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精细复习 3-2-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定时演练(含解析).doc
-
资源ID:48834807
资源大小:367.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精细复习 3-2-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定时演练(含解析).doc
1第第 2 2 讲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时间:30 分钟)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考点一种间关系及种群、群落内涵外延的界定1(2013合肥一检)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描述正确的是()。A种群都具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B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C群落中不同种群间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D群落演替总是从地衣阶段走向森林阶段解析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并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数量特征,A 项错误;种群密度受到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因素的影响,出生率增加不一定会引起种群密度增加,B 项错误;种群之间会争夺食物、资源等,种群之间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C 项正确;群落演替中的次生演替并不是从地衣阶段走向森林阶段,D 项错误。答案C2(原创)下列能量流动模型关系图可依次表示的种间关系是()。A捕食、竞争、寄生、共生B竞争、捕食、寄生、共生C共生、寄生、捕食、竞争D共生、寄生、竞争、捕食解析图表示互利共生关系;图表示的是寄生关系,分别为寄生在体内和寄生在体表;图表示的是竞争关系;图表示的是捕食关系。答案D3(2013安徽安庆二模)下图所示的是某地三种食虫蝙蝠觅食活动的时间分布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2A银毛蝙蝠、蓬毛蝙蝠比棕蝙蝠更适于夜间捕食,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三者的活动高峰时间相互错开,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利共生关系C竞争和捕食的存在会限制种群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D蝙蝠的夜间觅食能有效降低被许多天敌捕食的风险解析三者之间具有竞争关系答案B考点二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4(原创与改编)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有分层现象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森林群落有垂直分层现象,草原群落中植被类型主要为草本,不存在垂直分层现象ABCD解析竹林中的所有竹子为同一物种,高低不同,所属范围为种群而非群落;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主要与食性有关,如森林中的鸟类:林冠层栖息着鹰、杜鹃;中层栖息着山雀、啄木鸟等;草原群落也存在垂直分层现象;不同地段的土壤性质、水分、温度、光照不同从而导致生物种类有差异,在水平方向有水平结构。答案B5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物层B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C豌豆地里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混合种植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解析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这不能说明分层现象,因为森林中树木的间隙没有明显的层次;豌豆中的高、矮茎及鹿群中鹿的高、矮是指一个种群中个体的性状不同而已,不能说明群落中不同种群的分层现象。答案A36在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B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C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D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溶液解析采集小动物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避光性;灯罩的功能是聚光;金属筛网可阻止泥土滑落,但小动物可向下移动,便于收集;广口瓶中加入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溶液,便于保存小动物。答案D考点三群落的演替()7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B火山岩、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D在演替早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解析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群落结构也愈加稳定;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在演替早期,群落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显著变化。答案C8美国的一个淡水池塘的群落演替过程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4A该池塘经过一系列演替,最终演变为一个森林B最终该地分布较广的是落叶树C演变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程度逐渐减弱D在竞争中,植株的高度是战胜其他物种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解析随着演替的进行,物种多样性的程度逐渐加强,群落的结构趋于复杂。答案C提能强化练考点强化重能力9(2012福建卷,3)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纯茶园物种数变化幅度最小,不易产生暴发性虫害B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 10 月份时最大C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 6 月份时最为复杂D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解析纯茶园内的物种丰富度较小,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在三种茶园中最低,容易产生暴发性虫害,A 项错误。据图可知,10 月份的杉茶间作园的物种数量多,但并不能说明各物种在此时的种群密度最大,B 项错误。据图可知,6 月份时梨茶间作园的物种数最多,此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较其他生态系统的复杂,其营养结构也最为复杂,C 项正确。人类对茶园除草和喷施农药等活动能减少茶园中的物种数,所以人类的活动可以对茶园的群落结构造成影响。答案C10(2013全国重点中学冲刺卷)下图表示两种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曲线,结5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 C、D 点可代表顶极群落的是 CB.图中 C 点是个拐点,它代表环境条件发生了剧烈改变CDE 段曲线形成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D图中表示初生演替的曲线是曲线乙解析图中显示甲曲线群落演替起点的物种多样性为 0,应属初生演替,乙曲线存在起始物种故应属次生演替。答案D11 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垂直带海拔/m3 500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寒灌丛草甸蝶类种数349452201136125100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解析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的是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蝶类依赖于绿色植物而生存,故蝶类的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有关。不同植被类型区域的气候特征不同,蝶类的生存离不开气候等环境条件,故蝶类的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的气候特征有关。答案D12(2013吉林一模,35)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会杂草丛生,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6各种灌木繁茂起来,最后演变成一片森林,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B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次生演替实例。由农田生态系统演变为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中,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经过长时间的演替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在达到稳态后,物种丰富度、净光合作用产量、固定太阳能总量基本保持不变,而、中的曲线都有下降趋势,因此是错误的。答案B 大题冲关练综合创新求突破13(2013河南六市联考)有人在 1980 年对栖息于岩石地带原来生活在一起的大、小两个种的鬛蜥做了相互移走的实验。四年实验中,其中两年气候干旱,鬛蜥的食物短缺;另两年气候湿润,食物极为丰富。实验者将实验分成六组,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大、小鬛蜥。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实验设置结果干旱A 组:将大鬛蜥移走A 组小鬛蜥的体重、种群密度比 B 组明显增加B 组:不作处理C 组:将小鬛蜥移走C 组大鬛蜥的存活率比B 组略有增加湿润D 组:将大鬛蜥移走D 组小鬛蜥的体重、种群密度与 E 组差别不大E 组:不作处理F 组:将小鬛蜥移走F组大鬛蜥存活率与E组差别不大(1)如果只在 A 组与 B 组间比较,在干旱年份,将大鬛蜥移走后,小鬛蜥的体重、种群密度比 B 组明显增加。据此分析,大、小两种鬛蜥的种间关系可能是_,再将干旱组与湿润组比较后,可以确定两种鬛蜥间是_关系。(2)从实验来看,大鬛蜥的竞争能力强于小鬛蜥,判断理由是_。(3)在湿润年份,将大鬛蜥移走后,小鬛蜥的体重、种群密度与 E 组差别不大,出现这种7情况的原因是_。(4)B、E 两组在实验中都起对照作用。根据实验过程的气候条件分析,两组中小鬛蜥种群密度较小的是_组。解析(1)将大鬛蜥移走后,小鬛蜥的体重、种群密度比 B 组明显增加,说明移去大鬛蜥对小鬛蜥是有利的,推测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竞争或捕食或竞争和捕食关系。如果大鬛蜥和小鬛蜥之间只有捕食关系,则撤去小鬛蜥,对大鬛蜥来说是不利的,然而大鬛蜥的存活率比 B 组(对照组)略有增加,故可以排除两种鬛蜥间只有捕食关系;如果二者之间既有捕食又有竞争关系,则撤去小鬛蜥,在干旱组和湿润组大鬛蜥的存活率都会增加,与题干不符,故二者之间只存在竞争关系。(2)从 A 组和 C 组的结果可以看出,移走大鬛蜥对小鬛蜥的影响较大,而移走小鬛蜥对大鬛蜥的影响较小,故大鬛蜥的竞争能力要强于小鬛蜥。(3)从题干信息可知,气候湿润时,两种鬛蜥的食物极为丰富,那么大鬛蜥与小鬛蜥之间的竞争较弱,进而移走竞争能力较强的大鬛蜥,对于小鬛蜥来说影响不大。(4)B 组对应的环境干旱,食物短缺,而 E 组对应的环境湿润,食物充足,可见 B 组与 E组比较,E 组的小鬛蜥生存的环境优越,利于种群的繁殖,即 B 组种群密度较小。答案(1)竞争或捕食或竞争和捕食(缺一不可)竞争(2)移走大鬛蜥对小鬛蜥的影响较大,移走小鬛蜥对大鬛蜥的影响较小(3)食物充分,竞争较弱(4)B14(2013长沙模拟)生态学家常常用面包虫进行各种种群生态学实验,它们的卵、幼虫、蛹和成虫都生活在面粉里。如图是两种具有捕食习性的面包虫(甲面包虫:实心点曲线;乙面包虫:空心点曲线)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图 1 表示甲、乙面包虫生活在装有面粉的容器内;图 2 表示甲、乙面包虫生活在面粉中放入细玻璃管的容器内。(1)由图 1 可知两种面包虫之间的关系是_,在不改变外界环境的情况下_面包虫占优势。在加入细玻璃管的情况下,两种面包虫可以共存。已知乙面包虫比甲面包虫小,请猜测两种面包虫可以共存的原因_。(2)甲面包虫()和乙面包虫()放在一起的时候,不论异种还是同种产下的卵,都会遭到捕食。斜吻棘头虫是一种寄生在这两种面包虫上的原生生物。图 3 是在没有寄生虫与8有寄生虫的状况下,两种面包虫在实验中的表现。图 3(3)在有寄生生物的状况下,处于优势地位的是_(填“甲”或“乙”)面包虫。斜吻棘头虫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4)面粉中小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法可采用_及_。(5)综合图 1、2、3 可知,_对生物间作用结果有很大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及解读图表数据的能力,难度中等。(1)两种面包虫都以面粉为食,结合图 1 可知两种面包虫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关系,在不改变外界环境的情况下,甲面包虫占优势;加入细玻璃管的情况下,两种面包虫可以共存,由于乙面包虫比甲面包虫小,玻璃管能为乙面包虫提供隐蔽场所,使两种面包虫可以共存。(3)根据图 3 可以看出,在有寄生生物的状况下,处于优势地位的是乙面包虫;斜吻棘头虫是寄生在两种面包虫上的原生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消费者。(4)面粉中小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法可采用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5)综合图 1、2、3 可知,环境条件对生物间的作用有很大的影响。答案(1)竞争甲玻璃管为乙面包虫提供了隐蔽场所(3)乙消费者(4)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5)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