疾病病负负担担的的8.7%,并并推推测测2020年年此此比比例例将将 至至18.7%(WHO)第80页,此课件共99页哦(二)流行特征(二)流行特征我国主要恶性肿瘤流行特征我国主要恶性肿瘤流行特征 第81页,此课件共99页哦癌症癌症部位部位19721975年年19901992年年两个时期变化两个时期变化男男女女合计合计男男女女合计合计男男女女合计合计胃胃27.112.9884.5830.1213.8021.7610.986.329.95食管食管25.5013.3019.7920.3510.0115.0220.2024.7421.32肝肝18.306.9919.0926.149.3617.8342.8433.9141.17肺肺9.944.5912.6321.968.7415.19120.9390.41111.85子宫颈子宫颈10.287.173.251.6468.3969.00结结/直肠直肠5.304.115.295.293.864.540.196.082.78白血病白血病3.002.414.673.893.183.5329.6731.9530.26鼻咽鼻咽3.071.622.712.110.931.5330.2742.5634.62乳腺乳腺3.242.342.991.497.7210.24中华肿瘤杂志中华肿瘤杂志 1997;19(1):3-9表表 中国中国19731975年和年和19901992年癌症死亡率(年癌症死亡率(/10万)万)第82页,此课件共99页哦癌症部位癌症部位地区分布地区分布鼻咽癌鼻咽癌华南五省相对高发,主要分布于广东(肇庆、佛山、广华南五省相对高发,主要分布于广东(肇庆、佛山、广州)、广西、湖南、福建、江西等省州)、广西、湖南、福建、江西等省食管癌食管癌极为集中,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四川川北极为集中,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四川川北地区、大别山、闽南和广东东北地区,江苏苏北地区,地区、大别山、闽南和广东东北地区,江苏苏北地区,新疆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新疆哈萨克族聚居地区胃癌胃癌主要集中在西北和沿海各省,尤以甘肃、青海、宁夏、主要集中在西北和沿海各省,尤以甘肃、青海、宁夏、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及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地区更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及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地区更为突出为突出肝癌肝癌东南沿海地区、吉林长白山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吉林长白山地区肺癌肺癌以京、津、沪为多,云南个旧、宣威高发以京、津、沪为多,云南个旧、宣威高发宫颈癌宫颈癌连接成片:内蒙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江西浙连接成片:内蒙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江苏、上海江、福建、江苏、上海表表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地区分布特征中国常见恶性肿瘤地区分布特征第83页,此课件共99页哦表表 2001年我国城市、农村恶性肿瘤前五位死因顺位年我国城市、农村恶性肿瘤前五位死因顺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城市城市农村农村死因死因死亡率死亡率(/10万)万)死因死因死亡率死亡率(/10万)万)恶性肿瘤恶性肿瘤135.59 恶性肿瘤恶性肿瘤105.36 肺癌肺癌40.31肝癌肝癌 24.58肝癌肝癌20.87肺癌肺癌20.23胃癌胃癌17.00胃癌胃癌19.22结肠、直肠和结肠、直肠和肛门癌肛门癌10.25食管癌食管癌13.08食管癌食管癌 7.77结肠、直肠和结肠、直肠和肛门癌肛门癌6.58第84页,此课件共99页哦 年龄别发病率变动类型年龄别发病率变动类型 幼年高峰型幼年高峰型在婴幼儿时期发病率高,以后在婴幼儿时期发病率高,以后,如肾母细胞瘤,如肾母细胞瘤持续升高型持续升高型发病率随年龄发病率随年龄持续持续,如胃癌、食管癌,如胃癌、食管癌上升后下降型上升后下降型发病率上升至一定年龄后发病率上升至一定年龄后,如肺癌,如肺癌双峰型双峰型发病率分别在两个年龄段出现高峰,如乳腺癌发病率分别在两个年龄段出现高峰,如乳腺癌第85页,此课件共99页哦 我国主要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我国主要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 2001年年,城城 市市 死死 亡亡 率率 为为135.59/10万万,农农 村村 为为105.36/10万,城市居民死因首位万,城市居民死因首位死因顺位前五位死因顺位前五位城市: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城市: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农村: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农村: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第86页,此课件共99页哦表表19912000年我国部分地区主要癌症死亡率及其变化年我国部分地区主要癌症死亡率及其变化 癌症部位癌症部位城市(城市(1/10万)万)农村(农村(1/10万)万)19912000变化变化(%)19912000变化变化(%)全部全部123.92146.6118.31101.39112.5711.03鼻咽鼻咽2.172.14-1.381.701.784.71食管食管8.949.061.3416.3215.24-6.62胃胃19.6919.941.2722.5520.94-7.14结直肠结直肠8.5311.1931.185.146.0417.51肝肝19.6322.1913.0422.2526.0617.21肺肺32.5342.0829.3814.2921.1147.73乳腺乳腺3.114.3238.911.512.1139.73宫颈宫颈1.491.08-27.522.311.91-17.32膀胱膀胱1.832.2623.500.891.1119.82白血病白血病3.603.826.113.313.18-3.93第87页,此课件共99页哦恶性肿瘤危险因素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环境理化因素环境理化因素 生物学因素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 遗传易感性因素遗传易感性因素 第88页,此课件共99页哦环境理化因素环境理化因素 物理因素物理因素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线、线、射线)射线)化学因素化学因素吸烟吸烟 膳食膳食药物因素药物因素被污染的饮用水和含酒精被污染的饮用水和含酒精饮料饮料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职业因素职业因素第89页,此课件共99页哦生物学危险因素生物学危险因素病毒病毒HBV HCV HP HPV EB病毒病毒HTLV HIV霉菌霉菌黄曲霉菌黄曲霉菌 寄生虫寄生虫埃及血吸虫埃及血吸虫(schistosoma haematobium):膀胱癌:膀胱癌中华分枝单吸虫中华分枝单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胆管型肝癌:胆管型肝癌日本血吸虫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大肠癌:大肠癌第90页,此课件共99页哦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具有下列具有下列性格特点性格特点者易患癌症者易患癌症多愁善感,精神抑郁多愁善感,精神抑郁易躁易怒,忍耐性差易躁易怒,忍耐性差沉默寡言,对事物态度冷淡沉默寡言,对事物态度冷淡性格孤僻,脾气古怪性格孤僻,脾气古怪第91页,此课件共99页哦 遗传易感性因素遗传易感性因素家族聚集现象家族聚集现象 发病种族差异发病种族差异 遗传性肿瘤遗传性肿瘤 第92页,此课件共99页哦(四)(四)预防策略与措施预防策略与措施预防策略预防策略预防措施预防措施第93页,此课件共99页哦一、预防策略一、预防策略准确鉴定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准确鉴定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减少危险因素的暴露和早期干预减少危险因素的暴露和早期干预早期警报与监测早期警报与监测重点保护恶性肿瘤的易感人群重点保护恶性肿瘤的易感人群第94页,此课件共99页哦二、预防措施二、预防措施一级预防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三级预防第95页,此课件共99页哦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和体力活动合理膳食和体力活动环境保护和职业防护环境保护和职业防护控制感染控制感染第96页,此课件共99页哦二级预防二级预防癌症的筛检癌症的筛检警惕癌症的早期警惕癌症的早期“危险信号危险信号”第97页,此课件共99页哦筛检要求筛检要求发病率、死亡率高,危害严重发病率、死亡率高,危害严重具有有效手段发现早期病变具有有效手段发现早期病变具有有效的手段根治病变于早期阶段,具有有效的手段根治病变于早期阶段,远期预后明显优于中晚期治疗远期预后明显优于中晚期治疗符合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符合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第98页,此课件共99页哦警惕癌症的早期警惕癌症的早期“危险信号危险信号”身体任何部位的肿块身体任何部位的肿块身体任何部位的非外伤性溃疡,特别是经久不愈的身体任何部位的非外伤性溃疡,特别是经久不愈的不正常的出血或分泌物不正常的出血或分泌物久治不愈的干咳、声音嘶哑和痰中带血久治不愈的干咳、声音嘶哑和痰中带血长期消化不良、进行性食欲减退、消瘦等而原因不明者长期消化不良、进行性食欲减退、消瘦等而原因不明者大便习惯改变或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或有便血鼻塞、鼻忸,单侧头痛或伴有复视者鼻塞、鼻忸,单侧头痛或伴有复视者黑痣突然增大或有破溃出血者黑痣突然增大或有破溃出血者无痛性血尿无痛性血尿第99页,此课件共99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