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资源ID:4875271
资源大小:15.7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背诵课文,理解文意,积累常用的文言词句;2.体会“人和”在战争和治国中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一、幕布徐徐开(激情导入)1二千多年前的一个晚上,一豆青灯之下,一位鬓发斑白的老人,就着数片烘干的竹简写下了191个篆体汉字。文章篇幅虽然精短,但其中光辉的思想却闪耀经年,传诵至今。这就是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幻灯片2)二、扶槛入文来(预习检测)作者简介(幻灯片3)。孟子:名轲,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主张:“仁政”统一天下。反对暴政,反对战争。孟子:共七篇,记录孟子与其弟子的思想言论和政治活动。孟子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三、与之初相识(阅读初体验)(过渡语:宋代朱熹曾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下面请大家一起走进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听读课文,幻灯片4)1、读熟课文。第一遍,要求:读音准确(幻灯片5)(生读后,教师再指名让学生读一读重点字字音)第二遍,要求:读准节奏(教师先出示节奏,生再读。)(幻灯片6)全班齐读。2、读懂文意。(自主学习、展示)学生自己疏通文意,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检查生疏通文意的情况。(让学生先说重点词语的意思,再翻译句子的意思,全文分五张幻灯片完成。幻灯片711)3、再次全班齐读课文。四、冥然深味之(品读探究)(合作探究)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作者是怎样论证这个中心论点的?(1)首先,作者在开篇提出了什么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接着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论证论点?(举例论证:进攻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防守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3)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怎样才能得到人和?(人和,要得到人和,就要施行仁政,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即得道。)(4)最后,作者由战争类推到治国,得出了怎样的结论?用到了哪些论证方法?(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对比论证。)5、你能说说本文的论证过程吗?提示: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形式进行阐述。首先,提出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举进攻失利的例子,论述了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然后举防守失利的例子,论述了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通过对比,得出了人和的重要性,由战争需要人和转到治国更需要人和;最后,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四、行至水云间(拓展延伸)你认为“人和”在现代社会还有现实意义吗?请举例说明。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五、余音绕梁绝(小结感悟):(大到国家,小到集体)得民心者得天下(三)板书设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争实例分析论点:守城胜利攻城胜利类推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治国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