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民政局救灾科工作总结.docx

    • 资源ID:48626870       资源大小:117.32KB        全文页数:14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民政局救灾科工作总结.docx

    民政局救灾科工作总结-推荐通用稿民政局救灾科工作总结-推荐通用稿 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工作总结。民政局救灾科工作总结一文将为您指导如何写总结,欢迎您继续阅读我们为难您准备的"民政局财务工作总结"专题! 民政局救灾科工作总结 20xx年,我州的减灾救灾工作,在省厅的指导下,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州民政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和省厅对市、州的年度考核目标任务,救灾科全体人员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奋力拼搏、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切实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有序开展突发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 20xx年,xx遭受洪涝、滑坡、干旱、风雹等自然灾害,截止20xx年12月30日,全州625557人受灾,因灾死亡3人、失踪7人、被困31人,紧急转移安置5610人,需紧急生活救助人口4053人,需过渡性救助374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7659.76公顷,成灾面积17073.60公顷,绝收面积5177.62公顷;因灾倒塌房屋140户372间,严重损房1248户3532间,一般损房3730户9428间。直接经济损失59710.85万元。启动应急响应2次,一是1月22日启动低温冰冻雨雪天气应急响应,加强应急值守,实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二是6月20日23时启动义龙试验区“6.20”自然灾害州级级救灾应急响应,向义龙试验区下拨大米14.5吨,棉被400床、单衣200件、帐蓬100顶、折叠床30张、折叠桌子50张。今年,下达自然灾害救助资金1172万元(上级资金1090万元,州级资金82万元)。将因灾困难群众9741户38959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二)完成了20xx-20xx年度冬春款物发放和20xx-20xx年度冬春救助工作摸底排查工作。 20xx-20xx年度,全州共需救助人数36.72万人,需救助资金10446.15万元。其中,需口粮救助25.41万人,需衣被救助3.56万人,需取暖救助2.82万人人,需其他生活救助15.15万人。冬春救助工作采取现金发放与实物发放的方式进行,以现金发放为主。下达冬春救助资金5750.60万元(中央和省级4830万元,州级244万元,县级安排676.60万元)。采购冬春救助物资420.2万元,采购粮食951吨、采购衣被2.36万件。 20xx-20xx年度,全州冬春期间需救助85968户 195002人,其中:需口粮救助41124户99971人,需衣被救助13360户26239人,需取暖救助10017户21091人,需其他救助21467户47701人。下达冬春救助资金3276万元(中央、省2935万元,州341万元),县(市、新区)投入347.55万元。已完成救助台帐,预计在1月底将第一批物资发放到受灾困难群众手中。州级储备救灾棉被8542床、棉衣4485件、单衣2800件、帐篷698顶、大米50吨、折叠床855张、折叠桌249套,救助资金100万元。切实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确保灾民平安过冬,过一个祥和的春节。 (三)完成了减灾安居工程民房恢复重建工作 按省政府工作部署,从6月初安排部署因灾倒塌、严重损坏、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房屋进行排查统计。成立xx20xx年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经入户调查,全州因灾倒塌和严重损坏需重建、因受地质灾害隐患急需避险搬迁房屋1766户,其中:一般损坏维修501户,严重损坏维修185户,需重建1080户,购房6户,纳入易地扶贫搬迁1xx户,纳入农村危房改造958户。 今年9月份以来,促请州政府层面先后召开5次专题会议(9月30日动员部署会,11月11日调度会,11月25日会商会,11月25日,州人民政府班庭源副秘书长组织州民政局、州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对xx级政府匹配补助20xx减灾安居工程政府补助资金371.4万元进行讨论;12月8日,州政府常务会议对xx级政府匹配补助20xx减灾安居工程政府补助资金371.4万元进行讨论),下发3个指导性文件(11月3日,印发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xx20xx年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七届州人民政府第六十八次常务会议纪要(州府常议20xx18号)、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减灾安居工程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州府办函20xx173号),投入资金3564.9844万元(省级补助资金2665万元,州级补助371.4万元,县级投入528.5844万元)。截止20xx年12月30日,1766户全部开工,完成了因灾倒损需修复、重建的686户;因地质灾害隐患急需搬迁避险的1080户,已竣工或完成主体工程912户,在建xx8户有序推进,将按省减灾安居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在20xx年5月底前完成。 (四)完成了政策性农房保险省、州政府补助资金投保签约工作 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再次核实确认政策性农房灾害保险统保农户数据的通知(xx民函(20xx)37号),20xx-20xx年度,对符合条件的666283户对象,按照每户8.40元标准,省、州、县政府按5:1:4分级承担,落实资金559.68万元为其缴纳保费,每户保额不低于10000元。省级资金279.84万元,县级223.88万元全部到位,指导各县(市、试验区)人民政府同保险公司已签订保险协议。截止20xx年11月30日,全州农房保险理赔1737户,理赔款218.54万元。群众自愿参保3345户(其中xx1151户、xx2194户),缴纳保费2.83万元(xx0.97万元、xx1.86万元)。 20xx-20xx年度,根据易地扶贫搬迁和脱贫搬迁再次全面开展排查,经入户排查符合范围677368户2709471人,于12月12日州民政局同中国人保财险xx西南分公司举行签约仪式,投入资金579.751392万元(省级补助279万元,州级56. 898912万元,县(市、试验区)匹配资金243.85248万元)。 (五)履行和发挥减灾委办公室职责,全面完成了年度防灾减灾宣传演练任务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相关政策法规及文件、会议精神。5月9日,组织州、县(市、试验区)民政系统分管防灾救灾工作的领导、灾害信息员学习自然灾害救助条例、贵州省自然灾害防范与救助管理办法、自然灾害统计制度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及灾情系统操作培训; 二是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贵州省自然灾害防范与救助管理办法,修改完善印发xx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州府办发20xx19号),州级采购救灾棉被5000床、棉衣3000件、帐蓬300顶、储备救灾大米50吨; 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演练方式。3月24日在xx县开展 “水库溃坝及山洪灾害防御演练”,5.12防灾减灾日,州、各县(市、区)别开展了“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并在兴义三中举行防震救灾综合救援演练;5月26日在xx开展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演练”;10月26日,在兴义乌沙开展xx军地联合实兵演习。 四是开展灾情会商、评估工作。充分发挥减灾委办公室职能作用召开灾情会商会,开展义龙试验区“6.20”自然灾害经会商评估,灾情会商结论为:“6.20”自然灾害造成19.2xx1万人受灾,因灾死亡7人,失踪1人,因灾伤病4人,紧急转移安置326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8280公顷,成灾面积4461公顷,绝收面积xx29.7公顷;倒塌房屋45户128间,严重损坏房屋923户2715间,一般损坏房屋1154户3565间。直接经济总损失47262.994万元,其中房屋农作物损失38624.975万元、农林牧渔业损失6050.929万元、工业交通运输业损失536.01万元、水利设施损失1051.08万元、纳省煤矿损失1000万元。纳省河流域百年一遇超标准洪水自然灾害。 (六)完成了州救灾物资储备库改造、拟建县级库选址和避难场所设置工作 一是投入28.3万元完成州级物资储备库电路、电器改造,安装防盗监控设备、设施,防潮地堆采购工作; 二是完成xx县、xx县救灾物资储备库主体工程建设,完成xx县救灾物资储备库选址工作; 三是新设置义龙试验区顶效镇马别社区国家级应急避难场所,xx县楼下镇旧营广场应急避难场所;新规划xx莲城避难场所、xx县沙子镇避难场所已经完成选址评审工作。 四是完成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作,省级任务数为创建3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完成了18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申报工作。11月14日,经国家减灾委员会和民政部严格审核评定,xx县青山镇范家寨社区、望谟县王母街道甘莱社区和油迈瑶族乡纳王社区荣获20xx年度“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七)探索防灾减灾工作宣传方式,整合部门资源推进灾安居工程建设得到省厅肯定和认可 今年,在xx县对患“痴、呆、聋、哑、疯、残”对象,因家庭困难无力重建、维修住房仍居住在瓦木结构危房的困难群众进行摸底调查,实施住房救助,在兴义整合民政、财政、住建、国土、农扶等部门资金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在兴义市、xx县分别开展了水库溃坝及山洪灾害防御演练,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演练,防震救灾综合演练和抢险救灾军地联合实兵演习。我们总结为率先实施“困境房屋帮扶工程” 助力实现同步小康、整合资源创新机制 超前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探索应急演练新模式,提升减灾救灾软实力xx西南模式,得到省厅救灾处的肯定和认可,特别是探索应急演练新模式,提升减灾救灾软实力工作得到省民政厅的认可和肯定,作工作创新在全省范围内交流学习。 二、存在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的安排部署,完成了救灾减灾年度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的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减灾委工作协调不畅,出现“肠梗阻”现象。州减灾委办公室设在民政局,具体抓这项工作的任务又是州减灾中心,减灾中心机构规格为正科级,州减灾委成员单位机构规格都是正处级单位,协调、调度、沟通不够通畅。 二是项目建设推进缓慢,县级物资储备库、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匹配资金不到位,项目难以落地。 三是救灾减灾人员少。减灾救灾涉及面广、部门多,工作量大,州减灾中心、救灾科仅3人,整天面对日益繁重的防灾减灾、救灾日常工作,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导致深入基层督促指导力度不够,工作推进缓慢。 三、工作打算及建议 一是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按照部省合作,积极配合省厅做好各项工作,并认真贯彻落实。发挥减灾委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推动健全统筹协调体制和属地管理体制,指导各县(市、新区)组建减灾委、成立减灾中心,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二是完善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实施州级救灾物资储备库房升级改造,解决兴义市、义龙新区救灾物资储备用房,推进xx救灾物资储备库房建设,在xx再建一所救灾物资储备库,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联创活动,创建一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城乡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三是进一步贯彻落实贵州省自然灾害防范与救助管理办法,及时有效做好灾害救助工作。一是落实汛期值班制度,及时准确规范报送灾情信息;二是指导各地以“精准”开展救灾救助工作,织牢社会兜底保障网;三是加大与政策性农房灾害保险承保公司的协调力度,全面推进政策性农房灾害保险顺利开展,探索保险与自然灾害救助新模式。 建议:一是增加州减灾中心人员编制,充实防灾减灾救灾人员;二是将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建设匹配资金,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城乡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财政年度预算,给予经费补助。 工作总结精选阅读 民政局工作总结 民政局工作总结 下面是我们的我给大家推荐的民政局工作总结供大家参阅! xxxx年,我局在市民政局的正确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突出重点,确保重点民政工作圆满完成任务。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注重政策宣传、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督导督查等一系列工作,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进展理想。 1、增建“农村幸福院”37所。完成全县26个乡镇37个农村幸福院项目建设,新增床位111张。 2、增建养老服务示范点3个。完成桃洪镇和平社区、梨子园社区及滩头镇大坡村3个养老服务示范点建设,新增床位9张。 3、新建荷香桥镇敬老院1所。敬老院座落于荷香桥镇车口村,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1560余平方米,设计床位60个,总投资300万元。 4、完成xxxx县乡镇区划调整工作 xxxx县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已完成我县的石门乡、雨山铺镇、桃洪镇撤并工作。 二、以法制民政建设为重点,着力抓好救助、优抚、殡葬改革等工作。 (一)切实保障好我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一是切实加强城乡低保精准、规范管理。我县从今年元月份起,城镇低保补差从平均255元·月/人提高到275元·人/月;农村低保从平均118元·月/人提高到平均122元·人/月。通过核查清理、信息比对以及群众监督举报等措施,今年全县共退出城市低保对象518户、639人,新增233户、268人,退出农村低保对象13427户、15540人,新增16293户、18842人,真正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阳光操作。全年共发放城市低保金2108万元,发放农村低保金6255万元,发放未参保集体企业已退休人员生活费58万元。 二是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扎实开展。我县现有五保对象5775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311人,分散供养对象5464人,集中供养生活费标准从240元·月/人提高到270元·月/人;分散供养标准从2640元·年/人提高到2900元·年/人;全年共发放分散供养金1546.5万元。全县共有孤儿1168人,全年发放孤儿资金近450万元。 三是医疗救助工作成效显著。本年共支付城乡居民医疗救助资金1632.2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12907人次,其中救助普通住院病人2021人次,521万元;重大疾病医疗救助850人次,382万元;资助参合参保57970人次,365.2万元;根据病种发放门诊医疗救助卡52021张,364万元,较好解决了困难群众治病难问题。 四是临时救助工作及时有效。共为困难群众解决临时性、突发性生活困难23571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600万元。对符合救助条件的545人次给予救助,其中,精神病人145人,老年人115人,痴呆傻病人103人,未成年人182人。 (二)积极稳妥开展抚恤优待安置工作 一是积极为优抚对象排忧解难。全年共发放各类抚恤补助经费4982万元;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费用65万余元,支付医保资金近60万元;依政策按程序为56名符合条件的对象办理了评残、提残或新增手续,集中为74名伤残人民警察换发了新证。 二是补充完善了优抚对象信息资料。 三是拥军优属工作常态落实。 四是主动做好了涉军信访工作。全年共办理上级转办件16件,接待群众来访500余人次,答复率、见面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 五是义务兵优待工作全面落实。11月份,为xxxx3年和xxxx4年入伍的969名城乡义务兵发放了596.3万元家庭优待金,同时为xxxx4年以自主就业方式退出现役的358名士兵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225.6万元。 (三)依法依规开展社会事务工作 一是大力推动殡葬改革工作。截止11月30日,火化尸体675具,同比增长6个百分点。殡仪馆集中办理丧事增加21起,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 二是婚姻登记和收养工作管理规范。共办理结婚登记8430对,离婚登记1470对,补办结婚证760对。共办理收养登记11件。 三是社会组织有序发展。今年社会组织参检率为81.75%,新发展成立的社会组织有25家,完成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4家,自动注销和撤销登记的社团组织有5家、民非单位有3家。 三、以创新思维开拓社会各项保障福利事业。 (一)积极开展减灾救灾工作 一是扎实地开展了春荒冬令救助工作。共发放中央冬令救助补助资金400万元,春荒救助补助资金100万元。 二是开展灾害救助工作。共发放救灾衣被3000多套,救灾资金80万元。 三是积极开展“5.12”防灾减灾活动。 四是积极推进减灾示范社区活动。今年创建了竹山塘社区和大井社区两个全国减灾社区。 五是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 (二)全面推进我县各项老龄工作 一是积极落实各项老年人优待政策。全年为全县2464名9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148万元,为44名百岁老人发放高龄津贴15.8万元。免费为老年人办理老年优待证7980个。 二是扎实推进老龄重点工作。老年意外伤害保险工作成绩显著,被省老龄委评为先进单位。 (三)大力发展福利彩票、慈善事业 一是今年我们采取了新的宣传方式,全年调整规范电脑投注站点10个,新增电脑彩票投注站点2个。全县彩票销售总量共2327万元。 二是配合上级慈善总会对全县先心病困难患者进行免费手术,联合邵阳市爱尔眼科医院成功为362位白内障患者免费做了手术,为先天性心脏病及唇腭裂病人提供免费手续35列。慈善超市为150户特困家庭发放救助物品折币4万元。 20xx年工作计划 1. 全力推进城乡低保信息化平台建设。 2、加快社会福利中心(光荣院)和烈士陵园的配套建设,及时制定运营办法和管理细则,切实让优抚事业单位发挥应有作用。 3、增建儿童福利、养老床位300张。一是加快敬老院建设。新建敬老院一所,养老床位60张。二是改建儿童福利院住宿大楼,建设床位100张。三是加快农村幸福院、养老示范点建设,新增养老床位140张。 4.继续做好防灾备灾工作,新建xxxx县救灾储备仓库大楼,建筑面积近1000平米。 5.完成小康目标监测工作,指导做好城乡居民自治率达标和逐年扩大基本养老服务保障面和保障标准。 6. 做好地名标牌设置工作,完成桃洪镇的门牌楼号的设置工作和城区道路命名工作。 7、完成全县354个行政村撤并工作。 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 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 下面是我们的我给大家推荐的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供大家参阅! xxxx年,全县的民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民政部门的正确指导下,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和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任务,以“改善民生、推进民主、落实民权、维护民利、服务社会”为根本着力点和落脚点,抓重点、出亮点、树品牌,大力推进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双拥优抚安置、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民政专项社会事务管理等工作体系建设,切实发挥了民政工作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县民政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助推建设平安xxxx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xxxx年民政工作完成情况 (一)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民生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以规范化建设为目标,从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出发,着力构建以城乡低保、救灾救济为主体,以城乡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养老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为城乡困难群体构筑了一道安全的基本生活保障线。 1、城市低保有序开展。一是加强管理,规范运行。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发xxxx245号)文件精神,建立规范有序管理运行机制,积极完善救助对象“申报、审核、审批”工作程序和“三榜公示”工作机制,不断规范资金审核审批程序,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全年,清理清退274户524人,新增审批215户3xxxx人。xxxx年为6316户10799 人城市低保对象发放低保补助金共计3150.2万元。二是补助标准明显提高。城市低保对象补助标准在xxxx3年的基础上月人均增加36元,补助标准明显提高。 2、农村低保管理规范发展。一是巩固规范成果,交流管理经验。我县积极探索推行的“一推、一查、两评、两审、四公示”工作经验,得到了国务院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督查组和省民政厅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农村低保规范化管理工作会上作了经验交流。二是农村低保规范化管理工作深入推进。在严格执行“一推、一查、两评、两审、四公示”的同时,进一步规范了低保个人申请、入户调查、家庭收入核算、民主评议、审核审批工作程序,认真落实分类施保、按标施保工作措施。全年落实a类人员3897户4660人、b类人员 79745户101433人、c类人员 5744户6648人。全年为 89386户112741人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补助金共计1.46亿元。三是及时提高补助标准。在xxxx3年的基础上月人均增加16元,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四是认真开展阳光低保专项清理行动。在全县开展阳光低保专项清理行动,共清理清退不符合城乡低保条件人员8394户9882人,及时纠正“关系保”、“人情保”、“错保”、“漏保”等不良现象。五是由县纪委监察局牵头,县财政局、民政局、审计局组成3个督查组,分别对23个乡(镇、街道)的阳光低保专项清理进行了督查,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3、城乡医疗救助成效凸显。充分整合资源,积极采取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和重特大疾病救助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规范完善了申请申报审批程序。截止11月,“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救助困难群众1565人,支出医疗救助资金314.71万元。救助重特大疾病患者762人,支出医疗救助资金373.14万元。同时,资助五保户、国家重点优抚对象、建国前农村老党员9967人,每人按90元标准代缴xxxx年农村合作参合金89.7万元;资助农村低保对象112741人,人均按70元标准代缴农村合作医疗参合金789.18万元;资助城市低保对象10799人,人均按70元标准代缴参加城镇居民医保金75.59万元。为3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实施手术医疗救助1.33万元。为1名白血病患儿实施医疗手术救助1.24万元。 4、五保供养稳步实施,敬老院建设有效推进。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完善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做到应保尽保。截止目前,将符合条件的5254人全部纳入五保供养范畴,其中:在院集中供养 810人,社会分散供养4444人,院内五保每人月供养标准164元,分散五保每人月供养标准104 元,全年支出五保供养资金共计714万元,集中供养率达15.4%。新增集中供养五保对象288人,信息录入了全国养老机构基本信息数据库。同时,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则,切实加强在建、新建、改扩建5个乡(镇、街道)敬老院项目建设。在建大桥乡敬老院,新建雨碌乡、矿山镇敬老院,改扩建金钟镇、新街乡敬老院等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5、临时救助工作成效明显。为确保全县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截止11月,下拨23个乡(镇、街道)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资金40万元。局机关牢记为民宗旨,办理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1581人,发放临时救助金共计431.85万元,其中: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1383人,发放救助金318.75万元,困难群众火化遗体救助xxxx8人,发放临时救助金50.5万元,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了临时困难和问题。 6、救助管理工作依法开展。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救助”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不断拓展救助空间,变被动救助为主动救助,使救助工作知晓面进一步扩大,切实加强了对外来流浪乞讨人员、流浪儿童、危重病人、流浪精神病人的救助。全年救助外来流浪乞讨人员 、流浪未成年人、流浪精神病人共计306人,发放救助金4.2万元,切实维护了他们的基本生活权益。 7、专项救助有序开展。不断加强孤儿救助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相关政策,将全县xxxx7名孤儿纳入最低养育标准保障范畴,每月人均保障标准721.25元,全年发放基本生活养育金共计170.56万元。全县为民政收养的 10名孤残儿童发放生活救助金13.08万元。经调查统计,全县有实事无人抚养儿童630人,生活救助即将实施,信息数据库录入工作已完成。 (二)救灾救济工作成效明显,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抗震救灾扎实有效,救灾物资保障有力。xxxx年8月3日16时30分,昭通鲁甸发生6.5级地震,震中距xxxx纸厂乡仅17公里,导致xxxx县纸厂、迤车镇、马路等14个乡(镇、街道)受灾,其中5个乡(镇)受灾严重。地震灾害共造成12人死亡,28622间房屋严重倒损,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教育、科技、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遭到严重损坏,并引发了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此次地震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39161.3万元。 面对“8.03”地震严重灾情,民政局及时成立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4个工作组,全体干部职工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坚持、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全力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截止11月,全县已发放帐篷4864顶,棉内胆1089床、彩条布xxxx81件,棉被27572床,折叠床5620张,单衣27125(套),防寒衣4040件、棉大衣4000件、睡袋1880条、毛毯1300床、毛巾1440条、简易厕所43个、炊具1000套、燃气灶10套、大米415.8吨,食用油3142桶,矿泉水、饮料、牛奶26109件,干粮、方便面8306件,糕点饼干547件、月饼211700个、电视机40台,枕头、被套、雨衣等其他物资6164个(台、床、双),目前,全县已搭建救灾活动板房647间23422平方米,发放紧急安置转移灾民救助资金37339人,9334750元;发放过渡期安置灾民救助资金24397人,3293.595万元。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为抗震救灾做出了贡献。 二是其他自然灾害救助得到妥善解决。xxxx年以来,我县境内遭受了严重的旱灾、雪灾、风雹等自然灾害的袭击。导致全县23个乡(镇、街道)275个村(居)委会1449个村(居)民小组16.29万户57.02万人不同程度受灾。截止11月,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75.44万亩,成灾32.92万亩,绝收10.12万亩。倒塌房屋29户58间,一般损坏936户2790间。因灾死亡3人,死亡山羊539只。水利设施、村组公路等损毁严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共计39665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0373.62万元。截止11月,发生民房火灾147起,致使156户546人受灾,烧毁房屋708间,损坏24间,烧死牛、猪、羊等牲畜76头(只),家电、粮食、房屋等财产被烧毁,因火灾死亡人口3人,造成经济损失418万元。截止11月,因自然灾害造成各种经济损失共计40083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0373.62万元。 针对其他自然灾害的实际,全面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自然灾害防范、应急处理、灾后重建、资金保障等工作机制,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妥善解决。截止11月,下拨23个乡(镇、街道)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资金40万元,安排救灾救济粮食95.17万公斤(玉米78万公斤、大米17.18万公斤),安排救灾棉被11800床,救助火灾户xxxx8户,发放救助资金50.5万元。截止,共帮助了3.1万户7.6万人解决了因灾造成的生产生活困难。 (三)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有序推进,切实巩固国防建设基础 1.双拥创建结硕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双拥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党政军和各级各部门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双拥”活动。一是认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春节、“八一”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走访慰问各类优抚对象6467人(户)次、驻会部队官兵624人次,发放慰问金共52.93万元;二是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全县中、小学校师生及民政局全体干部职工到龙潭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是认真开展首个烈士纪念日纪念活动。县委、县政府制定印发了xxxx县烈士纪念日纪念活动方案,于9月30日组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烈属代表、驻会部队官兵代表、学校师生代表共xxxx余人分别在龙潭烈士陵园、水城扩红台隆重举行公祭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崇敬烈士、尊重烈属的浓厚氛围。同时对全县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重点优抚对象5366人进行慰问,发放慰问金26.83万元,进一步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四是帮助重点优抚对象解决“三难”问题成效明显,帮助78名困难优抚对象解决医疗救助金34.8万元;五是对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及时抢救保护。投资66.75万元,完成49座散葬烈士墓、3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的抢救保护;六是及时换发新证。及时为339名残疾军人、54名烈士亲属焕发了新证。xxxx年,由于双拥工作成绩突出,xxxx县被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政府、云南省军区授予“双拥先进县”荣誉称号。 2优待抚恤政策全面落实。严格落实军人抚恤优待条例,xxxx年,为8xxxx名义务兵家庭兑现优待金260.8万元,为355名残疾军人发放残疾抚恤金和各项生活待454.47万元,为356名在乡复员军人发放定期生活补助费2xxxx.1万元,为844名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发放定期生活补助费379.5万元,为66名“三属”发放定期抚恤金和各项生活待遇60.18万元,为1746名“两参”人员发放定期生活补助费726.9万元,为xxxx名农村籍退役士兵发放老年生活补助费132.42万元,为24名老烈士子女发放定期生活补助费3.74万元,为124名出国参战民兵民工发放定期生活补助费8.93万元,为15名下岗失业残疾军人发放定期生活补助费26.35万元,帮助78名困难优抚对象解决医疗救助金34.8万元。军休干部的“两个待遇”得到全面落实。 3、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有序开展。一是认真做好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接收工作。去冬今春,我县共接收退役士兵、转业士官共xxxx3名,其中:由县政府安置工作15人(转业士官14人、二等功1人),自主就业的173人,符合条件参加“双考”安置的5人;二是认真做好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培训。安排17名退役士兵参加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组织30名退役士兵免费进行了专业技能培训,使其提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能力;三是安置法规政策宣传到位。全面向退役士兵讲解了保底安置、双考安置、自主就业、自谋职业等方面的有关政策和规定,确保安置政策和规定公开透明;四是认真组织实绩考核。县安置领导小组组成考核组,对退役士兵的档案实绩作了考核,并将考核成绩向社会进行了为期7天的公示;五是合理设置安置岗位。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下达xxxx年退役士兵接收安置计划的通知,设置安置岗位16个,安置比例达80%。截止7月底,安置在中央驻曲单位1人,市属单位1人,县事业单位13人,为5名自谋职业退役士兵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67.1万元,全面完成了退役士兵安置任务。军休干部职工两个待遇全面落实。 4、涉军维稳扎实有效,优抚群体基本稳定。一是落实信访目标责任,建立长效防控机制。为切实做好涉军群体维稳防控工作,制定下发了xxxx县民政局关于切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通知,并明确工作职责、工作措施,防止越级上访;二是实行信访工作零报告制度。重大节日期间,实行局领导带班制度,按照上级要求,重点时段坚持了信访工作零报告制度;三是依法维权,解决困难。切实为各类优抚对象落实政策,解决困难,依法维权,解决合理诉求,及时化解了不稳定因素。一年来,组织下岗失业伤残军人召开座谈会5次,帮助他们解决合理诉求,同时发放误工补贴3800元。目前,我县下岗失业伤残军人无一人到省市上访。 (四)基层民主管理明显加强,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基层政权建设不断加强,村务监督作用明显发挥。一是深化基层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在巩固第五届村三委换届选举工作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各项民主制度;二是村务监督作用明显发挥。全县345个行政村均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切实加大对村级财务、党务、政务公开监督力度,充分发挥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三是认真落实村监委成员工资待遇。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县人社局、财政局等部门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给予全县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岗位补贴的通知,使其待遇工资待遇得到落实。 2、城乡社区建设强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步伐加快。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经县委、县政府批准,全面完成金钟、古城、宝云3个街道办12个“村改居”工作。新增设宝云街道“东瑞社区”、古城街道“瑞丰社区”。截止11月底,全县现有城市社区17个,农村社区16个。同时大力发展社区服务,积极发挥城乡社区在社会管理服务中的基础作用,着力构建社区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自愿互助服务相衔接的社区服务体系。 (五)社会事务管理依法规范,服务社会能力切实增强 1、区划地名工作积极推进,行政界线勘定顺利进行。一是全面完成乡镇行政界线勘定工作。完成10个乡(镇、街道) 13条行政区域界线的实地踏勘、协议书签订、附图标绘、资料汇总成果上报工作。二是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全面结束。由我局牵头,完成“会巧线”138500米,“会鲁线”23750米的行政界线联合检查工作。 2、婚姻收养登记工作依法开展。一是加强婚姻登记管理,严格婚姻登记程序。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婚姻登记条例和民政部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切实加强婚姻登记管理,严格婚姻登记程序,优化服务环境,提高了服务质量。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7323对,补领1506对。办理离婚登记915对,补领48对,出具婚姻登记记录证明4713份,婚姻登记合格率达100%;二是依法办理收养登记。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和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的规定,加大对收养登记程序的宣传力度,强化对相关情况逐一进行调查取证,保障了登记合格率达100%,全年办理收养登记18人;三是重生行动有效开展。全年为11名唇腭裂患者办理了免费手术康复治疗工作。 3、民间组织管理依法规范,组织龙头作用明显发挥。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切实转变服务方式,创新服务内容。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登记一个、规范一个的原则,

    注意事项

    本文(民政局救灾科工作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