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doc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文档信息主题:关于"资格或认证考试”中"教师资格考试"的参考范文.属性:F-0T2JBT , doc格式,正文35445字。质优实惠,欢迎下载!适用:作为文章写作的参考文献,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摘取等相关工作。正文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1.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A、动物模型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C、病人群体D、社区人群E、单个具体病人2. 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3. 有关临床流行病学的不正确说法是(A、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B、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C、不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D、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E、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4. 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特色不包括(A、临床流行病学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B、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C、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D、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位在临床医学E、研究特定人群中的健康相关状况或疾病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要应用这种研究的结果去解决健康问题5. 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主要围绕()进行。(多选)A、研究的真实性B、临床的重要性C、研究成果的实用性D、研究课题的新颖性E、研究课题的创新性1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A. 设立对照B. 随机分组C. 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D. 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E. 要有足够的样本数2. 随机抽样的主要目的是(A. 减少样本量B. 消除抽样误差C. 避免研究者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D. 避免研究对象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E. 提高样本的代表性3. 关于分层随机分组正确的是(A .根据研究对象中某些可能产生混杂作用的特征作为分层因素B. 根据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进行分层C. 根据可能影响研究者判定临床结局的因素作为分层因素D. 只能设置一个分层因素E. 分层后,同一层的对象全部进入同一个组4. 关于对照的处理方式,下述正确的是(A. 空白对照等于不设对照B. 空白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C. 安慰剂对照的效果与空白对照相同D. 安慰剂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E. 有效对照是最常用的对照方式5. 在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分组时,常用的随机化方法有:A. 简单随机法B. 分层随机法C. 区组随机法D .系统随机法E.非随机化分配6. 采用随机化分配的主要优点是A .保证了研究对象的代表性B. 保证试验组与对照组人数相等C. 提高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D .可以避免来自被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干扰E .为盲法评价打下出1. 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C、纳入全部病例逬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2. 导致检出症候偏倚的原因不可能是(A、同一症侯可为不同的疾病所致B、不同疾病也会有相同的症侯重叠出现C、症俣轻微或处于潜伏期的患者,不一定到医院就诊D、从医院内选择的研究对象E、以普查、筛查或疾病监测所发现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3. 有关排除标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只要制定纳入标准即可,不需要专门制定排除标准B、排除标准不是纳入标准的对立面,两者是互补的C、制定排除标准,可进一步提高试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D、有试验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者应列入排除范围E、一般将孕妇列为新药评价试验的排除对象4. 下列疾病诊断的方法中,属于临床诊断标准的是(A、肿瘤的病理学诊断B、行业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如类风湿病、脂肪肝等的诊断标准C、遗传注疾病(如染色体或基因异常)的分子生物学诊断D、传染病的病原学诊断E、冠心病的影像学冠脉造影诊断5. 下列那一项不属于选择偏倚(A、现患一新病例偏倚B、Berkson 偏倚C、混杂偏倚D、检出症侯偏倚巳入院率偏倚6. 在临床研究中,诸多与研究对象有关的混杂因素会影响结果的真实性,这些因素有A、研究对象的病情轻重不一B、研究对象接受的干预措施不同C、研究对象的病程不同D、研究对象的合并症和并发症存在差异E、研究对象间心理因素.文化和社会背景等也不尽相同7. 以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时,主要途径和来源包括(A、专门防治机构传染病报告C、疾病报告登记D、疾病监测E、普查和筛查p1. 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必要进行随机抽样B. 不存在任何影响研究结果的偏倚C. 各组研究对象间基线完全平衡D. 必须采用盲法测量结果E. 没有选择性偏倚2. 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 是评价干预措施疗效的标准设计方案B.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干预组C. 适合于任何类型临床问题的研究D. 可用于教学效果的评估E. 可用于动物试验3. 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B .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C.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D.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期间应一致E. 纳入研究的对象不能退出4. 有关随机对照试验,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 如能采用盲法观察结果,可减少测量偏倚B. 有严格诊断和纳入标准,研究对象的同质性好C. 前瞻性研究,论证能力强D. 研究结果外推不受限制E. 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入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可比性好5. 下列属于试验性研究的是(A、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C、交叉试验D、横断面研究E、病例分析6. 随机对照试验的优点包括哪些(A. 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入组,组间可比性好B. 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可减少选择性偏倚C .盲法测量结果,结果更真实、可靠D.不存在伦理问题E .高质量的单个RCT,可成为系统评价的可靠资源流行病学1. 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提示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可能存在发表偏倚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2. 前瞻性队列研究是指A. 从"现在"开始的前瞻性研究B. 从"过去"开始追溯到"现在"的前瞻性研究C. 从"过去"开始追溯到"将来"的前瞻性研究D. 从"现在"追溯到"过去"的前瞻性研究E. 以上均不是3.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人群易感性増高,就可导致疾病的暴发或流行B. 人群易感性降低,就可终止疾病的流行C. 人群人口数增加,就使人群易感性増高D. 人群人口数减少,就使人群易感性降低E. 人群易感性增高,只是为一次流行或暴发准备了条件4. 相对危险度是指A. 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B. 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C. 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比D. 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差E. 以上都不是6. 实验性研究中采用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A. 尽可能减少失访B. 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C. 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知道实验目的D. 消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对结果的主观影响E. 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7. 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B. 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C.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D.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期间应一致E. 纳入研究的对象不能退出8. 关于流行病学的用途下列不正确的是A. 可用来研究疾病完整的自然史B. 可以个体为研究的落脚点C. 可以用于探讨末明原因疾病的病因D. 可以评价疫苗的预防效果E. 可以为卫生决策提供素材9. 下列哪项不是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A. 病人有进食某共同食物的历史,不食者不发病B. 如食物属一次性大S污染,用餐者中可呈现暴发,并且病人临床经过往往较重C. 停供该食物后暴发立即可平息D.夏季多发E. 无职业.性别差异10. 关于混杂因子,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混杂因子必须同时暴露和结局有统计学关联B.混杂因子可以是暴露原因C. 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病因D. 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某一结果E. 混杂因子不能是暴露与结局之间的中间变量11. 某村人口数为60万,对该村进行了一次高血压普查共查出高血压病例180人,由此可得出A. 该村高血压发病率为30/10万B. 该村高血压罹患率为30/1 万C. 该村高血压患病率为30/10万D. 该村高血压续发率为30/10万E. 该村高血压累积发病率为30/10万12. 医院感染监测收集资料的核心是A. 发现感染病例B. 调查感染因素C. 计算感染率D. 计算病_E. 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13. 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A. 死亡率B. 病死率C. 发病率0.感染率E.罹患率14. 甲乙两地年龄标化死亡率相等,而甲地粗死亡率低,原因可能是A. 两地人群有相同的年龄分布B. 甲地诊断比乙地更准确C. 甲地老年人比重高于乙地D. 甲地老年人比重低于乙地E. 乙地诊断比甲地更准确15. 以下哪类人群不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A. 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B. 接受各种介入性操作的病人C. 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D. 手术时间或住院时间长的患者E. 偶因感冒到医院就诊的病人16. 以下正确的说法是检验可用于多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B. 直线回归可用来定量描述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及密切程度C. 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各组总体均数均不等D. 对于两组均数比较的资料,t检验与方差分析等价E. 以上论述都不对17. 研究一种传染病在一个家庭或集体宿舍内的传染力的大小时,使用的指标是A. 发病率B. 感染率C. 患病率D. 续发率E. 罹患率18. 有关知情同意书的签署不正确的是A. 知情同意书签署后一式两份,分别由研究机构和受试者保存B. 签署一份知情同意书远比知情同意的讨论过程更加重要C. 对于无自主能力或自主能力不全的受试者,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并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可进入试猃D. 受试者如果同意参与试验,则由受试者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E. 知情同意常常贯穿于整个试验过程19. 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A. 设立对照B. 随机分组C. 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D. 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E. 要有足够的样本数20. 医院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的主要依据是A. 病人住院时间的长短b感染传播方式1I nC. 病原体的来源D. 病原体的种类E. 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21. 课题经费预算中,一股不包括在内的经费项目是A. 科研业务费Ef 81.©snKpBK3i.mi«bslg®lllussl.<±喱链迆 g >IH Trs«ltia<H$fflg ,«卧製 K 壞 _35fR®7CNss舶5霉舶E.提高试验的疾病漏诊率24. 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 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 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C. 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 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 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25. 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A. 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B. 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C. 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的稳定性D. 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E. 计篝假如能使研究结论逆转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26.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对象选择时,下述何项考虑是正确的A. 应选择有暴露的病例B. 应选择无暴露的病例C. 应选择有暴露的对照D. 应选择无暴露的对照E. 不应考虑其有无暴露27. 有关假设检验结果"PA. 差异由抽样误差造成的可能性无效假设正确的可能性C. 备择假设正确的可能性 95 %D. 差异是由选择性偏倚造成的可能性e以上选择均不对n28.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即A. 传染病在群体间的传播B. 病原体由母亲到其后代间的传播C. 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过程0.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E. 传染病在个体间的传播29. 出生队列分柝可正确地反映A. 行为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B. 环境对疾病的影响C. 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D. 遗传因素对疾病的影响E. 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名失眠患者采用气功疗法治疗,随访3个月,80人失眠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因样本最小而无法下结论B. 气功对失目K乍用的OR为C. 气功对失眠作用的QR为D. 因末设立对照组而无法下结论E. 气功对失眠治疗的有效率为80%31. 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必进行随机抽样B. 不存在任何影响研究结果的偏倚C. 各组研究对象间基线完全平衡D. 必须采用盲法测量结果E. 没有选择性偏倚32. 有对照(比较)组的研究,其逻辑学基础是A. 求同法B. 求异法C. 同异并用法D. 共变法e剰余法33. 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A. 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B. 样本含量越大越好C. 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D. 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E. 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34. 患病率指标来自A. 现况调查资料B. 门诊病例资料C. 住院病例资料D. 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35. 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A. 传染期B. 蹴期C. 前驱期D. 临床症状期E. 病原携带状态36. 以下何项不是横断面研究的特点A. 可观察多种疾病的发生状况B. 是由因寻果的研究C. 又称现况研究D. 研究某一时点或短时间内的患病状况E. 可观察人群抗体阳性率37. 在进行两组病死率差别比较时,可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是检验B. 单因素方差分析C. 秩和检验检验E. 以上方法均不是38. 在分析食物中毒的可能原因时,最常用的指标是A. 总发病率二代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吃不同食物者的罹患率39. 严重突发事件的最初.最紧迫的任务是A. 对病员逬行及时的诊断和救治B. 寻求台作和帮助C. 稳定群众情绪D. 搞好紧急情况下的公共卫生管理E. 找到相关负责人40. 以下哪个一般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A. 多因素分析B. 随机分组C. 分层分析D. 配对E. 盲法41. 一般来说,医院感染率较高的是A. 大医院B. 小医院C. 门诊D. 校医室E. 中医院4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选择偏倚A. 现患一新病例偏倚偏倚C. 混杂偏倚D. 检出症候偏倚e人院率偏倚1jm43. 某项临床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35%和20% ,则该试验的RRR和ARR分別是% , 75%,25%,75%,15%,35%44. 失效安全数主要是用来估计A. 文献库偏倚B. 发表偏倚C. 纳入标准偏倚D. 筛选者偏倚E. 英语偏倚45. 据某高速公路交警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因此,认为驾驶蓝色车比其他颜色的车发生事故的危险性更高,该结论A. 正确B. 不正确,因为没有比较组C. 不正确,因为比较不是在率的基础上D. 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E. 不正确,因为未用发病率46. 下列哪一种因果联结方式是正确而完整的A. 单因单果B. 单因多果C. 多因单果D. 多因多果E. 直接和间接病因链47. 对论文作者的署名和排序,不正确的说法是A. 署名的顺序应根据对论文员献大小排序B. 按学术威望的高低排名C. 项目一般管理人员不作为论文署名作者,应列入致谢部分D. 多中心研究课题,论文署名作者可以是负责单位或课题组织的名称E. 参与研究的选题和设计,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可以署名为作者48. 随机误差的来源不包括A. 测量工具的波动B. 研究对象的个体内变异C. 研究对象个体间的变异D. 研究对象的主观偏差E. 抽样49. 选择偏倚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控制,除了A. 盲法B. 随机抽样C. 随机分组D. 设立多个对照组E. 各组严格遵循纳入标准50. 血吸虫病流行区的一次调查中,査得93例急性血吸虫病人有如下的疫水接触史,游泳52人,割湖草30人,插秧6人,放牧3人,洗衣2人,由此得出游泳是最危险的接触方式,是否正确八是匕【)|不是,应了解他们的既往史C. 不是,因未设对照组D. 不是,因未1节统计学显著性检验E. 不是,因所作比较不是以率为基础51. 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约在范围,无青光眼者的眼内压约在范围内,若将诊断青光眼的标准由眼内压 升高到,会使沴断试验的A. 灵敏度升高B. 特异度升高C. 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升高D. 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下降E. 不确定,因为不知道患病率情况52. 诊断试验病例组研究对象的选择包括A. 典型的病例B. 不典型的病例C中、晚期的病例D. 早期病例E. 以上都应包括53有关系统评价,下列哪种描述不正确A. 是针对随机对照试验而进行B. 多数为一种回顾性研究C. 系统评价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分析.系统评价的质量与纳入的原始研究质量密切相关E. 系统评价是一种研究方法54. 出生队列研究是A. 将同一社区的人视为一个队列B. 将同一年龄组的人视为一个队列C. 将具有共同暴露因素的人视为一个队列D. 将同一时期出生的人视为一个队列E. 将同一种族的人视为一个队列55. 某单位有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的冰棒后感染了痢疾,同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冰棒中分离到痢疾杆菌,从而确定冰棒是A传染源I WW I I IB. 传播途径C. 疫源地D. 带菌者E. 宿主56. 疾病监测的目的不包括A. 描述疾病的分布B. 预测疾病的流行C. 验证病因假设D. 制定预防措施E. 评价预防效果57屆内外目前广泛接受的流行病学定义为A. 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B.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C. 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D. 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及防制对策的学科E.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逬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58. 下列哪项不是临床试验中采用盲法原则观察结果的优点A. 可以克服来自患者主观因素的影响B. 可以克服来自试验设计者主观因素的影响C. 可以克服来自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0.可以克服来自研究资料分析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E.可以克服实验人员实验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59. 下列哪项不是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特点A. 可直接计算发病率多数情况下要计算发病密度C. 多用于稀有疾病D. 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E. 因素可分为几个等级,以便计算计量反应关系60. 系统综述的内在真实性评价,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有A. 科研设计是否真实B. 诊断标准和纳入排除标准是否适当C. 研究结果的观测方法和指标是否正确D. 研究对象依从性是否良好E. 研究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性61. 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为A. 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B. 对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 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D. 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E. 引起疾病发生的诸多因素62. 职业中毒及暴发调查中常用的测量指标是A. 发病率B. 罹患率C. 患病率D. 病死率E. 死亡率63. 下列错误的说法是A. 似然比是评价诊断试验真实性的一种指标B. 似然t匕容易受到患病率的影响C. 似然比的缺点是应用时要将率换算为比D. 似然比可以同时反映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变化E. 似然比表示病人出现该结果的概率是非病人的多少倍64. 医学文献信息库中,收录的文献类型及其分布的描述,错误的说法A. 收录的文献类型包括指南、系统评价,RCT i式验研究及其他计量研究等B. 临床实践指南数量少于RCT试验研究数董C. 临床实践指南的证据级別高于系统评价D. 电子文献数据库中相关研究文献的分布密度大E. 在电子文献数据库中能够检索到所有相关文献信息65.选择对照组试验对象的原则是A. 完全无病的正常人B. 健康志愿者C. 不能弓I起阳性结果的非靶疾病的其他疾病病例症状体征与靶疾病相似的病例E.以上都可以66. 交叉试验与自身前后对照的主要差別是A. 是否有洗脱期B. 对照选择不同C. 是否减少样本含量D. 是否适用于H性复发性疾病E. 是否采用了盲法67. 出生缺陷与孕期叶酸缺乏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100例出生缺陷患者中,50例母亲孕期叶酸缺乏,而在200个对照中,也有50例母亲孕期叶酸缺乏。那么,该研究中,暴露于叶酸缺乏的OR值为68. 住院患者由于手术输血得了乙型肝炎,其传染来源是a.医生 ly/ QQGI I B|病人C. 病原携带者D. 手术器械E. 血液69. 影响和制约疾病流行的两因素指的是A. 自然因素、气候因素B. 气候因素、地理因素C. _因素、社会因素D. 社会因素.气候因素E.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70. 某医生欲通过临床试验比较单纯手术治疗与手术联合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最好采用哪种随机化进行分组A. 单纯随机B. 分层随机C. 区组随机D. 整群随机E. 系统随机71. 临床研究证据按来源分为A. 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证据B. 试验性研究和非试验性研究证据C. 定性和定量研究证据D. 原始研細二次研究证据E. 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研究72. 恶性肿瘤的治疗常采用手术切除、化疗或放疗等方法,因此对其诊断所采用的试验应具备下列哪一个特点A. 敏感度较高B. 特异度较高C. 阳性预测值较高D. 阴性预测值较高E. 专家推荐73. 某因素与某疾病之间的关联强度最好的衡量指标是A. 相对危险度B. 全人群该病的发病率C. 该因素的流行率D. 人群归因危险度E. 归因危险度74. 在治疗性研究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随机化可以使得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条件达到可比B. 随机化是评价治疗性试验重要的标准之一C. 无随机化隐藏研究得出的治疗效果往往小于有随机化隐藏的研究D. 有时要考虑伦理学问题E. 需要设立对照组75. 位急性腹痛的病人,医生认为不能排除患有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可能性为50%),检查了其血浆淀粉酶水平是690u/ L(似然比=),试问其患急性胰腺炎的概率有多大76. 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A. 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排出病原体的数量及毒力B. 传染源的数量、活动范围及周围人口数多少C. 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等D. 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数量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E. 传播途径的特点和病原体所能涉及的范围77. 导致检出症候偏倚的原因不可能是A同一症候可为不同的疾病所致B. 不同疾病也会有相同的症候重叠出现C. 症候轻微或处于潜伏期的患者,不一定到医院就诊D. 从医院内选择的研究对象E. 以普查、筛查或疾病监测所发现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78.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树形决策树的构成A. 决策节点机遇节点C. 阈值D. 分枝概率e结局得失值rlj n c79. 有关叙述性研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简便易行,短期内就能出结果B. 没有对照组,论证强度弱C. 无法控制混杂与偏倚,结果可靠性较差D. 不能估计随机误差的大小E. 包括从因到果以及从果到因两种模式80. 选择患宫颈癌的病例与同期住院的其他病人进行口服避孕药服药史的比较,探讨口服避孕药与宫颈癌的关系这样的研究设计属于A. 病例对照研究B. 队列研究C. 临床雕D. 现况调查E. 筛检髄81. 医院感染是指A. 发生在门诊的感染B. 发生在住院部的感染C. 发生在病房的感染D. 发生在手术室的感染E. 发生在医院的感染82. 下列因素中,与临床研究的选题立题关系不大的是A. 疾病谱B. 医学新模式C. 疾病负担D. 地方特色E. 大而全,尽量用一个研究课题来解决许多个研究问题83. 疾病预后研究的基本设计方案是A. 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C. 成组病例研究D. 队列研究E. 前后对照研究84.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A. 动物模型病原体,如细菌、病毒C.病人群体0.社区人群E. 单个具体病人85. 关于终止临床试验的说明,不正确的说法是A. 受试者不按试验方案要求的内容程序进行B. 受试者健康状况不适于继续参加试验C. 末出现预期结果D. 试验提前结束E. 受试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86.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正确的A. 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注疾病的流行特征和防制策略B. 主要研究慢性非传染病的病因C. 主要研究疾病的防制策略与措施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E. 主要用于考核预防和治疗措施的效果87. 系列试验较单项试验可以A.提高试验的灵敏度B. 提高试验的特异度C. 提高试验的阴性预测值D. 降低试验的阳性预测值E. 降低试验的疾病的漏诊率88. 下列哪类研究设计最容易出现选择偏倚A. 普查分层抽样调查C. 病例对照研究D. 回顾性队列研究E. 随机对照试验89. 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为A. 新生儿增加B. 易感人口的迁入C. 免疫人口的死亡0.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E.预防接种90. 研究对象分组最重要的原则是A. 两组研究因素一致B. 两组研究前基线均衡可比C. 两组例数相等或接近D. 两组对象的年龄、性别构成一致E. 两组分组方法相同9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曲线可表示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关系曲线常被用来直观地确定诊断试验的最佳分界值曲线是以灵敏度为纵坐标,特异度为横坐标D. 用ROC曲线确定的最佳分界值处,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好,误诊率和漏诊率均较低E. 对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诊断方法进行比较时,可将各试验的ROC曲线绘制到同一坐标图中,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的试验其真实性最佳92. 具有严格季爷性的疾病主要有A. 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B. 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的传染病C. 经水传播的传染病D. 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E-些慢性病93. 下列哪一项属于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A. 发热3.泻C. 接种部位的炎症反应D. 是厥E. 接种部位附近淋巴结肿大94. 在观察性研究中,下列哪一措施一般不能控制选择偏倚A. 随机抽样B. 盲法C. 减少失访D. 尽可能提高应答率E. 制定清楚的研究人群标准95. 下列哪项因素与疾病预后关系不大A. 诊断是否及时B. 病理分型C. 年龄D. 居住地E. 病情96. 流行病学三角模型理论中包含的三大因素是A. 宿主、环境和病原体B. 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C. 宿主、环境和病因(致病因素)0.遗传、环境和社会E. 遗传、环境和人群97. 如逬行冠心病和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关系的队列研究时,应选择下列何种人群为宜岁以上人群岁以下人群岁以上人群岁以下人群E.全人群98. 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设计是为了控制哪种偏倚A. 选择偏倚B. 错分偏倚C. 回忆偏倚D.失访偏倚E.混杂偏倚99. 健康促逬的内涵是A.个人行为改变集体行为和生活方式改变C. 个人行为与政府行为改变D. 特殊人群行为改变E. 政府行为与环境的改变100. 下列将健康效益转为货币的是D. 时间交换法E. 等级尺度法101. 关于准确度的说法哪项正确A. 减少漏诊的办法是提高诊断试验的准确度B. 减少误诊的办法是提高诊断试验的准确度C. 准确度越高,漏诊和误诊之和越小D. 准确度越高.误沴越少E. 是全部真阳性结果占受试对象总和的比例102. 下面关于必要病因的论述哪一个是正确的A. 肥胖是高血压的必要病因B. 艾滋病病毒(HIV)是AIDS的必要病因C. 必要病因的致病概率大于95%D. 必要病因的致病概率小于5%E. 必要病因的致病性较强103. 药物的C型不良反应的特点是A. 药物和不良反应之间有明确的时间关系,背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潜伏期较长,难以预测B. 药物和不良反应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背景发生率高,用药史简单,潜伏期较长,难以预测C. 药物和不良反应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背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潜伏期较长,难以预测D. 药物和不良反应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背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潜伏期较短,难以预测E. 药物和不良反应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背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潜伏期较长,可以预测104赡分布不明时,描述集中趋势的指标,较为合理的是A. 均数与中位数B. 均数C. 几何均数与中位数D. 中位数E. 几何均数105. 某种因素与疾病两个事件都与另外一种因素有联系,由此导致两个事件间出现的统计学上的关联是A. 偶然关联B. 继发关联C. 病因关联D. 直接因果关联e统计学关联I ww I I I106. 有关前瞻性队列研究特点的描述,说法错误的是A. 可直接计算发病率多数情况下要计算人年发病(死亡)率C. 因素可分为几个等级,以便计算剂量反应关系D. 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E. 多用于罕见疾病107. 失效安全数越大,表示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好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差分析的结果越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小分析的结果越不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大分析的结果可靠性不够各个独立研究的可比性差108. 属于测试心理功能的内容是A. 疼痛与不适B. 精力与疲乏C. 睡眠与休息D. 行动能力E. 消极感受109. 按决策的可靠程度来考虑,期望值决策是属于哪一类型的决策方法A.确定型决策B. 风睑型决策C. 不确定型决策D. 多级决策E. 团体决策110.判断文献是否值得阅读,应该首先着重阅读A. 文章的前言部分B. 文章的方法部分C. 文章的结果部分D. 文章的讨论部分E. 文章的结果和讨论部分111. 病因研究时,假设建立使用的主要推理方法为A. 提出和验证假设的方法准则或逻辑推理方法C. 科学实验四法0.般演绎法E. 循证医学的方法112. 暴露与疾病由于有共同的原因而产生的关联是A. 偶然关联B. 继发关联C. 间接因果关联D. 直接因果关联E. 统计学关联113.我国输血后发生的医院感染主要有A. 乙型病毒性肝炎B用型病毒性H炎C.雜D. 菌痢|I riE. 流感114. 对慢性病逬行现况调查,最适合使用的指标是A. 发病率B. 罹患率C. 患病率D. 感染率E. 死亡率115. 统计学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不正确的说法是A. 在设计阶段就应正确选择统计学方法B. 使用统计学方法有助于发现作者期望的阳性结果C.选择方法应结合资料的数据类型、应用条件E.设计分析框架年平山县发现喘憋性M炎的流行,暴露总人口数为83271 ,经调查诊断D.选择方法应结合分析与研究目的发病例数共1478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 发病率B. 罹患率C. 时点患病率D. 期间患病率E. 感染率117. 假如某因素与某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中OR值为(),最可能的解释是A. 该因素与该病无关联B. 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保护因素C. 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D. 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但作用不大E. 该因素不是该病的致病因素118. 若研究结果发现两组的差异具有临床意义,但无统计学意义,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