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音乐美学发展研究》文献综述.docx
中西方音乐美学发展研究文献综述作者:XXX摘要:从音乐本身来讲,他是传递人类情感与思想的一种特有的艺术处理方式,它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对声音的借助来达到诠释创作者情感的一种目的,本文将从中西方音乐美学研究的对比的角度来剖析其对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的发展方向的重要启示,旨在不断完善当前音乐研究水平,切实提高我国音乐美学竞争力。直面中国近现代音乐美学的研究现状,审视新中国前音乐美学在中国的传播,认识音乐美学在中国的意义,研究中国音乐美学的发展方向,以此作为我毕业论文的论述目的。关键词:中西方差异 音乐美学 发展方向一、前言从有音乐活动以来,就有音乐美学思想出现,哪怕一开始是极为简单而模糊的。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音乐美学也以每个时代所特有的内容和形式在发展着,而且每个时代,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继承和发展、或者扬弃过去时代的主张和成就,现代音乐美学思想是对过去美学的扬弃和发展。音乐美学是以作为人类文化行为方式的音乐存在为研究对象、对人类音乐审美实践活动以哲学美学思考的音乐哲学。音乐美学是以弄清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殊性为目的,着重研究音乐美的本质与规律的学科。二、中西方音乐美学研究概况音乐美学应当以哲学为基础,而这种哲学基础,我想应当不仅仅是认识论, 而是从人类本质论分化出来的认识论,驾驭论,价值论三个领域的联结。这三个哲学领域, 简括地说, 认识论思考存在的真如何推移到认识的真, 克服谬与愚, 驾驭论思考目的的善如何推移到行为的善, 克服拙与害, 价值论把这两个领域的成果合在一起, 思考对于现实中的价值肯定否定应当如何回答才不致否定真善美肯定假恶丑, 如何培育放锐准确的审美能力以支持宏伟精巧的立美创造。这三者的联结, 才是音乐美学的哲学基础。在这样的哲学基础上建立美学理论, 艺术可以界定为人类审美意识的物态化、对象化, 而裔乐则是人类审美意识在音响客体中的对象化。 (一)国外音乐美学研究概况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鲍姆加敦(1750)首次以“美学”为名出版了他的专著第一卷,自此以后,研究各艺术门类审美思想的分支学科逐渐形成。德国音乐学者丹尼尔.舒巴尔特(1784)把他的一本音乐思想论述的专著取名为论音乐美学的思想首次将“音乐”与“美学”两个概念结合起来,产生了“音乐美学”这个术语。他指出人声是自然的原音,而自然的所有其它声音,只是这个原音的遥远的回声。人的喉咙是创作的第一个最纯洁的,最卓越的乐器。正如Carl Dahlaus(2006)在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中所言:“音乐美学这门学科常常遭到质疑:它似乎仅仅是思辨,远离其真正的对象,更多是出于哲学观念的启发而不是真正的音乐经验。”卡尔·达尔豪斯所言的音乐美学是“绝对是音乐的理论”,他对其对象作了三个限定:18世纪以来;歌剧和交响乐;从听众的角度。将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限定在18世纪以来的歌剧和交响乐,表现了卡尔·达尔豪斯的纯音乐取向。进入十九世纪下半叶,由音乐家们写作的音乐美学专门著作相继问世,音乐美学由此才取得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历史地位,音乐美学学科的历史,产生于人们用具有一定理论形态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对稳定的知识结构,表达对人类音乐审美实践活动的诸种认识活动之中。(二)国内音乐美学研究概况音乐美学应当以哲学为基础,而这种哲学基础,我想应当不仅仅是认识论, 而是从人类本质论分化出来的认识论,驾驭论,价值论三个领域的联结。这三个哲学领域, 简括地说, 认识论思考存在的真如何推移到认识的真, 克服谬与愚, 驾驭论思考目的的善如何推移到行为的善, 克服拙与害, 价值论把这两个领域的成果合在一起, 思考对于现实中的价值肯定否定应当如何回答才不致否定真善美肯定假恶丑, 如何培育放锐准确的审美能力以支持宏伟精巧的立美创造。这三者的联结, 才是音乐美学的哲学基础。在这样的哲学基础上建立美学理论, 艺术可以界定为人类审美意识的物态化、对象化, 而裔乐则是人类审美意识在音响客体中的对象化。音乐美学在我国可以说是一门古老而显得年轻的学科。“美学”一词在中国的最早使用与传播是与来华传教士的中文著述和国人(如康有为、望国维等人)对日文的转借分不开的。萧友梅(1920)最早在国内著文提及并简要介绍“音乐美学”这一学科者,是我国近代音乐教育专业的奠基人“五四”后留德归国的音乐家、博士。他在音乐杂志上先后著文介绍欧洲的音乐教育与乐学发展状况,其中提到了“音乐美学”这一学科,指出音乐美学乃乐学的主课之一,是普通美学的一部分,并对音乐美学的特点,研究对象作了简要的说明。音乐之道的探求-论中国音乐美学史及其他王宁一(1991)关于音乐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思考文章开门见山地强调了音乐美学研究对象问题对于音乐美学这一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对于一门学科来说,弄清自己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无疑具有重要的奠基性的意义。它是规定该学科的性质、任务、结构层次、存在方式兼及研究方法,足以影响自身立意谋篇、发展道路的基础理论,亦即关于理论的理论或谓元理论,既表现为研究的起步点,又贯穿研究过程的始终。对于对象问题尽可能全面的把握当是一门学科成熟程度的标志。”文章认为,音乐美学研究课题的大致范畴主要包括“音乐立美审美实践的总体研究”、“音乐实践诸环节及其关系的研究”、“音乐自身与它的系统环境(社会)的关系的研究”和“音乐美学的沿革与反思”等四个方面。通过对音乐美学研究对象的考察与研究,作者对音乐美学作了如下界定:“音乐美学是研究人类音乐立美审美实践普遍规律的一门特殊的艺术哲学。”罗小平(1993)在再谈音乐美学的哲学基础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论,为音乐美学的研究提出了较切实、具体的研究基点”,“只有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我们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本质,正确运用它的观点与方法”,因而,“美学从根本上说是研究审美价值的哲学学说”。与上述音乐美学基础理论的探索相呼应,音乐美学研究对象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得到进一步的关注,其中关于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探讨、关于音乐的存在方式以及音乐的意义的研究尤为突出。从上述国内外作家的观点可以看出: 一、音乐学家们之所以强调研究音乐美学的某一方面, 是和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音乐美学的对象问题分不开的。一般说来, 从哲学角度出发, 就主张研究音乐与现实的关系;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 就强调研究人们对音乐的感受、体验等心理过程; 从社会学角度出发, 就认为应该研究音乐的价值、功能等等。二、音乐学家们所强调的几个方面, 确实是音乐美学范畴内的问题; 他们所采取的几种角度也是切合音乐艺术的根本性质的, 是必要的。他们的主张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事实上, 音乐美学研究的几个方面都是互相牵制的。如果我们把音乐美学的对象仅局限于从一种角度出发, 只着重研究某一方面的问题, 恐怕就难以比较深入地研究音乐的本质规律。三、结语对“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作了一番文献查阅之后,受益匪浅,也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与外国之间音乐美学之间的差距。细细回顾自己的学习生涯,对于理论的探索与了解竟是如此的匮乏,作为一名音乐学者却没有系统而深入地去学习音乐理论知识,真是惭愧不安。对于音乐美学的存在方式以及由此引申出的它与音乐实践和其他音乐学科之关系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所以也就暗下决心,希望自己能静心学习系统的音乐美学知识,勤于思考,并联系音乐实践,以期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理论实践水平。参考文献1 潘倩茜.新中国前音乐美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意义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4.2 付胜利.在简洁、自然、和谐中唤起人们的欢乐和哭泣浅谈莫扎特钢琴音乐的美学特征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3 袁禾.中国舞蹈的美学特征J.新疆艺术,1999年03期.4顾佳佳.中西悲剧爱情音乐中美学特征之异同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5宋瑾.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中的音乐现象考察J.2002.259-2606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7修金堂.音乐美学引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8韩钟恩主编.音乐学习与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1990.9胡腊妹、黄云婷、贺晓蓉.浅谈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汉斯立克与卓菲娅·丽莎音乐美学思想之比较.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J.2005(4).10王宁一关于音乐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思考G北京:北京现代出版社,199111胡冬梅音乐中的“和”与“德”论中西古代的音乐美学思想J乐府新声,2005(1)12宋瑾冲突与选择:音乐人类学研究中的不同价值立场J.音乐艺术,2009(1)13 黄洁茹.略论中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之差异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3期.14修海林.先秦诸子音乐美学思想概述J.中国音乐,1985年03期.15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16王学佳.先秦音乐美学思想“和”的四个维度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17刘延福.荀子音乐美学思想研究三十年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4期.18记者.孙海悦.首届国际音乐创意产业高峰论坛将在沪举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19何艳珊.老子音乐美学思想与相关艺术审美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20苏娅.中、日、韩三国古典舞蹈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21李姝.新世纪以来音乐美学研究述评J.音乐研究,2010年04期.22高拂晓.时间的抽象、存在与超越现代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特点述评J.音乐研究,2006年04期.23鲁小茜.论中西方音乐的起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6期.24殷之声.罗曼·茵格尔顿的音乐美学及情感品格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8期.25 Yang Hon-Lun, Socialist Realism and Music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Socialist Realism and Music, ed. Mikulas Bek, Geoffrey Chew, and Petr Macek (Prague: KLP, 2004), 138.26 Peter van der Veer, The Enigma of Arrival: Hybridity and Authenticity in the Global Space, in Debating Cultural Hybridity: Multi-Cultural Identities and the Politics of Anti-Racism, ed. Pnina Werbner and Tariq Modood (London and New Jersey: Zed Books, 1997), 94.27 Editorial Board of the Hunan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 2012a. Yinyue (Music) (Grade 7, vol. 1). Hunan: Editorial Board of the Hunan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28 Fitzgerald, M., A. P. Joseph, M. Hayes, and M. ORegan. 1995. “Leisure Activities of Adolescent Schoolchildren.”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8 (3): 349358.29 Hargreaves, D. J., and A. C. North. 1999. “Developing Concepts of Musical Style.” Musicae Scientiae 3: 193216.30 Ho, W. C. 2006. “Dynamics of Social Change and School Music Education in Shanghai.” Education and Society 24 (1): 7795. doi:10.7459/es/24.1.06.31 Lebler, D. 2012. “Technology and Students Musicking: Enhancing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Theory into Practice 51 (3): 204211. doi:10.1080/00405841.2012.690302.32 Sloboda, J. A., and S. A. ONeill. 2001. “Emotions in Everyday Listening to Music.” In Music and Emo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edited by P. N. Juslin and J. S. Sloboda, 415429.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