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通用规范18634.docx
-
资源ID:48055979
资源大小:77.41K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通用规范18634.docx
安全生产产标准化化体系通通用规范范(征求意意见稿)20099年111月目录1范围332术语和和定义333原则554管理模模式65管理要要素65.1方方针、目目标、组组织机构构和责任任85.2法法律法规规与安全全管理制制度1005.3培培训教育育和人员员能力1135.4危危害辨识识、风险险评价与与控制1155.5生生产设备备、设施施与生产产过程控控制1995.6作作业安全全235.7职职业健康康与职业业危害告告知2445.8应应急响应应与事故故救援、调调查和处处理2775.9安安全检查查与问题题整改3305.100绩效考考核311 43 安全生产产标准化化体系通通用规范范(征求意意见稿)1 范围本规范明明确了生生产经营营单位开开展安全全生产标标准化的的总体原原则、管管理模式式和要求求。本规范适适用于生生产经营营单位开开展安全全生产标标准化工工作以及及相关方方的咨询询、支持持、服务务和评审审。有关行业业、专业业已经制制定本行行业、本本专业的的专业安安全生产产标准化化规范的的,优先先适用专专业安全全生产标标准化规规范。制制定专业业安全生生产标准准化规范范应满足足本通用用规范的的要求。2 术语和定定义下列术语语和定义义、缩略略语适用用于本标标准。2.1 安全生产产标准化化生产经营营单位分分析生产产安全风风险,建建立预防防机制,健健全科学学的安全全生产责责任制、安安全生产产管理制制度和操操作规程程,各生生产环节节和相关关岗位的的安全工工作符合合法律、法法规、规规章、规规程、标标准等规规定,达达到和保保持一定定的标准准,并持持续改进进、完善善和提高高,始终终处于安安全生产产的良好好状态,控控制生产产安全风风险。2.2 要素安全生产产中的关关键因素素。2.3 风险发生特定定危险情情况的可可能性和和后果的的组合。2.4 风险评价价评价风险险程度,确定是否否需要处处理和处处理程度度,判定定为处理理风险所所付支出出是否在在可承受受的范围围。2.5 风险管理理通过风险险识别、风风险评价价,对风风险实施施有效的的控制和和妥善处处理风险险所致损损失,期期望达到到以最小小的成本本获得最最大安全全保障的的管理活活动。2.6 资源实施安全全生产标标准化所所需的人人员、资资金、设设施、材材料、技技术和方方法等。2.7 相关方与生产经经营单位位安全生生产标准准化相关关或受其其安全生生产行为为影响的的团体或或个人。2.8 重大危险险源长期的或或者临时时的生产产、搬运运、使用用或者储储存危险险物品,且且危险物物品的数数量等于于或者超超过临界界量的单单元(包包括场所所和设施施)。2.9 重点设施施、部位位对安全生生产起关关键作用用或有重重大影响响的设施施、部位位。2.10 危害可能会导导致伤害害、疾病病、财产产损失、环环境破坏坏的危险险、有害害根源或或状态。2.11 危害辨识识识别危害害存在并并确定其其性质的的过程。2.12 高危行业业矿山、建建筑、施施工和危危险物品品的生产产、经营营、储存存、运输输行业。2.13 安全绩效效指生产经经营单位位根据安安全生产产方针和和目标,在在控制和和消除安安全风险险方面取取得的可可测量结结果。2.14 供应商为生产经经营单位位提供材材料、设设备或设设施及其其服务的的外部团团体或个个人。2.15 承包商在生产经经营单位位的作业业现场按按照双方方协定的的要求、期期限及条条件向生生产经营营单位提提供服务务的个人人或团体体。3 原则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结合自自身特点点,依据据本标准准的要求求,建立立与保持持安全生生产标准准化体系系。安全生产产标准化化体系的的建设,应突出出“安全第第一、预预防为主主、综合合治理”的方针针和以人人为本的的理念,注注重科学学性、规规范性和和系统性性,立足足于危害害辨识和和风险评评价,立立足于隐隐患治理理,风险险管理和和预防事事故发生生的思想想,充分分体现安安全与效效益、安安全与健健康、安安全与环环境之间间的内在在联系,并并与生产产经营单单位其他他方面的的基础管管理有机机结合。安全生产产标准化化的创建建和实施施,应在在企业生生产经营营的全过过程、全全方位、全全员中得得以体现现和贯彻彻,反映映生产经经营单位位自身生生产特点点及安全全绩效的的持续改改进和提提高,建建立安全全生产长长效机制制。4 管理模式式本标准采采用策划划(P,Plaan)、实实施(DD,Doo)、检检查(CC,Chheckk)、改改进(AA,Acctioon)动动态循环环的管理理模式,实实现生产产经营单单位自主主管理、自自我完善善改进,政府部门指导、监督的管理体制,持续推进生产经营单位提高安全绩效。5 管理要素素本规范由由10个个A级要要素和443个BB级要素素组成(见下表表)。表:安安全生产产标准化化通用规规范要要素表A 级 要 素素B 级 要 素素5.1方方针、目目标、组组织机构构和职责责5.1.1方针针、目标标5.1.2机构构设置与与人员配配备5.1.3职责责5.2法法律法规规与安全全管理制制度5.2.1获取取和更新新5.2.2 融融入与符符合性评评价5.2.3 安安全生产产规章制制度5.2.4 安安全操作作规程5.2.5 修修订5.3培培训教育育和人员员能力5.3.1 管管理人员员培训教教育及能能力5.3.2 操操作岗位位人员培培训教育育及能力力5.3.3 其其他人员员培训教教育5.3.4日常常安全活活动5.3.5 安安全教育育培训管管理5.4危危害辩识识、风险险评价与与控制5.4.1 危危害辨识识、风险险评价实实施5.4.2 范范围范围围与评价价方法5.4.3 风风险控制制与隐患患治理5.4.4 风风险信息息更新5.5生生产设施施、设备备与生产产过程控控制5.5.1 安安全生产产投入5.5.2 生生产设备备、设施施建设5.5.3 生生产设备备、设施施管理5.5.4重点点设施、部部位和重重大危险险源管理理5.5.5 日日常维护护和定期期检维修修5.5.6 新新设备验验收及旧旧设备拆拆除、报报废5.6作作业安全全5.6.1 作作业许可可5.6.2 作作业行为为和生产产过程控控制5.6.3 警警示标志志5.6.4 承承包商、供供应商管管理5.6.5 变变更5.7职职业健康康与职业业危害告告知5.7.1 职职业健康康管理5.7.2 职职业危害害申报5.7.3 作作业场所所职业健健康管理理5.7.4 劳劳动防护护用品5.7.5 职职业危害害告知和和警示5.8应应急响应应与事故故救援、调查查和处理理5.8.1 应应急救援援组织5.8.2 应应急救援援器材5.8.3 应应急救援援预案与与演练5.8.4 事事故抢险险救护与与报告5.8.5 事事故调查查和处理理5.9安安全检查查与问题题整改5.9.1 安安全检查查5.9.2 安安全检查查形式与与内容5.9.3 问问题整改改5.100绩效考考核5.100.1 绩效评评审5.100.2 奖惩5.1 方针、目目标、组组织机构构和责任任5.1.1 方针、目目标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坚持“安全第第一,预预防为主主,综合合治理”的安全全生产方方针,并并根据生生产经营营单位安安全生产产实际情情况制定定宏观长长远的安安全生产产目标及及具体的的每年度度安全生生产指标标,经本本单位主主要责任任人批准准,以正正式文件件体现。生产经营营企业应应根据所所属各单单位在生生产经营营中的职职能,将将企业的的方针、目目标、年年度安全全生产指指标,自自上而下下签订全全员负责责的安全全目标责责任书,制制定各级级组织的的安全工工作计划划和主管管部门考考核办法法,以保保证安全全生产目目标和指指标的有有效完成成。5.1.2 机构设置置与人员员配备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建立安安全生产产最高决决策机构构,根据据安全生生产法的的要求,设设置安全全生产管管理机构构或者配配备安全全生产管管理人员员,健全全安全生生产管理理网络。5.1.3 职责生产经营营单位的的主要负负责人为为安全生生产工作作第一负负责人,应应全面负负责安全全生产工工作,落落实安全全生产法法赋予生生产经营营单位主主要负责责人的安安全生产产职责,主动履履行安全全生产责责任。安安全生产产社会责责任的主主要内容容:保障生产产安全,严严格落实实安全生生产责任任制,保保证安全全生产投投入,严严防重、特特大安全全事故发发生。建建立健全全应急管管理体系系,不断断提高应应急管理理水平和和应对突突发事件件能力。为为从业人人员提供供安全、健健康、卫卫生的工工作条件件,保障障从业人人员职业业健康,预预防和减减少职业业病危害害。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明确各各职能部部门、生生产经营营基层单单位、直直至每一一名从业业人员的的安全职职责。生生产经营营单位的的主要负负责人应应树立正正确的行行为榜样样。各级级管理人人员应带带头做好好安全生生产工作作。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建立安安全责任任考核制制度,对对各级管管理人员员、职能能部门及及从业人人员安全全职责的的履行情情况及安安全生产产责任制制的执行行情况进进行定期期考核,予予以奖惩惩。5.2 法律法规规与安全全管理制制度5.2.1 获取和更更新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建立识识别和获获取适用用的安全全生产法法律、法法规、标标准、规规范及其其他要求求的管理理制度,明明确责任任部门,确确定获取取渠道、方方式和时时机,及及时识别别和获取取适用的的安全生生产法律律、法规规、标准准、规范范及其他他要求,并并适当时时进行更更新。各职能部部门应及及时识别别和获取取本部门门、本专专业适用用的安全全生产法法律、法法规、标标准及其其他要求求,并定定期进行行更新,及及时向管管理部门门汇总。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将适用用的安全全生产法法律、法法规、标标准及其其他要求求及时传传达给相相关方并并对从业业人员进进行宣传传和培训训,使从从业人员员知法守守法。5.2.2 融入与符符合性评评价生产经营营单位必必须遵守守国家、地地方有关关安全生生产的法法律法规规,加强强安全生生产管理理,及时时将安全全生产法法律法规规与其他他要求融融入企业业的管理理制度之之中。企业应每每年至少少一次对对适用的的安全生生产法律律、法规规、标准准、规范范及其他他要求进进行符合合性评价价,消除除违规现现象和行行为。5.2.3 安全生产产规章制制度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制订健健全的安安全生产产规章制制度,并并发放到到有关的的工作岗岗位,规规范从业业人员的的安全行行为。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制订的的安全生生产规章章制度,至至少包括括:(1) 安全生产产责任制制度;(2) 安全培训训教育制制度;(3) 风险评估估和控制制制度;(4) 安全检查查及隐患患治理管管理制度度;(5) 安全施工工和检维维修管理理制度;(6) 安全作业业管理制制度;(7) 生产设施施、设备备安全管管理制度度;(8) 安全投入入保障制制度;(9) 劳动防护护用品(具)和和保健品品管理制制度;(10) 事故调查查、分析析、报告告、处理理制度;(11) 职业卫生生管理制制度;(12) 安全生产产例会管管理制度度;(13) 安全生产产考核奖奖惩制度度;(14) 消防管理理制度;(15) 特种作业业人员管管理制度度;(16) 承包商供供应商管管理制度度;(17) 危险物品品及重大大危险源源管理制制度;(18) 特种设备备管理制制度;(19) 外用工(单位)安全管管理制度度;(20) 项目新、改改、扩建建“三同时时”管理制制度。5.2.4 安全操作作规程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根据生生产特点点和原材材料、辅辅助材料料、产品品的危险险性以及及工艺流流程,编编制岗位位安全操操作规程程,并下下发到相相关岗位位。规范范从业人人员的操操作行为为,控制制风险,避避免事故故的发生生。5.2.5 修订(1) 评审修订订。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明确评评审和修修订安全全生产规规章制度度和安全全操作规规程的时时机和频频次,定定期进行行评审和和修订,确确保其有有效性和和适用性性,保证证每个岗岗位所使使用的为为最新有有效版本本。(2) 检查修订订。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根据安安全检查查反馈的的问题,评评审安全全生产规规章制度度和安全全操作规规程的有有效性和和适用性性,并及及时修订订。(3) 案例修订订。生产经营营单位发发生安全全事件、获获取其他他安全事事件案例例后,根根据事件件的处理理建议,修修订安全全生产规规章制度度和安全全操作规规程。(4) 考核修订订。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根据安安全生产产标准化化实施绩绩效评审审考核结结果,评评审安全全生产规规章制度度和安全全操作规规程的有有效性和和适用性性,并及及时修订订。5.3 培训教育育和人员员能力5.3.1 管理人员员培训教教育及能能力生产经营营单位的的主要负负责人和和安全生生产管理理人员必必须具备备与本单单位所从从事的生生产经营营活动相相应的安安全生产产知识和和管理能能力。法法律规定定应由有有关管理理部门对对其安全全生产知知识和管管理能力力考核的的,须考考核合格格后方可可任职。其他管理理人员(包括职职能部门门负责人人、基层层单位负负责人)、专业业工程技技术人员员的安全全培训教教育,由由生产经经营单位位的人事事、教育育部门会会同具有有资质的的培训机机构,按按管理权权限分层层次组织织实施,经经考核合合格后方方能任职职。5.3.2 操作岗位位人员培培训教育育及能力力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对操作作岗位人人员进行行安全生生产教育育和生产产技能培培训,并并确认其其技能和和能力符符合岗位位要求,保保证操作作岗位人人员掌握握本职工工作所需需的安全全生产知知识、安安全操作作技能及及事故预预防和应应急处理理能力,熟熟悉有关关的安全全生产规规章制度度和安全全操作规规程。未未经安全全生产教教育或培培训考核核不合格格的从业业人员,不不得上岗岗作业。生产经营营单位在在新工艺艺、新技技术、新新材料或或者新设设备设施施投入使使用前,必必须了解解、掌握握其安全全技术特特性,采采取有效效的安全全防护措措施,其其主管部部门应组组织编制制新的安安全操作作规程,并并对有关关管理者者和操作作岗位人人员进行行专门的的安全生生产教育育和培训训。有关关人员经经考核合合格后,方方可上岗岗操作。操作岗位位人员转转岗、脱脱离岗位位六个月月以上者者,应进进行车间间(工段段)、班班组安全全培训教教育,经经考核合合格后,方方可从事事新岗位位工作。生产经营营单位的的特种作作业人员员必须经经有特种种专业人人员培训训资质的的机构进进行安全全作业培培训,取取得特种种作业操操作资格格证书,方方可上岗岗作业,并并按规定定参加复复审。5.3.3 其他人员员培训教教育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对企业业全体从从业人员员、包括括外来施施工单位位的作业业人员进进行入厂厂安全培培训教育育,经考考核合格格发放入入厂证。进进入作业业现场前前,应由由作业现现场所在在单位对对其进行行进入现现场前安安全培训训教育。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对外来来参观、学学习等人人员进行行有关安安全规定定、可能能接触到到的职业业健康危危害及应应急知识识的培训训和告知知。5.3.4 日常安全全活动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开展以以班组为为单位的的安全活活动。安安全活动动应有针针对性、科科学性,做做到经常常化、制制度化、规规范化。班班组安全全活动应应有负责责人、有有计划、有有内容、有有记录。对对活动时时间、形形式、内内容、要要求应有有明确规规定。活活动负责责人和安安全生产产管理人人员应对对安全活活动进行行检查、签签字。生生产经营营单位各各级管理理人员应应定期参参加班组组安全活活动。5.3.5 安全培训训教育管管理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确定安安全培训训教育的的主管部部门,各各级负责责人对本本单位的的安全培培训教育育工作负负责,为为安全培培训教育育提供相相应的资资源保证证。各级级安全、人人事、教教育部门门负责组组织实施施安全教教育培训训工作,编编制安全全培训教教育教材材和班组组安全活活动学习习材料。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健全安安全培训训教育制制度。安安全培训训教育工工作应依依据国家家、地方方及行业业的规定定及岗位位需要,制制定适宜宜的安全全培训教教育目标标和要求求。根据据不断变变化的实实际情况况和培训训目标,定定期识别别安全培培训教育育需求,制制定、实实施安全全培训教教育计划划。各级级单位和和部门应应确定本本单位的的安全培培训教育育的责任任人。生产经营营单位的的各级单单位应建建立从业业人员的的安全培培训教育育档案,并并实施分分级管理理,做好好安全培培训教育育记录。生产经营营单位的的安全培培训教育育主管部部门应对对培训效效果进行行评价,对对安全教教育培训训工作的的开展进进行检查查,实施施奖惩。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确立终终身教育育的观念念和全员员培训的的目标,对对在岗的的从业人人员进行行经常性性安全培培训教育育。5.4 危害辨识识、风险险评价与与控制5.4.1 危害辨识识、风险险评价实实施生产经营营单位的的各层负负责人对对本单位位的危害害辨识、风风险评价价工作负负责,应应不间断断地组织织危害辨辨识、风风险评价价工作。识识别与业业务活动动有关的的危害、影影响和隐隐患,并并对它们们进行科科学的评评价分析析,确定定危害程程度和可可能影响响的最大大范围,以以便采取取有效或或适当的的控制措措施,从从而把风风险降到到最低或或控制在在可以承承受的程程度。生产经营营单位主主管安全全生产的的负责人人应直接接负责危危害辨识识、风险险评价工工作,组组织建立立危害辨辨识、风风险评价价实施程程序或指指导书。明明确风险险评价的的目的、范范围,选选择科学学合理的的评价方方法,制制定合理理的评价价准则。成成立评价价组织,进进行危害害辨识、风风险评价价,确定定风险等等级。生生产经营营单位的的各级管管理人员员、从业业人员应应积极参参与危害害辨识、风风险评价价工作和和风险控控制。生产经营营单位每每年至少少进行一一次全面面的危害害辨识、风风险评价价工作。生产经营营单位在在制定评评价准则则时,应应依据:(1) 有关安全全生产法律律、法规规要求;(2) 行业的设设计规范范、技术术标准;(3) 生产经营营单位的的安全管管理标准准、技术术标准;(4) 生产经营营单位的的安全生生产方针针和目标标等。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依据已已确定的的评价准准则,采采用适当当的评价价方法,定定期进行行风险评评价,逐逐级找出出本部门门或基层层单位的的重大风风险,由由生产经经营单位位安全生生产最高高决策机机构或领领导小组组对各基基层上报报的重大大风险进进行评估估,确定定出生产产经营单单位的重重大风险险,记录录重大风风险,确确定风险险控制措措施,制制定管理理方案。生产经营营单位在在确定重重大风险险时,应应考虑:(1) 有关法规规、标准准的要求求;(2) 风险发生生的可能能性和后后果的严严重性;(3) 生产经营营单位的的声誉和和社会关关注程度度等;(4) 安全生产产的方针针、目标标的要求求。5.4.2 评价范围围与评价价方法风险评价价的范围围应包括括:(1) 规划、设设计和建建设、投投产、运运行等阶阶段;(2) 常规和非非常规的的活动;(3) 事故及潜潜在的紧紧急情况况;(4) 所有进入入作业场场所的人人员的活活动;(5) 所有进入入作业场场所的设设施、设设备、车车辆、安安全防护护用品;(6) 原材料、产产品的运运输和使使用过程程;(7) 丢弃、废废弃、拆拆除与处处置;(8) 气候、地地震及其其他自然然灾害等等。生产经营营单位可可根据评评价对象象,选择择有效、可可行、科科学的危危害辨识识、风险险评价方方法进行行风险评评价。采采用的评评价方法法应:(1) 依据风险险的范围围、性质质和时限限进行确确定,以以确保该该方法是是切实可可行,具具有可操操作性;(2) 与生产运运行经验验和所采采取的风风险控制制措施的的能力相相适应;(3) 为确定设设施要求求、识别别培训需需求和开开展风险险控制等等提供输输入信息息。5.4.3 风险控制制与隐患患治理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根据风风险评价价的结果果选定风风险控制制措施加加以落实实,将风风险控制制在可以以接受的的程度,预预防事故故的发生生。选择的控控制措施施应包括括:(1) 工程技术术措施,实实现本质质安全;(2) 管理措施施,规范范安全管管理;(3) 教育措施施,提高高从业人人员的操操作技能能和安全全意识;(4) 个体防护护措施,减减少职业业伤害。生产经营营单位对对重大风风险中确确定为隐隐患项目目的,应应在治理理前采取取临时控控制措施施,保证证生产经经营的安安全。隐隐患治理理项目应应该:(1) 对事故隐隐患做到到“四定”,即定定措施、定定负责人人、定资资金来源源、定完完成期限限。(2) 生产经营营单位无无力解决决的重大大事故隐隐患,除除采取有有效防范范措施外外,应书书面向生生产经营营单位隶隶属的直直接主管管部门和和当地政政府报告告。(3) 对不具备备整改条条件的重重大事故故隐患,必必须采取取应急防防范措施施,并纳纳入计划划,限期期解决或或停产。(4) 对隐患治治理完成成后,对对治理情情况进行行验证和和效果评评价。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建立的的隐患治治理档案案,包括括:(1) 评价报告告与技术术结论;(2) 隐患治理理方案,包包括资金金概预算算情况等等;(3) 治理时间间表和责责任人;(4) 治理完成成报告;(5) 治理效果果评价。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将风险险评价结结果及对对重大风风险所采采取的控控制措施施对从业业人员进进行宣传传、培训训,使其其熟悉工工作岗位位和作业业环境中中的风险险及所应应采取的的控制措措施。5.4.4 风险信息息更新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定期评评审或检检查风险险控制结结果,分分析安全全生产趋趋势。当有下列列情形发发生时,生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及时进进行风险险评价:(1) 新的或变变更的法法律法规规或其他他要求;(2) 操作条件件变化或或工艺改改变;(4) 新建、改改建、扩扩建、技技改项目目;(5) 承包商、供供应商的的进入、撤撤出或改改变;(6) 有对事故故、事件件或其他他信息的的新认识识;(7) 机构发生生大的调调整。5.5 生产设备备、设施施与生产产过程控控制5.5.1 安全生产产投入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当具备备安全生生产条件件所必需需的资金金投入。生生产经营营单位的的决策机机构、主主要负责责人或者者个人经经营的投投资人对对由于安安全生产产所必需需的资金金投入不不足导致致的后果果承担责责任。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依据国国家、当当地政府府的有关关规定,建建立安全全投入保保障制度度,确定定安全费费用提取取标准,专专项用于于安全生生产,并并建立安安全费用用台帐。生产经营营单位必必须依法法参加工工伤社会会保险,为从业业人员缴缴纳保险险费。依法保证证安全生生产所必必需的资资金投入入包括:(1) 安全培训训教育、安安全先进进奖励所所需费用用;(2) 为从业人人员配备备符合国国家标准准的个体体防护用用品、保健品品及职业业健康体体检所需需的费用用;(3) 安全生产产技术装装备购置置安装、应应急救援援等设施施的投入入和维护护保养及及作业场场所职业业危害防防治措施施的资金金投入;(4) 安全评价价、评估估所需的的费用;(5) 隐患治理理所需的的费用;(6) 安全风险险抵押金金;(7) 安全检查查、检测测所需的费用;(8) 安全生产产科学技技术研究究、安全全生产先先进技术术的推广广应用及及其他有有关经费费投入;(9) 建立应急急救援队队伍、开开展应急急救援演演练所需需的费用用;(10) 为从业人人员缴纳纳保险费费用等。5.5.2 生产设备备、设施施建设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确保生生产设施施建设中中的安全全设备、设设施符合合国家有有关的法法律、法法规和相相关技术术标准,并并与建设设项目的的主体工工程同时时设计、同同时施工工、同时时投入生生产和使使用。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对项目目建议书书、可行行性研究究、初步步设计、总总体开工工方案、开开工前安安全条件件确认和和竣工验验收六个个阶段,按按照国家家有关规规定进行行规范管管理。生产设备备、设施施建设中中的变更更应严格格执行变变更管理理制度,履履行变更更程序,并并对变更更的全过过程进行行风险管管理。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积极采采用先进进的、安安全性能能可靠的的新技术术、新工工艺、新新设备和和新材料料,组织织安全生生产技术术研究开开发,不不断改善善安全生生产条件件,努力力提高安安全生产产技术水水平。5.5.3 生产设备备、设施施管理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制订生生产设备备、设施施安全管管理制度度,建立立生产设设备、设设施台帐帐,对生生产设备备、设施施进行规规范化管管理,保保证生产产设备、设设施的安安全运行行。(1) 生产经营营单位的的各种安安全设施施应有专专人负责责管理,定定期检查查和维护护保养。安安全设施施应编入入设备检检修计划划,定期期检修。安安全设施施不得随随意拆除除、挪用用或弃置置不用,因因检修拆拆除的,检检修完毕毕后应立立即复原原。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根据生生产过程程存在的的风险按按照国家家标准和和有关规规定设置置安全设设施、设设备,进进行维护护、保养养,保证证安全运运行。(2) 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建立特特种设备备台帐和和档案,定定期检测测,证件件齐全。(3) 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制定监监视和测测量设备备管理制制度,建建立监视视和测量量设备台台帐,定定期进行行校准和和维护,并并保存校校验和维维护活动动的记录录。(4) 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保证安安全设备备、设施施和监视视及测量量设备有有效运行行,保存存运行、巡巡检记录录。5.5.4 重点设施施、部位位和重大大危险源源管理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对具有有较大危危险因素素的重点点设施、部部位和作作业过程程(含临临时的)等进行行辨识,分分级别进进行管理理。组织织有重点点设施、部部位和重重大危险险源的部部门和相相关单位位进行应应急预案案演练,保证及及时有效效消除隐隐患、控控制事故故。生产经营营单位对对重大危危险源应应当登记记建档,进进行定期期检测、评评估、监监控,并并制定应应急预案案,告知知从业人人员和相相关人员员在紧急急情况下下应当采采取的应应急措施施。生产产经营单单位应将将重点危危险源的的情况向向当地县县级人民民政府公公安部门门和安全全监管部部门备案案。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建立重重点部位位和重要要危险因因素的管管理档案案,根据据规范、标标准和内内部规章章制度要要求,定定期对重重点部位位和重要要危险因因素进行行内、外外部安全全评价,安安全评价价报告编编入管理理档案。建建立生产产经营单单位管理理部门、车车间及班班组监控控机制,明明确各级级组织、各各专业的的职责,定定期进行行监督或或巡检。5.5.5 日常维护护和定期期检维修修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针对设设施使用用特点,建建立安全全日常检检测、保保养和检检维修管管理制度度,实行行日常检检维修保保养和定定期检维维修管理理。维护护、保养养、检测测应当作作好记录录,并由由有关人人员签字字。进行检维维修前制制定设施施保养和和检维修修计划、方方案。在在检维修修方案中中应有对对使用的的设施、检检维修作作业行为为进行风风险分析析,制定定有效的的风险控控制措施施。在作作业过程程中严格格采取风风险控制制措施并并进行检检查监督督。5.5.6 新设备验验收及旧旧设备拆拆除、报报废设备的设设计、制制造、安安装、使使用、检检测、维维修、改改造和报报废,应应当符合合国家法法律法规规、标准准规范或或行业标标准。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建立生生产设备备、材料料到货验验收和生生产设施施报废管管理制度度,防止止使用质质量不合合格、设设计不符符合要求求的生产产设施、材材料。拆拆除的生生产设施施、材料料应按国国家、政政府的规规范、标标准要求求进行处处置;拆拆除的生生产设备备中如涉涉及到危危险物质质的,须须制定危危险物质质处置方方案和应应急预案案,并严严格按规规定组织织实施,防防止伤害害事故发发生。5.6 作业安全全5.6.1 作业许可可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对生产产过程中中作业行行为存在在的风险险进行分分析和控控制管理理。对动动火作业业、进入入受限空空间作业业、破土土作业、临临时用电电作业、吊吊装作业业、高处处作业、抽抽堵盲板板作业等等危险性性作业活活动实施施作业许许可管理理,严格格履行审审批手续续。各种种作业许许可证中中应该有有危害、有有害因素素识别和和安全措措施内容容。5.6.2 作业行为为和生产产过程控控制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建立生生产作业业行为和和生产过过程控制制管理制制度,对对生产作作业行为为和生产产过程风风险进行行控制。针对人员员在使用用、操作作设备实现现目的产产品所涉涉及的生生产作业业行为风风险,采采取必要要的计划划、方案案、规程程、记录录等。对生产过过程中实实现目的的产品所所依据的的路线、方方案、指指标、手手段、方方式方法法等,采采取必要要的风险险控制。对人员作作业行为为风险、设设施(安安全)使使用风险险、工艺艺技术风风险等应应进行分分析,及及时采取取控制措措施防止止风险转转化为危危险结果果。5.6.3 警示标志志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根据工工作场所所实际情情况,按按照安安全标志志及其使使用导则则(GGB28894)、工工作场所所职业病病危害警警示标识识(GGBZ1158)及生产产经营单单位内部部规定,在在具有易易发生风风险的部部位或场场所、可可能产生生严重职职业危害害作业岗岗位醒目目位置,张张贴临时时或永久久性警示示标志和和告知牌牌或设置置警戒区区域等,进进行风险险提示、警警示,告告知产生生职业危危害的种种类、后后果、预预防及应应急措施施、作业业场所职职业危害害检测结结果等。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按有关关规定,在在厂内道道路设置置限速、限限高、禁禁行等标标志。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在检维维修、施施工、吊吊装等作作业现场场设置警警戒区域域和警示示标志,在在检修现现场的坑坑、井、洼洼、沟、陡陡坡等场场所设置置围栏和和警示标标志。5.6.4 承包商、供供应商管管理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建立承承包商、供供应商管管理制度度,对其其资格预预审、选选择、服服务前准准备、作作业过程程监督、提提供的产产品、技技术服务务、表现现评价、续续用等进进行管理理。建立立合格服服务方名名录和档档案,根根据服务务作业行行为定期期识别服服务行为为风险,采采取行之之有效的的措施将将承包商商、供应应商的风风险控制制在可接接受的范范围。5.6.5 变更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建立变变更管理理制度,对对人员、机机构、工工艺、技技术、设设施、作作业过程程及环境境、专业业管理规规范等永永久性或或暂时性性的变化化进行有有计划的的控制。变变更的实实施应履履行审批批及验收收程序,并并对变更更过程及及变更所所产生的的风险进进行分析析和控制制。5.7 职业健康康与职业业危害告告知5.7.1 职业健康康管理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自觉严严格遵守守国家有有关职业业卫生的的法律法法规。建建立、健健全职业业病防治治责任制制,加强强对职业业病防治治的管理理,提高高职业病病防治水水平,对对本单位位产生的的职业病病危害承承担责任任。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当采取取下列职职业病防防治管理理措施:(1) 设置或者者指定职职业卫生生管理机机构或者者组织,配配备专职职或者兼兼职的职职业卫生生专业人人员,负负责本单单位的职职业病防防治工作作;(2) 制定职业业病防治治计划和和实施方方案;(3) 建立、健健全职业业卫生管管理制度度和操作作规程;(4) 建立、健健全职业业卫生档档案和从从业人员员健康监监护档案案;(5) 建立、健健全工作作场所职职业病危危害监测测及评价价制度;(6) 建立、健健全职业业病危害害事故应应急救援援预案。5.7.2 职业危害害申报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及时、如如实向当当地安全全生产监监督管理理部门申申报生产产过程存存在法定定职业病病目录所所列的职职业危害害因素,接接受其监监督。5.7.3 作业场所所职业健健康管理理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当为从从业人员员创造符符合国家家职业卫卫生标准准和卫生生要求的的工作环环境和条条件,并并采取措措施保障障劳动者者获得职职业卫生生保护。产生职业业病危害害的生产产经营单单位除应应当符合合法律、行行政法规规规定的的设立条条件外,其其工作场场所还应应当符合合下列职职业卫生生要求:(1) 职业病危危害的强强度或者者浓度符符合国家家职业卫卫生标准准;(2) 有与职业业病危害害防护相相适应的的设施;(3) 生产布局局合理,符符合有害害与无害害作业分分开的原原则;(5) 有配套的的更衣间间、洗浴浴间、孕孕妇休息息间等卫卫生设施施;(6) 设备、工工具、用用具等设设施符合合保护劳劳动者生生理、心心理健康康的要求求;(8) 法律、行行政法规规和国务务院卫生生行政部部门关于于保护劳劳动者健健康的其其他要求求。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定期对对作业场场所危害害进行检检测,在在检测点点设置标标识牌予予以告知知,并将将检测结结果存入入职业卫卫生档案案。对可能发发生急性性职业损损伤的有有毒、有有害工作作场所,用用人单位位应当设设置报警警装置,配配置现场场急救用用品、冲冲洗设备备、应急急撤离通通道和必必要的泄泄险区。对有放射射性危害害的工作作场所和和放射性性同位素素的运输输、贮存存作业,用用人单位位必须配配置防护护设备和和报警装装置,保保证接触触放射线线的工作作人员佩佩戴个人人剂量计计。对职业卫卫生防护护设备、应应急救援援设施和和个人使使用的职职业病防防护用品品,用人人单位应应当进行行经常性性的维护护、检修修,定期期检测其其性能和和效果,确确保其处处于正常常状态,不不得擅自自拆除或或者停止止使用。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由专人人负责职职业病危危害日常常监测,并并确保监监测系统统处于正正常运行行状态。5.7.4 劳动防护护用品生产经营营单位应应根据接接触危害害的种类类、强度度,为从从业人员员提供符符合国家家标准或或行业标标准的个个体防护护用品和和器具,并并监督、教教育从业业人员按按照使用用规则佩佩戴、使使用。生产经营营单位的的各种防防护器具具应定点点存放在在安全、便于工作(方便)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安全管理理人员应应经常检检查个体体防护用用品和器器具配置置保管、维维护、佩佩带、使使用等情情况。5.7.5 职业危害害告知和和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