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财政学全章笔记讲义.doc

    • 资源ID:48829641       资源大小:97KB        全文页数:5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财政学全章笔记讲义.doc

    优质文本第01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第一节 政府及市场1 市场:市场效率和市场失灵明确财政学从"市场"说起的原因,说明"市场失灵"是政府介入或干预的必要合理依据。2 政府:政府干预及政府干预失效明确现代社会中政府的经济作用,在此根底上,确定政府干预的程度并选择干预的适当手段,防止过度干预导致政府干预的失效。3 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1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对应的。人类社会需要各式各样的商品和效劳,由于存在市场失灵,有些商品和效劳市场不能提供,或不适于由市场提供,那么必须由政府系统通过本身的特殊运行机制来提供。因此,人类社会需要的各式各样的商品和效劳,依据需要主体和供给渠道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别人需要的商品和效劳称为私人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效劳称为公共物品。区分或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根本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有些物品兼备公共物品及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称之为混合物品或准公共物品。2公共需要是和私人需要相对应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市场提供私人物品用于满足私人的个别需要,由国家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用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公共需要的特征可从四方面来理解。第二节 财政概念1财政的根本含义从人类开展史来看,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所以财政活动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经济现象。中文"财政"词汇从日本"进口",来自于英文"Public Finance"一词。虽然在学术研究上还有不同的理解,但一般把财政理解为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简略地概括财政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从实际工作来看,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他是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国家或政府的职能。2财政的根本特征:阶级性和公共性;强制性及非直接归还性;收入及支出的对称性。3 关于财政及"公共财政"财政一词至今已经约定俗成应用了100多年,在中国财政改革中,近年提出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应是"公共财政",并提出"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命题,于是出现两词并用,而且对两个词赋予不同的涵义的现象,并由此引起一场学术争论。由于本书仍名之曰财政学,没有同时使用"公共财政"一词,因此,本书从英文public finance一词的译法、财政学的理论开展方向以及"公共财政"一词实际应用三个方面,对二者的区别进行了相应解释。第三节 财政职能1 研究财政职能的思路和意义研究财政职能的任务,是从理论上概括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财政职能的概括及分类对构建财政学的理论体系,对确定财政学研究的内容、方向和目标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书总的思路是,财政是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是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手段,所以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开展。这里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分析和研究财政在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财政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特殊机制和手段。2 资源配置职能财政的配置职能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经费和资金,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因此,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资源配置效率用什么指标来表示、如何通过政府及市场的有效结合提高资源配置的总效率以及财政在配置资源中的特殊机制和手段。3 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4 经济稳定及开展职能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多重含义。经济开展是一个通过物质生产的不断增长来全面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根本需要的概念,对开展中国家来说,包括消除贫困、失业、文盲、疾病和收入分配不公等现象。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开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是及上述概念相联系的。 第02章 财政支出的根本理论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和定价1 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1关于资源最优配置的市场原那么是否适用于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消费的问题,是有关研究公共物品时需要解决的一个前提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一般是通过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和供给曲线来得到。2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是确定政府提供公共物品规模和财政支出规模的根本依据。一般而言,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决定的。财政学关心的问题,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及市场提供私人物品之间的恰当组合,以及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所花费的本钱和代价,合理地确定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范围和财政支出的规模。为此,需要标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及提供公共物品的政治决策程序,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尽可能减少可能带来的效率损失。3混合物品的特征是兼备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性质,不言而喻,可以采取公共提供方式或市场提供方式,也可以采取混合提供方式。420世纪80年代以来,财政学有关公共物品理论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进展,其中尤以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问题的讨论最为引人注目。传统理论认为,公共物品特别是纯公共物品领域是公共部门活动的范围,但公共物品私人提供的研究对此提出了挑战。2 公共生产1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涉及公共物品的生产方式问题,因为公共物品可以由政府直接组织生产,即所谓公共生产,也可以由私人生产,政府来购置。公共物品的生产方式和提供方式并不是一回事,两者可以形成多种相互交错的组合:有些公共物品是公共提供、公共生产;有些公共物品是公共提供、私人生产;至于公共生产局部收费或私人生产由政府给予补贴的混合物品,那么属于公共生产、混合提供或私人生产、混合提供。2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单纯从形式上和数量上追求全面国有化,并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开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开展。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在于它的数量和比重的大小,主要表现在它的控制力上,因而国有企业改革不应采取以完全市场化和竞争化为目标的单一模式,而应是分门别类,采取不同形式,分类改革,分别管理。提供公共物品的国有部门和单位,采取国有国营模式;垄断性国有企业宜采取国有国控模式;竞争性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宜进行公司制改造;中小型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放开搞活。3 公共定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那么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确实定,就是所谓的公共定价。公共定价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纯公共定价,二是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公共定价方法一般包括平均本钱定价法、二部定价法和负荷定价法。政府假设要既充分提供公共物品,又要提高有关政府支出的效益,就必须适中选择定价方法。第二节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1 财政支出中的效率及公平效率及公平是经济活动的两个根本原那么,效率及公平的一般关系,协调效率及公平两大原那么,根本问题在于有效地协调社会经济目标及其实现机制。2 财政支出的效率财政支出效率由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物品包括混合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组成,这实际上是研究财政支出效率的两个方面。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确实定要和市场经济的运行状态联系在一起考虑,是在宏观的范围内考察效率及公平问题,在此根底上确定的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更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3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财政支出的规模应当适当,结构应当合理,要完善支出制度并加强管理,根本的目标就是提高财政支出效益,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是财政支出管理的核心问题。从原那么上说,财政支出效益及微观经济主体的支出效益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政府处于宏观调控主体的地位,支出工程在性质上也千差万别,同微观经济主体支出的效益又存在重大差异。表现为:1两者计算的所费及所得的范围大相径庭,2两者的选优标准不同。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和范围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它们是1财政支出内源性效益,2财政支出的部门绩效评价,3财政支出的单位绩效评价。4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1本钱效益分析法,也称为本钱收入分析法,最早产生于美国?1936年防洪法案?,目前在许多国家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方法是将一定时期内工程的总本钱及总效益进行比照分析,更多地用在公共支出决策程序中。它通过多个预选方案进行本钱效益分析,根据对边际社会效益和边际社会本钱的比照,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2本钱效用评价法,也称为本钱效应分析法,它是在实物目标确定之后,通过对各种可能的方案的本钱计算,帮助选择效率最高位方案的方法。3因素分析法。是将影响投入财政支出和产出效益的各项因素罗列出来进行分析,并将投人产出比进行计算据以评价的一种方法。4最低本钱法,也称最低费用选择法,此方法适用于那些本钱易于计算而效益不易计量的支出工程,它们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不可能进入市场交换,因而无法用货币计量其社会效益,只能计算每个被选工程的有形本钱,但可以采用比拟多个方案本钱上下的方法,并以本钱最低为原那么来确定最终的支出工程。第三节 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1 公共选择理论简介1公共选择理论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用经济分析方法来研究政府决策的方式和过程的一种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对政府决策程序和选举制度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公共选择理论指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及市场关系的某些共性问题,指出了政府干预的限度和政府失败的表现和原因,以及寻求公共选择法制化和民主化的思路。2公共选择理论对于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处理政府及市场的关系,协调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关系,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2 我国财政决策的民主化和法制化财政领域的民主化及法制化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国家预算收支规模,实现国家预算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二是按国家的方针政策确定公共工程的种类。三是通过立法确定预算收入的筹资方式和制度,即确定税种、税率、纳税人和合法收费等事项。四是对预算执行实施日常财政监督,审核国家决算。财政活动是国家或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依法理财是财政活动的根本要求,而财政法制那么是财政决策和财政管理的根本依据;没有财政法制,财政决策管理活动就缺乏法律依据,就不可能标准有序、公正合理。财政法制建设包括财政立法、财政执法、财政行政复议等方面内容。财政法制化要求,就是要按照一定的原那么建立和完善这三方面的内容。第03章 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分析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1 按财政功能分类按财政功能的分类,过去也称为费用类别的分类,这里的"类"指国家职能的分别,所以,按财政功能性质的分类,又可称为按国家职能所做的分类。我国依据国家职能的分别,将财政支出区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五类。2 按支出用途分类按支出用途分类,在我国财政统计表上名之曰"财政主要支出工程",是我国迄今为止的财政支出的主要分类方法。我国财政支出按用途分类,主要包括根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地质勘探费、工交商业部门事业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救济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价格补贴支出等。3 按经济性质分类 购置性支出及转移性支出以财政支出是否及商品和效劳相交换为标准,可将全部财政支出分为购置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类。4 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根据财政支出所产生收益的时间可把财政支出分为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这是现代公共经济学研究财政支出分类的一种主要方法。5 国际分类方法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分类方法,有职能分类法和经济分类法。按职能分类,财政支出包括一般公共效劳支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保健支出、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住房和社区生活设施支出、其他社区和社会效劳支出、经济效劳支出以及无法归类的其他支出。按经济分类,财政支出包括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和贷款。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1 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衡量财政活动规模可以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绝对数指标来表示,但通常是以两个相对数指标来表示,即财政收入占GDP或GNP的比重和财政支出占GDP或GNP的比重作为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然而,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比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更能反映实际情况。财政支出规模可以用绝对数指标来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指标即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来表示,由这两个根本指标又可以衍生出反映财政支出开展变化的三个指标:财政支出增长率,以G%表示;财政支出的增长弹性系数,以Eg表示;财政支出的增长边际倾向,以MGP表示。2 财政支出规模开展变化的一般趋势1对于财政支出不断膨胀的趋势,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Adolf Wagner最先提出财政支出扩张论,他的研究成果被后人称之为"瓦格纳法那么"。瓦格纳的结论是建立在经验分析根底之上的,经济兴旺国家自18世纪末到如今100多年经济开展的实践,证明了瓦格纳法那么符合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开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尽管由于各经济兴旺国家的国情有所不同,因而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上下以及变化情况也有所不同,但明显存在一种共同的趋势: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逐步上升;同时,历史数据也说明,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上升不可能是无止境的,当经济开展到达一定高度,那么呈相对稳定的趋势,即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上下有所波动,目前的经济兴旺国家已经到达这个阶段。2皮科克和威斯曼在瓦格纳分析的根底上,根据他们对18901955年间英国的公共部门成长情况的研究,提出了导致财政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及外在因素,并认为,外在因素是说明财政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3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用经济开展阶段论解释了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和财政支出结构开展变化的一般趋势。3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开展变化的特殊性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因而不同的国家以及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开展时期,这一比重的上下也是不同的。我国财政支出占GDP 比重的开展变化有本身的特殊性,这主要是由我国短期的经济开展阶段和经济体制转轨决定的。4 财政支出合理规模的选择1财政支出合理规模制约回归模型。横截面回归方法、时序回归方法。2合理的财政支出规模需要考虑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即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三个方面。3为了寻求合理的财政支出规模,不仅需要分析影响财政支出的宏观因素,而且要从分析和控制影响财政支出的微观因素入手。4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可以说财政学是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学,财政是一种及政治联系最紧密的经济问题,因而政治决策必然是确定财政支出规模的重要因素,政治决策对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开展变化以及最终形成最正确的相对稳定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1 政府职能及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结构及政府职能存在着紧密的对应关系,政府职能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即经济管理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从而形成经济管理支出和社会管理支出,前者也称为经济建设支出,后者也称为公共支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实立,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逐步弱化,社会管理职能日益加强。伴随着政府职能的这种转变,财政支出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从改革前的平均60%左右下降到"九五"时期的383%,下降了近20多个百分点;相反,社会公共管理支出那么大幅度提高。其中有合理原因,也存在不尽合理的因素。2 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及财政支出结构以财政支出是否及商品和效劳相交换为标准,财政支出可分为购置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购置性支出及转移性支出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反映财政在不同时期的经济作用的不同和财政职能的变化。中国的支出结构具有开展中国家的特征,但又有其特殊性。3 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1利用内生增长理论,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职能结构和支出用途结构。2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结构的方法。3当前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和措施。第04章 社会消费性支出购置性支出之一第一节 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1 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属性社会消费性支出及投资性支出同属于购置性支出,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非生产的消耗性支出,它的使用并不形成任何资产。然而,两者又有共同之处,即在必要的限度内,它们都是为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所必需。2 社会消费性支出工程在国家财政支出工程中,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有行政管理费,国防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还有工交商农等部门的事业费等。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社会消费性支出的规模也有所不同。第二节 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1 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属性国家的根本职能是对内管理国家,对外稳固国防,从而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是国家的两项根本支出,意思就是说,失去这两个职能和两种支出,国家就不成其为国家了。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以及由这些费用支持的各种活动,究竟对经济产生了好的影响还是不好的影响,可由三个方面来进行考虑。2 行政管理费1政管理支出是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包括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国家平安支出、司法检察支出和外交支出。2行政管理费规模变化的一般规律:行政管理支出的绝对数是增长的,但他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却应是下降趋势,世界各国一般都是如此。3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分析我国行政管理费规模变化及现状。4行政管理费的规模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而且具有历史延续性。直接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经济总体增长水平、财政收支规模、政府职能、机构设置、行政效率以及管理费本身的使用效率等,因而标准行政管理费的规模以及加强管理必须从多方面着手。3 国防费1我国国防政策:中国始终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建立稳固的国防是国际现代化下的一项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平安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中国实施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立足于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注重遏制战争的爆发,坚持和开展人民战争思想。2国防支出是用于国防建设和人民解放军方面的费用,包括国防费、民兵建设费、国防科研事业费和防空经费等。3从国际比拟来看,目前国防费的规模,无论是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都是偏低的。第三节 文科卫支出1 文科卫支出的经济属性究竟是生产性支出还是非生产性支出需要多方面的考察。2 教育支出1根据教育支出特点,各国政府特别是开展中国家一般在提供教育效劳方面发挥主导作用。2我国教育经费规模,虽然近年来得到大幅的增长,但同世界兴旺国家和某些开展中国家比拟,仍然存在差距。3我国教育经费规模偏低和教育经费级次结构失调的现状,造成了教育经费的效率和效益长期低下。3 科学研究费支出1科学技术是对历史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2科学研究是为社会共同需要的,但由于一局部科学研究的本钱及运用科研成果所获得的利益不易通过市场交换对称起来。所以,用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强的科学研究活动主要是根底科学的经费应由政府承当,而那些可以通过市场交换来充分弥补本钱的科学研究主要是应用性研究,那么可由微观主体来承当。3我国科学研究投入虽有较快的增长,但及兴旺国家2%3%的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比某些科技进步较快的开展中国家也有差距。4 卫生支出1政府对卫生事业进行干预的三条理由:第一,减少贫困是在医疗卫生方面进行干预的最直接的理论根底;第二,许多及医疗卫生有关的效劳是公共物品,其作用具有外部性;第三,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和保险市场的缺陷是政府行为的第三个理论根底。2我国卫生费用总规模以及政府投入规模都是偏低的。从投入结构来看也不尽合理。从国际比拟来看,在公共卫生支出方面,中国在世界上属于最低一档。3一场沸沸扬扬的SARS,足以引起全国上下对我国公共卫生的深刻反思,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开展观,特别是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是当前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5 加强管理,提高文科卫支出的效益逐步标准财政资金供给范围,改革和完善文科卫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改革事业单位管理形式,推行定额管理,改良资金分配方法,多种形式开展事业,多渠道筹集资金,实行收支统一管理。  第05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购置性支出之二第一节 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1 投资及经济增长投资是经济增长或经济开展的动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马克思的论述和凯恩斯的理论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这一论断。投资可以刺激需求的增长,同时又可以增加和改善供给;投资过程首先是刺激需求,投产后才增加供给。2 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1政府投资及非政府投资相比,有自身明显的三个特点。2政府投资在各国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影响这个比重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经济体制的不同。二是,经济开展阶段的不同。我国在由方案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有所下降,是符合一般开展趋势的。3适应投资主体和投资格局的变化,政府对投资的宏观调控方式也将发生变化。近年来对预算外资金的清理整顿,特别是自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加大预算内投资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力度,对刺激内需以及国民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已经发挥并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4政府财政投资的标准,主要是: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就业创造标准。第二节 根底设施投资1 根底设施投资的性质根底设施及其他产业相比,具有不同特征。从整个生产过程来看,根底设施为整个生产过程提供"共同生产条件"。经济欠兴旺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常常经受根底"瓶颈"的困扰,由于民间经济的财力有限,政府只能通过财政集中发动一局部资源,以加快根底"瓶颈"部门的开展。实际上,开展中国家的财政,除具有一般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外,还局部地充当着社会资本原始积累的角色。根底设施投资及一般投资的关系:根底设施是处在"上游"的产业部门,根底设施投资是一种"社会先行资本"。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效劳构成其他部门也包括本部门必需的投入品和效劳,如供电、供水、道路和交通等等。根底设施在产业锁链中属于这样一类产业,即当根底产业、加工工业和效劳业开展时,一般要求适度加大根底设施投资,要求根底设施的适度超前开展。从价值构成上分析,根底设施所提供的产品和效劳的价格,构成其他部门产品本钱的组成局部,因而它们的价格变动具有很强的连锁效应,会引起整个产业本钱的波动。2 根底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从我国的实践来看,根底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本钱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本钱。3政府及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5BOT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第三节 财政对农业的投资1 财政对农业投资的重要性1农业是国民经济根底的原因。2农业部门的特殊性和财政投资的必要性2 财政对农业投入的范围和重点1以立法的形式规定财政对农业的投资规模和环节,使农业的财政投入具有相对稳定性。2财政投资范围应有明确界定,主要投资于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根底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等方面。3注重农业科研活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4但凡具有"外部效应"以及牵涉面广、规模巨大的农业投资,原那么上都应由政府承当。3 我国财政对农业的投资1财政支持农业的力度不断加大。我国当前的农村和农业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而农业财政投入的规模和重点也必须适应新的变化做出合理的安排。2财政在支持农村建设和农业开展方面仍存在众多薄弱环节,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财政的支农支出应集中用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强的"市场失灵"的领域,诸如农业根底设施建设,大江大河的治理,农业科技的研究开发和推广示范,农业产业化、农业社会化效劳体系建设,自然灾害的防御等。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1财政投融资的概念、意义和特征1概念。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开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财政投融资也称"政策性金融"。2意义。政府投资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无偿拨款。国际经验说明,采取将财政融资的良好信誉及金融投资的高效运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方法,进行融资和投资,即财政投融资,是发挥政府在根底设施投资中的作用的最正确途径。3根本特征: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方案性及市场机制相结合;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预算管理比拟灵活。2 我国的政策性银行我国于1994年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开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我国的财政部门以至各主管部门实际上都存在不同形式的投融资活动,但政府投融资的典型代表和主要承当者是"三大"银行。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特点:1业务职能的政策性,2资金来源的政府性及市场性相结合。3 我国政策性银行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财政投融资体制特别是政策性银行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法规建设滞后、功能定位不明等制度缺陷已明显制约了经济和金融体系开展,如何完善政策性职能,对政策性银行进行标准化改革,已成为当前金融改革的紧迫课题,也是完善中国投融资制度的重要保障。第06章 转移性支出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1 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障制度1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那么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社会保障支出,一方面是出于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实施本钱,增强抗拒风险的能力,还可以运用社会保障调节经济的运行。2社会保障的意义在于:矫正市场分配的不公;"内在稳定器";补充私人保险市场由于存在种种局限。3西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及运筹资金的方式各有特色,共同的特点可概括为如下几点:保障工程名目繁多;社会保障资金有确定的来源;社会保障支出依法由政府集中安排。4改革开放以后,针对原有社会保险制度的弊端和局限性,国家在社会保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立工作,形成了目前以养老、失业、医疗三大保险为根本工程、以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为辅助的工程社会保险体系。2 我国的根本社会保障制度1养老保险。为了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职工养老制度,国务院先后颁发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1991年6月、?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1995年3月,于1997年7月又颁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根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该?决定?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统一的养老保险方案,于是奠定了现行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根底。2失业保险。1999年1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失业保险条例?,将失业保险的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从而创立了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3医疗保险。1998年1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城镇职工根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从而创立了我国现行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3 我国的辅助社会保险工程1工伤保险。2003年4月16日国务院讨论通过?工伤保险条例?,该条例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2生育保险。1994年12月劳动部颁发?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方法?,该方法从1995年1月1日起执行。3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工程。包括: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下岗职工生活补贴;农村"五保户"救济;灾民救济以及具体社会福利工程。4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改革方向和有待完善的问题总的方向:党的十六大报告2002年11月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开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还提出了"要加快建设及经济开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迫切要求。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养老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问题;开征社会保险税问题;广阔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第二节 财政补贴1 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在我国政府的财政统计中,财政补贴主要有物价补贴在现行财政科目中名之曰"政策性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除了物价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以外,政府还提供某些专项补贴、财政贴息,还有税收支出实际上也是一种财政补贴形式。2 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及其实际经济效应1对财政补贴经济影响机理的分析可从以下这四方面着手: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财政补贴还可以改变供给结构;将外部效应内在化;财政补贴运用的限度。2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在于:有效地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少量的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消除"排挤效应";对出口贸易和外资财政补贴的效应;社会经济稳定的效应。3 我国现行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思路1目前存在的问题:补贴过多过滥,财政负担严重;长期的补贴使企业产生依赖思想,影响经济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而且人为地加剧了企业的不公平竞争;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某些补贴的不当,扭曲了价格体系,刺激了不合理消费,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2建立新型财政补贴制度、提高财政补贴的支出效益:提高财政补贴支出效益,必须从制度上创新入手;改革补贴方式,重新标准财政补贴的重点和范围;改革财政补贴制度的配套措施。第三节 税收支出1 税收支出的概念及分类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的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从税收支出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它可分为照顾性税收支出和刺激性税收支出。2 税收支出的形式就刺激经济活动和调节社会生活的税收支出而言,其一般形式大致有税收豁免、纳税扣除、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盈亏相抵等。3 税收支出的预算控制税收支出预算控制采取的方式:综观世界各个国家的实践,尽管做法不一,但仍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及控制、建造统一的税收支出账户以及临时性及制度化相结合的控制方法。 第07章 财政收入规模及结构分析第一节 财政收入分类1 财政收入分类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财政收入进行分类,无疑都是有一定意义的,但在实际应用时那么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价值上加以选择:一是要及财政收入的性质相吻合;二是要同各国实际情况相适应。按照上述财政收入分类的要求,我国财政收入分类有必要采用三种不同标准的分类。1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包括税收、收费、债务收入、铸币收入铸币税和通货膨胀收入通货膨胀税。2按财政收入来源分类。3按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式,目前我国财政收入可分为预算内和预算外两大类。2 收费和预算外资金1政府收费主要是使用费,按世界银行有关文件的说法,使用费是指"为交换公共部门所提供特殊商品和效劳而进行的支付"。此外,政府收费还有少量的其他收费,如罚没收入和捐赠收入等。2预算外资金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1993年企业财务及会计制度改革后,国有企业折旧基金和税后留用基金不再作为预算外资金管理。针对预算外资金制度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国务院于1996年7月公布了?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系统地规定了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政策措施,指明了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工作方向,标志着我国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3积极、稳妥地推行税费改革。将可以改为税收形式的收费改为标准化的税收,对应当保存的收费加以标准并加强管理,坚决取缔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税费改革是治理整顿预算外资金、标准政府收入机制的一种有效措施,也是当前提高财政收入指预算内占GDP比重的重要途径。税费改革的过程以及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既要有利于政府收入机制的标准化,又要实事求是地解决实际问题,争取各方面的认同和支持,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地实施。4我国统计在财政收入之内即预算内的收费所占的比重普遍低于世界各国水平,甚至低于财政体制比拟集中的英国和法国,但是,如果从收费占全部政府收入的比重来看,那么普遍高于世界各国的水平,这说明我国收费的比重较大,而且大局部未纳入预算内未统计在财政收入之中,是由收费部门或单位分别安排使用,这是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特点。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1 我国财政收入预算内增长变化趋势分析1总体评估:我国财政收入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而增长,从总体上说,增长形势是良好的,就财政收入本身而言,各年的增速虽然是曲折的,但增长速度不算慢。然而,相对于GDP的增长而言,那么呈现明显不同的两个阶段:1995年以前表现为不断下降的趋势;从1996年开始上升并从1998年表现为快速上升的趋势。219781995年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年下降的原因及其影响。3"九五"时期如何实现财政收支的良性循环。2 我国目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和判断1财政收入预算内规模水平:我国仅就预算内财政收入的规模而言,目前仍然明显偏低,既低于兴旺国家,也还略低于开展中国家。2政府收入包括预算外规模水平:实际上接近我国方案经济时期财政收入规模的水平,也接近财政收入规模比拟低的兴旺国家美国的水平,已经高出开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3理论联系实际,制定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政策思路。3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的影

    注意事项

    本文(财政学全章笔记讲义.doc)为本站会员(z****)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