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电子商务的审计风险问题研究.docx
学号:1523415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2019届)题目阿里巴巴集团电子商务的审计风险问题研究阿里巴巴集团电子商务的审计风险问题研究二级学院财务与金融学院专业会计学班级CIMA151学生姓名李韦赫成绩指导教师孙桥完成日期2019.4.25诚信声明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由我本人独立完成。有关观点、方法、数据和文献等的引用已在文中指出,并与参考文献相对应。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如在文中涉及到抄袭或剽窃行为,本人愿承担由此而造成的一切后果及责任。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摘要摘要本研究从电子商务和审计风险相关理论出发,以阿里巴巴集团电子商务的审计实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查阅法、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索阿里巴巴集团电子商务审计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发现阿里巴巴集团在电子商务审计中存在企业经营状况产生的风险过高、审计固有风险过高、内部控制相关风险明显等重大错报风险因素及相关检查风险因素较多,本研究认为采用以经营方式确定风险评估侧重点、强化内部控制审核及提高注册会计师检查风险应对能力等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阿里巴巴集团电子商务的审计风险。关键词:关键词:电子商务;审计;审计风险;阿里巴巴集团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mmerce and audit risk,this research takes the audit case ofE-commerce of Alibaba Group as the research object,adopt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data,combines theory with case,and combine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This paperexplores the risk factors existing in the E-commerce audit of Alibaba Group.The results showthat Alibaba Group has too high risk and inherent risk of audit in the E-commerce audit ofAlibaba Group.There are many major misstatement risk factors,such as obvious risk relatedto internal control,and risk factors related to inspection.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keypoints of risk assessment should be determined by means of operation.The measures such asstrengthening internal control audit and improving CPAs ability to deal with the risk ofinspection can reduce the audit risk of E-commerce of Alibaba Group to a certain extent.Key words:E-commerce,Audit,Audit Risk,Alibaba Group目目录录一、绪 论.1(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二)研究内容及基本框架.2(三)研究方法.2二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3(一)相关理论.3(二)文献综述.3三阿里巴巴集团案例分析.5(一)阿里巴巴集团发展概况.5(二)阿里巴巴集团的收入构成情况分析.5(三)重大错报风险因素分析.7(四)检查风险因素分析.10四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应对措施.11(一)根据电商企业经营方式确定风险评估侧重点.11(二)加强对电商企业内控的审核.11(三)提高注册会计师检查风险应对能力.12结论.13参考文献.14致谢.15阿里巴巴集团电子商务的审计风险问题研究1一一、绪绪 论论(一)(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背景及意义1.研究背景研究背景电子商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逐渐进入我们日常生活中,尤其是近年来发展极其迅速,随着电子互联网信息相关技术的日渐成熟,电子商务已经成为物流和资金等多个因素相融合的整体,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发展的,作为一种新型的经营方式,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消费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经济的运行结构。电子商务企业作为电子商务领域的代表,其经营模式拥有其自身特色,往往需要采用更合适的审计方式,因此对电子商务企业审计进行研究具有现实需求。电子商务的主要特点是所有的交易数字都实现了电子化,并依赖于网络及计算机信息系统对企业风险进行控制。因此,对电子商务企业的审计与传统的审计方式存在很大差异,电子商务企业的审计不仅需要审查企业财务报表,同时还要对企业的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可靠程度进行审查,其中涉及的审计风险也比传统审计更加广泛。此外,审计的环境、对象等相关的审计要素与传统审计方式相比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在对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审计过程中应根据电子商务审计的特点,在原有的传统风险框架中进行补充。从而为电子商务企业的审计活动提供参考。2.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本文从会计师审计的角度来对当前电子商务企业的审计风险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希望通过阿里巴巴集团为例,从微观的角度为电子商务企业提出应对审计风险的相关策略,最终实现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这对于其他电子商务企业具有很好地参考价值。而从会计师的角度,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例进行电子商务的审计分析进行研究,能够帮助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更加精准地识别和评估当前电子商务企业审计中的相关风险因素,这对于实施科学合理的审计程序及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均有重要意义。阿里巴巴集团电子商务的审计风险问题研究2(二)(二)研究内容及基本框架研究内容及基本框架本研究从电子商务和审计风险相关概念和理论出发,以阿里巴巴集团电子商务的审计实例作为研究对象,从多角度来分析阿里巴巴集团电子商务审计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这些因素构成审计风险的原因,并基于此研究来提出应对国内电子商务审计风险的相关对策。第一部分是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并提出国内外关于电子商务企业审计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是阐述电子商务及审计风险的相关概念及理论;第三部分,以阿里巴巴集团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阐述该集团当前的发展及经营现状;第四部分,分析阿里巴巴集团电子商务审计存在的相关风险因素;第五部分,根据前面章节提出的风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降低审计风险。(三)(三)研究方法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利用本校图书馆纸质资源及数字化图书馆中的相关数据库,检索“审计”“审计风险”等关键词,查询近年来国内外近年来发表审计风险相关的文献资料,根据该课题的研究现状,撰写本研究的文献综述,从而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2)理论和案例相结合本文以阿里巴巴集团作为案例研究。在分析阿里巴巴集团财务报表的过程中,本文使用了理论与案例研究相结合。首先,梳理和总结关于财务报表分析的相关理论,然后将总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应用于阿里巴巴集团,详细分析财务报表并得出了结论。(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在分析过程中,首先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行业现状,同时进一步了解了阿里巴巴集团的竞争策略,分析报告数据变化的原因。其次,研究使用财务报表分析方法。通过定量分析,对报告数据进行处理,从而了解公司的基本财务特征,得出结论。阿里巴巴集团电子商务的审计风险问题研究3二二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一)相关理论(一)相关理论1.保险理论保险理论保险理论指出,企业审计之所以能够产生目的是为了分担风险,这就是说再审计过程中最大限度上降低使用财务报表所带来的风险,该理论是将企业审计过程看作是分担风险的活动。保险理论是在信息风险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企业为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信息风险往往会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企业决策者自行审核财务报表相关信息;企业决策者与企业其他高层管理人员分担这种风险;借鉴其他公司通过第三方审计的财务报表。企业决策者自行审核财务报表相关信息往往受到众多因素的限制,并且实施的成本较高,而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无法承担这种风险,因此当前国内企业普遍依靠第三方审计来降低该风险。2.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的分析和控制已经成为审计理论的基础,也是在审计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所在,目前大部分企业使用的审计模型是风险审计的方式,在这种审计方法下审计风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根据这一模型可知,审计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重大错报风险,第二部分是检查风险,前者重大错报风险主要是指企业经营和采取的战略所带来的风险以及企业固有的风险和内控风险,而检查风险指的是审计师能够进行控制的风险,具体内容是在审计的过程中,审计师为了降低审计风险在执行相关审计程序后没有发现重大错报的风险。本研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开展对电子商务企业的审计风险进行研究。(二)(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电子商务企业受益于互联网相关技术而得到了迅速发展,并逐渐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尽管国内外相关学者对于审计风险研究已经相对成熟,但对于电子商务企业中审计风险相关问题的研究仍在探索阶段,由于电子商务企业的经营模式相对于传统企业存在较大差异,那些传统的审计理论往往不适用于电子商务企业。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阿里巴巴集团电子商务的审计风险问题研究4对于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的相关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从国外的研究中可以发现,Musa(2004)对电子商务的审计风险进行了研究,他的观点是,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企业给审计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外部审计师需要对计算机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并将该技术应用于审计过程中,这是由于在电子商务企业中,数据都是以电子的方式存在,审计证据也是如此,外部审计师需要对审计证据进行评估就需要掌握一定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完成审计工作,保证审计的准确性。Jagdish(2008)对 B2B 这种形式的电子商务企业进行了研究,他的观点是电子商务企业作为一种新的审计对象,其主要经营方式以及环境都发生了全面的改变,因此会计师需要对自己的审计方法进行调整来适应这种变化。Burr(2010)考虑了内部审计的因素,他的观点是审计人员应该重新确定电子商务企业的审计程序,并且要根据电子商务企业的情况制定出新的审计方法,审计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内部控制不合理带来的。国内学者对于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相关问题也开展了研究,陶毅(1999)认为,对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审计主要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对电子商务信息系统进行审计,确保该信息系统是否是安全的;第二,对电子商务的经营活动进行审计。王知津(2010)在研究电子商务审计这一方面的结论是,电子商务企业相比于传统企业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审计对象和环境这两个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具有不同的审计特点,电子商务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交易,其隐蔽性在一定程度上给经济犯罪带来了机会。吕金格(2016)主要研究的是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的内部控制,相比于传统行业,电子商务企业的内控有很大的不同,传统交易中,主要权衡的内控机制是职责分明,而电子商务企业的内控主要依赖于电子商务系统,主要通过电子商务系统的功能来实现对内部的控制,这种情况下通过自动进行的记账审核等方式进行运行,相互制衡的过程被大幅削弱,导致内控较为薄弱。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外关于电子商务企业审计的研究较少,那些规避电子商务审计风险的研究并不深入,或者说仍是在探索阶段,多数研究集中在电子商务对于审计的影响,以及对这类企业审计方法的选择等基础性研究,并且大部分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对于当前电子商务企业审计实践的指导意义并不强。阿里巴巴集团电子商务的审计风险问题研究5三三、阿里巴巴集团案例分析阿里巴巴集团案例分析(一)阿里巴巴集团发展概况(一)阿里巴巴集团发展概况阿里巴巴集团在 1999 年成立于杭州。阿里巴巴主要的经营业务是电子商务。在经营电子商务业务的过程中,需要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获取相应的服务支持,包括物流等,阿里巴巴的关联企业主要有菜鸟网络、淘宝网、天猫、蚂蚁金服等。阿里巴巴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领头羊,在 2014 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马云担任阿里巴巴创始人和董事局主席,经过两年发展,阿里巴巴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电商零售交易平台。2016 年,阿里巴巴集团在我国五百强企业中排名 148。在 2017年,阿里巴巴与奥林匹克达成合作,发展至今其已形成了自己的完整的产业生态圈。该集团涉及业务范围非常广,在这个产业链的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是数据流量的贡献,阿里巴巴作为电子商务企业,其业务非常复杂,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导致对该企业的审计存在较大的风险。(二)阿里巴巴集团的收入构成情况分析(二)阿里巴巴集团的收入构成情况分析阿里巴巴集团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业务:核心商业、云计算、数字媒体和娱乐、其他创新业务。而其中又以核心商业收入为主要的收入来源,这主要包含国内零售业务、国内批发业务、国际零售业务、国际批发业务等,在阿里巴巴集团 2017 年财政年度,其核心商业收入占据所有业务板块收入的 85%,而 2018 年阿里巴巴集团的核心电商业务达 512.87 亿元,增长 62%,占总集团总收入的 83%;云计算业务上涨了 101%,而数字媒体与娱乐业务同比增长了 33%(详见图 3-1)。为了研究阿里巴巴集团电子商务的审计风险问题,掌握该企业的收入结构及计算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阿里巴巴集团 2018 年度财务年报中的说明,我们清楚该集团的主要收入是在线营销服务,以及线上支付工具支付宝交易过程中的佣金。来自于新浪科技中国企业 500 强发布 阿里巴巴利润率最高来自于阿里巴巴 2018 年度财务报表阿里巴巴集团电子商务的审计风险问题研究6图 3-1 阿里巴巴集团 2018 年各板块业务收入构成(资料来源:阿里巴巴 2018 年度财务报表)简单来说,营销服务就是指商家对于用户流量的需求,使其愿意支付一笔费用给阿里巴巴集团,这笔费用是由商家预期交易总额及其利润率等方面来决定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阿里巴巴集团提供的 P4P 营销服务,是在在阿里巴巴网站上对关键词搜索竞标,并按照搜索群体的点击数量进行收费,主要是为了满足商家在用户对关键词进行搜索的过程中能够在搜索结果显示自家产品的一种服务,其可以通过阿里巴巴在线拍卖系统中所提出的价格作为基础价,并采用投标机制来形成最终的价格。同时,也存在一种展位营销方式,商家通过相关虚拟市场或第三方营销公司,以一个固定的价格或通过竞标来获得展位。阿里巴巴集团的佣金支付收入比例较大,其建立在在线营销服务的基础上,淘宝和天猫的商家根据营销公司带来的用户流量所发生的商品或服务交易价值,向阿里巴巴集团支付一定比例的佣金。商家在购买在线营销服务时阿里巴巴集团需要收取一定的佣金,并且商家在完成每一笔交易的同时阿里巴巴集团均要按比例收取佣金,佣金的比例根据产品类别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阿里巴巴集团电子商务的审计风险问题研究7(三)重大错报风险因素分析(三)重大错报风险因素分析在电子商务企业的审计过程中,重大错报风险评估通常是包含财报层和认定层两方面。后者主要是指对企业的固有风险及控制风险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目前国内外开展的审计过程中,审计相关人员对于重大的错报风险的分析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普遍采用因素法进行分析。根据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及原则来看,对企业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企业的经营风险。1.企业经营状况产生风险较高企业经营状况产生风险较高(1)电子商务交易政策所带来的经营风险阿里巴巴集团的电子商务平台普遍采用 7 天无理由退货,研究发现这种收入确认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集团财报层的审计风险。这种 7 天无理由退货政策的实施导致收入并不能在商品或服务发生交易的时候就确认收入,这种交易过程所引发整个收入链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被确认。2016 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对阿里巴巴进行的调查认为,阿里巴巴集团在双十一活动中所统计的交易额可能被夸大,因为集团收入确认政策的实施,造成已经下单但并没有收货确认完成交易的订单也被统计在该数据中。由于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发生的交易,信息的不确定及运输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都可能会导致交易失败。同时,如果国家一旦强制对个人经营者交易进行征税将使网店生存极为困难,从而对阿里巴巴集团的发展产生严重的经营风险。(2)电子商务行业经营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首先,电商行业市场份额的不确定性高,根据会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需在风险评估中了解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不具备足以应对行业变化的人力资源和业务专长等风险。面临维护业务运营的压力,可能存在舞弊行为,因此存在很大的审计风险。阿里业务的开展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主要来自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建立以及某些离线零售商等,也包括综合销售平台和那些专攻特定产品类别的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竞争等。天猫在 2016 年国内零售电商市场份额中占得首位,达 57.7%,而京东市场份额为25.4,虽然份额上有一定差距,但是京东近两年增长势头强势,速度超过天猫商城,来自于搜狐网电商企业的审计中有哪些风险 来自于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莫岱青:对个人网店征税需考虑实际 来自于澎湃新闻网解码腾讯京东投资唯品会背后:唯品会也接触过阿里阿里巴巴集团电子商务的审计风险问题研究8且本份额数据采用的京东财报的严谨口径数据,如果按照天猫统计口径,这项可达 9300多亿,实际市场份额差异更小。也就是说天猫对外披露交易额数据与按照财报严谨口径数据统计方法得出结果存在不一致。总的来说,阿里财报数据并非完全真实反应交易状况,不利于投资者对其进行了解,其有维护自身地位的倾向。表 4-1 2014-2016 年天猫和京东 B2C 零售业务 GMV 数据B2C 平台2014 年2015 年2016 年天猫84701215015650京东8588584465(数据来源:阿里巴巴集团财务报表;京东财务报表)2.电子商务企业审计固有风险过高电子商务企业审计固有风险过高电子商务企业系统的信息化等特点导致在对电子商务企业审计过程中较传统的审计方式存在更多的固有风险。2016 年 2 月 1 日,浙江省公安厅进行了新闻发布会,并公布了阿里巴巴集团系统漏洞导致客户信息泄露的案例,其中涉及的账户信息高达 9900万,约有 2059 万账户已经被确认存在密码泄露,案件涉及金额高达 200 多万。企业的信息系统安全性与审计的固有风险相关。由于电子商务平台收入确认过程极为复杂,在信息化环境下审计人员很难发现错报。由于电子商务企业的数据量普遍较大,企业如果修改销售数量或收入,并不容易被发现,对收入发生过程及信息完整的认定并不能被保证,这其中存在很高的审计风险。同时,电子商务企业的交易相关证据并不容易被获得,这也会增加审计的固有风险,在电子商务背景下所发生的交易均采用电子形式进行数据信息存储,纸质凭证已经被相关的电子数据取代,如果企业对电子数据进行修改不易被发现。3.内部控制相关风险明显内部控制相关风险明显(1)线上准入审核的流程存在控制漏洞电商平台主要经营模式是为商家创造交易机会,交易机会最为关键的是交易信息安全和诚信问题,需要通过在线审核进行买家身份认证,同时,由于电商平台交易程序的简便流程化,缺少节点审核痕迹,使得审计对商务系统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依赖性增大,来自于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首个新零售下 618 年中战打响 厮杀延伸境外 来自于澎湃新闻网浙江警方:黑客窃淘宝账户信息 9900 万,阿里:多数被拦截阿里巴巴集团电子商务的审计风险问题研究9交易真实性成为重要审核点,越不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风险越大。近年,阿里巴巴网站就有 2326 名会员商家涉嫌欺诈,内部有近百人员参与其中。这与阿里为了扩大业务降低会员准入门槛的战略调整有关,在对商家进行审核的过程中存在过期的营业执照也能够过审,如果商家存在问题,账号被封,更改信息后仍然可以进行开店。国家工商总局曾发布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认为阿里巴巴存在主体准入把关不严、经营者资质审核流于形式等问题,其平台上存在大量未办理营业执照却从事需要相应资质才能经营的网店,还有实名认证审核与实际信息不符等多种问题。因此在对商家审核这一方面阿里巴巴还存在较大的问题,系统内部存在一定的风险。(2)控制制度无法有效处理交易造假现象控制手段能否有效预防问题的发生,以及是否能够及时解决问题,已经成为评价控制有效的标准,这也是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的重点评估点。阿里巴巴集团作为交易机会的创造者,必须提出科学合理的控制制度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企业在线上交易指中出现的造假现象,进而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就既往的投诉事件相关数据来看,阿里巴巴集团有关造假交易的控制措施或制度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资料显示阿里巴巴集团在 2017年的投诉事件处理率仅为 20%,远低于同期京东投诉事件处理率的 7 0%,由此可见差异极为明显。有关阿里巴巴集团交易涉嫌造假的问题早已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尤其是电子商务平台上出现的刷单行为,尽管产生了巨大的交易量,但投资者并不能客观真实地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尽管 2016 年 315 晚会已经将这一事件披露出来,但阿里巴巴集团在对这种行为进行打击下这种行为仍广泛存在,刷单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利益链,而部分阿里巴巴集团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对这种行为置之不理,尤其可见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已经完全失去作用。尽管企业发出声明将极力控制这种交易弄虚作假的行为,但就目前而言仍不能杜绝这种风险。这与阿里巴巴集团的预控制制度及后续处理流程不完善存在密切联系,虚假交易的处理对于财务数据的影响需要审计人员进行确认,但这种通过串通发生的虚假交易信息往往是很难被外审人员发现的。(3)监管与管理重合,造成对违法行为的处理力度不够 来自于网易财经阿里巴巴欺诈门:马云危机公关背后的 B2B 危机 来自于新浪财经工商总局白皮书: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存 5 大问题 来自于 21CN 聚投诉2017 年电商投诉排行榜:苏宁再上红榜,淘宝天猫再进黑榜 来自于网易财经315 晚会曝光淘宝刷单 刷好信誉只要 1000 元阿里巴巴集团电子商务的审计风险问题研究10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均存在不同程度控制权凌驾风险,高层管理态度和制定的问题解决措施都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高管领导为了保持运营对于问题的漠视甚至带来更多的风险,因此注册会计师均需要对此进行关注,而阿里特殊的合伙人制度尤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中间控制层较少,高层凌驾风险更高。根据阿里的合伙人制度,合伙人有董事提名权,且可以超越股东大会权利最终决定董事的任免。这一系列条款使得阿里合伙人有了过高的权限,控制了董事提名权和任免权,公司的经营决策也就同时受到了控制。合伙人的态度决定一切,凌驾风险较高,可能使得内部控制失效。同时,国家工商总局认为阿里巴巴对于欺诈和造假等相关问题的处理不利,对于违法经营行为的处理不够严格,处罚力度过轻,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网络违法行为。(四)检查风险因素分析(四)检查风险因素分析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对检查风险进行控制来尽可能的减少审计的风险,检查风险的控制要在整个审计的过程中进行考虑,主要涉及到审计人员的可靠性、审计方法的合理性、审计程序的合理性等,这些都会对审计风险产生一定的影响。阿里巴巴对于审计师的审计方法和程序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在审计的过程中,取得函证是其中的一个难点,函证作为外部证据,对函证的获取程序能够对审计结论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相关审计准则要求,审计师应该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程序,只有在应收账款在财务报表中的作用不重要的情况下才可以不实施函证程序。如果函证是无效的,那么就需要对此实施替代程序,在这一程序中主要是为了获取相关较为可靠的证据来证明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如果审计过程中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程序,就需要在底稿中说明理由。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供应商非常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绝大部分供应商是个人,因此,对阿里巴巴的应收账款进行函证程序是存在较大的风险的,很有可能出现对方不想回复或者回复难以满足审计要求,如果采取其他方式来获取相关证据,考虑到阿里巴巴内部控制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他审计证据的获取也会受到负面影响,因此审计检查存在较高的风险性。来自于网易财经工商总局:阿里系平台存大量虚假宣传及广告违法阿里巴巴集团电子商务的审计风险问题研究11四四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应对措施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应对措施(一)根据电商企业经营方式确定风险评估侧重点(一)根据电商企业经营方式确定风险评估侧重点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主要经营模式是收取入驻商家的会员费以及交易提成这两个方面,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经营方式,但是阿里巴巴曾经为了增加自己的会员数量而降低进入门槛,目前 C2C 模式的经营在阿里巴巴的平台上是不需要缴纳会员费的,由于门槛的降低导致交易经常存在虚假的情况。后来阿里巴巴为了提升自身的品质,创立了天猫商城,并且对商家的经营设置了种种规则,但是信誉问题仍然是天猫经营的问题所在,对于那些价值较高的产品,消费者往往会选择品牌的自营店或者专营店来保证产品的质量。主要是电子产品这类价值较高的产品,消费者已经形成一定的消费粘性,这对于阿里巴巴的经营来说是一种冲击。因此审计师可以根据电子商务的主要经营方式来确定其风险的侧重点,降低审计过程中的风险。(二)加强对电商企业内控的审核(二)加强对电商企业内控的审核电子商务经营过程中对于商家的认证和审核依赖于互联网的技术,由于技术的有限性导致用户有了弄虚作假的机会,而在我国,监管和信用这两个方面本来就是弱势,因此在电子商务领域这一弱势更加被体现出来,买家主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给出的商品图片和文字等信息对商品进行判断,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导致消费者对于商品信息不能够完全掌握,依赖于平台的管理。这是买家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遭受损失的主要原因,阿里巴巴虽然一直在对平台的商家进行审核和管理,对于存在问题的卖家进行处理,但是出现问题的店铺更改信息又可以重新上架,因此对于那些虚假经营的商家而言,成本很低,不能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因此,审计师需要从头对商家信用审核制度的有效程度进行审核,如果想要确定审计数据的真实性首先应该要确定交易信息的可靠性,从源头控制审计风险。内部控制在每个流程中都有所涉及,售后问题也是对数据进行审查的关键,对于线上交易的许多问题只有在被投诉的情况下才会公开,商家应该重视用户的投诉,建立合理的机制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企业的形象造成影响。阿里一直讲交易额的多少放在首位却忽视了用户的投诉问题的解决。即使已经为产品质量这一方面付出了较大的成本,但是对于投诉问题的处理只达到了 20%,在电商企业中,阿里巴阿里巴巴集团电子商务的审计风险问题研究12巴的客户满意度被排在了后面。对于商家的虚假经营问题应该采取更加严格的处理措施,降低收入确认的风险性。注册会计师应该对这些投诉的处理方法进行调查,对企业的交易信息真实性进行审查,加入不能建立一个完善的处理问题的机制,那么审计风险也会由此加大。根据对阿里巴巴以往情况的披露,很多问题产生自内部人员的“监守自盗”。阿里管理层也未树立起对于内部治理的严厉态度。据统计,阿里有六成以上的销售人员,如此大比例工作人员如不能坚守职业道德,而受到利益驱使损害消费者权益,影响将十分重大,公司需要调整目前的利益监管链条,使得审核人与一线员工之间保持制衡关系,才能达到有效的监督效果,也应调整员工薪资激励政策,收入与付出相匹配,出台相关制度,提高员工职业素养。另外阿里治理层对于以往相似问题的处理方法多是让高管离职和建立新管理部门,但这并没能有效解决问题,注册会计师应关注企业是否能建立起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以预防相关问题。(三)提高注册会计师检查风险应对能力(三)提高注册会计师检查风险应对能力电子商务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不断发展,不断有企业加入电子商务行业,这一行业不断的壮大和日益成熟,因此对于电子商务行业的审计人才需求量也更加高,对于审计人员能力的要求也更加具有挑战性。因此,需要对审计人员的电子商务知识进行培养,加强他们对于电子商务行业的业务熟悉程度。注册会计师的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审计结果的可靠性和审计报告的有效性。目前,我国还比较缺乏具备电子商务知识的审计人员,因此需要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具备过硬的审计技能还需要对电子商务企业的业务非常熟悉。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是与日俱进的,需要审计人员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来应对电子商务行业审计面临的挑战。此外,为了获取更加可靠的审计证据,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应该针对电子商务企业开发审计工作软件对工作进行辅助,目前我国虽然存在一些审计软件,但是这些软件并不具备普遍性,难以与企业的财务软件进行对接,电子数据的取证较为困难。目前不同的电子商务企业使用的财务软件系统不同,不同的企业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也是不同,因此对于电子商务这一行业的审计缺乏规范性,应该有国家相关部分组织开发统一的审计软件,为电子商务企业的取证设定统一标准。阿里巴巴集团电子商务的审计风险问题研究13结论结论电子商务企业与传统企业在经营方式上存在很大的不同之处,因此在审计中需要多方面考虑,对原有的审计方式根据电子商务企业的特点进行改变,在审计中主要考虑的有电子商务的经营环境、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以此为依据对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审计过程。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多方面的,既要发现和揭示财务报表舞弊的可能性,也要找到企业进行舞弊的原因和渠道。电子商务企业的一大特点是审计证据已经实现了全部电子化,这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因此审计过程中需要采用一些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更好地获取电子审计证据。此外还需要对电子商务系统本身的安全性进行审核,确定其系统的可靠性,保证审计数据的真实性,才能增加审计结果的有效性,出具有价值的审计报告。对于审计风险这一方面,相比于传统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的风险具备一些新的特点,既包括传统企业的风险,还包括电子商务系统的风险因素,注册会计师需要对电子商务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所有风险点有所了解才能对审计中存在的风险有一个更加准确的判断,将审计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目前我国对于电子商务企业的审计风险研究较为缺乏,因此对于实践的指导是不足的,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案例研究法,选择以电子商务的典型企业阿里巴巴作为研究对象,对传统审计框架进行补充,让注册会计师关注到更为广泛的审计风险,能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为电商审计工作提供参考。根据本文对于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的研究,本文以阿里巴巴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阿里巴巴在审计中存在的风险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经营风险,二是内控风险,三是检查风险。其次,本文对电子商务企业的风险成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是对经营风险、内控风险和检查风险这三个风险的成因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电子商务存在的审计风险提出了建议:一是电子商务的经营特点确定其审计风险的侧重点;二是对电子商务企业内控机制进行审核;三是提高注册会计师对检查风险的应对能力。阿里巴巴集团电子商务的审计风险问题研究1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廖凌云.浅析电商企业审计风险的特征、成因及防范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11):93-94.2王珍.电商企业审计风险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8.3张丹.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4白东蕊.电商企业审计风险分析与防范以京东为例J.财会月刊,2018(05):137-141.5郭巍.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7.6余云宜.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审计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31):87-88.7鲍樊军.电子商务企业的审计风险防范研究D.云南大学,2016.8王昀.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风险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08):104.9李俊杰.电子商务对企业审计的影响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10刘芳.电子商务上市公司审计风险与审计定价关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6.11曹计.我国电子商务审计风险的防范D.江西财经大学,2009.12韩汶妤.探析企业审计风险的规避方法J.纳税,2019,13(03):208.13李娟.企业审计常见风险与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11):73-74.14吴永玮.对跨境电商企业审计业务及风险的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10):196-197.15Jagdish.Pathak,Aconceptualriskframeworkforinternalauditingine-commerce,ManagerialAudidting Journal,2004,Vol.19(4)16高智慧,褚丽影.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与防范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31):146-147.17孙士淇.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审计中的运用J.商场现代化,2018(18):114-115.18牛晋霞.信息化时代下农业企业审计方法研究J.财会学习,2018(28):130.19杨琴.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管理与防范分析J.中国市场,2018(29):161+185.阿里巴巴集团电子商务的审计风险问题研究15致谢致谢四年的大学生活一闪而过,收获颇多。老师的辛勤培育,同学友好关系和愈加丰厚的知识,都是美好不能忘却的回忆。很庆幸这四年来我遇到了如此多的良师益友,无论在学习和生活,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热心的照顾。感恩之情难以用言语量度。从论文选题开始,老师们悉心指导,从大纲到初稿到定稿均用高标准严格要求。我在此对论文组老师表达我诚挚的谢意,感谢他们的谆谆教诲。最后,感谢我的父母的支持。养育之恩,无以回报,愿我今后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