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教师招聘深度自测提分卷10.docx
-
资源ID:48033850
资源大小:47.52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中国教师招聘深度自测提分卷10.docx
2022年教师招聘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生活中有以下现象: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由于惊恐、害怕而出现无意识排尿。以上现象说明()。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D.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答案】 D2. 【问题】 被称为“钢琴诗人”的是( )。A.老约翰?施特劳斯B.小约翰?施特劳斯C.肖邦D.李斯特【答案】 C3. 【问题】 中国近代史上有人提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其主张是( )。A.加强君主专制B.建立内阁制C.实行君主立宪D.倡导民主共和【答案】 C4. 【问题】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还是西方古代、近代国家,都有“分权”的思想:我国唐代有分相权以集君权的措施;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要素;近代史上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古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 )。A.都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B.都以分权进而限权为目的C.都体现了权力制约和平衡D.都不同程度为后世所借鉴【答案】 D5. 【问题】 有学者指出:“1213世纪,英格兰领主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主动采纳货币地租。15世纪以后的领主采纳货币地租则主要是为了规避价格风波的风险。”这表明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的主要原因是( )。A.圈地运动破坏了农村经济B.手工工场需要大量货币C.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D.商品经济在农村的渗透【答案】 D6. 【问题】 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答案】 A7. 【问题】 数学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解二元一次方程,有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提出了几种不同的解法,这名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属于( )。A.抽象思维B.直觉思维C.聚合思维D.发散思维【答案】 D8. 【问题】 近代美、德、法三国分别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三国宪法的相同点主要有( )。A.B.C.D.【答案】 C9. 【问题】 秦汉时期兴起的一种以吹管和打击乐器为主,兼有歌唱的器乐合奏形式是()。A.相和歌B.鼓吹乐C.清商乐D.百戏【答案】 B10. 【问题】 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由此最能说明( )。A.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继续抗日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C.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答案】 A11. 【问题】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0时该植物生长最快C.每天光照12h、20时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D.每天光照12h、30时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是10时的2倍【答案】 C12. 【问题】 在古代希腊先哲中,苏格拉底的思想与智者学派的思想有许多共同点,主要表现在( )。A.都把人类及其环境作为探究的课题B.都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作用C.都重视人的伦理道德D.都强调思想来源于教育【答案】 B13. 【问题】 董仲舒“一生最大的努力,是将先秦的各种不同学派糅合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学术系统,所有的先秦学术在他手上成为一个综合体”。材料中的“不同学派”包括( )。A.B.C.D.【答案】 D14. 【问题】 从1887-1897年,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5,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上述现象表明( )。A.议会的权力和作用被削弱B.议会的立法权力正在丧失C.英国的政治制度正在发生变化D.议会对内阁起到了限制作用【答案】 A15. 【问题】 1875年,法国共和派要求在宪法中明确写上“共和国”字样的议案被保皇派否决后,提出了一项宪法修正案:“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该议案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由此可见( )。A.B.C.D.【答案】 B16. 【问题】 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A.圣?桑B.比才C.柏辽兹D.德彪西【答案】 D17. 【问题】 下列有关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属于拮抗关系B.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都是反射C.下丘脑是调节生命活动的最高级神经中枢D.球场上的运动员,其生理状态是产热过程大于散热过程.体温明显高于正常值【答案】 A18. 【问题】 歌唱字音的发音要求中,字腹发音要求做到()。A.起音清晰,短促有力B.声音响亮,稳定不变C.音色优美,声音绵长D.收音迅速,清楚自然【答案】 C19. 【问题】 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环境刺激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加B.寒冷环境刺激可使皮肤血管收缩,机体散热减少C.炎热环境刺激可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增加,机体散热增加D.极端炎热环境中,人体不能只靠神经和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恒定【答案】 C20. 【问题】 挪威杰出作曲家格里格创作的培尔?金特组曲中的第一首作品是()。A.在山妖的洞窟中B.阿尼特拉舞曲C.奥赛之死D.晨景【答案】 D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教育的本质特点是()。A.传授性B.积累知识C.有意识D.有目的性E 、 有序性【答案】 CD2. 【问题】 程序教学的特点是()。A.小步子原则B.由易到难C.循序渐进D.自行控制时间【答案】 ABCD3. 【问题】 孙老师在远离危险课时,先给学生看生活中各种危险场面的视频,比如,儿童被挂在阳台防护网上、不按交通指示灯过马路等。针对生活需要注意的各种“危险”,孙老师提出“遇到危险怎么办”这一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要求各抒己见,最后孙老师向学生推荐安全教育学习资料,组织学生交流心得,在班级公告栏张贴社会常用紧急求助电话,并让学生熟记。A.讨论法B.读书指导法C.参观法D.演示法【答案】 ABD4. 【问题】 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的措施有()。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答案】 ABC5. 【问题】 问题解决有下列基本特征:( )。A.结构性B.目的性C.认知性D.序列性E.创造性【答案】 BCD6. 【问题】 按活动规模和人数分,课外活动的内容主要有()。A.科技活动B.小组活动C.学科活动D.个人活动E.文艺活动【答案】 BD7. 【问题】 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可以将课分为()。A.讲授课B.演示课C.练习课D.实验课E.复习课【答案】 ABCD8. 【问题】 教学活动的构成有( )。 A.上课B.作业C.辅导D.成绩评定E.社会实践【答案】 ABCD9. 【问题】 学生初学“梯形的面积等于上底与下底之和乘以高,再除以2”时,这一学习过程中包括()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词汇学习【答案】 ABC10. 【问题】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原则有()。A.保教结合的原则B.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C.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原则D.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E.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答案】 ABCD11. 【问题】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 )三个方面。A.性格B.气质C.认知D.情感E.自我调控系统【答案】 AB12. 【问题】 某市在交通要道打出了这样的标语:“车让人,让出文明;人让车,让出安全;车让车,让出秩序;人让人,让出和谐。”这一标语的内容()A.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B.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D.可以避免一切交通事故的发生【答案】 ABC13. 【问题】 下列选项属小班年龄段健康教育目标的有()A.形成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B.有一定独立性C.喜欢自己进餐、如厕、入睡D.学会洗手洗脸整理衣物【答案】 ABCD14. 【问题】 学习汉语拼音后再学习英语,在书写时感到容易,在发音时感到困难,说明了两种学习之间存在()。A.正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答案】 ABC15. 【问题】 教育目的是所有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教育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教育目的的说法正确的有( )(易错)A.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教育目的较理想,而教育方针较现实B.按结构层次从高到低依次是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课程目标C.在当下中小学中,“升学率”最被看重,这属于教育中实然的教育目的D.教育目的是人提出来的,形式上是主观的,因此教育目的没有客观性【答案】 AC16. 【问题】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A.德育形式B.德育内容C.德育方法D.德育评价【答案】 BC17. 【问题】 “人民群众最讲实际。你干好事,他就鼓掌。你干得不好,他就有意见。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眼睛向下,多为老百姓办些实事,当好人民的勤务员。”这段话表明中国共产党( )A.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C.要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D.要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答案】 ABCD18. 【问题】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体现了国际社会对青少年儿童权利的重视,反 映这一核心精神的重要原则是()。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D.无歧视原则E.保护儿童原则【答案】 ABCD19. 【问题】 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有( )。A.改变现实和追踪效果B.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D.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E.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答案】 BCD20. 【问题】 课程目标具有( )特点。A.时限性B.具体性C.预测性D.可操作性E.创新性【答案】 ABC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学习课文小珊迪后,教师提问:“你最喜欢这篇课文的哪一段?”几个学生踊跃发言,表达自己对课文的喜爱。随后,老师叫了一个没有举手的小个子男生,要他说说自己喜欢的句子。小男生慢吞呑地站了起来,说了句:“我都不喜欢。”老师批评了他,小男生一声不吭地坐下了,看得出他心里很不服气。学生可以不喜欢课文吗?老师的说法是:“我认为不可以。不喜欢不就等于可以不学了吗?再说,教材选的都是好文章。”试结合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进行分析。【答案】建构主义认为,“教材是例子”,学生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学习是知识建构的过程,无论专家选出的文章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学生总要以自己的经验和方式去理解。建构主义的观点引发了新一轮的教育观念变革,新观念要求我们尊重学生,发展学生的独特个性,造就健康有序、宽松和谐、激励上进的新型教育。鼓励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建构自己独立的意义。如果我们总是以一个固定的模子去框住学生的思维,势必使学生丧失个性、丧失自我、丧失创造力。2.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龙山雪张岱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钦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芥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张岱明明有舟子陪同,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否矛盾,说说理由。【答案】作者有舟子陪同。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并不矛盾。原因有二:作者虽有舟子陪同,但舟子并非志同道合、一同赏雪之人;文章重在表现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与遗世独立的高雅情趣,而写其“独往湖心亭看雪”,既巧妙含蓄地暗示了这一点,表现出作者远离世俗的情怀,又为后文写偶逢知己的喜悦与乍遇又别的惋惜埋下伏笔。3.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犯错的机会留给学生。犯错还需要机会吗?当然需要。教师为什么是个容易让人“犯困”的职业,是因为我们时刻都在防范学生发生错误,总想把错误苗头扼杀在摇篮中。比如,预感学生回答可能出错,马上打断他的话;学生有停顿时,立马把话头接过去,代他说出正确答案;甚至对可能发生错误的地方进行屏蔽,只为顺顺当当的上完一节“成功”的课。学生犯错的机会就这样被剥夺了。错误是正确之母,经历错误,学生才会找到正确的道路;理解错误产生的缘由,学生才能改正错误,避免发生类似错误。犯错不是走弯路,而是学生成长的必经之路。留机会给学生犯错,不随意截断学生犯错的思维进程,使他们感觉有权利犯错,这也是在为其学习行为赋权和分权。权利属于学生,把权利归还他们,其实是一场学习的革命。资料来源:冯卫东.为“真学”而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59.(有改动)(1)结合某一条教学规律,谈谈教师为什么要“把犯错的机会留给学生”?(5分)(2)“留机会给学生犯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怎么做?(5分)(3)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5分)【答案】(1)“把犯错的机会留给学生”,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双边性规律,即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各方面并不成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品德的提高过程中会出现错误,所以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安排,需要教师的指导。但是这种指导并不是材料中所说的:“代他说出正确答案。”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正如材料中所说赋予学生犯错的权利,认为这是一场学习的革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组织、调节、指导,促进学生的发展,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适应教师的教学。(2)“留机会给学生犯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发挥自己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双边性规律开展教学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鼓励学生多尝试,从错误中学习,这样获得的知识才会更牢固。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做到悦纳错误、多宽容。(3)上好一堂课的要求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4. 赏析下面这首唐诗的艺术效果(6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答案】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夜郎。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它;三是说,也只有依靠明月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他法。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以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贬谪者。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5. 阅读下列教学片段,回答问题。快下课了。又到了布置作业的时间。外面已是嘈杂一片,学生们也已心不在焉。我大声宣布道:“今天老师不留作业了。”“真的吗太好了!”下面一片欢呼。“但要求每位同学围绕今天所学的有关内容给老师留一道作业题,请大家拿出你最精彩的问题。到下节课时考一考老师,让老师也尝一尝做作业的滋味,记住要附答案。”学生又是一片雀跃。于是在课下,学生对这一教材中的重、难点表现出从未有过的热情,他们积极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资料,钻研思考,相互磋商,几乎每人都为我布置了一道“高难度”的作业题。又上课了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第一个“考问”我,“老师肯定回答不出同学们留的所有作业。又不可能在这十几分钟内(其他时间还要讲新课)回答出同学们的全部问题。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你们组内最难的、最有特色的作业来考老师,但答案不许有错误,好吗”“好!”几乎异口同声。学生开始分组讨论,有的窃窃私语,惟恐被我听见;有的则争执得面红耳赤:“你的问题我都会,怎么能难倒老师不行。”“你的答案不完整还要补充”“要是先问这道题肯定会难倒老师”可以看出学生课后真是下工夫思考了,有相当一部分问题如果没有深入研究探讨是提不出来的。“同学们留的作业都很好,但我要先回答最难的问题,你们认为哪道题最难”下面一片争论。最后大家把意见集中在上面所列的第二道问题上,并拭目以待我是怎样出丑的。“对不起,老师真的回答不出来,我们还是请命题人解释一下答案吧。”我有点“抱歉”地又把球踢了回去,大家立刻转向“命题人”,并报以热烈的掌声。【答案】(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出任务型教学指导下的师生互动方式,推动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2)成功之处:新课程理念提出要改变课程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给老师留作业”的新颖方式营造教学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去探求历史问题,形成对历史内容的深刻认识与理解,同时培养了他们对历史课程的喜爱之情。不足之处:历史课堂要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该老师采取的“给老师留作业”的教学活动,虽然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有突出优势,但是如果教师把握不当,很容易使课堂的宝贵时间浪费在究竟让老师回答哪一个问题的讨论上。除此之外,该老师的教学过程设计没有考虑到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没有体现教学因材施教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