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学: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docx
儿科医学: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一)足月儿、早产儿和过期产儿的定义新生儿是指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内的1 .足月儿:指胎龄三37周至42周(259293天)的 新生儿。2 .早产儿:指胎龄V37周(259天)的新生儿.过期产儿:指胎龄242周(294天)的新生儿。(二)足月产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外观特点:1 .生理特点:(1)呼吸系统:肺液吸收延迟,那么出现湿肺。肺泡表 面活性物质由II型肺泡上皮产生,妊娠28周出现羊水内, 35周迅速增加。足月儿生后第1小时内呼吸6080次/分, 1小时后降至4050次/分。早产儿因呼吸中枢相对不成熟,可有呼吸暂停(呼吸停 止在20秒钟以上,伴心率慢V100次/分,并出现青紫);因 肺泡外表活性物质少,易发生肺透明膜病。(2)循环系统:足月新生儿心率波动范围为90-160 次/分;足月儿血压平均为70/50mmHg。(3)消化系统:新生儿易有溢奶。早产儿在缺氧缺血、 喂养不当情况下,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生后24 小时内排出胎便,34天排完。新生儿肝葡萄糖醛酸基转移 酶活力低,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4)泌尿系统:早产儿肾小管排酸能力有一定限制, 用普通牛奶喂养时,可发生晚期代谢性酸中毒,改用人乳或 婴儿配方乳,可使病症改善。(5)血液系统:新生儿脐血平均血红蛋白值为170g/ Lo足月新生儿白细胞计数为(1520) X 109/L, 3-10 天降为(1012) X109/L,早产儿较低为(6-8) X109/ L ;分类计数以中性粒细胞为主,46天后以淋巴细胞为主。(6)神经系统:新生儿脊髓末端约在第三四腰椎下缘, 故腰椎穿刺应在第四五腰椎间隙进针。足月儿出生时已具备 一些原始反射如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 正常情况下,生后数月这些反射自然消失。早产儿胎龄越小, 以上反射很难引出或反射不完整。在新生儿期,克氏征、巴 氏征均可呈阳性反响,而腹壁反射、提睾反射那么不稳定,偶 可出现踝阵挛。(7)体温调节: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薄, 体外表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早产儿尤甚;产热依靠棕色 脂肪,早产儿棕色脂肪少,常出现低体温。(8)能量和体液代谢:新生儿基础热能消耗为 (50kcal/kg),每日共需热量为100120kcal/g。足月儿每 日钠需要量12mmol/kg, <32周早产儿约需34mm ol/kg;新生儿生后10天内不需要补充钾,以后每日需钾量 l-2mmol/kgo早产儿常有低钙血症。(9)免疫系统:新生儿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均不够成熟,IgG能通过胎盘,但早产儿体内含量低。IgA、 IgM不能通过胎盘,特别是分泌性IgA缺乏,使新生儿易患 感染性疾病。(10)常见的几种特殊的生理状态:生理性黄疸: 乳腺肿大。(三)新生儿护理1 .保暖:出生体重1.0kg的早产儿,适中温度为35c 33; 2. 0kg的早产儿为3332。2 .喂养:正常足月儿生后半小时喂母乳,按需哺乳。在 无法由母亲喂养情况下可首先试喂10%葡萄糖水10ml/kg, 或给配方乳,每3小时1次。早产儿可试喂10%葡萄糖液 2ml/kg,以后给奶量25ml,如能耐受,每次增加12nd, 直到每日需要热量。体重1500g者哺乳间隔时间为12小 时,1500g那么23小时一次。吸吮能力差或不会吞咽的早 产儿可用鼻胃管喂养,仍有困难者可用静脉高营养液。新生 儿生后应立即肌注维生素K lo3 .呼吸管理:出现青紫间断供氧,呼吸暂停早产儿可采 用拍打足底、托背呼吸、放置水囊床垫等法,无效时可使用 药物治疗,常用氨茶碱或枸椽酸咖啡因。严重呼吸暂停时需 用面罩或呼吸机正压通气。4 .皮肤粘膜护理:脐带残端应保持清洁干燥,脱落后如 有粘液或少量渗血,可用碘氟涂抹,如有肉芽组织可用硝酸 银烧灼局部。新生儿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