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牧歌 .doc
青春牧歌 小说伊豆的舞女与受戒之浅比摘要: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自古以就来在文学上是相互影响的,本文将以几乎同时期的川端康成的小说伊豆的舞女和汪曾祺的小说受戒进行环境与主题的对比探讨其相似与相异之处。关键字:川端康成,汪曾祺,伊豆的舞女,受戒 前言对比中日这两个东方国家,可以这样说,一衣带水的关系使得两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很紧密的联系。自唐以来中国对日本的文学就有其深远的影响,而进入近代以后中国也是依着日本这个窗口开眼看世界,从而这两个国家的文学传统在某种层面上就有一些相似的地方。而对比两国的文学家,我在这里想要把川端康成与汪曾祺的小说进行一下比照。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这反映在他的创作中。在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等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表现出颓废的一面。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小时候受过正规的传统教育。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39年秋,汪曾祺进入心仪已久的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等名师。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虽然两人创作小说的时间有不同,但都处在一个历史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并且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纯美的世界为自己的写作天地,就二人早期的创作来看,当时的战争,人性的恶等等都不是他们描绘的对象,在他们的眼里只有美,只有真实。而不是一种对社会的批判、控诉与怀疑。所有在他们二人的小说中,那种纯美的意境,可爱而又真实的人物总是给人一种独特的感受,那些美好的世界仿佛就是世外桃源,让人无限向往。本文就川端康成早期的小说伊豆的舞女和汪曾祺的小说受戒进行一下环境及主题的对比,试探讨一下这两个东方作家创作的相似与相异之处: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也是一篇杰出的短篇小说。作品的情节简单,描述一名青年学生独自在伊豆旅游时邂逅一位年少舞女的故事,伊豆的青山绿水与少男少女间纯净的爱慕之情交织在一起,互相辉映,给了读者一份清新,净化了心灵,把人们带入一个空灵美好的唯美世界。受戒的故事情节也很简单,大意是,一个十三岁的男孩在去当和尚的途中遇见一个与他年岁相仿的女孩,往后他们结为邻居,在交往的四年里,他们逐渐日久生情。在明子受戒完毕返回荸荠庵中,他与小英子顺其自然地展开恋情。一、 纯美的世外桃源 伊豆的舞女故事的展开地在美丽的伊豆半岛,主人公“我”独自一人在这个美丽的地方旅行,在这里遇上了美丽的舞女。 伊豆半岛是日本本州静冈县一半岛。向南伸入太平洋,长60公里。全境处在富士火山带,有天城山、热海和达摩山等火山。温泉众多,冬季气候温和,吸引着大批游客。它是关东地区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以温泉和海景出名。有日本最大的温泉城市热海、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修善寺温泉以及伊豆山、伊东、长冈等温泉可以说伊豆在日本是一个旅游休闲的圣地,主人公“我”是在学习之余踏上美丽的伊豆来散心的。美丽的青山绿水给了“我”美好的感受,一开篇“我”就遇上了暴雨,“临近天城岭时,山道蜿蜒曲折起来。此时在山麓之间,白亮亮的暴雨已覆盖了茂盛的杉林,正飞快的向我卷来。”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刘可欣、高慧芹译,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作者一开始就描绘了这场伊豆的暴雨,也正是借助于这暴雨“我”才能与舞女再次相遇。在“我”眼里伊豆的天城山是“秋色宜人,层峦叠嶂,那原始的森林与望之不见底的深谷叫人眼花缭乱。” 同上。在这有着美好景色的地方“我”急于想认识一群巡回艺人,而其中最牵动“我”心怀的就是那个美丽的舞女。“南伊豆温润如春,纤尘不染,玲珑剔透,着实秀丽怡人。” 同上,第10页。“我”终于和艺人们成为了结伴而行的旅人,也终于可以和舞女相接触了,一段少年男女朦朦胧胧的恋情在美丽的伊豆半岛飘散开来。可是,最后“我”是必须离开这青山绿水的,必须和舞女相分别的。在舞女手中的白色物什缓缓挥动时,船带着“我”离开了舞女离开了这梦一般美丽的伊豆。在文章里的伊豆是那么的楚楚动人,美丽无比,就像美丽的舞女一样纯美可爱带给“我”温暖与感动,伊豆就像是人间仙境一般只似存在在梦境中的地方。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一次伊豆旅行之后隔了很多年才写下的,此后伊豆半岛成为川端最喜爱的地方之一,经常去那里旅行写作。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属于他新感觉派时期的作品,但其表现风格却是游离于新感觉派之外的,是一部充满了日本文学传统具有悲美风格的佳作。在这部作品中很明显的表现了作者对纯美世界的热爱,川端生活的年代是日本一个迎新去旧的变革时代,也是日本帝国的战争开始时期。而在这篇小说里看不到对社会现实的描绘也看不到对人生,对政治的评论与针砭。而是展现给读者一个美丽纯真得不像现实的伊豆。其实,这是川端继承了日本文学的传统,在他的笔下他追求美追求纯真,在这样的世外桃园中营造他的理想与梦想。而在汪曾祺的笔下,受戒中芦苇的清香轻衬的那块忘俗的天地,幽静寺庙中小和尚明子青涩拘谨少年的影子,农家女小英子水乡里养出来的率性天真,以及一段纯美得惊世骇俗的初恋故事,让人心甘情愿地深入深陷于那个“出世”的幻境,多捱一刻也好。 荸荠庵,河水环绕,绿树成荫。在“门前是一条河。门外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三面都是柳树。” 汪曾祺:汪曾祺小说,季红真选编,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页。这样美丽的生活环境中,和尚们的生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他们唱经,打牌,防焰口;可以买地,可以娶老婆,可以杀猪过年,可以在盂兰会上耍飞铙,出风头,唱:“姐儿生得漂漂的,两个奶子翘翘的。有心上去摸一把,心里有点跳跳的。”汪曾祺:汪曾祺小说,季红真选编,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页。小和尚明海的生活更是清闲得很。他聪明,漂亮,惹人爱,除了早晨跟师父学唱几句经,其余时间老往小英子家里跑。小英子家住的地方非常美,三面都是河,有一条小路通到荸荠庵。独门独户,像个小岛。“岛上有六棵大桑树,夏天都结大桑葚,三棵结白的,三棵结紫的;房檐下一边种着一棵石榴树,一边种着一棵栀子花,都齐房檐高了。夏天开了花,一红一白,好看得很。栀子花香冲鼻子,顺风的时候,在荸荠庵都闻得见。” 同上,第115页。与这样的环境相协调,明海与小英子的爱情更是美轮美奂,天真无邪,他们一起采荸荠,一起车水,唱山歌。这是一个自由的世界,这是一个美丽的天堂,人性在这里自由舒展。作者没有给这里的生活任何的束缚,没有给这里生活的人任何的教条,他们都是自由的任着自己的心性活着,这样一个自由无比的世界使人无限向往。汪曾祺笔下的世界与隔海相望的川端笔下的世界一样是美丽的纯真的,在经历了十年浩劫之后以小说再现文坛的汪曾祺没有对生活有任何的怨怒,也没有任何的批评与评判。只是描绘出一个人性无比自由的世外桃源来,描绘他心中的美与真,描绘他的理想。也许是师从沈从文的缘故,像老师的笔下那美丽仙境湘西。也或者是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如陶渊明等。在汪曾祺的笔下行文如水,小说写得像精致的散文,笔下的世界也那么的纯美,超尘脱俗。由此,可以看出,这两个生活时代相近却相隔千里的文人在写作上特别是对小说环境的营造上有着相似的一面。归纳起来说,这样的一致性都与他们的审美倾向有关,也与他们对古代文学传统的继承有关。两个都是美与真的执着追求者,都在文学的古典传统中汲取了精华。二、相似的主题但不同的结局 两篇短篇小说在主题上:描绘纯真的少男少女的爱情,那种朦朦胧胧的恋情在两位作者的笔下显得那么的纯真与真实可爱,一曲青春的牧歌在缭绕。 伊豆的舞女里:当时的“我”二十岁,恰是青春年少时。为排遣心中的忧郁来到伊豆旅行,却在一开头就急着赶路。“我的心跳的很剧烈。我被一个愿望促使着,加快了步伐。”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刘可欣、高慧芹译,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是什么样的希望呢?是因为“我”想追上舞女一行人。在以前的两次相遇中“我”已为美丽的舞女所吸引。美好的青春气息在开头就弥漫开来。少女的情窦初开让舞女纯真美丽、光艳照人。“我”与舞女的第一次对话,舞女有些慌张地小声回答:“冬天也”这是少女的羞涩,更是舞女纯真美的表现。“冬天也能游泳吗?我重问了一遍。舞女脸颊绯红,非常认真地轻轻点了点头。”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刘可欣、高慧芹译,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与人对话都会脸颊绯红,只有纯真的少女才会这样。正是因为舞女的纯真才使她显得那么的美丽可爱。“我”与舞女一行人休息在客店时,“她刚在我面前跪坐下来,脸就臊红了,手不停地颤抖,茶碗险些从茶碟上掉下来,于是她就顺势把它放在铺席上了。茶碗虽没落下,茶却洒了一地。看见她那羞涩柔媚的表情,我都惊呆了。” 同上,第8页。在这里作者细腻地刻画了舞女慌乱的情状,透过这些描写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朦胧的爱恋和心跳。“我”也时时刻刻牵挂着舞女,在深夜,心阵阵作痛担心舞女会不会被人玷污。互相担心、互相牵挂正是纯真爱情的先兆,爱情是如此的美好与真诚。“我”也曾有过招舞女来我房间的邪念,可在舞女至真至纯至美的心灵浸染下破碎了。“她还是个孩子呐。她发现我们,满心喜悦,就这么赤裸裸地跑到阳光底下,踮起足尖,伸直了身躯。她还是个孩子呐。我更是快活,兴奋,又嘻嘻地笑了起来。脑子清晰得好象被冲刷过一样,脸上始终漾出微笑的影子。”同上,第11页。舞女就是这么一个纯真的孩子,和我玩五子棋“渐渐地她忘却自己一心扑在棋盘上。她那显得有些不自然的秀美的黑发,几乎触到我的胸脯。她的脸倏地绯红了。”同上,第15页。舞女有着孩子的纯真,但毕竟是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会害羞会脸红,青春的纯真美,青春的美好动人显露无遗。这朦胧的爱恋促使“舞女独自撩起衣服的下摆,急匆匆地跟上我,她走在我身后,保持不到两米的距离。她不想缩短间隔,也不愿拉开距离。我回过头去同她攀谈。她吃惊似地嫣然一笑,停住脚步回答我。”同上,第18页。她是那么纯真与可爱,以她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她对我的感情。“舞女不由自主地跪在地上,索性弯着身子给我掸去身上的尘土,然后将撩起的衣服下摆放下,对站着喘粗气的我说请坐!”同上,第19页。舞女从不说什么只会用她纯真的表达方式,以她对我的关心和照顾来表达她的爱意,这是纯真动人的也是真诚感人的。她为了“我”跑来跑去只是要给我找根合适的竹子作手杖儿,跑得气喘吁吁险些倒在田埂上。这是一种温柔的体贴地表达爱的方式,不需要言语只需要去感受。纯真的、动人的、朦胧的爱意弥漫在“我”的伊豆之行中。那纯真美丽的爱情给人美好的感受,舞女的纯洁与美丽,使这段至纯至美的伊豆之行让人永难忘怀,舞女那纯真美丽的形象永远留在作者的心中。而在受戒中,明海与小英子的朦胧爱情也是那么的动人,明海17岁了,17岁,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年龄,也正是一个对于人生、爱情有了慒懂的认识和向往的年龄,难怪,只在看到一个小女孩的小脚印后,便会心乱了。但他的天生的羞涩却使他不敢表白,这份朦胧的爱只好在他的心里孕育、成熟,他的心还是纯真和美好的。他虽始终只是在被动地等待和接受初恋的到来,但他坚定地相信自己对小英子的爱的小英子对自己的爱。于是,在他等到了爱狂风暴雨般来袭时,他大声说出了心里话,虽然,这还是小英子的鼓动下,而这一次,他的勇敢已战胜了怯懦。明海到善因寺去受戒,被选上了“沙弥尾”,将来可以当方丈,小英子驾舟去接他: 划了一气,小英子说:“你不要当方丈!” “好,不当。” “你也不要当沙弥尾!” “好,不当。” 又划了一气,看见那一片芦花荡子了。 小英子忽然把桨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你说话呀!” 明子说:“嗯。” “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 明子大声说:“要!” “你喊什么!” 明子小声说:“要!” 汪曾祺:汪曾祺小说,季红真选编,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页。 相比之下,小英子更直白,更大胆。她毫无顾忌地坦露心迹,但她并不鲁莽。她是在确定了明海的心后才以身相许的。她很直白,但很真诚;她很大胆,但很谨慎。她深信自己的可爱灵巧一定可以打动明海,她也清楚自己早已对那个漂亮温顺的少年暗暗倾心,于是她把这种爱表达出来,释放出来。正是这种主动的交流和呼唤,才让她和明海走到了一起。有时候,人与人心灵的交汇就在那么一刹那,错过了那一刹那,恐怕两个人的手永远也不会牵在一起。聪明的小英子用她的果敢赢得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真爱,她身上蕴含着的那份至真至纯的人性之善让她获得了生命中最珍贵、最美好的幸福。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这两篇小说的主题都是纯真的少年恋歌,表现的方式也很纯真美丽,把这样的少男少女在初恋面前的羞涩与纯真表现得淋漓尽致。两个作者都着力的表现了爱情的美好,青春的美好。但就结局而言两者又是不同的,在伊豆的舞女中,“我”与舞女最终是分别了,只留下了无尽的感慨与想念。而在受戒中,我们可以推想出明海与小英子是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究其原因,我认为是而在在受到各自不同文学传统的影响。日本的古典文学传统物哀,是一种以悲为美的审美文学,在川端的心中悲与美是相通的,他继承了日本文学的物哀美学理念,在物语兴盛的平安时期,特别是源氏物语中“哀”的感叹更体现出对现实的复杂的情感体验,表现得更深入、多样、出色。本居宣长正是从哀这种感动的体验去捕捉美的意义,明确地归纳为物哀这一日本文艺基本的美理念。”姜文清:东方古典美中日传统审美意识比较,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96页。这种感人、感物兴叹的情感与川端的身世遭遇相契合,精神个性与“物哀”完全合拍。川端对源氏物语的“物哀”精神心领神会,并将其自然地融汇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因而更使他的小说具有一种难以摆脱的美而悲的气息。在不灭的美中他提出“美”有时是和战乱、失败甚至亡国联系在一起的,越是这种美,越有感人的力量,还进一步说到:“在日语里,悲哀一词是与美相通的。”所以,他的作品美与悲是相联系的,美是表面、悲是底衬,越美越悲、愈悲愈美,表面上装饰得十分优美、风雅,而内在却蕴藏着更多更大的悲伤与哀叹。因而在伊豆的舞女中,他让“我”与舞女分别了,留下了无尽的忧伤。而在中国,自古以来就喜欢“大团圆”的结局,美好的东西是我们这个民族向往的,美好才是我们追求的,悲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是不喜欢的,一般的报喜不报忧是根深蒂固的。即使现实是不完满的,我们也往往喜欢给它一个很完满的结局来安慰我们自己,安慰别人,这就是我们追求的完整与和谐。所谓的皆大欢喜是必须和必要的。 这种现象反映到文学领域就出现了“悲中有喜、喜中有悲”的文学模式,也就是说失望,但不等于绝望。鲧死而腹生禹, 夸父化为邓林,精卫变成鸟,而刑天在天帝断其首后仍能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而舞。这种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以至于后世文人命名为“大团圆”模式,而这正是中国人的喜剧情结的集中体现。这种情结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变体。如孔雀东南飞结果是“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长恨歌虽然悲, 但李隆基与杨贵妃终还是借助临邛道人鸿都客而得以天上团圆;窦娥冤到头来终是冤屈得以雪耻;墙头马上中的裴少俊和李千金后来也是团圆了。 大团圆的模式其实是中国自古以来在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之下形成的一种思维模式,儒家是追求中和之美的,其诗教理论的核心是:敦教化、淳风俗、怨而不怒、乐而不淫、尽善尽美。由于受这种美学思想的影响, 使得我国文学形式有重教化、重感情的传统。在一切作品之上都蒙上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即使悲剧也有悲有喜,喜乐相间。因而在这两篇写作风格相似主题相似的小说中就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这就是中日两个东方国家在文学传统与审美心理上的差异决定的。结语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与中国作家汪曾祺的受戒在环境与主题上是有相似的地方,追求纯美的感情,故事也都发生在一个纯美的世外桃源。但在具体的结局处理上却有所不同这就与中日两国的文学传统与审美心理的不同有关了。参考书目: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刘可欣、高慧芹译,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年汪曾祺:汪曾祺小说,季红真选编,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姜文清:东方古典美中日传统审美意识比较,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