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1).doc

    • 资源ID:4819881       资源大小:124.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1).doc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论题是(C) 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2、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学的“疾病”(D) A高失业 B 滞胀 C 通货膨胀 D 价格稳定3、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D) A 亚当.斯密 B 马歇尔 C 马克思 D 凯恩斯4、政府支出的增加使IS曲线(B) A 左移 B 右移 C 不动 D 斜率增大5、货币供给量增加使LM曲线右移,表示(A) A 同一利息率水平下的收入增加B 利息率不变收入减少 C 同一收入水平下的利息率提高D 收入不变利息率下降6、价格水平上升时,会(B) A 减少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B 减少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左移 C 增加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D 增加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左移7、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D) A 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 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 C 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 以上结论均正确8、若价格水平下降,则总需求(A)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难以确定9、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是(A) A 同一价格水平对应的总需求增加B 同一总需求水平对应的价格提高 C 价格水平下降,总需求增加 D 价格水平提高,总需求减少10、充分就业的含义是(B) A 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B 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 C 消灭了自然失业时的就业状态D 消灭了自愿失业时的就业状态11、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D) A 消费者物价指数 B GDP平减指数C 生产物价指数 D 以上均正确12、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A) A 债务人 B 债权人 C 在职工人 D 离退休人员13、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C) A 减少货币供给量 B 降低失业率C 提高失业率 D 增加财政赤字14、在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时,表示产品市场(D) A 均衡而货币市场非均衡B 非均衡而货币市场均衡 C 和货币市场均处于非均衡D 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15、假定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均衡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根据IS-LM模型,如果不让利息率上升,政府应该(B) A 增加投资 B 在增加投资的同时增加货币供给 C 减少货币供给量D 减少投资的同时减少货币供给量16、财政政策是指(D)A 政府管理价格的手段B 周期性变动的预算C 为使政府收支相抵的手D 利用税收、支出和债务管理等政策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17、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B)A 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 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C 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 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18、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A 增加政府支出 B 提高个人所得税C 提高公司所得税 D 增加货币发行量19、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采取(A)的财政政策。A 减少政府财政支出 B 增加财政支出C 扩大财政赤字 D 减少税收20、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C)A 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B 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C 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D 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21、“双紧政策”使利息率(D)A 提高B 下降C 不变D 不确定二、简答题:1、简述核算GDP的支出法。答:支出法:又称最终使用法。即GDP构成人们的收入后,是如何支出的。其计算公式为: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GDP=Y=C+I+G+NX其中:n消费(C)=耐用品+非耐用品+劳务n投资(I)=企业固定投资+居民固定投资+存货投资n政府支出(G)n净出口(NX)支出法,可以研究最终产品使用的构成及其规模状况,研究使用中的各种比例关系。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主要解决哪些问题?答:以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考察产出、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开放经济中国内目标和国际收支目标的平衡。3、用GDP衡量一国产出有何缺陷?答:1、国内生产总值无法反映全部经济活动。包括了地下经济和非市场性经济活动。那些自给自足的家务劳动和居民无偿为社会提供的服务,由于不付报酬在GDP中也无从体现。2、国内生产总值无法全面反映社会福利的变动。第一、不能反映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污染和资源生态破坏的不利影响;第二、不能反映闲暇增多给人们带来的福利。4、考察一个经济一般会关注哪几个指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一般关注:产出及其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三个指标。关系:产出及其增长率高,失业率低,通货膨胀高,产出及其增长率低,失业率高,通货膨胀可能低,也可能出现滞胀。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可知: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5、AD-AS模型如何解释经济波动(高涨、萧条和滞胀)?答: AD代表总需求,LRAS代表长期总供给,SRAS代表短期总供给,AD曲线左移代表总需求减少。作为总需求的数量方程式(货币数量论)MV=PY=>M/P=(1/V)Y;根据实际货币余额的供求数量方程式为:M/P=(M/P)d =kY上式中,给定货币供给M和货币流通速度(k=1/V),则物价水平P和产出Y之间是负相关关系。减少货币供给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增加货币供给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货币供给不变,货币流通速度变化,总需求曲线也会移动。总供给(AS):产品与服务供给量和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长期:垂直的总供给曲线(LRAS)根据Y=F(K,L)=Y长期中,总需求的变动影响物价但不影响产出。短期中,由于价格粘性,短期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极端的例子是短期中所有价格固定,短期总供给曲线(SRAS)是水平的。长期中,价格是有伸缩性的,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总需求变动影响物价水平但不影响产出;短期中,价格是粘性的,总供给曲线是平坦的,总需求变动影响影响经济的产出与服务的产出。6、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答: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以达到政策目标的各种政策手段。主要有预算、税收、公债、政府投资和财政补贴。1、预算政策:当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政府预算一般采取扩大支出规模、保持一定赤字规模的做法扩大社会总需求。当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时,政府预算一般采取缩小支出规模、保持预算盈余,抑制社会总需求,当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达到平衡的时候,政府一般实行中性的预算平衡政策,保持预算收支规模的基本平衡。2、税收政策:经济繁荣时期,采用紧政策,增加税收;经济萧条时期,采用松政策。3、公债政策:通过调整公债的流动性程度改变社会经济资源的流动状况,可以对经济运行产生扩张性或紧缩性影响。4、投资政策:通过调整财政投资规模,可以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未来社会总供给,从而影响社会供求总量。通过调整政策投资方向,可以对经济结构发挥重要调节作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5、补贴政策:经济过热时期就减少财政补贴支出,使企业和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经济萧条时期则相反。(1)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2)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增加政府支出;(3)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减少政府财政支出。7、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答:1、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灵活/结果容易预测/最常用; 2、再贴现率政策:央行被动地等待;3、调整法定准备率:效果猛烈,较少使用/存在时滞。其他措施:1、道义劝告:无法律地位,但效果不错;2、垫头规定:对证券市场放款;3、Q号条例:规定商业银行的利率上限;4、控制分期付款和房地产抵押贷款条件。8、你如何理解经济增长?答: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总产出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对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度量,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和核心,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主要有:1、劳动的投入数量,2、资本的投入数量,3、劳动生产率,4、资本的效率。经济增长的方式包括粗放型好集约型增长方式。粗放型增长指在劳动生产率或全要素生产率不变或提高很少的情况下,主要依靠增加劳动或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而实现的经济增长;集约型增长是指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不变或增加很少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或提高生产率而实现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是与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核心是通过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和改善管理来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由于投资率的变动、消费需求的波动、技术进步的状况、预期的变化和经济体制的变动等原因造成了经济增长的波动。9、宏观经济政策大致经历哪几个阶段?答:(一)20世纪30年代二次大战前夕:试验时期n理论依据:通论 n目标:摆脱危机n最成功的例子:罗斯福新政(new deal)(二)二次大战后20世纪60年代末:新时期n理论依据:凯恩斯主义,“官方经济学”n目标:充分就业与经济繁荣n工具:财政与货币政策n案例:1944年英国就业政策白皮书/1946年美国就业法(三)70年代初1992年:第三阶段n理论依据:自由放任思想复兴,凯恩斯主义失宠n特征:经济政策自由化与多样化,如货币学派、供给学派并存n典型:1978年美国充分就业和平衡增长法/里根经济学(四)1993年2000年:克林顿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疑似”复兴10、试述总需求和总供给管理分别有哪些政策工具。答:(一)需求管理:管理总需求n1、源: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AD不足;n2、代表:凯恩斯;n3、目标:治理失业和通货膨胀;n4、工具:财政与货币政策。(二)供给管理:管理ASn1、源: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大幅度上升n2、工具:n(1)收入政策:控制工资与物价;n(2)人力政策: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n(3)经济增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三)国际经济政策n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政策11、简述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答: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凯恩斯的通论在1936年发表,正视经济危机现象,对失业进行了理论上的解释,并得出了政府必须干预经济的政策结论。第二阶段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完成。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调和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宏观经济学,认为新古典经济学描述了长期现象: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经济趋于充分就业;而凯恩斯经济学描述了短期现象:由于有效需求不足,经济产生波动。二者是统一的。第三阶段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形成与发展,包括:供给学派(拉弗等)认为经济的问题不是出在需求、而是出在供给。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率,政府必须减税;货币主义(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稳定了货币供给,就稳定了经济;理性预期学派(卢卡斯等)认为由于行为人的理性预期,市场可以出清,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失效。12、GDP的统计口径是否忽视了中间产品生产的核算?答:没有。GDP口径统计最终产品的产值、而不是直接痛击中间产值,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实际上,最终产品的产值包含了中间产品价值。更具体地看,最终产品的产值包含了所有中间产品生产中新创造的价值。在新创造的价值这个意义上,中间产品的生产全部计入了GDP。三、论述题:1、2008年3月,美联储通过向贝尔斯登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注资29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方式,协助摩根大通收购了身陷困境的贝尔斯登。美联储这一“拯救”贝尔斯登的行为,使得国外评论家认为:自由主义在美洲已经死亡。请分析论述该事件。并运用相关理论,结合实际评论我国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答:贝尔斯登不顾风险放大交易,导致资金链断裂,美联储直接拿出现金为其解围的原因在于:贝尔斯登清算商的资产负债表曝光,天文数字的交易数据将被华尔街上广大的机构获取,为数众多的人将抛空所有这些与贝尔斯登相关的交易合约,其情景类似于银行发生了“挤兑”。那些原本就价格暴跌的抵押品将跌无可跌,而相关的参与机构的信用评级也将节节败退,因为“交易对手”不复存在而让大量本来经过对冲避险的交易全部成为“裸露交易”, 华尔街马上就会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倒闭浪潮,最后危机全球经济。因此,拯救贝尔斯登是美国政府在所有错误判断、举措之中最英明、最正确的,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一、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应用简述和评价(一)财政政策的运用 2008年11月,国务院决定针对目前的经济困境,两年内增加四万亿人民币的投资以刺激经济。此次政府的行动,是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但是也同中国的具体国情密切相关。 此次财政政策从运用的方法及艺术,有以下几点优点:首先这次的财政政策的时效性强,做出决策迅速,能够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相比美国的救世政策,中国的财政政策时效性和速度更好。其次四万亿投资中,中央政府投入1.18万亿元,希望以此带动全社会投资4万亿元。也就是采用了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民间投资三者有机构成的方式,有效的控制了政府的财政支出,防止中央政府财政出现过大赤字。再次,这次中国的财政政策用处主要是加大投资、改善民生、促进消费、减税等等,可见其主要用于实体经济,体现了凯恩斯主义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宏观干预的重要性。但同时此次大规模的财政政策也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和效果上得不理想,如此次4万一财政投入,即便因此增加了就业和收入,以我国居民的储蓄率,对消费的刺激也是相当微弱的。 根据西方经济理论,政府投资刺激经济的效果(投资乘数)取决于居民家庭边际消费倾向,而我国居民储蓄倾向大于消费倾向,因此可以断定,政府投资的项目直接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有限的。况且,政府投资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使其刺激经济增长的效果大打折扣。(二)货币政策的运用 中央政府的货币政策由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防范通货膨胀,变为金融危机后的紧缩银根,宽松的货币政策。优点相比而言,在经济出现一定幅度下滑的情况下,适度放松信贷闸门是比较有效的政策工具。几种工具交替、配合使用,才能达到更好的政策效果。有学者实证研究表明即使今年经济增速和物价涨幅均有所回落,贷款需要增长15%16%才能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因此,目前的信贷总量控制依然是偏紧的,有必要适度放松,使其回到与实体经济的需要相适应的水平。缺点经济学理论上认为,货币政策真正发挥作用最少要有半年的时滞,如果运用不当,不仅不能烫平经济波动,反而加剧波动。当前的危机还要走多远,谁也说不准,如果这笔人民币的洪流发挥作用正赶上经济回升,通货膨胀在所难免。其次,由于体制的问题,我国的国有银行在中央政策的影响下,容易形成未经严格审查的放贷洪流,不利于银行和企业效率的提高。(三)财政和货币政策结合运用经济的波动以及市场机制的缺陷致使在经济出现问题时市场不能够自行调节,资源的使用不能够达到最优,为了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资源优化配置,国家通常实行财政和货币两种宏观调控政策,但由于单独使用这两种政策时存在不足和局限,往往需要运用两种政策的组合效应以达到最优宏观调控目标。目前不断加深的金融危机既给中国经济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不利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政府既定政策的展开,如何发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组合效应更显至关重要。目前,在国内宏观经济面临不利外部环境和较大滑坡风险情况下,国家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就是选择“双松”政策,即财政政策通过增支减税和货币政策通过降低利率、扩大信贷、增加货币供应量的配合对经济产生整体的扩张效应。今年初,国家的4万亿投资和连续下调的存贷款利率已经有效地阻止了经济的下滑,彰显了双松政策的组合效力。当社会总需求不足,生产资源大量闲置,解决失业和刺激增长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时,适宜采取以财政政策为主的双松财政货币配合模式。当经济萧条时,可用膨胀财政增加总需求,可用扩张货币降低利率以克服“挤出”效应。当社会有 效需求严重不足时,可选择双松政策,通过财政增支减税和降低利率、扩大信贷、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政策组合会对经济产生整体的扩张效应。财政政策是围绕着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等目标而展开活动,而货币政策目标是通过对货币供给量及结构的影响,进而影响社会最终支出及总需求,从而影响经济总体的运行。财政政策所采取的手段主要是税收、国债、公共支出、投资、补贴、预算等方面,当流通中货币过多时则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影响社会的货币流通量,反之则增加财政支出。货币政策所采取的手段是银行存款准备金、再贴现、 再贷款、利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方面,当社会流通中货币量过多时,则通过减少货币支出,影响流通中的货币量,反之则增加货币支出。二者都是国家需求管理政策,其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在综合使用这两种宏观调控手段时,我们还存在着缺陷不足一是两大政策的功能定位不准。过去我国对两大政策的功能并未严格区分和界定,各自调控的重点与方式模糊,在调控中分别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和怎样发挥作用均未能明确,导致宏观经济运行秩 序紊乱,宏观调控失效。二是两大政策相互“越位”。如银行贷款充任财政拨款和财政补贴,用银行贷款维系亏损与日俱增的国有企业,用银行贷款支撑巨额“自筹投资”,用银行贷款支付改革成本和纳税,财政信贷严重扭曲。 三是两大政策的调控功能不到位。近年来,社会资金结构扭曲严重,资金总量持续快速增长,资金规模急剧扩大与资金结构严重失调并存,资金供需失调与资金盲目流动并存。四是财政部门和金融部门配合不默契。 财政部门和金融部门在政策出台上步调不一致,有时甚至出现政策打架的现象,比如为了刺激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2000年中央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如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1000亿元国债,向国有独资银行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等政策,但这期间金融部门很少有重大的政策出台,基本上实行的是通货紧缩政策,使国家财政的压力不断加重,不仅影响了扩大内需的效果,而且加大了国家财政的风险。2、运用宏观经济学模型分析本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用该模型,结合实际分析我国扩大内需政策可能产生的效果。答:(1)画图。从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LM曲线向左移动。n n(2)分析:LM曲线向左移动,则均衡利率提高,均衡产出降低。利率提高会减少投资,抑制经济过热,经济增长放缓,从而有利于控制我国上涨过快的物价指数。但是,与此同时,投资减少、经济增长放缓意味着就业量将急剧减少,这对在经济高速增长时失业尚且十分严峻的中国而言,是一个十分严峻的课题。为此,政府实施了对中小企业减税的财政政策,旨在刺激中小企业投资,增加就业。从中小企业对对每年新增就业90%以上的贡献率来看,该政策指向十分鲜明,而且也应该是有成效的。同时,考虑到2007年的物价上涨由农产品供应紧张推动,所以,2008年大量的支农政策,旨在直接增加农产品供应,缓解物价继续上涨压力。这些措施,都旨在减少从紧的货币政策带来的衰退压力,以及随之而来的失业压力。

    注意事项

    本文(《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1).doc)为本站会员(资****)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