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章末复习讲义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docx
-
资源ID:4874191
资源大小:7.20M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章末复习讲义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docx
(10min)1.知识点思维导图(10min)2.知识点思维导图(70min)【例1.1】如图所示,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A. B. C. D.【难度】【练1.1】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A.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B.甲、乙都为凸透镜C.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D.甲、乙都为凹透镜【难度】【例1.2】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对的是()A.实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B.虚像是人的幻觉,光线并没有进入人眼,实像是相反C.实像能成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D.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难度】【练1.2】下列图中所示的四种光学成像中,成实像的是()A.小孔成像B.平面镜成像C.水面的“倒影”D.放大镜观察字【难度】【例1.3】潜望镜、老花镜、近视镜、汽车的观后镜,依次用的是()A.凹透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面镜B.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面镜C.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透镜D.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透镜【难度】【练1.3】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对的是()A.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凹透镜B.望远镜的物镜将远处的物体成缩小的像,其口径越大越好C.投影仪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D.用放大镜看地图时,不可能看到缩小的像【难度】【例1.4】关于透镜,对的是()A.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透镜后必过焦点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D.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光一定会聚在焦点【难度】【练1.4】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不同,为判别直径相同的两个透镜的种类,现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在纸上分别得到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d1dd2)。则根据这两个光斑()A.甲、乙均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B.甲、乙均不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C.甲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而乙不能D.乙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而甲不能【难度】【例2.1】下列与凸透镜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B.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1倍焦距【难度】【练2.1】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明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对的是()A.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两倍焦距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C.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老花镜镜片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难度】【例2.2】如图所示是小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情景示意图,烛焰位于距透镜1.5倍焦距处,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工作原理与此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器件是()A.照相机B.放大镜C.投影仪D.潜望镜【难度】【练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镜后2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时,则()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所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难度】【例2.3】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屏,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不对的是()A.当物体距透镜8cm时,成正立的像B.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难度】【练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对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此时的物距大于20cmC.当物距是30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难度】【例2.4】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甲.将照相机靠近两位照相的人,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乙.调整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人像变小时,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丙.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丁.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A.甲与乙B.甲与丙C.乙与丁D.丙与丁【难度】【练2.4】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当烛焰在B点时,成像在A点;当烛焰在A点时,成像在C点,则凸透镜一定固定在 之间。【难度】【例3.1】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难度】【练3.1】下列关于眼睛的说法对的是()A.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光屏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的像C.看清远处物体时,晶状体较薄D.患近视眼,应使用凸透镜矫正【难度】【例3.2】如图所示,人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观看节目表演时,演员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A.正立、缩小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虚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难度】【练3.2】暑假期间,小明走进电影院观看一出好戏,刚走进电影院时和寻找到最前1排18号座位时,眼球内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A.瞳孔放大,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B.瞳孔放大,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C.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D.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难度】【例3.3】某同学向窗外张望,再低下头来看书,晶状体形状()A.不变B.变薄C.变厚D.无法确定【难度】【练3.3】小科爷爷平时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摘下眼镜;而奶奶平时不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戴上眼镜。请判断爷爷和奶奶戴的眼镜分别是()A.老花镜、凹透镜B.凸透镜、老花镜C.近视镜、凸透镜D.凹透镜、近视镜【难度】【例4.1】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对的是()A.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反射到载物台上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镜起放大作用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物镜起放大作用D.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难度】【练4.1】用显微镜和普通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如果还没注意过,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关于像的正倒,对的是()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难度】【例4.2】关于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的是()A.物镜的焦距较短,相当于照相机B.物镜的焦距较短,相当于放大镜C.目镜的焦距较长,相当于照相机D.目镜的焦距较长,相当于放大镜【难度】【练4.2】一场新冠肺炎疾病影响了全世界,而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某医疗机构利用显微镜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而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光学显微镜的知识,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所成的像,对的是()A.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难度】【例4.3】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后,小明用显微镜观察蝉的翅膀,使用物镜甲时,视野中所看到的画面如图一所示,而改用物镜乙时,视野中所看到的画面如图二所示,则对的是()A.物镜乙可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较物镜甲少B.物镜甲可观察到的实际面积较物镜乙大C.物镜甲比乙的镜头要长D.若想将图一中的X点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蝉翅样本向左下方移动【难度】【练4.3】小明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已使被观察物体处在视野的中央了,但像太小,观察不清楚,这时他应该()A.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B.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C.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D.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难度】(10min)1.透镜作图的关键抓住“三线”透镜作图是光学作图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考查对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理解和运用。我们把凸透镜和凹透镜这三条光线的传播特点记得很熟练后,无论什么样的作图题都不会觉得困难了。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第一条:穿过光心的入射光线经过透镜不改变方向;第二条:平行于主光轴入射的光线,经过凸透镜的光线穿过另一侧焦点,经过凹透镜的光线反向延长线通过同侧焦点;第三条:穿过凸透镜焦点的入射光线,经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延长线穿过凹透镜另一侧焦点的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2.对理解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应注意以下两点:(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会聚(发散)作用是指从透镜射出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加大了会聚程度或减小了发散程度(加大了发散程度或减小了会聚程度),即光线经过凸透镜(凹透镜)后并不一定会聚到一点(发散),只不过比原来的传播方向更靠近(远离)主光轴。(2)会聚作用与会聚光线是不同的,发散作用与发散光线是不同的,要区别开,即会聚作用射出的不一定是会聚光线,发散作用射出的不一定是发散光线。如图甲是会聚作用,图乙是发散作用;图乙的出射光线是会聚光线,图甲的出射光线是发散光线。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1)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2)成实像时,物、像位于凸透镜两侧,成虚像时,物、像位于凸透镜一侧;(3)在焦点以外,物体离焦点越远,则所成的实像越小,像距也越小,这个规律用于照相机和幻灯机的调节;(4)在焦点以内,物体离焦点越近,所成的虚像越大,可用于放大镜的调节。4.关于照相机、投影仪问题照相机和投影仪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重要应用,近几年中考中,关于照相机和投影仪,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根据像的大小来判断照相机的镜头到物体及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变化情况,进行投影仪的调节等问题。5.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问题透析,此类问题主要考查:(1)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2)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3)实验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30min)一、选择题【1】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对的是()A.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两倍焦距外B.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凹透镜C.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难度】【2】在某些会议入场时,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0.5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m        B.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5mC.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2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2m【难度】【3】家用放大镜(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A.一定是实像B.一定是虚像C.像距一定大于物距D.像距一定小于焦距【难度】【4】小燕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对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为25cmB.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蜡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下降D.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不成像【难度】【5】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对的是()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蜡烛的像向上移动C.为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难度】二、填空题【6】透过晶莹剔透的露珠观察到叶脉变粗,此时叶脉所成的像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所成像的性质相同。露珠在阳光照射下温度逐渐升高,内能逐渐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难度】【7】天宫一号绕地球运动一圈约1.5小时,宇航员在天宫一号做实验。通过水球看到王亚平的像是_(选填“实像”、“虚像”),水球相当于_(选填“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王亚平与她的像是在水球的_(选填“同侧”、“异侧”)。【难度】【8】如图所示,甲是_的工作原理图,乙是 的工作原理图。【难度】三、作图题【9】在下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难度】【10】有一凸透镜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C是从物点A发出的一条射到凸透镜上的光线:(1)请做出这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如果AB向左移动,则它成的像将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3) 主光轴上有刻度,每一小格代表1cm,请你通过作图读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m。【难度】四、实验题【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小柯不断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移动光屏寻找蜡烛的像,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序号蜡烛到透镜的距离(cm)像的特点120.0倒立缩小的实像216.0倒立等大的实像312.0倒立放大的实像46.0?(1)第4次实验中,小柯移动光屏只观察到模糊的圆形光斑.若要观察到此时所成的像,对的操作是;(2)小柯在第1次实验的基础上,换用另一个凸透镜后,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把光屏慢慢地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若第1次实验模拟的是正常眼球的成像情况,则换用透镜后的实验是在模拟的成像情况。【难度】【12】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_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生活中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_。A.凸透镜 B.凹透镜(5)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的实像。(6)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_。 A.没有影响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难度】(45min)一、选择题【1】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难度】【2】大山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他把烛焰移到距透镜39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的是()A.5cm B.10cm C.15cm D.20cm【难度】【3】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难度】【4】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判断对的是()A.甲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甲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乙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难度】【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聪选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他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当光屏移动到如图所示刻度线处时,在光屏上恰好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如果将蜡烛从图中位置移动,关于该实验,对的是()A.蜡烛向左移动2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B.蜡烛向右移动10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C.蜡烛向右移动2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D.蜡烛移到20cm刻度线处,光屏应移到70cm刻度线处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难度】【6】自动对焦相机用红外线或超声波进行测距。对的是()A.超声波和红外线都是电磁波B.相机底片上成的像一定是实像C.焦距35 mm的相机底片离镜头距离小于35 mmD.红外线测距照相机和超声波测距照相机都可用来在月球上拍照【难度】【7】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的介绍有一项不切实际,它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物体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难度】【8】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屏,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不对的是()A.当物体距透镜8cm时,成正立的像B.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难度】【9】在探究凸透镜成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对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8cmB.图中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用在了照相机上C.保持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同,移动蜡烛,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D.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光屏上能成放大清晰的烛焰像【难度】二、填空题【10】市公交公司为了保证人们的上下车安全,在公交车上安装了“电视监控器”。凸透镜是该装置光学系统的主要部件,“电视监控器”的摄像头能成(选填“正立”或“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难度】【11】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须(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地画面。【难度】【12】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如图所示,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 【难度】【13】小玉同学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发现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放置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的特点是(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的实像,(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就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个特点制成的。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形成一个清晰的像。 【难度】三、作图题【14】如图所示,作出光线通过凹透镜的光路(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难度】【15】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a表示,O点为光心,F为焦点。图b中 A'B' 是物体AB经透镜所成的像。请画出图b中两条入射光线的出射光线,完成成像光路图。【难度】四、实验题【16】人类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凹凸程度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作远点和近点,正常人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是10cm处。正常人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根据上文;(1)你认为正常人眼睛的观察范围是()A.0到10cmB.10到25cmC.25cm到极远处 D.10cm到极远处(2)远视眼是来自近处物体的光成像于视网膜(选填“前”或“后”);矫正时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如图(选填“甲”或“乙”)中的透镜,就能使光会聚到视网膜上。 【难度】【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该透镜的焦距f=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后,点燃蜡烛,在光屏上得到蜡烛的像如图乙所示,若要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位置,则可以将凸透镜向_下_移动(选填“上”或“下”);(3)如图丙所示,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_点时(选填“A”、“B”、“C”或“D”),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_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难度】初二开了一门新的课程-物理。很多学生一听到物理就害怕,感觉特别难,甚至比数学难得的多。 1.物理比数学学起来更抽象,更贴近生活实际,生活常识。 物理学习的知识很多都是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所以抽象性比较强。比如初二刚开始学习的声音,虽然生活中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但物理研究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性,搞的很多同学不理解。 再比如紧接着的物态变化,光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再到下册的力学,更是在生活中找不到影子了。 俗话说:生活处处有物理。物理的理论都是从生活中研究出来的,初中生的生活经验比较少,举到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压根没有听过。对于家庭娇生惯养的孩子,生活经历少之又少,所以理解起来就困难得多。 2.物理是新开的课程,不像数学有延续性。 物理是突然从初二来了个新课程,之前从没有接触过,比较陌生。有人可能会认为:新课程不是更好吗?从零开始,岂不是更简单。事实并非如此。 关键是这门新课程一开始学的就不简单,就是中考重要内容,不会给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不像数学,中考肯定不考小学知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句话对物理课程来说再适合不过了。 3.物理课程内容分板块,关键很多板块之间没有联系。 物理不同,比如初中物理中的声学,光学,力学,电学,热学,这几个板块是相对独立的,之间没有很大的关系。声学没有学过,直接去学光学,没有任何问题。一个板块学得好,对其他板块没有很大作用,相当于又重新开始。勉强说有作用,也就是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其实初中物理没有大部分人想象中的那么难,首先克服心理障碍,其次要真正弄懂物理里面的概念和公式,最后就是多做一些题。做的题多了你会发现,初中物理里面也没什么,来回就考那几个概念和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