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精选PPT.ppt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第1页,此课件共26页哦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目的要求目的要求1、学习利用血球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学习利用血球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2、实验、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3、注意样方法的应用、注意样方法的应用4、体会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体会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第2页,此课件共26页哦1、酵母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酵母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2、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兼性厌氧兼性厌氧(可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可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回顾思考回顾思考:出芽生殖出芽生殖3、酵母菌的培养条件要注意那些问题、酵母菌的培养条件要注意那些问题?比如要用适宜的温度培养比如要用适宜的温度培养,调节好调节好PH值值,溶氧量溶氧量的控制等。的控制等。第3页,此课件共26页哦一、血球计数板第4页,此课件共26页哦1、血球计数板的结构血球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血球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仪器,由一块比普通载细胞微生物数量的仪器,由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特制玻片制成的玻片中有四条下玻片厚的特制玻片制成的玻片中有四条下凹的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凹的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隔为两半,每半边上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隔为两半,每半边上面刻有一个面刻有一个方格网方格网。第5页,此课件共26页哦大方格中方格小方格第6页,此课件共26页哦方格网上刻有方格网上刻有9个个大方格,其中只有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为计数室计数室,供微生,供微生物计数用物计数用。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深度为0.1mm,即,即1mm1mm0.1mm,其容积为,其容积为0.1mm3;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2mm,深度为,深度为0.1mm,即,即2mm2mm0.1mm,其容积为,其容积为0.4mm3第7页,此课件共26页哦计数室通常也有两种规格计数室通常也有两种规格1625型:即大方格内分为16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25小格2516型:即大方格内分为25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16小格。不管计数室是哪一种构造,其每一大方格都是由1625=2516=400个小方格组成。第8页,此课件共26页哦2、计数1625型:一般取四角的四一般取四角的四个中方格(个中方格(100个小个小方格)计数方格)计数2516型:一般计数四个角一般计数四个角和中央的五个中方格和中央的五个中方格(80个小方格)的个小方格)的细胞数。细胞数。第9页,此课件共26页哦3、计算以以1mm1mm0.1mm型为例型为例计数室容积为0.1mm3,则每个小方格的容积为,则每个小方格的容积为1/4000 mm3。10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个小方格细胞总数/100 40010000稀释倍数稀释倍数酵母细胞个数酵母细胞个数1mL=8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个小方格细胞总数/80 40010000稀释倍数稀释倍数第10页,此课件共26页哦例1通常用血球计数板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若计数室为1mm1mm0.1mm方格,由400个小方格组成。若多次重复计数后,算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5个酵母菌,则10mL该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有个。2108第11页,此课件共26页哦例2 检测员将1 mL水样稀释10倍后,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检测每毫升蓝藻的数量;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少许培养液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已知每个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 mm3。现观察到图中该计数室所示a、b、c、d、e 5个中格80个小格内共有蓝藻n个,则上述水样中约有蓝藻 个mL。5n105第12页,此课件共26页哦4、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步骤 计数:计数:稍待片刻(约稍待片刻(约5min),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后,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底部后,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室所在位置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计数并记录。室所在位置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计数并记录。镜检计数室:镜检计数室:在加样前,先对计数板的计数室进行镜检。若有污物,在加样前,先对计数板的计数室进行镜检。若有污物,则需清洗,吹干后才能进行计数。则需清洗,吹干后才能进行计数。加样品:加样品: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上加盖专用的盖玻片,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上加盖专用的盖玻片,用吸管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酵母菌悬液,滴于盖玻片边缘吸取稀释后的酵母菌悬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缓缓渗,让培养液自行缓缓渗入,一次性充满计数室,防止产生气泡,入,一次性充满计数室,防止产生气泡,充入细胞悬液的量以不超过充入细胞悬液的量以不超过计数室台面与盖玻片之间的矩形边缘为宜计数室台面与盖玻片之间的矩形边缘为宜。多余培养液可用滤纸吸去。多余培养液可用滤纸吸去。第13页,此课件共26页哦5、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注意事项 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震荡震荡几下,这样使酵母菌分布均匀,防止酵母凝聚沉淀,几下,这样使酵母菌分布均匀,防止酵母凝聚沉淀,提高计数的代表性和准确性,求得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提高计数的代表性和准确性,求得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误差小。数量误差小。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对培养液进行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对培养液进行稀释稀释以便于酵母菌的计数。具体方法是:摇匀试管,取以便于酵母菌的计数。具体方法是:摇匀试管,取1mL酵酵母菌培养液,加入成倍的无菌水稀释,稀释母菌培养液,加入成倍的无菌水稀释,稀释n倍后,再用血球计倍后,再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所得数值乘以稀释倍数。以每小方格内含有数板计数,所得数值乘以稀释倍数。以每小方格内含有45个个酵母细胞为宜。特别是在培养后期的样液需要稀释后计数。酵母细胞为宜。特别是在培养后期的样液需要稀释后计数。第14页,此课件共26页哦 对于压在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计数同侧相邻两边上的菌体数,对于压在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计数同侧相邻两边上的菌体数,一般可采取一般可采取“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处理,另的原则处理,另两边不计数。两边不计数。对每个样品可计数三次,再对每个样品可计数三次,再取其平均值。取其平均值。计数时应不时计数时应不时调节焦距调节焦距,才能观察到不同深度的菌体。,才能观察到不同深度的菌体。血球计数板使用后,用自来水冲洗,血球计数板使用后,用自来水冲洗,切勿切勿用硬物洗刷用硬物洗刷,以免损坏网格。,以免损坏网格。第15页,此课件共26页哦1 1、研究过程研究过程测定测定定期取样定期取样测细胞数目测细胞数目2 2、测定方法测定方法测重量测重量湿重湿重干重干重(一)研究方法(一)研究方法二、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在恒定容积液体在恒定容积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培养基中培养第16页,此课件共26页哦细菌数目的对数细菌数目的对数时间时间01234细菌的生长曲线细菌的生长曲线(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1:调整期调整期2:对数期对数期3:稳定期稳定期4:衰亡期衰亡期第17页,此课件共26页哦细菌细菌数目的对数数目的对数时间时间01234细菌的细菌的生长速率生长速率时间时间01234细菌生长曲线细菌生长曲线细菌生长速率细菌生长速率曲线该怎样画曲线该怎样画呢?呢?第18页,此课件共26页哦 目的:使微生物的生长较长时间的维持在稳定期。目的:使微生物的生长较长时间的维持在稳定期。优点:缩短了培养周期优点:缩短了培养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设备利用率,便于自动化便于自动化管理。管理。连续培养第19页,此课件共26页哦例例2 2(0808江江苏苏卷)卷)为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动态变化,某同学按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下表所列条件进进行了行了A A、B B、C C和和D D 共共4 4组实验组实验,用,用1 000mL1 000mL锥锥形瓶作形瓶作为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25下静置培养,其他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实验条件均相条件均相同,定同,定时时用血球用血球计计数板数板计计数。根据数。根据实验结实验结果果绘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度变变化曲化曲线图线图如下,如下,请请分析回答以下分析回答以下问题问题。1)图中曲线)图中曲线、和和分别是分别是_组、组、_组和组和_组的结果。组的结果。D BA2)B组和组和A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是B组组_。培养液较多,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小,故供氧较少培养液较多,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小,故供氧较少 3)D组和组和B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D组组_。葡萄糖浓度较低,故营养物供应较少葡萄糖浓度较低,故营养物供应较少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培养原液计数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培养原液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 和和 。摇匀培养液后再取样摇匀培养液后再取样 培养后期的样液稀释后再计数培养后期的样液稀释后再计数 5)实验结实验结束后,用束后,用试试管刷蘸洗管刷蘸洗涤剂涤剂擦洗血球擦洗血球计计数板的做法数板的做法是是错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的,正确的方法是 浸泡和冲洗浸泡和冲洗 第20页,此课件共26页哦细菌细胞数目的测定细菌细胞数目的测定待测样品待测样品等量的已知含量等量的已知含量的红细胞的红细胞 混匀混匀涂抹涂抹红细胞红细胞细菌细菌测定:测定:红细胞数目红细胞数目细菌数目细菌数目计算单位体积内计算单位体积内的细菌数目的细菌数目第21页,此课件共26页哦细菌重量的测定细菌重量的测定取样:取一定体积的培养液取样:取一定体积的培养液离心分离、反复洗涤离心分离、反复洗涤称湿重称湿重烘干称干重烘干称干重第22页,此课件共26页哦1、调整期采用对数期的菌体作为菌种、采用对数期的菌体作为菌种、增加接种量、增加接种量、代谢活跃;体积增大;分裂迟缓。代谢活跃;体积增大;分裂迟缓。适应新环境适应新环境1)主要特征:)主要特征:2)原因:)原因:3)人工控制(缩短调整期):)人工控制(缩短调整期):第23页,此课件共26页哦个体:代谢旺盛;分裂最快;个体形态和个体:代谢旺盛;分裂最快;个体形态和 生理特征稳定。生理特征稳定。群体:繁殖死亡群体:繁殖死亡1)主要特征:)主要特征:2)应用:)应用:作生产菌种,科研材料。作生产菌种,科研材料。2、对数期第24页,此课件共26页哦3、稳定期个体:积累有害代谢产物;有些出现芽孢。个体:积累有害代谢产物;有些出现芽孢。群体:活菌数量最多;繁殖死亡群体:活菌数量最多;繁殖死亡1)主要特征:)主要特征:2)原因:)原因:生存条件相对恶化:营养物质消耗;有害代谢生存条件相对恶化:营养物质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积累;产物积累;PHPH改变改变种内斗争最激烈。种内斗争最激烈。第25页,此课件共26页哦个体:细胞形态多样个体:细胞形态多样群体:活菌数急剧下降;繁殖死亡群体:活菌数急剧下降;繁殖死亡1)主要特征)主要特征:2)原因)原因:生存环境极度恶化生存环境极度恶化(营养物质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积累、(营养物质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积累、PHPH改变)改变)生存斗争最为剧烈。生存斗争最为剧烈。4、衰亡期第26页,此课件共26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