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试题-2021年高考历史(新课标卷).doc
-
资源ID:48459104
资源大小:2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高考试题-2021年高考历史(新课标卷).doc
2021高考试题-2021年高考历史(新课标卷)2021年高考历史(新课标卷)疫情期间自学成果验收卷09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礼·草人分土壤为九类,用九种动物骨煮汁拌谷物种子,种在一定的土壤上,称为“粪种”。周礼·薙氏认为烧草取灰或沤草使腐用作肥料。这反映出()A农业技术开始发生变革B传统农业科技含量较高C传统农业追求精耕细作D小农经济在农业中凸显2诗人李贺是皇帝的远房本家,积极参加科考,因父亲叫李晋肃,“晋”“进”同音,李贺的竞争者说他应该避讳,不能参加进士考试,因而断送科考前程。这表明唐代()A科举制已走向完善 B没落宗室无科考优惠C避讳制度开始建立 D科举制实现公正公平3朱熹认为,居敬(谨慎)穷理二事“互相发”,如人之两足交助,但“持敬是穷理之本”,为使人欲不复萌,天理不覆灭,当以“敬字抵敌”。据此,朱熹强调()A个人修养成为穷理的方法B理学之头在于格物致知C理学更注重的是内在自觉D加强涵养成为穷理之前提4下面是有关明朝政治制度的一幅图示。据此图可得出明朝()A中央官制中存在制衡因素B内阁与宦官既斗争又合作C君主专制体制的弊端凸显D内阁首辅限制着皇权膨胀5康有为说,他在读了海国图志后,进而“购地球图,渐收西学之书,为讲西学之基”。日本在明治时期推行的立宪政治,也受到海国图志中赞扬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据此可知,海国图志()A唤起近代意识觉醒 B主张发展民主宪政C具有广阔国际视野 D在中外产生广泛影响61931年,中央苏区为红军官兵和他们的家属开办了供应生活必需品的专门商店,规定国家企业和合作社盈利额的百分之十服务于红军家属,红军家属一旦患病或遇到困难,苏区政府就会组织募捐。这反映了()A工农政权采用了按劳分配的原则B苏区初步体现了社会优越性C革命根据地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D根据地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7据统计,重庆的纺纱厂拥有大型铁纺纱机171 432锭,开工数为113 360锭,1942年上半年纱产量为31 339件,占大后方总产量59 754件的一半多。该统计表明当时()A重庆纺织业在抗战中贡献较大B抗日战争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C重庆的纺织业在全国最为发达D西南民族工业的结构发生改变8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时,就中长(中国长春)铁路协定的有效期问题中,中方做了让步,但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调运军队。这说明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A对苏联有绝对的依赖性B仍然没有真正实现独立自主C面临着西方的扼杀危机D力求在平等谈判中寻求支持9根据出土的古希腊全身雕像统计,无论哲学家、贤者,还是神,皆须发茂密、肌肉发达,身上仅披一幅用别针或腰带固定的布作为衣服,上身袒露,眼神忧思。有关文献还记载,古希腊人在运动场上或者庄严集会时,往往还会完全脱掉衣服,以显示人体之美。这反映了古希腊()A公民素质较高 B个人泛滥C崇尚自然自由 D否定人文10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认为,基督仅禁止人作恶,而孔子则劝人行善;孔子比基督高明得多,所以人应该遵循“既不使别人痛苦,也不以他人之痛苦使自己快乐”的准则。由此可知,伏尔泰试图()A推广儒家思想,拯救法国人民B揭露的压迫,宣扬思想自由C号召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D抨击的虚伪和封建政府的苛政111967年,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向国会报告称:“自由贸易符合全世界利益,也为美国利益服务。然而,美国外贸政策的标志是自由贸易哲学,它有别于具体的各项政策。”据此推测,美国意欲()A全面发展自由贸易 B放弃自由贸易C遏制苏联经济发展 D有限保护贸易1220世纪70年代,苏联国家计委负责制定和执行短期经济指标、中长期经济计划与政策,监控各大央企;戈尔巴乔夫时期其主要职责是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长远经济科技发展规划。这表明苏联政府()A实行了宏观调控管理B公有经济比例有所降低C放弃高度集中的体制D市场化的程度逐渐提高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51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37分。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伴随着中西交通的逐渐开通与发展和双方之间经济交流的扩大,中国对西方的了解也日益加深。这种了解,一直远及极西之地的罗马帝国。从地理意义上来说,当时中国所了解的“大秦”即罗马帝国,恐怕主要还限于它的东部边区,特别是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人就知道了“黎轩”。此后我国的史籍中,更有“犛(li离)靬”“犁靬”“犁鞬”等记载。这个令中国人的兴趣经久不衰的绝远国度,就是亚历山大城。摘编自任继愈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材料二中国传统的文化优越感,在鸦片战争中受到了一次不大的冲击。堂堂天朝竟败给在了“撮尔岛夷”手下,着实使君臣们为之一惊。但这场战争毕竟只使君臣慑于对手的船坚炮利,中西之间还只是在器物层次上发生文化冲突。所以一时的忧患意识和战败的屈辱感很快随着和约的订立而烟消云散。拍岸的惊涛,峰回路转,化作阵阵水沫,依然是死水一泓。“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君臣们仍然在自圆自足的文化心理支配下昏昏睡去。摘编自沈渭滨困厄中的近代化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p 汉代中国对西方的了解状况及其成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对西方的认识,并对此作一简要阐释。(13分)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柏拉图在论政治家中对政体进行分类。根据统治者人数将政体分为由一人统治的君主政体,由少数人统治的贵族政体和多数人统治的平民政体。以下是古代中国和雅典城邦不同政治制度的体现:图1图2请回答:解读上述图文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古代中国和雅典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证。(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3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万历九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的命令在各地并不是一帆风顺地被贯彻执行的。有些地方官吏由于不勤政务而拖延时日,有些地方的豪强势力为私利而抵制反对,设置种种障碍。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的命令,经过若干年之后,才在各地基本上贯彻执行,这种状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上述原因造成的。但不管阻力多么大,这项改革终于还是基本上实行了,它说明适应历史发展的东西是不可阻挡的。一条鞭法在万历九年以前各地就有不同的实行办法,万历九年张居正将一条鞭法推行全国后,各地实行的具体内容上仍有所差异。一条鞭法在各地实行情况之所以互不相同,是不难理解的。各地原有的各种条件不可能一致,这就很难不允许他们在实行一条鞭法时出现一些差异。可见,张居正对各地是给予了一些因地制宜权的。不过各地实行一条鞭法的实际情况尽管千差万别,而基本趋势和特点则是一致的。摘编自南炳文、汤纲主编明史(上)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条鞭法实施的特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条鞭法实施的影响。(6分)1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65年9月,美国开始与巴拿马就新的运河条约举行谈判。谈判进程缓慢,至1967年6月,双方终于缔结了三项条约。考虑到当时巴拿马国内的政治气氛,条约文本未予公布。但据报道,尽管条约承认巴拿马对运河区拥有主权,实际上它仍然保留了美国对运河的控制及美国在巴拿马的基地。巴拿马政府因担心条约可能在国内遭到强烈反对而决定在1968年5月12日巴拿马大选前不将条约草案送交巴拿马国民议会。美国国内也存在分歧。因此,约翰逊政府也未在1968年将条约草案送参议院审批。不久,巴拿马政局发生新的动荡。支持罗贝尔斯总统的多党联合阵线发生分裂。国民议会就运河条约问题弹劾罗贝尔斯总统,并宣布解除其总统职务。对条约持批评立场的反对党候选人阿里亚斯在大选中获胜,并于1968年10月就任总统。可是,阿里亚斯新政府执政仅11天即被巴拿马国民警卫队的一些军官发动的政变所推翻。新的军政府拒绝承认1967年缔结的美巴条约草案,从而使美巴关系仍然无法摆脱危机的阴影。摘编自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巴就新的运河条约未及时公布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p 美巴关系走向平稳发展的重要条件。(6分)1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唐太宗即位以后,特将孙思邈召诣京师,准备授以爵位,孙思邈仍婉言谢绝。此次进京,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长安医家,阅览各类医药书籍。孙思邈与甄权、甄立言兄弟关系密切。他推崇甄权的针法。孙思邈不但重视书本知识,而且更注重实践。他遍历关中的山川,并在贞观年间南下到四川考察风土人情、采集药材、炼制丹药、沿途施诊。此行丰富了他的医药知识,开阔了视野,积累了实践经验。他曾在峨眉山道士处得高子良服柏叶法,在江州治愈前湘东王的脚气病,为梓州刺史李文博治愈消渴病。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孙思邈有感于医方本草卷帙浩繁,忽遇急症求检困难的情况,遂博采群经,删裁繁重,务在简易,结合他个人的学术经验,于永徽三年(652年)撰成了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30卷。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思邈完成千金要方的有利条件。(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孙思邈的医学成就。(6分)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