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给水排水规范大全》GBT19923-2005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pdf
-
资源ID:4857968
资源大小:222.1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给水排水规范大全》GBT19923-2005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pdf
I C S 1 3 . 0 6 0P 4 0霭a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1 9 9 2 3 -2 0 0 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T h e r e u s e o f u r b a n r e c y c l i n g w a t e r -Wa t e r q u a l i t y s t a n d a r d f o r i n d u s t r i a l u s e s2 0 0 5 - 0 9 - 2 8 发布2 0 0 6 - 0 4 - 0 1 实施中 华人民 共和国 国 家质量 监督 检验 检疫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 布G B/ T 1 9 9 2 3 -2 0 0 5前言 为贯彻我国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针, 做好城镇节约用水工作, 实现城镇污水资源化, 防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促进城镇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制定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系列标准。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系列标准分为六项: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 市杂用水 水质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补充水源水质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农业用水水质 本标准为第五项。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给水排水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天津水工业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 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中水有限公司、 天津节水水处理技术研究会、 天津艾杰环境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张大群、 周彤、 刘文亚、 邓彪、 张相臣、 赵丽君、 孙蔷、 朱爱祥、 林文波、 王洪云、王长生、 朱雁伯、 赵乐军、 齐欣、 房宏、 张葵、 吕宝兴、 吴晓光 本标准 为首 次制定。GB / T 1 9 9 2 3 -2 0 0 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作为工业用水的再生水的水质标准和再生水利用方式。本标准适用于以城市污水再生水为水源, 作为工业用水的下列范围:冷却用水: 包括直流式、 循环式补充水;洗涤用水: 包括冲渣、 冲灰、 消烟除尘、 清洗等;锅炉用水: 包括低压、 中压锅炉补给水;工艺用水: 包括溶料、 蒸煮、 漂洗、 水力开采、 水力输送、 增湿、 稀释、 搅拌、 选矿、 油田回注等;产品用水: 包括浆料、 化工制剂、 涂料等。规范性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 5 7 6 -2 0 0 1 工业锅炉水质 G B / T 5 7 5 。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G B / T 6 2 7 6 . 1 -1 9 9 6 工业用碳酸氢按 总碱度的 测定 容量法 G B / T 6 9 2 。 水质 p H的测定 玻璃电 极法 G B / T 7 4 7 8 水质 钱的测 定蒸馏和滴定法 G B / T 7 4 7 7 -1 9 8 7 水质钙和镁总量的测定E D T A滴定法 G B / T 7 4 8 8 水质 五日 生化需氧 量( B O D , ) 的测定 稀释与接种法( G B / T 7 4 8 8 -1 9 8 7 , n e q I S O5 8 1 5: 1 9 8 3 ) G B / T 7 4 9 4 水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G B / T 7 4 9 4 -1 9 8 7 , n e q I S O7 8 7 5 - 1: 1 9 9 4 ) G B / T 1 1 8 9 3 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钥酸钱分光光度法 G B / T 1 1 8 9 6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G B / T 1 1 8 9 9 水质 硫酸盐的 测定 重量法 GB / T 1 1 9 0 1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G B / T 1 1 9 0 3 -1 9 8 9 水质 色度的 测定 G B / T 1 1 9 1 1 水质 铁、 锰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 B / T 1 1 9 1 4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 测定 重铬酸 钾法 G B 1 2 1 4 5 -1 9 9 9 火力发电 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 G B 乙 T 1 3 2 0 0 水质 浊 度的测定( G B / T 1 3 2 0 0 -1 9 9 1 , n e q I S O 7 0 2 7 : 1 9 8 4 ) G B / T 1 6 6 3 3 -1 9 9 6 工 业循环冷却水中 二氧化硅的 测定分光光度法 G B 1 8 9 1 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 B / T 1 6 4 8 8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 G B 5 0 0 5 。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术语 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 准w w w . b z f x w . c o mG B/ T 1 9 9 2 3 一2 0 0 53 . 1 城市污水 m u n i c i p a l w a s t e w a t e r 设市城市和建制镇排人城市排水系统的水的统称, 包括生活污水、 生产废水和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截流的雨水。3 . 2 再生水r e c l a i me dw a t e r , 溉 y c l ed w a t e r 再生水系指污水经适当再生工艺处理后, 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 满足某种使用功能要求, 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3 . 3 新鲜水f r e s hwa t e r 工厂使用的城镇市自来水或工厂自备水源水。3 . 4 循环冷却水系 统慨i rc “ I a t i n g ,l i n g w a t e r s y s t e m 以水作为冷却介质, 由换热设备、 冷却设备、 水泵、 管道及其他有关设备组成系统, 水在系统中循环使用的一种冷却系统。3 。 5 工业用水水源raww a t e r for i n d u s t r i a l u s e s 系指锅炉补给水、 工艺与产品用水、 冷却用水、 洗涤用水水源。作为锅炉补给水的水源, 尚需再进行软化、 除盐等处理的水; 作为工艺与产品用水的水源, 根据回用试验或参照相关行业或产品的水质指标,可以直接使用或补充处理后再用的水; 作为冷却用水、 洗涤用水水源参照相关的水质指标, 可以直接使用或补充处理后再用的水。4 技 术内容4 . 1 再生水用作工业用水水源时, 基本控制项目及指标限值应满足表 1 的规定。4 . 2 对于以城市污水 为水源的再生水, 除应满足表 1各项指标外, 其化学毒理学指标还应符合G B1 8 9 1 8 中“ 一类污染物” 和“ 选择控制项目” 各项指标限值的规定。 表 1 再生水用作工业用水水源的水质标准序号控 制 项 目冷 却 用 水洗涤用水锅 炉补 给 水工 艺 与产 品用 水直 流 冷 却 水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lp H值6 . 5一 9 . 06 . 5 一 8. 56 5 9 . 06 5 8 . 56 5 8 .52悬浮物( 5 5 ) ( m g / L )镇 3 0( 3 03浊度( NT U)毛 5蕊 5( 54色 度 ( 度 )( 3 0毛 3 0蕊 3 0蕊 3 0镇 3 05生化需氧量( B ( ) 玖) ( mg / 1 )( 3 0( 1 0( 3 0簇 1 0( 1 06化学需氧量( c O D r ) ( mg / L )毛 6 0( 6 0簇 6 07铁( mg / 1 一 )簇 0 . 3成 0 . 3( 0 . 3簇 0 . 38锰( mg / 1 )( 0 . 1镇 0 . 1镇 0 . 1( 0 . 19抓离子( rng / 1 )簇 2 5 0簇 2 5 0 一( 2 5 0一镇 2 5 0成 2 5 0l O二氧化硅( 5 1 0 : )蕊 5 0蕊 5 0簇 3 0簇 3 0l 1总硬度( 以C a C O。 计/ 。9 / 1 )镇 4 5 0镇 4 5 0簇 4 5 0镇 4 5 0簇 4 5 0w w w . b z f x w . c o m GB / T 1 9 9 2 3 -2 0 0 5表 1( 续)序号控 制 项 目冷却用水洗 涤用 水锅 炉补 给 水工 艺 与产 品 用 水直流冷却水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1 2总碱度( 以C a C 0 3 计/ mg / L )蕊 3 5 0 3 5 0蕊 3 5 0 3 5 0 3 5 01 3硫酸盐( mg / L ) 6 0 0镇 2 5 0簇 2 5 0 2 5 0 2 5 01 4氨氮( 以N计/ m g / L )镇 1 0 1 0 1 01 5总磷( 以P计/ mg / L ) 1 1 11 6溶解性总固体( m g / L )( 1 0 0 0( 1 0 0 0 1 0 0 0簇 1 0 0 0镇 1 0 0 01 7石油类( mg / L ) 1 1 11 8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mg / L ) 0 . 5 0 . 5 O . 0 5 O . 0 5 0 . 0 52 0粪大肠菌群( 个/ L )簇 2 0 0 0 2 0 0 0 2 0 0 0 2 0 0 0 2 0 0 0 当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换热器为铜质时, 循环冷却系统中循环水的氨氮指标应小于 1 m g / Lb 加抓消毒时管末梢值。5 再 生水利用方式5 . 1 再生水用作冷却用水( 包括直流冷却水和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 、 洗涤用水时, 一般达到表 1 中所列的控制指标后可以直接使用。必要时也可对再生水进行补充处理或与新鲜水混合使用。5 . 2 再生水用作锅炉补给水水源时, 达到表 1 中所列的控制指标后尚不能直接补给锅炉, 应根据锅炉工况, 对水源水再进行软化、 除盐等处理 , 直至满足相应工况的锅炉水质标准。对于低压锅炉, 水质应达到G B 1 5 7 6 -2 0 0 1的要求; 对于中压锅炉, 水质应达到G B 1 2 1 4 5 -1 9 8 9 的要求 ; 对于热水热力网和热采锅炉, 水质应达到相关行业标准。5 . 3 再生水用作工艺与产品用水水源时, 达到表 1 中所列的控制指标后, 尚应根据不同生产工艺或不同产品的具体情况. 通过再生利用试验或者相似经验证明可行时, 工业用户可以直接使用; 当表 1中所列水质不能满足供水水质指标要求, 而又无再生利用经验可借鉴时, 则需要对再生水作补充处理试验,直至达到相关工艺与产品的供水水质指标要求。5 . 4 当再生水用作工业冷却时, 循环冷却水系统监测管理参照GB 5 0 0 5 0的规定执行。其他 要求6 . 1 使用再生水的工业用户, 应进行再生水的用水管理 , 包括杀菌灭藻、 水质稳定、 水质水量与用水设备监测控制等工作。6 . 2 工业用户内再生水管道要按规定涂有与新鲜水管道相区别的颜色, 并标注“ 再生水” 字样。6 . 3 再生水管道用水点处要有“ 禁止饮用” 标志, 防止误饮误用。6 . 4 再生冰不适用于食品和与人体密切接触的产品用水。7 取样与监测7 . 1 取样要求: 水样取样点宜设在再生水厂总出水 口。7 . 2 表 1 中所列主要项目( p H, 悬浮物、 浊度、 色度、 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 氨氮、 总磷、 溶解性总固体、 余氯、 粪大肠菌群) 的监测频率应每日一次。7 . 3 监测分析方法按表 2 或国家认定的替代方法、 等效方法执行。有争议时, 则按本标准执行。w w w . b z f x w . c o m GB / T 1 9 9 2 3 -2 0 0 5表 2监测分析方法表序号项目测 定 方 法方法来源1p H值玻 璃 电 极 法GB / T 6 9 2 02悬浮物( S S )重 量 法GB / T 1 1 9 0 13浊 度比 浊 法GB / T 1 3 2 0 04色度稀 释 倍 数 法GB / T 1 1 9 0 3 - 1 9 8 95生化需氧量( B O D , )稀 释 与 接 种 法G B / T 7 4 8 86化学需氧量( C O D S)重 铬 酸 钾 法GB / T 1 1 9 1 47铁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 / T 1 1 9 1 1. 8锰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 / T 1 1 9 1 19抓 化 物硝 酸 银 滴 定 法GB / T 1 1 8 9 61 0二氧化硅分 光 光 度 法GB / T 1 6 6 3 3 - 1 9 9 61 1总 硬 度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G B / T 7 4 7 7 - 1 9 8 71 2A 碱 度容 量 法G B / T 6 2 7 6 . 1 - 1 9 9 61 3硫 酸 盐重 量 法G B / T 1 1 8 9 91 4氨氮蒸馏和滴定法G B / T 7 4 7 81 5总 磷钥酸馁分光光度法G B / T 1 1 8 9 31 6溶解性总固体重量法( 建议温度为 1 8 0 士工 )G B / T 5 7 5 01 7石 油 类红 外 光 度 法G B / T 1 6 4 8 81 8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亚甲蓝分光光度法G B / T 7 4 9 41 9余抓邻联甲苯馁比色法GB / T 5 7 5 02 0粪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 滤膜法GB / T 5 7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