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1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6章 6.2 实数讲解与例题 (新版)沪科版.doc
-
资源ID:48820160
资源大小:8.36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1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6章 6.2 实数讲解与例题 (新版)沪科版.doc
16.26.2实数实数1了解无理数、实数的概念和实数的分类,了解无理数的表现类型,会辨别有理数与无理数2了解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会进行实数的大小比较3了解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能利用运算法则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1无理数的概念及表现类型(1)无理数的概念: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无理数应满足的条件:是小数;是无限小数;是不循环小数三者缺一不可例如 3.232 323 23是无限小数,但它又是循环小数,因此3.232 323 23是有理数;而 3.141592 6 不是循环小数,但它是有限小数,所以 3.141 592 6 是有理数(2)无理数的表现类型:第一类:型,即圆周率及含有的数,如 3,21,;第二类:根号型,即开方开不尽的数,如 3,10,;第三类:小数型,即无限不循环小数,如 0.101 001 000 1;2.383 883 888 388 88(每两个 3 之间依次增加一个 8)有理数与无理数的主要区别(1)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任何整数和分数都可化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因此有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而无理数则是无限不循环小数(2)所有的有理数都能写成分数的形式(整数可以看成是分母为 1 的分数),而无理数则不能写成分数的形式【例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无理数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是无理数;不能除尽的数都是无理数;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A1 个B2 个C3 个D4 个解析解析:中,0.1是无限小数,但 0.1是有理数;中,13除不尽,但13是有理数;中,4带根号,但 42,是有理数故正确的说法只有.答案:答案:A【例 12】有下列各数:32,3,3.141 592 6,25,119,38,3.101 001 000(每两个 1 之间依次增加 1 个 0),其中无理数有()A1 个B2 个C3 个D4 个2分析分析: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无理数,不能只根据其形式,主要根据其结果,如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如 255,382;写成分数形式的数也不一定是有理数,如32,3,本题中32,3,3.101 001 000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故无理数共有 3 个答案:答案:C由于开方的需要我们引入了无理数,这很容易给人以错觉,认为无理数就是开方开不尽的数开方运算可能产生无理数(如 8等),但也可能产生有理数(如 4等)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但无理数并不全是开方开不尽的数,如,0.101 001 000 1(每两个 1 之间依次增加一个 0)等都是无理数,因此,对于含根号的数不能一概而论,应先化简再判断其是否为无理数2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1)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2)实数的分类按定义来分类实数有理数整数正整数零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按正、负数来分类实数正实数正有理数正无理数0负实数负有理数负无理数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分类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分类时只要做到按同一标准,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即可 如我们也可按照以下方式对实数分类:实数有理数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例 2】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13,3.141 592 6,49,0.808 008 000 8(每两个 8 之间的 0 的个数逐次加 1),174,21,38,52,36,325,2.整数集合,;负分数集合,;正实数集合,;有理数集合,;无理数集合,;3负实数集合,解析:解析:本题要根据整数、负分数、无理数、负实数、有理数、正实数的概念进行分类,应注意带根号的数的判断,如382,366,它们都是整数答案:答案:整数集合38,36,;负分数集合52,;正实数集合13,3.141 592 6,49,0.808 008 000 8(每两个 8 之间的 0 的个数逐次加 1),174,21,38,36,325,2,;有理数集合13,3.141 592 6,49,174,38,52,36,;无理数集合,0.808 008 000 8(每两个 8 之间的 0 的个数逐次加 1),21,325,2,;负实数集合,52,.将各数化简到最简后,再按有关概念进行分类,填入相应的括号内,要做到不重不漏3实数的有关性质(1)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也就是说,数轴上的任意一点表示的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2)相反数:实数a的相反数是a,0 的相反数是 0.即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0;反之,若ab0,则a与b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在原点的两侧,并且这两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3)绝对值: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 0.实数a的绝对值可表示为|a|a,a0,a,a0.实数a的绝对值总是一个非负数,即|a|0,并且若有|x|a(a0),则xa.在数轴上实数a的绝对值就是实数a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4)倒数:乘积为 1 的两个实数互为倒数即若ab1,则a,b互为倒数;反之,若a,b互为倒数,则ab1注意:0 没有倒数【例 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数包括有理数、无理数和 0B无理数就是无限小数C无论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D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解析解析:选项 A 中 0 属于有理数,应改为:实数包括有理数、无理数;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因此选项 B 不正确,应改为: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选项 C 正确;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是数轴上的点不一定表示有理数,还可以表示无理数,因此选项 D不正确,应改为: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答案:答案:C【例 32】(1)写出 7,3.14 的相反数分别是_,指出 1 3是实数4_的相反数;(2)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 5,则这个数是_;36的绝对值是_解析:解析:(1)因为(7)7,(3.14)3.14,所以 7,3.14 的相反数分别是 7,3.14;因为(1 3)31,所以 1 3是 31 的相反数;(2)因为|5|5,|5|5,所以绝对值是 5的数是 5或 5;因为3636,所以|36|36|36.答案:答案:(1)7,3.1431(2)5或 5364实数的运算实数既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又可以进行开立方运算,其中正实数及零可以进行开平方运算实数的运算法则、运算律和运算顺序都与有理数相同 注意:开方运算和乘方运算一样,都是第三级运算即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有括号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最后算大括号在实数运算中,遇到无理数并且需要求出结果的近似数时,可以按照所要求的精确度用相应的近似有限小数去代替无理数再进行计算,并按要求进行取舍实数与有理数的关系(1)在实数范围内,与有理数一样,规定了一个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及大小比较的意义(2)有理数的运算规律和运算性质,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3)在实数范围内总可以实施四则运算和乘方运算,而非负数总可以实施开方运算,但负数只能开奇次方,不能开偶次方(4)有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并不都表示有理数,而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5)在实际问题中,涉及无理数运算常常用与它近似的一个有理数来代替,如圆周率常取近似值为 3.14,3常取近似值为 1.732 等【例 41】计算:(1)33383781;(2)1323159 131;(3)100383 0.49;(4)(2 2 3)(2 3)分析:分析:严格按照运算顺序运算(1)只含有开方运算与加减运算,根据运算顺序,先算开方,最后算加减;(2)先去括号,再利用运算律把被开方数相同的结合在一起,利用分配律求出结果解:解:(1)33383781327831832122(2)1323159 1311934923 132313.5(3)100383 0.4910(2)30.742(4)(2 2 3)(2 3)2 2 3 2 3(2 2 2)(3 3)(21)20 2.【例 42】(1)5355.021(精确到 0.01);(2)73 30.25(精确到 0.001)分析分析:(1)(2)先用计算器求出无理数的近似值,把无理数用近似的有限小数代替然后再进行近似计算可熟记几个无理数的近似值,如 21.414,31.732,52.236,3.14 等解:解:(1)5355.0212.2361.7105.0211.0751.08(2)73 30.252.645 85.196 23.141 60.254.950 44.950.实数运算中遇到无理数并且需要求出结果的近似值时,参与运算的无理数的近似值要比结果要求的精确度多取一位小数计算的最后结果四舍五入到所要求的精确度5实数大小比较任意两个实数都可以比较大小,正数大于 0,负数小于 0,正数大于负数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数较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利用数轴也可以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即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实数,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例 51】用“”连接下列各数:32,0.4,22,0,213,312,2.5分析:分析:将各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如图所示:根据“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可以得到解:解:2.5322200.4 312213.【例 52】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13_3.6;(2)1.5_ 2;(3)10_.解析:解析:(1)因为 133.61,所以 133.6;(2)因为正数大于一切负数,所以1.5 2;(3)因为|10|3.162,|3.142,所以|10|,即 10.答案:答案:(1)(2)(3)6确定根号型无理数的范围估算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估算思想就是在处理问题时,采用估算的方法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 在遇到无理数的大小比较或确定无理数的范围等问题时,常用到的估算的方法有如下两种:(1)通过夹逼的办法确定被开方数在哪两个相邻整数的平方之间,从而确定a在哪两个整数之间,进而确定a的整数部分及其小数部分比如 12222,故 1 22又由于1.421.96,1.522.25,所以 1.4221.52,从而可知 1.4 21.5,即 2的整数位是1,十分位是 4同样,我们也可以确定 2的百分位、千分位等(2)借助计算器确定a的整数部分,进而确定其小数部分6【例 61】估计 101 的值是()A在 2 和 3 之间B在 3 和 4 之间C在 4 和 5 之间D在 5 和 6 之间解析解析:首先要确定 10的取值范围,再估算 101 的取值范围因为 91016,所以9 10 16,即 3 104,4 1015从而可确定 101 的取值范围答案:答案:C【例 62】已知a,b分别是 6 13的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则 2ab_.分析分析:方法 1:因为 91316,所以 3 134 因此 13的值在 34 之间,故 6 13的整数部分应该是 2用 6 13减去它的整数部分 2,剩下的就是小数部分了,于是小数部分是 6 1324 13.故 2ab22(4 13)44 13 13.方法 2:借助计算器确定 6 13的整数部分a2,进而表示小数部分,解决问题答案:答案:13,7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1)利用数轴比较大小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实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2)利用法则比较实数大小正数大于 0,0 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正数比较,绝对值大的数较大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绝对值小的数反而大(3)取近似值法用有限小数来代替无理数比较大小应用此种方法比较两实数的大小时,由于有计算器的缘故,此种方法较为简便(4)乘方法如果ab0,那么ab,3a3b.(5)差值比较法对于实数a,b,当ab0 时,ab;当ab0 时,ab;当ab0 时,ab.(6)商值比较法对于两个正数a,b,当ab1 时,ab;当ab1 时,ab;当ab1 时,ab.【例 7】(1)比较512和 0.5 的大小;(2)比较512和58的大小分析:分析:(1)两个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较大,分子小的较小,因为 0.512,所以只要比较 51 与 1 的大小即可 因为 52,所以 520,从而得出比较的结果(2)异分母的分数进行比较大小,要先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再进行比较,因为5124 548,所以只要比较 4 54 与 5 的大小即可,也就是比较 45与 9 的大小解:解:(1)因为5120.5522,而 52 5 40,所以5220,即5120.50.7故5120.5(2)因为512584 548584 598,又 4 542.248.96,8.969,所以 4 59因此4 5980,从而可知51258.比较 45与 9 的大小也可采用平方法,如(4 5)280,9281,因为 8081,所以 4 598与实数有关的应用题初中阶段学习的数的最大范围就是实数,本阶段所学习的所有计算、推理都是在实数范围内进行的在实际问题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与实数有关的开方运算 有关实数的性质特点应用于初中数学的各个方面,一般从实际问题中构造数学模型,通过开平方或开立方解决实际问题【例 8】现有一面积为 150 m2的正方形鱼池,为了增加养鱼量,欲把鱼池的边长增加 6m,那么扩建后的鱼池的面积为多少?(精确到 0.01)解解:因为原正方形鱼池的面积为 150 m2,根据面积公式,它的边长为 15012.247(m)由题意可得扩建后的正方形鱼池边长为(12.2476)m,所以扩建后的鱼池的面积为18.2472332.95(m2)9与实数有关的新题型与实数有关的新题型主要是以实数知识为问题背景,从问题呈现的形式、考查所学知识的角度等各方面进行创新,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积极探索,从而求出问题的答案常见题型有以下两种:(1)阅读理解题:一般是给定一系列数或等式或图形要求我们适当地进行运算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给出的信息,辅之必要的观察、猜想、归纳、验证,利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分析特点,探索规律,总结结论,最终使问题获解这类题主要考查观察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和探索能力(2)新运算问题:除了一般的运算外,辅以预先规定好新符号的新运算解答新运算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新运算的定义,严格按照规定的计算法则代入计算,把定义的新运算转化为我们常规的四则运算值得注意的是,遇到有括号时,仍应当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两个相同的新定义运算是同级运算)按照自左而右的顺序计算 另外,新定义的运算往往不一定具备交换律和结合律,不能随便套用这些运算定律来解题【例 91】先阅读理解,再回答问题:因为 121 2,且 1 22,所以 121的整数部分为 1;因为 222 6,且 2 63,所以 222的整数部分为 2;因为 323 12,且 3 124,所以 323的整数部分为 3;以此类推,发现n2n(n为正整数)的整数部分是_,请说明理由解:解:n理由:因为n2n2nn12,即nn2nn1,所以n2n的整数部分为n.【例 92】用“”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abb21例如,7442117,求 53 的值;当m为实数时,求m(m2)的值分析:分析:以abb21 为求解的突破口,即ab等于符号后面的因式的平方与 1 的和解:解:因为abb21,所以 53321108又因为m22215,m552126,所以m(m2)26在解答与新运算有关的问题时,有括号时,应当先算括号里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