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98-放化疗同步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的疗效分析.docx
-
资源ID:48547187
资源大小:18.0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8798-放化疗同步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的疗效分析.docx
放化疗同步治疗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研究放化疗同步治疗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表现,应用实践中出现毒副反应的问题,得出有效结论。方法:随机选择某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21例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给予同步放化疗(61例)、序贯放化疗(6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结果:从疾病治疗角度评价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有效率高达95.08%,发生毒副反应2例,疗效表现优于对照组,88.33%,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对于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有效、安全。【关键词】放化疗;期非小细胞肺癌;毒副反应;疗效分析前言: 人一旦患有癌症,则身体各项机能都会随之变弱,甚至发生其他病变,期非小细胞肺癌属于肺癌的一种并发症,常见于晚期,该病症的负面影响较广,多会干扰、影响到患者的疾病感受,使之痛感更强烈、生活意志更薄弱。在临床治疗领域,期非小细胞肺癌并没有相对独立的治疗平台和体系,其相关治疗服务也是围绕放化疗开展、推广的,所以为了印证临床同步放化疗的治疗优势,本文从对比研究角度入手,深入探究同步放化疗、序贯放化疗各自的疗效表现。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选择某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21例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男74例,女47例,年龄范围在28-66岁之间,平均年龄(54.34±4.55)岁。临床诊断报告及相关疾病观察资料可确诊患者符合期非小细胞肺癌病症特征,入院后,两组患者均接受了相同的肺癌疾病治疗服务,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服务表现方面略有差异,但不影响对比讨论同步放化疗、序贯放化疗的疗效差异,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1.2研究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方案针对治疗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观察组,选用同步放化疗治疗方案,操作步骤为:患者接受放疗、化疗的时间、期限相同,根据病症需要,分别采用紫杉醇、健择与顺铂配合放化疗。对照组,选用序贯放化疗治疗方案,操作步骤为:患者先采用化疗方式,介入治疗,待病情稳定或病情微小变化1-2周后,在安排患者进行放疗,放疗时间为1周。分别以治疗3、6周为治疗周期,第3周时为治疗第一个周期,通过CT定位扫描,确定患者期非小细胞肺癌病变情况,病灶集中部位,肿瘤组织大小、肿瘤性质形态是否发生变化、恶化;利用生理检测仪器,确定患者呼吸动度和摆度误差;同步临床观察,确定放化疗治疗的毒副反应表现及相关问题。因放化疗治疗本身就存在一定干扰及副作用影响,所以本文轻微呕吐、腹泻、头疼等不良反应均不列为毒副反应项,不按毒副反应例计入统计。1.3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肺癌诊断及治疗标准等内容,分析判断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放化疗期间,病情变化情况,进而确定治疗是否有效、存在治疗弊端和问题,评价标准如下:显效:期非小细胞癌变缓慢、扩展速度下降,放化疗副作用表现低,患者主诉感受良好;有效:期非小细胞癌变缓慢、扩展速度缓慢下降,放化疗副作用表现一般,患者主诉感受良好;一般:期非小细胞癌变、扩展速度无变化,放化疗副作用表现一般,患者主诉感受良好;无效:期非小细胞癌变、扩展速度无变化,放化疗副作用明显,患者主诉感受不佳。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将符合本组研究条件的计入项纳入对比研究计算中,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从疾病治疗角度评价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有效率高达95.08%,发生毒副反应2例,疗效表现优于对照组,88.33%,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表1 两组期非小细胞肺癌肺癌患者疗效比较n(%)组别显效有效一般无效有效率(%)对照组(n60)7(11.67)33(55.0)13(21.67)7(11.67)88.33观察组(n61)26(42.62)32(52.46)2(3.27)*1(1.64)*95.08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3 讨论本组研究说明,期非小细胞肺癌病症的发展需要通过放化疗治疗加以控制、弱化,否则,病情会持续加剧,缩短患者的生命时间。虽然放疗和化疗都属于针对癌症疾病的治疗技术,但是它们的侧重、配合是存在多种变化条件和空间的,临床围绕放疗和化疗的使用,有众多研究议题,有待临床实践完善和优化。资料中,所选121例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期非小细胞癌变的过程中,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临床反应,包括:肺内肿瘤病灶区域扩大、纵膈淋巴引流区受癌细胞入侵、呼吸动度与摆位之间的误差增大等等。一系列病症表现,给原发肺癌疾病的治疗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确保治疗服务能够起到延长患者生命的作用,需要重新拟定放化疗治疗方案,观察组61例患者与对照组60例患者分别选用了不同的放化疗方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达95.08%,发生毒副反应2例,疗效表现优于对照组,88.33%,6例,数据上的差异,侧面了印证大多数学者对同步放化疗的讨论结果,认为,放化疗在临床上的实用度较高、安全性良好。有学者认为,“同步放化疗不仅单纯体现出了放疗、化疗在治疗上的应用价值,还解决了期非小细胞一旦癌变后就很难控制、阻隔的治疗难题,标准化、复杂化的放化疗方案已不再适用于愈加复杂的疾病问题,治疗技术的选择还应集中看疗效表现及疗效安全。”笔者认同上述学者的观点,认为,同步放化疗之所以疗效更显著,其主要的优势在于,期非小细胞癌变的时候,肺内肿瘤病灶处会马上做出响应,组织、器官以及呼吸功能也会随之改变,这时,控制降低期非小细胞癌变数量是治疗首要的任务,同时选择放疗和化疗,可以加强杀菌作用、提高期非小细胞的消除和阻隔效果,避免患者因期非小细胞癌变而出现其他更加恶劣的病情反应。即便同步放化疗可能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治疗副作用影响,但抑制病原还是最关键的,再说临床实践中,观察组61例患者只有1例患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毒副反应,而总共出现毒副反应的患者仅有3例。从这方面来看,序贯放化疗的安全性反而降低了,毒副反应患者6例,治疗效率也远低于观察组。可见,一味的保守治疗或者是科学性治疗,很难保证处于肺癌晚期或者是期非小细胞癌变进化过程中的患者延续生命、保持生存状态。【参考文献】1张庆忠,刘月娟.放化疗同步治疗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4,29:261-262.2李工,孔怡琳,詹文婷,薛晓光,郑剑霄,高蕾,郭伟伟,邱圣红.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结合化疗联合DC-CIK免疫治疗,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J.安徽医药,2015,07:1358-1360.3陈科,朴勇瑞,谢国明,张琦,沈燕萍,彭敏,万鹏.同步放化疗加巩固化疗与序贯放化疗治疗老年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09:2420-2421.4徐慧琳,戈伟,曹德东,明平坡,郑永法,宋婧,罗卫.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J.医药导报,2014,09:1237-1242.5卢琳,鞠芳,赵清叶.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治疗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2:101-102.6韩立杰,刘伟,李兴德,杜娟.放化疗同步和单纯放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21:5427-5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