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宝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报告.docx
巫山县晶宝煤业关于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报告矿井名称:巫山县晶宝煤业根矿井巫山县晶宝煤业二。一五年4月含碎石沙土,含砂、砾石、滚石。属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 含水贫乏且分布面积有限,对矿井不会产大的影响。8、矿床主要充水因素矿井开采煤层的直接充水途径有风化裂隙及采空塌陷裂隙 带等;主要充水水源为大气降水、地下水、采空区积水,含水 层水等。矿井充水因素主要有四个:大气降水、含水层、老窑采空区 积水、地表水。1)大气降水:大气降水是矿井充水的主要补给水源,通过 采动裂隙及构造裂隙涌入矿井,根据调查,洪水期涌水量是枯 水期的5倍左右。2)含水层:矿区主要含水层为长兴组、吴家坪组上段、茅 口组灰岩,为岩溶裂隙含水层,其含水性受岩溶裂隙发育程度 及补、迳、排条件控制。对L煤层开采有直接充水影响的主要 含水层是煤层之上长兴组和吴家坪组上段石灰岩岩溶含水层, 但含水性弱。对开采七煤层及矿井运输大巷开拓有充分影响的 主要含水层是茅口组、栖霞组灰岩含水层,岩溶裂隙发育,含 水性强。3)老空水:矿井开采的一区范围内无采空区,采空区积水 对矿井开采无影响。4)地表水:矿井区内季节性冲沟,在洪水季节下大暴雨期 间,大气降水通过补给矿井水,矿区内无塘堰、水库及其它水体。5)断层水:矿区内原伍绪村二煤矿南侧边界为F24断层,断层带具有一定含水性和导水性,断层带水可能对Ki煤层采矿 造成一定影响。开采F24断层附近煤层时,应注意断层带水可能 对采矿采矿造成的影响。6)钻孔矿区范围内无钻孔,钻孔对矿井开采无影响。从上分析,矿井充水水源主要为含水层水及地表水、断层 水,大气降水对矿井充水有较大的影响。9、矿井涌水量根据重庆市巫山县晶宝煤业煤炭资源储量核实 报告重庆市巫山县晶宝煤业(煤矿)矿山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报告,矿井开采L煤层正常涌水量为5m3/h,最大 涌水量为35m7ho采用比较法对未来矿井涌水量进行预算。未 来矿井&煤层正常涌水量为10m7h,最大涌水量为70m7ho由于本次新增的K煤层距L煤层相距250320nl左右,两层 煤均为近水平煤层,加之上层L煤层开采区域与下层K煤层开 采区域不在一个层面,新增K1煤层无涌水量资料。根据与本矿 水文地质条件相似的巫山县老水井湾煤矿开采儿煤层的涌水量 资料进行类比。预算公式如下:Q 未来矿井涌水量;Qi 一老水井湾煤矿现在涌水量(正常:15.6 m7h;最大40. 6m3/h);储一老水井湾煤矿已采煤层斜面积,为0.522;F -设计K煤层开采煤层斜面积,为1.852km2;将上述参数代入公式进行计算,预计矿井开采Ki煤层时正 常涌水量为29.5m3/h,矿井预计最大涌水量为74.7m3/ho矿井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二叠系上统长兴组和吴家坪 组上段、茅口及栖霞组岩溶裂隙水是矿井充水的主要来源,预 计矿井后期开采Ki煤层正常涌水量为29.5m3/h,最大涌水量为 74.7m3/ho预计矿井开采未期,总的正常涌水量为39.5 m3/h,最 大涌水量为144.7 m3/ho二、矿井水文地质特征综上所述,矿井是煤层顶板岩溶裂隙水为主的充水矿 床,水文地质类型中等。三、水患类型及威胁程度矿井的水患类型主要是季节性的地表水、含水层水、断层 水等类型。水患威协程度中等。一、煤层自然发火危险性根据2010年2月6日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进行煤的自燃发 火倾向性等级鉴定,M煤层自燃发火倾向属易自燃。鉴定资料来源由业主提供,鉴定单位有其鉴定资质,其鉴 定资料来源、鉴定结果可靠。相邻矿井开采多年,未发生过煤层自燃。二、煤的自燃分析预测1、煤的炭化程度、煤岩成份Ki煤层为黑色,条痕褐黑色,参差状断口。强玻璃光泽, 硬度、比重、脆度较大,电阻较小,煤岩成份以亮煤为主,细 宽条带状结构,似层状构造,内生裂隙较发育。煤层常含肾状、 豆状黄铁矿结核及星散状黄铁矿晶粒,宏观煤岩类型为半亮型。 煤质检验结果一览表煤 层煤质分析工程(原煤)水份Md ; %)灰份 心; %)挥发份M; %)全硫 (St>d;%)发热量Qnet,adMJ/kg)k22. 53. 5419. 928. 247. 258. 991. 96 2. 5523. 01 24. 68Ki5. 7036.8411. 512. 4420. 92根据煤、泥岩地质勘查规范(GB/T15224. 1-2006)规 定:煤层属高灰、中高硫、中低热值无烟煤。儿煤层为中灰、 中高硫、中热值无烟煤。主要用于工业和民用煤。2、煤的含硫量分析从硫份进行分析,开采各煤层中,K煤层属中高硫煤。硫份 对于煤层自燃有一定的影响。3、煤的破碎程度煤的破碎程度大,增加了煤的氧化外表积,使煤的氧化速 度加快,容易自燃。4、煤层含水率水分能加速煤的氧化过程,同时使煤体疏松、造成细微裂隙, 加大吸氧能力,并降低着火温度,但过多水分那么可抑制煤的氧 化。煤层全水分为2. 55. 70%o从水份分析不利于煤层的自燃。5、井下温度温度越高越能加速煤层氧化,从该矿井所处的位置可知,该 矿井的井下温度处于正常的温度区,不利于煤层自燃。6、地质构造区内主要构造为雪花向斜,矿区主要在向斜南端轴部两 翼。雪花向斜轴向总体呈NE展布,北西翼岩层产状no130。 /410° ,南东翼岩层产状240260° N48° ;向斜宽缓, 两翼均见有小型复式褶曲,呈缓波状起伏;向斜核部出露最新 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大隆组灰岩。矿区西南部有一条正断层(F24),该断面走向近东西,长 约6.9km,断层面倾向北,倾角70° ,断距20m50m。对矿 区煤层储量、开采都有一定影响。矿区地层产状与地形坡度大体一致,使吴家坪组含煤地层 形成一宽约4km、长约5.5km的长圆形封闭圈。由此可知,矿区地质构造复杂。7、开拓方式及采煤方法本矿井采用斜井、平胴综合 开拓方式,采用走向长壁采煤 法,工作面后退式回采,煤层开采顺序由上到下,采后及时进 行封闭,不利于煤层自燃。8、矿井通风方式矿井采用对角式抽出式通风,工作面为“U”通风方式。采 空区漏风小,氧含量缺乏,不利于煤层的自燃。三、煤层的自燃预防措施1、开拓开采方面的措施1)主要进回风巷布置在岩石中,采用锚喷支护。2)井下支护材料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砌硝、锚喷或金属 支架支护),不利于煤层的自燃。3)采用合理的开采顺序,即下行式开采,先采上区段,后 采下区段,有利于上部煤层采空后密闭。采煤工作面采用后退 式开采,不利于煤层自燃。4)合理选择采煤工艺设计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能加快采煤工作面的推进度,提 高回采工作面的回采率,减少煤柱损失,一次性回采煤层全高, 减少采空区浮煤,不利于煤层自燃。5)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及时进行封闭。2、通风方面的措施1)密闭、风门等通风设施尽可能设在围岩坚固、地压稳 定的地点,防止引起采空区或附近煤柱裂隙漏风量的增大。2)各巷道设置了双向风门,可实现全矿井反风,以防火 灾事故扩大。实现了风门闭锁,使一组风门不能同时翻开, 确保风流稳定。3)回采工作面和相邻巷道之间,尽量减少压差,实现均 压,减少漏风。4)本矿井在开采过程中,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 进回风均不经过采后巷道,减少了采空区漏风。3、监测方面的措施1)加强培训,使每个入井人员均能懂得发生煤层自燃前的 征兆。2)建立自燃发火观测站为预防煤层自燃,采用一氧化碳增量法预测工作面火灾, 确定煤层自然发火的标志气体和建立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制 度。开采过程中,未发生过自燃,派专人每周检测1次;如 发现自燃征兆,每天检查1次;发生自燃,每班检查1次。 所有检测分析结果记录在专用的防火记录簿内。自燃发火观 测站二、存在问题(一)、区内冲沟发育,地表冲沟均为季节性冲沟每年雨季流 量较大水,枯季流量较小。因此,在上述地表水在采煤时应注 意地表水溃入。(二)、老窑及采空区水,区内老窑和小煤矿分布广泛,且开 采历史悠久,大局部都被关闭。老窑大多有积水。老窑采空区 冒落带会造成地表开裂、塌陷,致使地表水及降雨由裂隙渗入 老窑蓄积。因此,开采浅部煤层时,应预防老窑突水、和地表 水。(三)、裂隙及断层水,井下发现几处断层,断层破碎带均为 粉砂岩和中、粗砂岩。对矿床充水有一定影响。(四)、承压水,区域目前采空区面积不大未进行首采工作面 收尾隔水煤柱进行密闭。一般对矿井充水影响不大,但开采深 部煤层时,应作好探、防水工作。附近相邻矿区官河煤矿由于 非法开采现已关闭,采空区承压水不明,可能会对我矿井在开 采南翼延伸造成水患危胁。建议县煤炭管理局能够提供官河煤 矿的井上下实测资料供我矿在开采南翼区域时进行探、防水工 作有力依据。(五)、矿区无水文地质钻孔,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楚,目前指 导生产工作的依据来源依靠晶宝煤业K1矿井首采工作面探放水 技术措施。三、采取的措施(一)、老窑及采空区水,根据对周边老窑调查,均留设保安 煤柱,在采掘过程中,严禁开采保安煤柱,预防透水事故。针 对采空区积水,已进行积极有效的排水工作。在+1289m北翼回 风建立水泵房MD46-3 X 50水泵两套对井下积水进行抽排。能够 满足我矿井平安生产的要求。(二)、断层裂隙水,在掘进过程中坚持预测预报制度,在可 能出现的断层地点施工超前探放水工作,预防断层裂隙水突水 事故。(四)、对承压水,必须井下执行探放水工作。在2012年5月 重庆市工程学院为矿井做了晶宝煤业探放水设计, 作了中长期防治水工作平安技术措施。1、对回采工作面顶板501Tl范围内进行钻孔,对含水层进 行分析;2、提交了晶宝煤业探放水设计方案;3、提交了晶宝煤业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4、并编制晶宝煤业K1矿井首采工作面探放水技术措施。 根据首采工作面探放水技术措施,我矿在2012年、2013 年、2014年采取防治水探放水技术措施进行钻孔探钻未发现有 大量的积水。确定目前采区工作面为平安工作面。5、安装设计了一套MD46-3 X 50水泵两台和108管道两趟 排水系统从北翼风井排出井口。(五)、针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不明,我矿在以后采掘过程必 须加强水文地质普查工作和井下探放水技术措施工作,必须执 行先探后掘,预防矿井突水事故。巫山县晶宝煤业二0 一1五年4月15日I。巫山县晶宝煤业关于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报告矿井名称:巫山县晶宝煤业K1矿井 技术负责:矿 长:总经理:编制时间:二0 一五年4月巫山县晶宝煤业关于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报告根据国家平安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以安监总煤调2013) 135号印发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的要求,我公司由秦 宗华总经理兼矿长牵头,组织了总工程师、地测、通风等专业 技术人员,根据矿区实际,结合一些专业鉴定机构和有资质部 门编写出的各种报告,对全矿井进行了隐蔽致灾因素自检自查 工作,现将有关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矿井田范围内及矿井周边区域客观 存在的不能直接辨识的能给采掘活动造成影响的地质构造、瓦 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含(导)水体、采空区以及煤层自燃 倾向等可能造成煤矿平安生产事故的灾害统称。(-) 地质构造普查晶宝煤业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城东南与湖北省建始县交界 的邓家乡,相对巫山县城方位150° ,矿山距巫山县城直线距离 约35km,行政区划属巫山县邓家乡伍绪村。1、地形地貌矿区为侵蚀切割中山地形,区内最高点位于矿区北侧,标高 +1766m;最低点位于矿区南侧,标高+1350m,相对高差416m。区 内冲沟较发育。地势北高南低,以缓斜坡为主,坡角19。36° , 地形切割较强烈,湾沟较多,地形地貌中等复杂。2、地层矿区地层出露有二叠系上统大隆组、长兴组、吴家坪组;二叠系下统孤峰组、茅口组、栖霞组。3、地质构造矿区为侵蚀切割中山地形,区内最高点位于矿 区北侧,标高+1766m;最低点位于矿区南侧,标高+1350m,相 对高差416m。区内冲沟较发育。地势北高南低,以缓斜坡为主, 坡角19。36° ,地形切割较强烈,湾沟较多,地形地貌中等 复杂。区内无河流、水库等常年性地表水体,仅有两条季节性冲沟, 平时干枯,降雨后汇集矿区地表水,向南东排出区外。区内主要构造为雪花向斜,矿区主要在向斜南端轴部两翼。 雪花向斜轴向总体呈NE展布,北西翼岩层产状H0130° Z 410° ,南东翼岩层产状240260° N48° ;向斜宽缓,两 翼均见有小型复式褶曲,呈缓波状起伏;向斜核部出露最新地 层为二叠系上统大隆组灰岩。矿区西南部有一条正断层(FQ,该断面走向近东西,长约 6. 9km,断层面倾向北,倾角70° ,断距20m50m。对矿区Ki 煤层储量、开采都有一定影响。断层附近岩石破碎,工字钢支 护。在矿井开拓巷道中断层明显,断层附近岩石破碎,工字钢 支护。3、水文、气象矿区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分, 四季清楚,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春早冬暖多变,夏热常有干 旱发生,秋凉多连绵阴雨,冬冷无严寒,光照缺乏。最大风速 25. 8m/s,年气温042,年平均气温17. lo年降雨量 892. 61353. 6mm,平均1080mm,降雨量集中在69月。矿区范围内无大的河流水系,只有北西南东向的季节性 横向汇水山沟,主要汇积大气降水,由于区内地形较陡,地表 水排泄条件好,其水量夏季较丰、冬季偏少,甚至干枯。4、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建筑 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巫山县境内地震动峰值加速 度0.05g,其地震基本烈度值VI度,地震动反响谱特征周期 为0.35s。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二)瓦斯普查1、瓦斯含量根据重庆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关于巫山县煤矿 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渝煤监管201147 号),晶宝煤业公司为瓦斯矿井,确认晶宝煤业公司K1矿井为 瓦斯矿井(开采K2煤层)。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0.63m3/min, 相对瓦斯涌出量7.0m3/t。由于Ki煤层,本矿井没有开采过Ki 煤层,也无Ki煤层无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和煤层的透气性等参 数,因此采用分源统计法预测矿井开采Ki煤层时,矿井相对瓦 斯涌出量为16.55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14m3/min,为高瓦 斯矿井,因此矿井设计时按高瓦斯矿井进行设计。2、矿井在实测Ki煤层瓦斯含量,矿井在2012年揭露煤层 后进行实测Ki煤层瓦斯含量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和瓦斯资料,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安生产行业标准的“矿井瓦斯涌出量预 测方法”(AQ10182006)中的分源预测法对矿井瓦斯涌出量进 行鉴定瓦斯在煤体中赋存主要有游离、吸附两种状态,绝大部 份是以吸附状态存在的。其在煤层中的赋存状况与煤层埋藏深 度、煤层和围岩的透气性、煤层倾角、煤层露头、地质构造、 煤化程度、水文地质条件等均有关系。当深度不太大时,煤层 瓦斯含量随埋深呈线性增加,当深度很大时,煤层瓦斯含量趋 于常量。在同一埋深下,煤层倾角越小,煤层瓦斯含量越高。 瓦斯风氧化带、瓦斯压力、煤层瓦斯含量及梯度该矿无Ki煤层 瓦斯压力、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含量梯度等实测数据,也无邻 近矿资料,本次设计按采矿设计手册中关于矿井煤层瓦斯 含量经验公式进行计算。由于矿井开采%煤层,故本次设计只 对监煤层的瓦斯相关参数进行预测。2、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和瓦斯资料,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安生产行业标准的“矿井瓦斯涌出量预 测方法”(AQ10182006)中的分源预测法对矿井瓦斯涌出量进 行预测。瓦斯地质报告对主要可采煤层K1煤层的瓦斯样进行了 测试,测试结果如下:K1煤层瓦斯含量:甲烷(CH4)为0 0. 082ml/g可燃质,二氧化碳含量为0. 068-0. 308ml/ g可燃 质,其中甲烷(CH4)占027. 49%,二氧化碳为4. 135. 42%, 氮气为56. 2295. 57%,大局部地段甲烷(CH4)含量V10%,属 二氧化碳氮气带,局部地段可达氮气沼气带。3.瓦斯等级鉴定资料另外设计收集了井田内生产矿井的瓦 斯鉴定资料。关于巫山县煤矿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 果的批复(渝煤监管201147号),另外设计收集了井田内生 产矿井的瓦斯鉴定资料。关于巫山县煤矿2012年度矿井瓦斯 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关于巫山县煤矿2013年度矿井瓦斯等 级鉴定结果的批复、关于巫山县煤矿2014年度矿井瓦斯等级 鉴定结果的批复鉴定结果为晶宝煤业公司K1矿井为瓦斯矿 井。从瓦斯地质报告提供煤层瓦斯含量看,K1煤层瓦斯含量均 较小,从总体来看,随着深度的增加,煤层CH4含量有减小趋 势,C02含量有增加趋势。经计算瓦斯梯度为430m/ (m3/t) o 说明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风氧化带、瓦斯压力、煤层瓦 斯含量及梯度该矿无跖煤层瓦斯压力、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含 量梯度等均为实测数据。(三)含(导)水体、采空区、老窑(空)普查矿井开拓工程布置矿井工业广场和风井场地选择在不受滑坡及山洪的威胁地 带,井口不受地表水威胁;设计布置主斜井、南回风平碉、北 回风平胴、副斜井四个井筒,四个井筒均可作为水灾的平安出 口。一、水文地质概况1、地形地貌特征矿区为侵蚀切割中山地形,区内最高点位于矿区北侧,标高+1766m;最低点位于矿区南侧,标高+1350m,相对高差416m。 区内冲沟较发育。地势北高南低,以缓斜坡为主,坡角19° 36° ,地形切割较强烈,湾沟较多,地形地貌中等复杂。2、地表水矿区内无河流、水库等常年性地表水体,仅有两条季节性冲 沟,平时干枯,降雨后汇集矿区地表水,向南东排出区外。矿区范围内无大的河流水系,只有北西南东向的季节性 横向汇水山沟,主要汇积大气降水,由于区内地形较陡,地表 水排泄条件好,其水量夏季较丰、冬季偏少,甚至干枯。3、含(隔)水层1)含水层矿区主要含水层为长兴组、吴家坪组上段、茅口组灰岩,为岩溶裂 隙含水层,其含水性受岩溶裂隙发育程度及补、迳、排条件控制。对k2 煤层开采有直接充水影响的主要含水层是煤层之上长兴组和吴家坪组上 段石灰岩岩溶含水层,总厚168m,但含水性弱。对开采K煤层及矿井运 输大巷开拓有充分影响的主要含水层是茅口组、栖霞组灰岩含水层,总 厚度260m,岩溶裂隙发育,含水性强。2)隔水层矿区的隔水层有大隆组钙质泥岩、吴家坪组下段及孤峰组 粉砂质泥岩、硅质泥岩、志留系砂帽组砂质泥岩等,其隔水性 较强。矿区内原伍绪村二煤矿南侧边界为F%断层,断层带具有 一定含水性和导水性,断层带水可能对Ki煤层采矿造成一定影 响。开采F24断层附近煤层时,应注意断层带水可能对采矿采矿 造成的影响。4、钻孔矿区范围内无钻孔布置,钻孔对开采无影响。5、老空积水矿井L煤层开采多年,形成了较大面积的采空区,根据业 主介绍,采空区基本不存在有局部积水。但采空区积水也是矿 井充水的一个重要因素,今后井巷掘进和矿井开采中应注意观 测采空区积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如发现有异常现象应引起重 视,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的防水原那么,确保矿井平安生产。6、地质构造的导水性区内主要构造为雪花向斜,矿区主要在向斜南端轴部两 翼。雪花向斜轴向总体呈NE展布,北西翼岩层产状110130。 N410° ,南东翼岩层产状240260° N48° ;向斜宽缓, 两翼均见有小型复式褶曲,呈缓波状起伏;向斜核部出露最新 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大隆组灰岩。矿区西南部有一条正断层(F24),该断面走向近东西,长 约6.9km,断层面倾向北,倾角70° ,断距20m50m。对矿 区煤层储量、开采都有一定影响。由此可知,矿区地质构造复杂。地质构造对矿井充水影响较 小。7、第四系含(隔)水层特征及积水情况矿区内地表为第四系残坡堆积层和植被发育掩盖较深,主 要为风化残积物、坡积物,冲积物、洪积物,主要为砂质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