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教师资格自测测试题84.docx
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之分,这是一对相对性状。下面有三组交配组成,请判断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答案】 D2. 【问题】 细胞内含C、H、0、N、P五种元素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功能是()。A.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B.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C.催化某一特定的化学反应D.参与光合作用【答案】 A3. 【问题】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B.C.D.【答案】 B4. 【问题】 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A.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C.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D.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答案】 C5. 【问题】 教“鱼”的概念时以“鲸”为例,说明“生活在水中”是“鱼”的概念的无关特 征。这是为学生提供()。A.比较B.变式C.正例D.反例【答案】 D6. 【问题】 国内最早提出“教育形成交往起源说”的人是()。A.王策三B.李秉德C.叶澜D.桑新民【答案】 C7. 【问题】 某校教师在讲解“细胞中的无机物”时,提问学生:“炎热夏天男生打篮球后球衣晾干后会有一道白色印记。你们知道这个印记是什么吗?是怎么出现的?下面我们就来找找答案。”属于哪种导入方式?()A.俗语导入B.故事导入C.悬念导入D.情境导入【答案】 C8. 【问题】 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的为小花瓣,aa的为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基因型为RR和Rr的花瓣是红色,rr的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B.子代共有4种表现型C.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的比例约为1/3D.子代的所有植株中,纯合子约占1/4【答案】 B9. 【问题】 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的活动是( )。 A.教学计划B.教学过程C.教学评价D.教学设计【答案】 C10. 【问题】 “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互补性C.差异性D.阶段性【答案】 C11. 【问题】 ()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A.学校B.家庭C.社会D.工作单位【答案】 A12. 【问题】 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只可通过以上一种方法补充的激素是()。 A.B.C.D.【答案】 C13. 【问题】 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A.孟禄B.霍尔C.利托尔诺D.华生【答案】 C14. 【问题】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A.B.C.D.【答案】 C15. 【问题】 下列关于被子植物个体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双受精是指两个极核分别与两个精子结合B.受精卵分裂一次,形成两个细胞,顶细胞在上,基细胞在下C.玉米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胚乳组成D.胚芽是由顶细胞发育而来的【答案】 D16. 【问题】 当心脏的房室瓣处于关闭,而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时。心脏的房室舒缩状态为()。A.心房、心室同时收缩B.心房收缩、心室舒张C.心房、心室同时舒张D.心房舒张、心室收缩【答案】 D17. 【问题】 下列品种的培育与育种原理相符的是()。A.无子西瓜的培育染色体数目变异B.高产青霉菌株的培育基因重组C.用花粉(Ab)培养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纯种植株(AAbb)基因突变D.培育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 A18. 【问题】 洋葱是常用的实验材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剪取洋葱根尖23 cm制作装片B.观察质壁分离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做材料C.观察叶绿体实验.不能选洋葱鳞片叶内外表皮细胞做材料D.观察DNA.RNA的分布实验.可选洋葱内表皮细胞做材料【答案】 A19. 【问题】 学科的设置和安排是通过()体现出来的。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学内容D.教科书【答案】 A20. 【问题】 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答案】 B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教学实践中评价的激励功能可采用哪些方法达成?( )A.将课程分成小单元,即时激励B.扩展评价范围,各显长项C.重视对学习过程的检测D.记录学生学业之外的突出表现,增加学生成就感E.注重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评价【答案】 ABD2. 【问题】 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A.连续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E.定向性与顺序性【答案】 ABCD3. 【问题】 属于操作技能的特点有( ).A.外显性B.简缩性C.展开性D.客观性【答案】 ACD4. 【问题】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A.相似性B.材料特性C.原有认知结构D.教学途径E.学习的心向与定势【答案】 AC5. 【问题】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负有小学生受教育权实现义务教育的主体有( )。A.国家B.教师C.家庭D.教育行政机关【答案】 ABCD6. 【问题】 教师法中关于教师待遇的规定包括()A.工资待遇B.教师津贴C.教师住房D.医疗保健待遇E.教师补贴【答案】 ABCD7. 【问题】 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包括( )。A.操作的定向B.操作的模仿C.操作的整合D.操作的熟练【答案】 ABCD8. 【问题】 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监控D.自我感觉E.自我调节【答案】 ABC9. 【问题】 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有()。A.改变现实、追踪效果B.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D.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E.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答案】 BCD10. 【问题】 智力三元论认为智力的构成不包括()A.成分性智力B.经验性智力C.反馈性智力D.认知性智力E.情景性智力【答案】 CD11. 【问题】 制约课程的因素有()。A.社会B.历史C.知识D.环境E.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答案】 AC12. 【问题】 根据主体对外部条件的利用程度,动作技能可分为()A.工具性动作技能B.连续性动作技能C.封闭性动作技能D.非连续性动作技能E.开放性动作技能【答案】 C13. 【问题】 自编测验的常见错误是( )。A.教师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指标B.教师对测验准备不够充分C.测验太简单,题量小D.教师不关心学生知识水平而使题过复杂或过简单E.教师对测验的项目分类比例不一致【答案】 ABC14. 【问题】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有()。A.内发论B.动机论C.外铄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答案】 ACD15. 【问题】 制约学校课程的因素有( )A.社会B.知识C.儿童D.课程理论【答案】 ABCD16. 【问题】 教育目的可以发挥_功能。()A.导向B.调控C.宣传D.评价E.激励【答案】 ABD17. 【问题】 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三个阶段,即( )。A.认知阶段B.动作的定向阶段C.联结阶段D.自动化阶段【答案】 ACD18. 【问题】 属于心智技能特点的是( )。A.观念性B.内潜性C.客观性D.简缩性E.展开性【答案】 ABD19. 【问题】 下列法律中,专门对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作了规定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答案】 ACD20. 【问题】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 )。A.环境B.人际关系C.智力D.政治体制E.个性【答案】 AC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材料:期末考试刚刚结束,几位同学几乎用哀求的语气对班主任说:“别给我们排名了。”孩子们的目光里充满了惶恐与不安。这位教了20多年学的教师心头一热,眼睛湿润了。这一次,他没有按照惯例公布学生的成绩。试卷改完后,王老师分别找到这几位同学,耐心地分析了他们在这次考试中的成败得失,勉励他们认真学习,相信他们通过努力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事后,他对同事说:“通过这件事,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教师的那一份责任。”问题:(1)分析王老师做法的可取之处及当前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树立什么样的评价观【答案】(1)王老师不给学生按成绩排名的做法保护了学生的个人隐私,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考试焦虑的缓解。当前对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有:评价结果以排名的形式公布,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评价内容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忽视了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感、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在评价主体上,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树立发展性评价的评价观,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2.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幼儿园的室外,在自由活动时间里,中班的小安高兴地拍着皮球,他一路跟着皮球跑,一不小心就碰到了小华身上,小华摔倒在地上,膝盖一下破了。小华站起来很生气,骂道:“讨厌,王八蛋。”小安也开始回骂:“撞了你怎么了?”两人开始吵起来。小华准备打小安,这时老师走了过来。问题:请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可能原因。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如何处理这一事件?请说明你的处理方式及理由。【答案】【要点】案例中的事件,是一个典型的幼儿同伴之间的交往冲突,矛盾很集中,需要老师专业的指导和处理,矛盾才能得以缓解、不被激化。(1)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幼儿注意分配能力发展不足。幼儿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幼儿还没有理性解决冲突的能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完善,可能会错误表达自己的意愿,造成其他同伴或老师的误解,进而引发矛盾。(2)对事件的处理。分开两人(避免冲突升级)。关心小华的伤(安抚受伤者,平稳情绪)。请小安帮小华涂药(让他感受到自己行为给同伴带来的伤害)。安顿好后请两位小朋友分別说说自己的感受(学习了解对方感受与沟通)。说说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应当如何做(学习解决冲突的方法)。总之,教师应该在避免矛盾扩大化的基础上对两名孩子加以科学的引导和教育,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其他孩子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应该如何处理和对待。3. 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三个班中将成绩排名后六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了一个18人的班级。心理学家对这18名学生进行智力测验,发现每一名学生智商都在正常范围。于是要求这18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1)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2).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3)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回答错误的同学给子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答案:(4)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后来,这18名同学在半年以后学习大有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问题:请结合以上材料试用动机理论分析。【答案】1.正确指导结果归因:2.充分利用反馈信息:3.创设适合学生难度的问题情境:4.运用正强化的方式鼓励学生不断进步。4.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钓鱼的启示那年,我刚满十一岁。有一天,像往常一样,我跟着父亲去附近湖中的小岛上去钓鱼。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我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不少水花。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啊,好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那晚以后,我再没有钓到过像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问题(一):试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10分)问题(二):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8分)【答案】问题(一):本文讲述了一个钓鱼的故事,用烘托的手法,刻画了一个严格自觉遵守规则的好爸爸形象,使学生懂得,自觉是一个好公民应有的素养。问题(二):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出现的生词。(2)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充分感知、体验和表达,感受作者在服从中透出的悲哀,反思他的行为,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感悟的同时将学文与导行相结合,使学生懂得如何结合实际,遵守规则。2.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问题(三):一、课前交流资料,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课前搜集了哪些有关规则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板书课题:钓鱼的启示)二、自读课文,扫除障碍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词,逐步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学生读课文后指名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三、回顾学习方法,学生自学交流1.师:上单元我们又学习了两种自学方法:第一种是解答自己提出问题的方法。生:看问题的上文;看问题的下文;从全文整体内容理解。师:第二种是做批注笔记,能使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课文。如何做批注笔记呢?5. 二、材料分析题1、某日上午,没有完成作业的史冬鹏被陈兴老师叫到讲桌前,然后陈老师向全班下达任务:“每个人去打5棍,谁打得不狠就打谁”。结果,全班有40名学生,除了另外4个没有做完作业的学生外,其余35名学生全部动了手,共打了史冬鹏175棍,陈老师也亲自动手打了5棍。挨打后,史冬鹏疼痛难忍,还被要求坐着听课,直到放学。回家时,他走到家门口就瘫倒了。张母送他就医时发现其臀部大面积红肿,部分已经成了紫红色。几天后,史冬鹏仍只能趴在病床上。张母说,儿子现在每天晚上只能趴着睡觉。“不趴着不行啊,屁股疼。晚上稍微碰着一点,都疼得喊妈啊,我屁股疼”。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2、学生刘小明,15岁,男,平时不善言谈,孤独冷漠,不喜欢集体生活,常独来独往,不会关心别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一次餐会上,他把自己爱吃的里脊肉、大鸡腿、排骨、草莓、苹果一股脑儿放在自己的碗中独自享用,全然不顾周围同学们的反应。请运用素质教育的知识分析以上情况。3、某中学校一位实习老师,教数学。他上课很有趣,但对学生很严格,如果有上黑板演示题目做不出题,就会骂人。最严重的一次是,一个学习不好的男同学被教了好几次还做不对,他一怒之下就把人家的头往黑板上撞,用非常粗俗的话骂他。那个男生受不了这样的刺激,最后厌学,不肯再读书了,连高中都没上。问题:(1)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2)从教育法律法规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答案】二、材料分析题1、【答案要点】(1)陈兴老师的行为违反教师行为规范中要求教师“关爱学生”以及“教书育人”等规定。(2)教师应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3)教师应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4)“学生被打事件中的陈兴老师行为是严重体罚学生、侵害学生人身健康的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违反教师行为规范中要求教师“关爱学生”以及“教书育人”等规定,如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全体学生都要关心、爱护;对学生应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要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制止有害学生的不良现象,与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2、【答案要点】(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2)从上述案例分析,刘小明不懂得礼让与宽容;不懂得帮助别人、奉献爱心、关心别人;不懂得与别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与家长平时应加强对刘小明的做人、与人交往等方面的教育。3、【答案要点】(1)这位数学实习教师辱骂、体罚学生是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教师应当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2)我国的教师法第八条第4项“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条第1项“规定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3)严重结果:造成了这位学生厌学甚至弃学;其行为严重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师德形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