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同等学力经济学考试——财政学复习参考.doc

    • 资源ID:48831536       资源大小:210K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同等学力经济学考试——财政学复习参考.doc

    优质文本财政学复习指南一、名词解释:1、免费搭车行为:是指不承担任何本钱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称为免费搭车者。如果每个人都想成为免费搭车者,这种公共物品也就无力被提供。(第1章 财政职能)2、投票规那么:有两类,一是一致同意规那么,二是多数票规那么。前者是指一项政策或议案,须经全体投票人一致赞同才能通过的一种投票规那么;后者是指一项政策或议案,须经半数以上投票人赞同才能通过的一种投票规那么。常用的投票规那么是多数票规那么,又分为简单多数票规那么和比例多数票规那么。3、寻租行为:是指通过游说政府和院外活动获得某种垄断权或特许权,以赚取超常利润(租金)的行为。寻租行为越多,社会经济资源浪费越大。4、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作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政策。5、购置性支出:指政府购置商品和效劳的开支,包括购置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效劳的支出,它表达的是政府的市场再分配活动。P447(第2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6、转移性支出:指政府资金的无偿、单方面的转移,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它表达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P4477、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置商品或效劳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其中公平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 P4568、本钱效益分析法:是针对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假设干实现建设目标的方案,详列各种方案的全部预期本钱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出最优的政府投资工程。它包含两个过程:一是政府确定备选工程和备选方案。二是政府选择方案和工程的过程。 P4539、最低费用选择法:是指一般不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备选的财政支出工程的社会效益,只计算每项备选工程的有形本钱,并以本钱最低为择优的标准。 P45410、公共定价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纯公共定价,即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如通信和交通等公用事业和煤、石油、原子能、钢铁等根本品行业)的价格;二是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即政府规定竞争性管制行业(如金融、农业、教育和保健等行业)的价格。 P45411、就业创造标准:是指政府应中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发动最大数量劳动力的工程。这种标准要求政府不仅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财政投资规模(外延增加就业时机),而且还要优先选择劳动力密集型技术的工程(内涵增加就业时机)。 P458 (第3章 财政投资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 12、财政投融资:是指以国家的信用为根底,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有偿地投资于具有公共性的领域。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财政投资,也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性投资,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种新型的政府投资方式。它具有有偿性、公共性、非利性、统筹性、灵活性的特点。P460 13、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是指政府将一些拟建的根底设施建设工程通过招商转让给某一财团或公司,由其组建一个工程经营公司进行建设经营,并在双方协定的一定时期内,由该工程公司通过经营该工程归还债务,收回投资,协议期满,工程产权转让给政府。其最大特点是旨在鼓励和吸引私人投资者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者对发电厂(站)、高速公路、能源开发等根底设施进行投资。P460 14、社会保障:是指政府通过专款专用税筹措资金,向老年人、无工作能力的人、失去工作时机的人、病人等提供根本生活保障的方案。它是伴随近代大工业而产生的。P463 15、累进税率:是指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假设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越低。累进税率因计算方法的不同,又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两种。P468 (第4章 税收原理)16、价内税和价外税: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可将税收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凡税金构成价格组成局部的称为价内税,凡税金作为价格之外附加的称为价外税;与之相适应,价内税的计税依据称为含税价格,价外税的计税依据称为不含税价格。P470 17、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P472 18、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置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P477 19、拉佛曲线:说明的是税率和税收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是美国供应学派代表人物阿瑟·拉弗提出的一种思想。该曲线对说明税率与税收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一般关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说明: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高税收不一定是高效率;取得同样多的税收,可采取两种不同税率;税率与税收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最优组合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它是税制设计的理想目标模式,亦即最正确税率。P480-481 20、税制类型:是指一国征收一种税还是多种税的税制。在一个税收管辖权范围内,只征收一种税的税制称为单一税制,同时征收两种以上税种的税制称为复合税制。P484 (第5章 税收制度)21、税制结构与税制模式:税制结构是指一国各税种的总体安排。只有在复合税制类型条件下才有税制结构问题。在税制结构中,不同税种的相对重要性差异很大,形成了不同的税制模式。税制模式是指在一国的税制结构中以哪类税作为主体税种。税制结构特别是其中的主体税种(税制模式),决定着税制系统的总体功能。 22、分类所得税:是对纳税人的各种应纳税所得,分为假设干类别,不同类别(或来源)的所得适用不同的税率,分别课征所得税。分类所得税一般采用比例税率,并以课源法征收。P488 23、综合所得税:是对纳税人个人的各种应税所得(如工薪收入、利息、股息、财产所得等)综合征收。这种税制多采用累进税率,并以申报法征收。P488 24、税制改革:是指通过税制设计和税制结构的边际改变来增进社会福利的过程。税制改革可能有很多形式,既有税率、纳税档次、起征点或免征额的升降和税基的变化,又有新税种的出台和旧税种的废弃,还有税种搭配组合的变化。P489 25、国债限度:是指国家债务规模的最高额度或国债的适度规模。所谓债务规模包括三层意思:(1)历年累积债务的总规模;(2)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3)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衡量国债限度的指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国债负担率,即国债余额占的比率;二是国债依存度,即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P495 (第6章 国债理论与管理)26、国债发行市场:指国债发行场所,又称国债一级市场或初级市场,是国债交易的初始环节,一般是政府与证券承销机构如银行、金融机构和证券经纪人之间的交易,通常由证券承销机构一次全部买下发行的国债。 27、国债流通市场:又称国债二级市场,是国债交易的第二阶段。一般是国债承销机构与认购者之间的交易,也包括国债持有者与政府或国债认购者之间的交易。它又分证券交易所交易和场外交易两类。证券交易所交易指在指定的交易所营业厅从事的交易。不在交易所营业厅从事的交易即为场外交易。P497 28、国家预算:是政府的根本财政收支方案,它的功能首先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国家预算包括多种预算形式和预算方法;国家预算一般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其原那么有五: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和年度性。P498-499 (第7章 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29、收支两条线管理: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取得的政府非税收入全额缴入国库或者财政专户,支出通过财政部门编制预算进行统筹安排,资金通过国库或财政专户收缴和拨付的管理制度。P500 30、国家预算法:是国家预算管理的法律标准,是组织和管理国家预算的法律依据。它的主要任务是规定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执行机关、中央与地方、总预算和单位预算之间的权责关系和收支分配关系。P50131、预算调整:是预算执行的一项重要程序。预算调整是指经过批准的各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入,使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使原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等局部改变原预算。P501 32、预算外资金:是指按国家财政制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的、允许地方财政部门和由预算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资金。简单地说,预算外资金是属于不纳入国家预算的一种财政性资金。其范围包括地方财政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预算外资金、国有企业及其主管部门集中的各种专项基金、地方和中央主管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P501 33、预算管理体制:指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各种制度的总称。它是国家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以及实施预算监督的制度依据和法律依据,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机工社590页34、财政平衡:是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的比照关系。这种收支比照关系不外是三种结果: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二是支大于收有逆差,即赤字;三是收支相等。P506 (第8章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35、预算赤字:是指在某一财政年度,政府方案安排的总支出超过经常性收入并存在于决算中的差额。P509 36、赤字依存度和赤字比率:是衡量财政赤字规模的两个指标。赤字依存度是指财政赤字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说明一国在当年的总支出中有多大比例是依赖赤字支出实现的;赤字比率是指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说明一国在当年以赤字支出方式发动了多大比例的社会资源。P509 37、赤字财政:是指政府有意识、有方案地利用预算赤字,以熨平经济波动,是一种扩张性财政政策。它是政府根据经济形势的开展变化,有意识扩大预算赤字的政策措施。P509 补充二、简述题:1.【1】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根本特征。P437答: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个别需要而言的,包括政府执行其职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它具有以下特征: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的需要,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可以无差异地由应当享受的每一社会成员共同享用,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这种公共物品,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无需付出任何代价,或只支付与提供这些公共物品的所费不对称的少量费用。在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外部效应产生的利益关系时,需要由政府通过财政渠道来解决,因而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的公共物品一般带有外部效应的特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局部,如果剩余产品表现为价值形态,就只能是对“M局部的抽取。2.【1】简述财政职能的根本内容。P441答: 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可概括为四个方面(l)资源配置职能。是指政府主要通过税收发动社会资源,通过财政支出提供公共物品,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2)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通过收入-支出制度,对不同收入阶层征税或不征税、多征税或少征税,从事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支出工程,实现对市场活动产生的收入分配状况的合理调整。(3)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在失业和经济萧条时期实行赤字财政,在充分就业和通货膨胀压力很大时期实行盈余财政,熨平经济波动。(4)经济开展职能。是指政府主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调整支出结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开展。3.【1】(新)简述政府机构运转无效率的主要原因。P444-445答: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机构运转无效率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主要表现在缺乏竞争、缺乏降低本钱的鼓励两个方面。(1)缺乏竞争导致的无效率。首先是政府工作人员之间缺乏竞争,因为大局部官员和一般工作人员是逐级任命和招聘的,且“防止错误或失误成为政府官员的行为准那么,故他们没有竞争的压力去高效率地工作。其次是在政府部门之间缺乏竞争,因为政府各部门提供的效劳是特定的,无法直接评估政府各部门内部的行为效率,也不能评价各部门间的运行效率,更难以设计出促使各部门展开竞争、提高效率的机制。(2)缺乏降低本钱的鼓励导致的无效率。从客观来看,由于政府部门的活动大多不计本钱,即使计算本钱,也很难做到精确,再加上政府部门具有内在的不断扩张的冲动,往往出现公共物品的过度提供,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从主观来看,政府各部门对其所提供的效劳一般具有绝对的垄断性,正因为有这种垄断地位,也就没有提高效劳质量的鼓励机制。此外,由于政府部门提供的效劳比较复杂,它们可以利用所处的垄断地位隐瞒其活动的真实本钱信息,无法评价其运行效率,难以进行充分的监督和制约。4.【2】简述财政支出按费用类别分类的根本内容。P446答:按费用类别所做的分类,又可称按国家职能所做的分类。我国依据国家职能的划分,将财政支出区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5大类。按国家职能对财政支出分类,能够揭示国家执行了怎样一些职能以及侧重于哪些职能;对一个国家的支出结构作时间序列分析,便能够揭示该国的国家职能发生了怎样的演变;对假设干国家在同一时期的支出结构作横向分析,那么可以揭示各国国家职能的差异。我国不管是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费都是最大的财政支出工程。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而社会文教费、行政管理费所占比重一直在稳定上升。这说明国家的经济建设职能正在向社会管理职能转变,特别是用于“民生方面的开支将越来越大。5.【2】简述政府采购制度如何提高财政支出效益。P456答:政府采购制度从三个层次上有利于财政支出效益的提高。1从财政部门自身的角度来看。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政府部门强化支出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在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下,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2从政府部门的代理人角度来看。通过招标竞价方式,优中优选,具体的采购实体将尽可能地节约资金,提高所购置货物、工程和效劳的质量,提高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效率。3从财政部门代理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角度来看。由于政府采购制度引入了招投标的竞争机制,使得采购实体与供应商之间的“合谋型博奔转化为“囚徒困境型博奔,大大减少他们之间的共谋和腐败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供应商(厂商)和采购实体是最大利益者而国家是最大损失者的问题。6.【3】(新)简述我国现阶段的财政投资决策标准。P457-458答:1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又称稀缺要素标准,是指政府在确定投资工程时,应中选择资本产出比率最低的投资工程,或者说选择单位资本投入产生最大产出的投资工程。2资本劳动力比率最大化标准。是指政府投资支出应中选择使边际人均投资额最大化的投资工程。3就业创造标准:是指政府应中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发动最大数量劳动力的工程。这种标准要求政府不仅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财政投资规模(外延增加就业时机),而且还要优先选择劳动力密集型技术的工程(内涵增加就业时机)。7.【3】简述政府对农村和农业投资的重点。P461答:在国家投资有限的情况下,要提高国家投资的效率,最关键的问题是正确选择财政投资的重点。(1)农村和农业根底设施的投资。农村根底设施投资主要有农村根底教育、卫生设施的投资以及交通道路、电网建设的投资。农业根底设施主要是进一步加强大江、大河、大湖的综合治理,集中资金兴建一批具有综合效益的大中型水利工程,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的投资。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农业可持续开展,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非常重要。政府应增加绿化、水土保持和防护林建设的投入,加大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投资力度。(3)农业研发和科技推广领域的投资。农业开展的根本途径在于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这就需要政府增加农业研发和科技推广领域的投资。比方:扶持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农业科学研究,推动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开发;增加农业技术推广投入,特别要注重对粮棉油等农作物有明显的节工、增产、增效作用的良种应用、科学用肥、模式化栽培、病虫害防治、节水灌溉等技术的推广;增加农业部门的教育和培训的经费投入,使大多数从事生产的劳动力成为“熟练工人。8.【3】简述养老保险制度的三种筹资模式。P464答:(1)完全基金制。是用过去积累的缴款所挣取的利息收入提供保险金的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工人在就业期限内或寿命内向社会保险方案缴款,这些缴款存入政府管理的基金中,该项基金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积累并生息;当一个工人退休后,每年领取的保险金主要来自其中的利息收入。(2)现收现付制。是用当期的缴款提供保险金的制度。换句话说,支付给当期接受者的保险金来自于现在工作的人缴纳的税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保障税,有的国家也称为社会保险税或工薪税。(3)局部基金制。局部基金制是既具有完全基金制的局部特征又具有现收现付制局部性质的混合制度。社会保障税的一局部用来支付当期接受者的保险金,另一局部(剩余局部)投资于政府管理的基金(或称为社会保障信托基金),该基金用来支付将来的保险金。9.【3】(新)简述“十五时期以来我国财政加大“三农投入的主要措施。P462答:“十五时期以来,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三农投入的政策精神,连续采取多项措施,不断加大三农投入,主要措施有以下:1) 深化以税费改革为中心的农村综合改革。2) 实行三补贴证词。即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局部地区农民实行良种推广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3) 大力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4) 着力建设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学杂费。5) 加大农村根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投入,促进城乡根本公共效劳均等化。6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综合开发。10.【4】简述税收的根本特征。P466-467答:税收的根本特征包括三个方面,即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这“三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根本特征,不同时具备“三性的财政收入就不成其为税收。1税收的强制性。指的是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常公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2税收的无偿性。指的是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归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3税收的固定性。指的是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税率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11.【4】(新)借助图形解释税收的超额负担。P472-47312.【4】简述税负转嫁的条件。P479答: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置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在价格可以自由浮动的前提下,税负转嫁的程度,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主要的有供求弹性的大小、税种性质的不同、课税范围的宽窄以及税负转嫁与经营者利润增减的关系等。1供求弹性的大小。供应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应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2)税种的性质不同。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能转嫁。税负转嫁的最主要方式是变动商品的价格,因而,以商品为课税对象,与商品价格关系密切的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比较容易转嫁,而与商品及商品价格关系不密切或距离较远的所得课税往往难以转嫁。(3)课税范围的宽窄。课税范围宽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窄的难以转嫁。因为课税范围宽,消费者难以找到应税商品的替代品,只能购置因征税而加了价的商品。(4)经营者的目标。经营者的利润或市场份额目标与税负转嫁也有一定关系。经营者为了全部转嫁税负必须把商品售价提高到一定水平,而售价提高就会影响销量,进而影响经营总利润或市场份额。此时,经营者必须比较税负转嫁所得与商品售量减少的损失,假设后者大于前者,那么经营者宁愿负担一局部税款以保证商品售量。13.【4】用拉弗曲线简要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P480-481答:拉弗曲线说明的是税率和税收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是美国供应学派代表人物阿瑟·拉弗提出的一种思想。该曲线对说明税率与税收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一般关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该曲线说明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高税收不一定是高效率。因为高税率会挫伤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削弱经济主体的活力,导致生产的停滞或下降;高税率还往往存在过多的减免或扣除优惠,造成税制不公平。(2)该曲线还说明,基于上面同样的理由,取得同样多的税收,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税率。适度的低税率,从当前看可能减少收入,但从长远看却可以促进生产,扩大税基,反而有利于收入增长。(3)曲线从理论上证明了税收与税率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最优组合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它是税制设计的理想目标模式,即最正确税率。如图:(见大纲P481)14.【5】简述税制结构的决定因素。P485答:综观世界各国税制结构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决定税制结构的主要因素可以概括为: 1)经济开展水平。经济开展水平越高(低),人均收入越高(低),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的收入占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越高(低)。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工业化国家以所得税为主,而大多数开展中国家以商品税为主的原因。2)征收管理能力。会计制度越完善,征收管理手段越先进,诚信纳税程度越高,所得税的收入比重越高;相比之下,商品税的收入比重在开展中国家比较高,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商品课税在管理上要比所得课税更容易些。3)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结构对税制结构的影响,主要表达在专税专用的情况下,如果某项财政支出的需求较大且所占份额较高,那么,为此融资的相应税种的收入比重也会随之较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社会保障税。4)税收政策目标。理论上一般认为,间接税比所得税更有利于经济增长,而所得税比间接税更有利于公平收入分配。所以,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开展中国家,一般是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旨在公平收入分配的兴旺国家,一般是以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为主的税制结构。5)相邻国家的示范效应。一国的税制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周边国家税制结构的影响,这种示范效应涉及资本、劳动力、商品在相邻国家间的流动。15.【5】简述所得税的类型。P488答:所得税可分为:1)分类所得税。它是对纳税人的各种应纳税所得,分为假设干类别,不同类别(或来源)的所得适用不同的税率,分别课征所得税。分类所得税一般采用比例税率,并以课源法征收。优点是征收简便、税源易控,可有效地防止逃税行为,缺点是不能按纳税能力原那么课征。2)综合所得税。它是对纳税人个人的各种应税所得(如工薪收入、利息、股息、财产所得等)综合征收。这种税制多采用累进税率,并以申报法征收。其优点是能够量能课税、公平税负。但这种税制需要纳税人纳税意识强、服从程度高,征收机关征管手段先进、工作效率高。综合所得税最先出现于德国,现为世界各国普遍使用。3)分类综合所得税。它是把分类所得税与综合所得税综合起来,采用并行征收制。先按分类所得税课征,然后再对个人全年总所得超过规定数额以上的局部进行综合加总,另按累进税率计税。这种税制既能量能课税,又使征收简便,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16.【5】简述增值税的优点。P486答:增值税是就商品价值中增值额课征的一个税种,是我国现行税制中重要的一个税种。它的优点表现在:1)在就一种商品屡次课征中防止重复征税。2)增值税采取道道课税的课征方式,并以各企业新创造的价值为计税依据,可以使各关联企业在纳税上互相监督,减少乃至杜绝偷漏税。3)增值税的课征与商品流转环节相适应,但税收额的大小又不受流转环节多少的影响;4)企业的兼并和分立都不影响增值税额,可以保证收入的稳定;5)对于出口需要退税的商品可以实行零税率,将商品在国内已缴纳的税收一次全部退还给企业,比退税不彻底的一般流转税更能鼓励外向型经济的开展。17.【6】简述国债的功能。P494答:1)弥补财政赤字。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动因,也是现代国家的普遍做法。以发行国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一般不会影响经济开展,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也较小。因为发行国债只是局部社会资金的使用权的暂时转移,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国债的认购通常遵循自愿的原那么,根本上是从社会资金运动中游离出来的资金,一般不会对经济开展产生不利的影响。2)筹集建设资金。首先,政府发行公债有明确的目的和用途,公债资金用于经济建设。其次,即使政府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的公债没有具体规定用于经济建设上,但财政赤字本身可能就具有生产性。因为财政赤字通常是由资本预算不平衡造成的,也就是说由资本性支出超支造成的。3)调节经济。国债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对的再分配,反映了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国债资金用于投资或消费,就会改变社会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国债发行规模也具有宏观经济稳定作用。18.【6】如何理解国债负担。P495答:国债负担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债权人负担。国债作为认购者收入使用权的让渡,这种让渡虽是暂时的,但对他的经济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国债发行必须考虑认购人的实际负担能力;2)债务人负担。政府借债是有偿的,到期要还本付息,尽管政府借债时获得了经济收益,但偿债却表达为一种支出,借债的过程也就是国债负担的形成过程,所以,政府借债要考虑归还能力,只能量力而行;3)纳税人负担。不管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如何,效益上下,还债的收入来源最终还是税收,也就是当政府以新债换旧债的方式难以继续时,最终是以税收来还本付息。马克思所说的国债是一种延期的税收,就是指国债与税收的这种关系。4)代际负担。由于有些国债的归还期较长,连年以新债还旧债并不断扩大债务规模,就会形成这一代人借的债转化为下一代甚至几代人负担的问题。如果转移债务的同时为后代人创造了更多的财富或奠定了创造财富的根底,这种债务负担的转移在某种意义上被认为是正常的;如果国债收入被用于当前的消费,或者使用效率低下,留给后代人的只有净债务,那么,债务转移必将极大的影响后代人的生产和生活。19.【6】简述国债市场的作用。P497498答: 1)实现国债的发行和归还。国家可以采取固定收益出售方式和公募拍卖方式在国债市场的交易中完成发行和归还国债的任务;2)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在国债市场中,国债承销机构和国债认购者以及国债持有者与证券经纪人从事的直接交易,国债持有者和国债认购者从事的间接交易,都是社会资金的再分配过程,最终使资金需要者和国债需要者得到满足,使社会资金的配置趋向合理。假设政府直接参与国债交易活动,以一定的价格售出或收回国债,就可以发挥诱导资金流向和活泼证券交易市场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主要兴旺国家的国债大都是通过国债市场发行的,并有相当局部是通过国债市场归还的。近年来,随着国债规模扩大和对社会资金运行调节的必要性增强,开展中国家也开始重视国债市场的作用,并逐步建立适应本国国情的证券市场和国债市场。20.【7】简述国家预算的根本原那么。P499答:国家预算的原那么是指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方案的方针。国家预算原那么主要有五条:(1)公开性。国家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公之于众,让民众了解财政收支情况,并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2)可靠性。每一收支工程的数字指标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依据充分,资料确实,不得假定、估算,更不能任意编造。(3)完整性。该列入国家预算的一切财政收支都要反映在预算中,不得造假帐、在预算外另列预算。国家允许的预算外收支,也应在预算中有所反映。(4)统一性。尽管各级政府都设有各该级财政部门,也有相应的预算,但这些预算都是国家预算的组成局部,所有地方政府预算连同中央预算一起共同组成统一的国家预算。这就要求设立统一的预算科目,每个科目都要严格按统一的口径、程序计算和填列。(5)年度性。任何一个国家预算的编制和实现,都要有时间上的界定,即所谓预算年度。它是指预算收支起讫的有效期限,通常为一年。21.【7】简述我国预算法的指导思想。P501答:我国国家预算法主要表达以下指导思想:1强化预算的法律约束力,使预算收支真正成为法令性的刚性指标。2标准预算管理程序,明确预算管理职权。3把加强预算管理与促进改革和开展经济紧密结合起来。4把法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结合起来。22.【7】简述划分收支的根本依据。P503-504答:(1)社会公共需要的层次性。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从支出角度分析,按受益范围为标准区分的层次性,另一方面那么是为满足公共需要提供收入来源的层次性。从中央和地方收支运行的结果看总是要对称的,只有收支对称才能维持财政收支的平衡。从这个意义说,收入划分受支出划分的制约,也就是受公共需要受益范围的制约。但是,由于各地方支出需要和收入能力是不对称的,需要靠中央转移支付来调节这种不对称,所以划分收入需要遵循另外的标准。(2)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公共需要的层次性作为划分收支的标准,是市场经济国家分级预算体制的一般标准,通用于所有市场经济国家。但各国的收支划分是不同的,有的差异很大,主要取决于由各国的政治体制和本国国情决定的集权与分权关系。所以,集权与分权关系也是划分收支的根本标准之一。23.【7】简述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根本内容。P503答:根本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要点: 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 在明确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即事权范围,在此根底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职责即财权范围。 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即在收入划分比例上,中央预算居主导地位,保证中央调控权和调控力度。在税收划分方法上,有的按税种划分,有的对同一税种按不同税率分配,有的实行分成或共享制。 预算调节(转移支付)制度。有纵向调节或纵向转移和横向调节或横向转移两种形式;纵向调节的典型做法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补助金制度。各国的分级预算体制是适应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传统长期形成的,就体制整体而言是相对稳定的,只是集权与分权关系及其相应的调节方法可以有经常的调整。24.【8】如何理解财政平衡。P506-507答:财政平衡是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的比照关系。这种收支比照关系不外是三种结果: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二是支大于收有逆差,即赤字;三是收支相等。对财政平衡不能作绝对的理解。(1)在实际生活中,略有结余应属根本平衡,略有赤字也应视为根本平衡,二者都是财政平衡的表现形式,因而财政平衡追求的目标是根本平衡或大体平衡。(2)研究财政平衡要有动态平衡的观点,不能局限于静态平衡。(3)研究财政平衡还要有全局观点,不能就财政平衡论财政平衡。(4)财政收支平衡可以从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分别考察。25.【8】简述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的关系。P507答:(1)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中的一个组成局部。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中的一个组成局部,必须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平衡研究财政平衡,就财政本身研究财政平衡难以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2)财政平衡是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一种手段。国民经济整体平衡的目标是社会总供求的大体平衡,财政平衡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局部平衡,因而对社会总供求平衡而言,财政平衡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3)财政平衡可以直接调节社会总需求。国民收入决定因素中的消费、储蓄、投资以及进出口属于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是通过市场实现的,而财政收支属于政府行为,因而财政收支平衡是掌握在政府手中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财政平衡可以直接调节社会总需求,间接调节社会总供应。26.【8】简述造成财政不平衡的主要原因。P507-508答:1)财政不平衡具有必然性。财政收支正好相等是偶然的,财政不平衡具有必然性。造成财政不平衡的原因有很多,既有经济原因,也有制度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人为因素。2)外部冲击。外部冲击指对一国国民收入有很大影响,但本国不能左右的外部事件。它是来自国际的影响因素,是不可控变量。3)无弹性税制。税收的收入弹性小于1的税制称为无弹性税制。在无弹性税制情况下,随着生产开展,国民收入增加,税收收入占的比率无疑会下降,而财政支出一般不但不会减少反而还要增加。所以,相对减少的税收收入与绝对增加的财政支出不相匹配,最终导致财政不平衡,或继续增加财政赤字规模。(4)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影响财政平衡与否的重要因素。这不仅是因为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甚至是主导地位,而且来自国有企业的财政收入在财政收入总额中占很高的比重。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的平衡状况。(5)意外事件。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比方某地发生强烈地震或闹水荒旱灾),增支减收之事是合情合理的,当年财政甚至以后年度的财政平衡与否都要受到影响。三、论述题:1.【1】请利用无差异分析方法,分析政府部门和市场部门间的最优资源配置。P437-440答:整个社会可分为两大部门,即政府部门公共部门和市场部门私人部门。在社会的经济资源既定且稀缺的情况下,两大部门各自配置多少资源,不仅关系到政府经济活动的界限问题,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1)政府部门与市场部门间的资源配置可能存在着某种最优组合。在社会成员的偏好格局和有效需求既定的情况下,两大部门间的资源配置可能存在着某种最优组合,如图1所示。图中的横轴衡量的是市场部门产出占国民产出的比例,纵轴衡量的是政府部门产出占国民产出的比例。如果图中的点代表的是国民产出在两大部门间的最优配置,其中,市场部门控制75%的资源配置,政府部门控制25的资源配置,那么点就说明市场部门的资源配置缺乏,点说明政府部门的资源配置缺乏。 (2)利用无差异分析方法寻找部门间的最优资源配置点。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在图2中,代表整个社会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它把私人物品的生产和公共物品的生产之间的边际转换率与该社会可利用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它说明的是在某一既定时点上,该社会可利用的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限的土地、劳动和资本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出来的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各种组合。图中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高,该社会的生产潜能越大,因为该社会的生产性资源的质量越高,数量越大。社会无差异曲线。在图3中,每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S都代表一定的满足水平,说明社会对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消费的边际替代率。也就是说,每条曲线说明的是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各种组合,每种组合向社会提供的福利水平是不变的。但是,位置越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代表的社会福利水平越高,因为被消费的总产出越大。部门间的最优资源配置点。根据无差异分析,我们把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放在同一图形中,如图4所示。在图中,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S3相切于点,决定了部门间最优资源配置,即市场部门的产出为7 500亿元,政府部门的产出为2 500亿元。在点,私人物品生产和公共物品生产的边际转换率等于社会对这些物品消费的边际替代率,社会消费这些物品获得了最大福利。部门间的现实资源配置可能没有位于最优配置点上。比方图4中,在点,资源过度配置到公共部门;在点,资源过度配置到私人部门。不过,这两点都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上,都代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点处于生产可能性曲线R之内,说明社会对生产性资源利用缺乏。随着时间

    注意事项

    本文(同等学力经济学考试——财政学复习参考.doc)为本站会员(z****)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