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校本研训工作指导-校本培训方案(共10页).doc
-
资源ID:48440129
资源大小:21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新课改校本研训工作指导-校本培训方案(共10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新课改校本研训工作指导|校本培训方案 新课改校本研训工作指导|校本培训方案为了切实搞好新课改和教学科研工作,开阔知识视野,用新课改理论指导教学工作,依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我们辑录整理了一些新课改和教学科研方面的知识资料,与大家共勉。希望辖区各校能组织教师学习,扎扎实实搞好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科研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一、校本教研怎么搞新课改校本研训工作指导|校本培训方案、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教师研究为主体,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主的一种教研活动。2、校本教研基本要求是:问题即课题,过程即研究,解决即成果。3、以校为本的教研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明确教学研究工作的方向和指导思想,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逐步形成民主开放的教研机制,提高中小学教学水平,教学质量,课程建设和管理水平。4、校本教研的主要内容是:以学校日常教学中面临的真实问题和困难,特别是新课程中教师和学校由于不适应遇到的新问题、新困难、新课题,包括研究教材,研究课堂教学,研究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中小学考试制度改革,地方课程开设和构建开发校本课程等内容。5、校本教研的基本方式方法:由于校本教研要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真实困难,因此,校本教研基本的研究方法为行为研究法,即针对教学实践中某个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并在教学实践中实施,以求将问题解决。它要求教师养成学习理论与反思实践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备课、上课、教后记等环节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教师在研究过程中一般要按照“问题设计行动反思总结”的程序进行。6、具体的做法:(1)提出问题:把教师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来,并转化为研究课题。(2)设计方案:对于确定的研究课题,要广泛收集与该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精心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形成方案。(3)行动:即进行教学实践,将设计好的实验方案在实践中以检验设计与课堂教学结合得怎样,学生的反映如何,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教学实践中的原设计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硬搬,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作灵活地创造性变化。(4)反思:按照设计方案,经过一般教学实践后,回头思考或讨论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查明设计方案是否有效的解决了问题,行动中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和调整。如果问题还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需要进一步理清究竟是方案本身不合理,还是方案的执行发生偏离,并在学生中调查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5)总结经验或修正:根据反思的结果,将好的值得推广的做法总结出来,如果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则应查找原因,修正方案,再进行实践。原有的问题解决了,随后会出现新的问题,所以,校本教研的整个过程呈现为“问题设计行动反思总结”的循环往复的螺旋上升的状态。除了行为研究法以外,校本教研的研究方法还有: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校本教研成果的形式可以是论文、研究报告,也可以是案例分析,教学随笔,教学叙事等。7、学校怎样建立良好的校本教研机制(1)大力宣传开展校本教研的现实意义。通过培训、会议等形式,营造实施校本教研的舆论氛围,提高学校和广大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对校本教研重要性、迫切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帮助教师廓清思想障碍,激励教师树立通过校本教研发展专业,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思想。(2)学校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校长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真正确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树立通过校本教研推动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思想。校长要协调整合学校教导处、学科组、教研组的力量,并从财力上予以支持,使校本教研有组织机构,有时间安排,有物质和经费保障。要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3)开展校本教研还要深刻领会,深入理解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意义。校本教研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手段之一,教师只有吃透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理念的精髓,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才能在校本教研中不走弯路,不背离课改精神。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一切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体验,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确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4)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学校要形成人人参与教研的风气,每个教师都要自学自主地探索和解决自身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学习、思考和研究,在反思和研究中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教师要通过校本教研,大刀阔斧地改变传统守旧的教学模式,把发现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新的教学模式引进课堂,积极寻求新教学方式与发展学生能力之间的契合点。通过校本教研,充分发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科学实验等学习形式的重要性,并开发广泛实用的课程资源。(5)学校要充分发挥教研组、http:/备课组、骨干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功能作用。对于重要研究课题要抓好方案设计、查看开题、阶段研究、结题等环节,要定期考核教研组长的工作业绩,建立灵活有效的用人机制。二、一个能适应新课改的好教师必须具备哪三个层面的素质?一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二是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三是教育的智慧,包括批判性的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教学机智等。三、教师的成长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要系统地读一些东西,特别是要养成读一些好的教学刊物的习惯;二是学校要搞好校本教研活动,要促成教师之间真诚交流;三是学校一定要请校内外优秀教师作指导,真正提供给教师高水平的培训。因为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意义是要发挥人的主体性,特别是激发广大教师的主动精神,要使任何一个参与者都能用自己的思想去探索。四、课改要达到的目标?一是我们的课堂给学生更多地参与、思考、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更多自主的空间,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而变得自信,积极乐观。二是促使教师成为探索者和研究者,使教师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显现自己的教育个性,去研究教学内容,去探索教育艺术,从而获得自身素质的提升,变得更加富有教育的智慧,进而带给学生更高品质的校园生活,也带给教师自己的工作动机和成就,提高教师的生命质量。五、我镇开展的两项大的研究课题是什么?我镇开展的两项大的研究一是十五规划课题山区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二是远教基础课程资源建设课题,即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优势互补研究,这两个课题都是为新课改和远程教育在我镇的顺利实施所做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工作,这些研究工作将给我镇教育带来跨越性的发展。六、教改三步曲?就是边学边研边教。即我们要以校本教研为先导,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全面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开展校本教研,坚持学习,坚持实践反思;在研中学,在学中教,达到在学中成长,在研中进步,在教中发展。七、校本教研三步曲?A、自我反思B、伙伴协作c、专家引领八、新课改理念下教师的责任是什么?、要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2、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和谐、自由、愉悦的教学情境。3、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展示自我,创造学生灵感的火花。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再学习意识。九、新课程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的灵魂是教人创新,而不是复制,有什么样的教师,就能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创新中发展,这是新课程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的教学能力把握教材的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导学的艺术人格魅力十、课程改革带来课堂教学的七大变化:、关注教学目标的多维度,注重情感目标的达成。2、关注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注重向综合化方向发展3、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逐渐融合。4、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注重对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5、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注重对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的创设。6、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注重课堂资源的利用。7、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十一、我们将努力争创的教研特色:、基本思路:以教研管理抓校本研训,以校本研训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以教师专业成长促进课程改革,以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2、基本方法是“常规打基础,科研上台阶,实验出成果,管理出效益”。3、尝试“1234”学生评价机制:“1”是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2”是指开展优秀学习型组织和学科特长两种评选活动;“3”是指三个结合评价模式,即“考试与考查评价相结合”、“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评价结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相结合”;“4”是四种评价办法,即“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等级制评价与学分制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决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4、尝试“三四四”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三点”即教师明确知识点、能力点、创新点;“四自”是指学生自选目标、自主学习、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四组”是指帮困学习小组、监控学习小组、中心学习小组、兴趣学习小组。5、“两手抓”:对学生课内抓创新意识培养,课外抓实践能力的提高;对教师日常抓常规管理,业余抓专业发展。6、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做到“周有活动,月有展评,学期有成果,学年有考核”。7、要形成的课改科研格局:“人人有课题,校校有实验,群体搞科研”。8、教师的一刊三本制:“一刊”即教学刊物,“三本”即听(评)课本、教学反思本、教育理论学习笔记本。9、教师要坚持的四发表:一周在学校网站上发表一篇评论、一月在学校网站上发表一件作品、一学期在镇巴教育网或镇巴教研网上发表一件成果、一年在县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一篇。0、学生“三本”学习机制:笔记本、摘抄本、日记本。1、学生“六环节”学习法:即制订计划、课堂预习、课堂学习、作业训练、复习巩固、课外学习。2、学科科技创新实践教育“四小”活动:小发明、小创作、小制作、小实验。十二、理念要点·“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课程变成学生的学程。·课程是学生进行反思创造的对象,但这些内容不能通过灌输让学生获得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