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试卷,(2).docx
-
资源ID:48674134
资源大小:18.98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试卷,(2).docx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试卷,(2)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训练营(42分) 1按的要求填空。(9分) (1)“跃”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再查_画。“跃”可以组词_、_、_。(2)“崩”是_结构的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再查音节_。“崩”在字典中的说明有:倒塌;裂开;崩裂的东西击中。“山崩地裂”中“崩”应选意思_。2用横线画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2分) 振耳欲聋_曼天卷地_ 鸦鹊无声_响彻云宵_ 3看拼音写词语。(5分) zhú jiàn dì zhèn huó yuè ()()() pú to fng sú ()() 4在下面的词语中找出三组近义词和三组反义词。(6分) 盼望宽敞忽然期望模糊安静 动荡宽广清晰覆盖立即显露 近义词: ( )( ) ( )( ) ( )( ) 反义词: ( )( ) ( )( ) ( )( ) 5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3分) ()的白线()的月光()的江面 ()的点苍山 ()的鱼儿 ()的花瓣 6依据意思写词语。(4分) (1)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改变猛烈。() (2)不分先后地一齐前进或同时进行。() (3)形容风浪很大,比方险恶的遭受或严峻的考验。() (4)形容隐隐隐约。() 7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4分) 虽然但是不仅而且 不是而是因为所以 (1)我和阿妈走月亮,我们( )看到了成熟的稻谷,( )看到了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2)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的( )一簇蒲公英,( )一穗剪秋罗。(3)( )在星星的怀抱中我感到安静而舒适,( )我很快就睡着了。(4)( )大潮还没有来,( )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改为反问句)(2分) _ (2)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仿写句子)(2分) _ (3)稻谷就要成熟了。(扩句)(2分) _ (4)给句子加标点。(3分)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一个古老的传闻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地走着走着 二、综合展示厅(3分) 9请选择下面宣扬语最适合写的地方。A小区门口B学校C公园 (1)手下留情,足下留青,爱惜环境,人人有责。() (2)捡起一张纸,创建一个美的环境。() (3)门前院后种棵树,室内阳台养盆花,健康华蜜到你家。() 三、课本直通车(8分) 10默写填空。(5分) (1)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_,流着_。灰白色的_,布满河床。(2)空山_,但闻_。11依据课文内容,推断对错。(3分) (1)诗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与课文中“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内容相关。() (2)“我”和阿妈走月亮的最主要缘由是“我们”白天没有时间聚在一起。() (3)花牛的生活逍遥自在,作者也很憧憬这种自由开心的生活。() 四、阅读检测台(22分) (一)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如同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犹如山崩地裂,似乎大地都被震得抖动起来。 12选文是根据_(A.由远及近B由近及远)的依次来写的。(2分) 13选文主要从_、_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2分) 14选文中分别把浪潮比作_、_和_。(3分) 15选文表现了钱塘江大潮是_。(2分) (二)海啸 一个有九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子,坐落在海滨。前面的海滩是孩子们玩耍的地方。有位老爷爷和他的小孙子,住在山上,从那里可以俯视村子、庙宇和大海。一天,天气闷热,大地微颤,房屋轻摇,发生地震了。海水刹那间变成墨色,快速从岸边退去。村民们未加留意,都跑到海滩上去了。老爷爷知道,一场灾难即将来临,必需马上向村民报警。他连忙叫孙子拿来火把,亲自点燃了自家即将收获的稻子。一片熊熊大火把天空映红了。孙子急得大声哭喊:“爷爷,你怎么能把自家的稻子给烧了呢?”可是,老爷爷没有时间说明,只想到挽救四百多村民的生命。庙里的和尚望见了山上的大火,忙把警钟敲响,海滩上的人们发觉山上起火了,都蜂拥上山来灭火。第一批上山的青年要灭火,可是老爷爷制止了他们,说:“让它烧吧!全村人都应到这儿来,山下危急。”人们怀疑不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孙子哭着说:“我爷爷发疯了,是他自己点燃了稻子。”老爷爷此时向四周望了望,问:“全村人都来了吧?”他指着大海说:“你们看!”人们朝大海望去,只见海水像一座高耸的峭壁,正向村子扑来。一阵天崩地裂的吼声,海水以移山倒海之势,遮天蔽日而来。大地在颤抖,人们不禁惊呼:“海啸来了!”海水咆哮着,席卷大地,经过几阵巨浪的冲刷,村子变成了一片汪洋。老爷爷低沉地说:“这就是我烧稻田的缘由。”人们茅塞顿开,流着泪,跪倒在老爷爷的面前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老爷爷的功绩,在重建家园时,还修建了一座庙宇。据说,这座庙宇至今还矗立在海滨的山上。16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挽救(zhnzhng)闷热(mnmèn)即将(jìjí) 17照样子,写一写。(4分) 熊熊大火(AABC式)_ 遮天蔽日(含反义词)_ 18海啸是什么样子的?短文有多处对海啸的描述,用“_”画出两处。(2分) 19老爷爷为什么要点燃自家即将收获的稻子?(2分) _ 20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2分) _ 五、习作百花园(25分) 21校内在我们心目中是漂亮的,让我们在校内中找寻自己最宠爱的一道风景线,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 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1.(1)4示例:飞跃跳动活跃 (2)上下Bbng 2振震曼漫鹊雀宵霄 3渐渐地震活跃葡萄风俗 4近义词:盼望期望宽敞宽广忽然立即 反义词:模糊清晰覆盖显露安静动荡 5示例:移动柔软宽敞高高活泼簇新 6(1)山崩地裂(2)齐头并进 (3)风号浪吼(4)若隐若现 7(1)不仅而且(2)不是而是 (3)因为所以(4)虽然但是 8(1)钱塘江大潮,莫非自古以来不被称为天下奇观吗? (2)示例: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3)示例:金黄的稻谷就要成熟了。(4),;,。二、9.(1)C(2)B(3)A 三、10.(1)香味月光鹅卵石 (2)不见人人语响 11(1)(2)×(3) 四、(一)12. A13.形态声音 14白线水墙战马15.天下奇观 (二)16. zhngmnjí 17示例:落落大方兴致勃勃 欢欣鼓舞声东击西 18. 示例:人们朝大海望去,只见海水像一座高耸的峭壁,正向村子扑来。一阵天崩地裂的吼声,海水以移山倒海之势,遮天蔽日而来。19他想把村民都引到山上,使他们躲过海啸的攻击。20示例:我觉得文中的老爷爷那舍己为人、乐于助人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五、21.思路点拨:本次习作侧重写景物,你可以选择一处景物按肯定的依次描写。写作依次可以是空间依次,也可以是时间依次。视察时肯定要细致,要抓住景物的特点绽开叙述。例文略。第一单元主题训练卷 课文主题感悟(44分) 一、自然景观。(12分) 1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依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远观: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_的响声,似乎_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_。近看:只见_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那声音犹如_,似乎大地都被震得_起来。2钱塘江大潮形成的缘由:排列依次。(3分) ()涨潮时,潮水受渐狭江面的约束,潮越来越高,形成了汹涌澎湃的壮丽景象。()杭州湾外宽内窄,呈喇叭形。()东面的湾口宽达100千米,而西面的海宁市盐官镇旁边,却只有3千米。3诗文相融。(3分) 唐代诗人_的浪淘沙一诗也对大潮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其中诗句“八月涛声_,_触山回”写出了大潮的来势汹汹,壮丽的景象给人们无尽的遐想。二、自然景物。(22分) 1漂亮的景物: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8分) ()的点苍山 ()的月光 ()的小路 ()的溪水 ()的鹅卵石 ()的小水塘 ()的果园 ()的小星星 2活泼的动物:依据文意正确连线、填空。(10分) 花牛歌中这只花牛在草地里做了许多趣事:_、_、_、_。从中我们相识了一只调皮、可爱的花牛。秋晚的江上中归巢的鸟儿尽管倦态十足,但是它一连串的动作_、_、_为这安静美丽的晚景增加了一份动感与活力。3美丽的植物:填写表示颜色的词语。(4分) ()的芦苇 ()的梨子 ()的葡萄 ()的稻子 三、人与自然。(10分) 1“我”和阿妈走月亮,我们走过了_、_、田埂,走过了许很多多的地方,我们看到了漂亮的景物,“我”想到了白天阿妈洗衣裳和“我”_,感受到了_、_和浓浓的亲情。2闻名作家_介绍了自己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看繁星的感受:第一次是在_,觉得暖和舒适;其次次是在_,觉得星星带给我们的光明无处不在;第三次是在_看繁星,船动星移,回味无穷,感觉如母亲的怀抱般_。经典片段分析(13分) 四、课内阅读。走月亮(节选)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光明,月光是那样柔软。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这时候,阿妈喜爱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很多簇新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依据文意填空。(7分) (1)“我”和阿妈在()的夜晚,看到了()升起的月亮。(2)“我们”看到了()的月盘和()的月光。(3)“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看到了()、()和()等景物。2联系课文内容写出你对“走月亮”的理解。(2分) _ 3选一选正确的理解。(4分) (1)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A这里的溪水很特殊,有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所以特别吸引人,“我”和阿妈就是冲着这奇妙的香味来的。B潺(chán)潺的溪水,穿过草丛,散发出山草和野花的芳香;皎洁的月光映照在水面上,波光闪闪。(2)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A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天上的月亮倒映在一个个小水塘中,就有了多数个月亮的倒影,就像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B小水塘中的月亮其实是天上的月亮的倒影,这句话中的“抱”字换成“装”“放”等表达效果是一样的。主题阅读拓展(18分) 五、课外阅读。漂亮的田野 我家住在浦东高桥乡,一出门就能望见一望无际的田野。田野里的景象一年四季都是漂亮迷人的。春天,田野里充溢了朝气。油菜开出金灿灿的小黄花,远远望去,大地就像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田埂上的小野花开得可红火啦!有红的、黄的、蓝的、紫的,漂亮极啦!河边的柳树发芽了,那长发般的柳条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地摇曳着。活泼可爱的小鸭子,在河里戏水。你看那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带着它那剪刀似的尾巴,也从南方赶来了,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为春天增加了朝气。夏天,田野里一片旺盛的景象。田野里的西红柿红红的,像一盏盏小红灯笼挂在藤架上。大的有小碗口那么大,小的只有婴儿拳头那么大,令人垂涎欲滴。那翠绿的黄瓜挂满藤架,咬一口,一股芳香流入口中。还有那身穿紫袍、头戴小帽子的茄子,长在田野的一角。西瓜地一片翠绿,那一个个又圆又大的西瓜,真迷人哪! 秋天,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农夫伯伯在田野里劳碌着,到处是欢声笑语,喧闹极了。冬天,雪覆盖着田野,像给大地盖上了白色的棉被。俗话说得好,“瑞雪兆丰年”,明年肯定有个好收成,田野里也将会更加漂亮。田野真美呀!我爱家乡的田野。1仿写词语。(6分) 例:金灿灿 _ 例:又大又圆 又_又_又_又_ 又_又_ 例:一望无际 一_ 一_一_ 2短文有_个自然段,是按_依次来描写家乡的田野的。我能用恰当的词语分别概括田野在四季的不同特点:_、_、_、_。(6分) 3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_句,把_比作_,我能仿写一句:_(4分) 4下面最能概括作者思想感情的一项是()(2分) A田野里的景象一年四季都是漂亮迷人的。B田野真美呀!我爱家乡的田野。C我家住在浦东高桥乡,一出门就能望见一望无际的田野。主题写作训练(25分) 六、在下面的题目中选择一个,完成一篇关于大自然的习作。1_真美! 视察一处自然景观,按肯定的依次写出它的样子和特点。2乡村_ 仿照走月亮一文,写写你在乡村看到的景色和体验到的富有特色的活动。(要写出真情实感) 第一单元主题训练卷 一、1.隆隆闷雷白线白浪山崩地裂抖动 2312 3刘禹锡吼地来头高数丈 二、1.高高柔软洒满月光细细灰白色可爱月影团团闪耀 2. 压扁了剪秋罗在草地里睡觉甩动小尾巴做奇妙的梦 驮着翻掉 3白白黄黄紫色金黄 三、1.小路溪边做小船欢乐华蜜 2巴金自家的庭院里南京的菜园里 海上暖和舒适 四、1.(1)秋天洱海边 (2)光明柔软 (3)溪水鹅卵石小水塘 2在月亮下漫步。3(1)B(2)A 五、1.示例:红彤彤白茫茫绿油油 白胖香脆惊喜 马当先心一意唱一和 26时间生气勃勃蔬果迷人喧闹非凡 银装素裹 3比方柳条长发示例:八月十五的月亮像个大圆盘。4.B 六、思路点拨:1.视察自然景观的依次和角度不同,它的样子和特点也会不一样。我们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时间依次视察,也可以按由远及近的空间依次视察,要留意抓住景观的特点来写,可以适当运用比方、拟人等修辞手法,以使自己的描述更加形象生动。2.本题在写作时,要重点抓住富有乡村特色的景物和活动来写,写活动时应把过程和感受写清晰,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