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宋氏形意拳见闻录-异常魔兽见闻录.docx

    • 资源ID:48836885       资源大小:20.3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宋氏形意拳见闻录-异常魔兽见闻录.docx

    宋氏形意拳见闻录|异常魔兽见闻录 我自幼体弱,颇想通过习武健身,二十几年来先后学过太极、八卦等内家拳术,对少林、武当、峨嵋功夫也略有染指,至今虽体质已大有改善,但因底子薄,悟性差,再加勤苦不够,恒心不足,于武学一道,实仍为门外汉。心中特别仰慕三丰祖师,希望自己也走一走以武人道的路子。 三年前,酷嗜武学的车星辰兄向我极力举荐宋氏形意拳,我第一次知道形意门内还有如此独特的一支流派宋氏形意拳,也第一次听说世上还有这么一位令武学大师孙禄堂非常钦佩,将拳术练得出神入化,最终得以以武证道的形意拳大师宋世荣先生。我因生性怯弱,不好打斗,对于如何以力制人并不感爱好,故多年来并不留神武学书籍,是以见闻寡陋。车兄还介绍了宋世荣之侄孙、宋世德之嫡孙、宋铁麟之长子,现今宋氏形意拳之嫡系传人宋光华老师。车兄二十几年来四处参访武学高人,所遇名师不计其数,但无论功夫还是人品,最让他服膺、感动的还是宋光华老师。他的举荐激起我想探望先生的热望。记得此后不久,我便梦见宋光华老师,惊奇的是,他手心有五颗晶莹的舍利,一边说着“给你吃吧”,一边将五颗舍利往我口中送,我连想都来不及想,便一口吞了下去。醒来我有一个直感,我跟宋老师有大缘。因为在我众多的老师中,还有一位书法老师中国画探讨院的邬鸿恩先生,也是先在梦中相见的,至今我跟先生学书已十七载了,每次见他都会深受教益。 这几年因创办广慧书院,业余时间在社会上义务讲四书,所以探望宋老师的事就始终耽搁了下来,一晃三年过去了。前不久,车兄给我寄来他的近作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宋氏形意拳第一代开派宗师宋世荣、宋世德传略,重燃起我访习宋氏形意拳的愿望。 2009年7月6日早晨,我踏进了宋氏家院。宋光华老师热忱地接待了我,并让我住在他家,初次见面便如亲友般相待,让我特别感动。年近八旬的宋老师红光满面,腰直腿健,耳聪目明,思维清楚,反应灵敏,言语温柔,既无老态龙钟之相,又无好勇斗狠之气,却有恂恂老者之风,谦谦君子之态,一望即觉可敬可亲。习武犹如习文,习之得法,则能改变气质,于宋老师身上可得验证矣。 整整一天,先生既陪我闲聊,又指引我练拳,不知疲乏。院子里还有一位外地前来求学的小伙子,先生还要时时常地给他指引。先生还让我在他家用餐,年过古稀却同样健康硬朗的宋师母为大家打算饭菜。人多忙不过来,住在旁边的女儿、女婿也常过来帮忙。先生说,他家院子一年到头人来人往,还有国内外慕名而来的求学者,有家住旁边前来习练的弟子、再传弟子,有前来采访探讨的记者、学者,因此,小小的四合院同时兼具了武馆、旅馆与餐馆的职能,这种善待四方来客的生活,不是一天两天,而是长年累月,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年年如此,不是先生这一代如此,而是祖上代代皆如此。这种看似平常的生活,事实上是最难做到的,也是最感人、最震撼人心的。它也道出了这一武术世家为何能家传不衰,有口皆碑,长享康宁的最大隐私:宋氏形意拳练的不止是武艺,更是道艺! 将武术划分为武艺与道艺始见于孙禄堂拳意述真中宋世荣论形意拳:“形意拳术有道艺、武艺之分。”所谓武艺,练的是后天的精气神。所谓道艺,练的是先天的精气神。宋世荣先生说:“练武艺者,是双重之姿态,重心在于两腿之间,全身用力,清浊不分,先后天不辨,用后天之意,引呼吸之气,积蓄于丹田之内,其坚如铁石,周身沉重,站立犹如泰山一般,若与他人相较,不怕足踢手击。拳经云:“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气连心愿随时用,硬打硬进无遮拦。此谓之浊源,所以为敌将之武艺也。若练到至善处,亦可以无敌于天下也。”以这个标准去衡量,当今武术界习练的基本不出武艺范围。 宋先生接着说:“练道艺者,是三体式单重之姿态,前虚后实,重心在于后足,前足亦可虚,亦可实,心中不用力,先要虚其心,意思与丹道相合。丹书云:静坐要最初还虚。不还虚,不能见本性;不见本性,用功皆是浊源,并非先天之真性也。拳术之理亦然,所以亦要最初还虚,不用后天之心愿,亦并非全然不用,要全不用,成为顽空矣。所以用劲者,非用后天之拙力,毕是规则中之用力耳。还虚者,丹书云:中者,虚空之性体也。执中者,还虚之功用也。是故形意拳术起点有无极、太极、三体之式,其理是最初还虚之功用也。丹书云: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张。是此意也。三体者,在身体外为头、手、足也,内为上、中、下三田也,在拳中,形意、八卦、太极三派之一体也。虽分三体之名,统体一阴阳也,阴阳归总一太极也,即一气也,亦即形意拳中起点无形之横拳也。此横拳者,是人原来之真心,空空洞洞,不挂着一毫之拙力,至虚至无,即太极也,所谓无名天地之始。但此虚无太极,不是死的,乃是活的,其中有一点朝气藏焉。此机名日先天真一之气,为人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也。此虚无中含此一气,不有不无,非有非无,非色非空,活活泼泼地,又日真空。真空者,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所谓出名万物之母。虚无中,既有一点朝气在内,是太极含一气,一自虚无兆质矣。此太极含一气,是丹书所说的静极而动,是虚极静笃时,海底中有一点朝气发动也。邵子云:一阳初发动,万物未生时也。在拳术中,虚极时,横拳圆满无亏,内中有一点灵机生焉。丹书云:一气既兆质,不能无动静。动为阳,静为阴,是动静生于一气,两仪因此一气开根也。动极而静,静极而动,劈崩钻炮,起钻落翻,精气神即于此而寓之矣。故此三体式内之一点朝气发动,而能至于无穷,所以谓之道艺也。”此段记述极其精妙,将形意拳实为道艺阐述得淋漓尽致。 在我看来,练道艺之武需留意三个方面:动作要合乎生理,交往要合乎情理,用意要合乎心理。 先讲“动作要合乎生理”。人在先天生理、情理、心理浑然一体,合乎自然,及诞生后渐长,情欲诱之,物欲蔽之,恶习熏之,劣境染之,人的动作行为慢慢背离自然,违乎生理,致使气血阻滞,疾病丛生。练拳即通过合理之规则,将已不自然之动作形态导归自然。内功四经中讲的“既明脉络,次观格式。头正而起,肩平而顺,胸出而闭,足坚而稳,膝曲而伸,裆深而藏,肋开而张,气调而匀,劲松而紧。先吸后呼,一出一入,先提后下,一升一伏,内有丹田,气之归缩。下收谷道,上提玉楼,或立或坐,吸气于喉,以意送下,渐至底收。升有升路,肋骨齐举,降有降所,俞口气路”,即是动作与呼吸如何合乎生理的规则。俗话说:“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大匠授人以规则,而不示人以技巧。所谓规则,即理外现之法度。“诚于中,必形于外”,内外相互关联,故形不正则气不顺,外不顺则内不和,在佛有戒,在 儒有礼,皆治外以安内之举也,岂可等闲视之。故形意拳下手即规格式。宋光华老师说:“学拳先学礼,练功先修德。”学礼即是规交往之格式,这是为了达到“交往要合情理”。在动作上是为了达到肢体舒适,气血通畅,神情安和。郭云深先生说:“练之形式顺者,自有力;内里中和者,自生气;神意归于丹田者,身自然重如泰山;将神气合一化成虚空者,自然身轻如羽。”可见,形式顺得力是内里和得气、神意聚化神、神气合还虚的基础。形意形意,形是外,意是内,形是末,意是本,形是用,意是体,形是现象,意是实质,两者非一不二,既不能截然分开,又不行混二为一。练形不练意,形无归宿;练意不练形,意无着落。只有以形练意,以意导形,内外相合,才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直至化二为一,同归道原,达到尽性了命的目的。 学艺入门难,难在非明师不能授规则,非真学不愿守规则,悟性差不能明规则,德性差不能受规则。回想自身学艺数十载,迄今一无所成,皆是未立规则之过。为所欲为,学无归宿,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散漫放逸,不能长久,皆是未立规则之表现。 宋老师真是善教者,一起先先教三体式,严格根据内功经的格式传授。动作虽然简洁,但要肢体各个部位完全合乎格式却很不简单,往往顾此失彼,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但一旦找到合度的格式,便有身心安逸,内力自生的感觉。练五行拳也是如此,用劲合理合法,久练不但不觉疲惫,反而有气足神爽的感觉。由此也明白了前辈拳家为何一得传授便能做到昼夜勤练不辍。如越练越累,怎能做到持之以恒?由此也可见得明师真传之重要。 在先生家三天,只学了一个三体式,一个崩拳,还有盘根功的走转。虽然所学甚少,但先生已将拳的法度格式印到我的脑子中,并刻在我的肢体上,我想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了。 作为道艺,形意拳的格式还不止体现在拳术上,更体现在生活中。先生要求平常坐住卧行都不离规则。先生见我由于几十年不良的看书写字习惯而造成的低头猫腰,时时提示我要“竖项”。虽然在理论上我早有相识,但要变更习惯达到正确的姿态却并不简洁。先生一见我回到老习惯,无论在平常还是在练拳时,总会提示我:“竖项!”第一天就不下于十数次。它简直已成为我的咒语。先生这种时时指引而不指责的教法给我带来的助益与感动真是刻骨铭心。 下面谈谈“交往要合乎情理”。交往要合乎情理,事实上就是宋老师强调的“学拳先学礼,练功先修德”。先辈拳家在论述武艺或道艺时,往往将此点略去不谈,这不是因为他们看不到此条与练好武艺的关系,也不是因为他们认为此条不重要,而是因为他们认为此条是学武的前提,是不言而喻的基础。过去因为传统文化的土壤比较肥沃,一些真正的武学大师像宋世荣、宋世德、孙禄堂等人都是精通三教经典的,缘由是因为文武一理。在春秋以前的古代三教未立,儒道不分,流传的是自然大道与伦常大道合一的道德文化。后大道衰落,形成以道为核心,偏于讲物理以达物我和谐的道家文化与以德为核心,偏于讲伦理以达人我和谐的儒家文化,后又从印度文化引进以心为核心,偏于讲心理以达自我和谐的佛家文化,于是形成儒道释三教鼎足而立的局面。既然三教鼎立,从整体上看,大道文化仍未断绝,只是作为个人能站在大道的基点上融会贯穿三教的人越来越少了。但就本身而言,儒道释三家本质上都是大道文化,而且在根本上是同源同理的,因此分家分派一是由于境界的局限,一是由于适应的须要。像其它对立的事物一样,三教也是不一非二的。 形意拳作为道艺,实质上是本末兼备的修法。道是本,艺是末,如一味习艺而不求道则是舍本逐末。一旦艺高于道,功大于德,人就会为艺所左右,武艺便会成为害人伤己的工具。习武而不为武功所伤非具高道大德不行。古人云:“伦常之外无大道。”只有悟道尽性,才能彻悟伦常之理,在纷纭困难的人际关系中做到无人而不自得。因此,从某种角度讲,“交往要合乎情理”比练出炉火纯青的某种武功要难得多。我的一位武学老师曾告知我,他的师辈中有一位拳家轻功很好,一纵能跳上四层楼,但因儿子不孝,一生气将自己气死了。还有一位因儿子不听话打了一掌,没想到没限制好力气,过几天儿子便死了。物是死的,人是活的,儒家讲的格物,这个物是广义的,相当于佛家讲的“法”,既指物质层面,也指精神层面。人在世间活着,要想自由,非明物理、懂人情不行。不明物理,便不能与环境和谐相处,不得自由;不懂人情,便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也不得自由。所谓圣人,说究竟不过是一个通达人情物理之人。情理跟心有关,了解心比了解物更不简单。这也是世上多专家巧匠,少圣贤君子的缘由了。因此我说做人是最大的学问,生活是最高的艺术。我之所以极力赞美宋氏历代轻财重义的家风,缘由就在于此。 由于教化的失落,尤其是百年来传统文化的严峻衰败,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号称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已到了古风荡然无存的地步,我们这代人,大多成了无礼之徒。由于家风的影响,宋老师对门人尤其注意讲礼的培育。我所接触过的几位门人都谦恭有礼,毫无不可一世、高傲自大之态。宋老师也从不自夸自家武功,贬低其他门派。这在武术界是极其难得的。我想过去拳论略而不论的重情理,在现今却需大谈特谈,更重要的是要自始至终体现在武学教化的全过程之中,这或许是解决练武者自身问题,也是解决整个武术界所存在问题的一剂特效药。 最终谈谈“用意要合乎心理”。这一条不必多言,因为宋世荣宗师已经讲得特别透彻。另外,孙禄堂先生记的郭云深先生的这一段话也同样精彩:“其姿态要前虚后实,不俯不仰,不左斜,不右歪,心中要虚空,至静无物,一毫之血气不能加于其内,要纯任自然虚灵之本体,由着本体而再萌动练去,是为拳中纯任自然之真劲,亦谓人之本性,又谓之丹道最初还虚之理,亦谓之明善复初之道。其三体式中之灵妙,非有真传不能知也。内中之意思,犹丹道之点玄关,高校之言明德,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又与河图中五之一点、太极先天之气相合也。其姿态之中,非身体两腿站均当中之中也。其中,是用规则之法则,缩回身中散乱驰外之灵气,返归于内,正气复初,血气自然不加于其内。心中虚空,是之谓中,亦谓之道心,因此再动。丹书云:静则为性,动则为意,妙用则为神。所以拳术再动练去,谓之先天之真意,则身体手足动作,即有形之物,谓之后天,以后天合着规则法则,形容先天之真意。自最初还虚,以至末后还虚,循环无端之理,无声无臭之德,此皆名为形意拳之道也。其拳术最初积蓄之真意与气,以致满意,中立而不倚,和而不流,无形无相,此谓拳中之内劲也(内家拳术之名即此理也)。” 如何正确用意是练好形意拳的灵魂。用意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无为到有为 再到无为的过程,非明师不能授,非过来人不能知,非有大根基、有大因缘者不能证。尤其到功夫最终一步炼虚合道,如何以无为之心与道合真,练成化劲,更是少人知、少人信、少人能了。藏密祖师米勒日巴尊者能藏身牛角,飞行空中,宋世荣宗师盘根冲空,手足平贴于墙能粘一二分钟,或许是证悟了与道合真的一种显现吧? 郭云深先生有一段话谈到形意拳的修炼次第及用意方法,学者可以参考:“形意拳之道,即丹道之学也。丹道有三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拳术亦有三易:易骨、易筋、洗髓。三易即拳中明劲、暗劲、化劲也。练至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亦与丹道炼虚合道相合也。丹道有最初还虚之功,以至虚极静笃之时,下元真阳发动,即速回光返照,凝神入气穴,息息归根。神气未交之时,存神用意,绵绵若存,念兹在兹,此武火之谓也。至神气已交,又当忘息,以致实行归炉、封固、停息、沐浴、起火、进退、升降、归根。俟动而复练,练至不动为限,数足满止火,谓之坎离交媾,此为小周天以至大周天之功夫。无非自无而生有,由微而至著,由小而至大,由虚而积实,皆呼吸火候之改变。文武刚柔,随时消息,此皆是顺中用逆,逆中行顺,用其无过不及,中和之道也。此不过略言丹道之概耳。丹道与拳术并行不悖,故形意拳非粗略之武艺。余恐后来练形意拳术之人,只用其后天血气之力,不知有先天真阳之气,故独创形意拳术之道,只此神、气二者而已。” 7月7日下午我参观了鼓楼,后又去无边寺,内有晋时所建白塔,宋光华老师的祖父宋世德在四十余岁孤身云游十余年后曾回太谷居住此寺大佛殿东侧配殿潜修,直至临终预知时至,圆寂于此寺。从照片看,宋世荣先生目光如电,不怒自威,有儒者顶天立地充塞乾坤之正气。宋世德先生则目光深邃,一脸悲相,有佛家悲天悯人普度众生之慈怀。难怪我梦见宋老师给我吃舍利,原来其祖父由练拳而证悟了佛道。 离开无边寺,又参观了孔祥熙宅园。往回走时,已是薄暮冥冥,行至古铺街,自春以来没有下过雨的太谷上空洒下了蒙蒙细雨。 7月8日下午我要回京。上午我确定去拜谒祖师墓地,宋老师认为这是“懂礼”的表现。天一早就起先下雨。吃过早饭,仍在下着小雨,宋老师的儿子宋珍贵师兄冒雨陪我去墓地,雨中我在宋世荣、宋铁麟祖师墓前行了跪拜礼。 一回到宋家宅院,天就下起了大雨,始终下到午后。宋老师说,这场雨下得好,原来墓地四周的小柏树早得都须要去浇水,现在老天代浇了,干枯的庄稼也有救了。 吃罢午饭,带着宋老师送给我的一大袋太谷饼我就要告辞这块平常而又奇妙的宋氏形意拳圣地。当我背起背包就要出门时,宋老师提示我向堂上的祖师像行个鞠躬礼告辞,一股惭愧与感谢之情涌上心头。我真是个无礼之徒!我放下背包,在祖师像前行了三跪九叩礼,最终一拜伏地不起,祈求祖师赐我平常用功之法,得到的是“恒中”二字! 恒中,不就是孔圣人的“时中”吗?这不是返璞归真,复性成圣的无上心法吗?感谢祖师在天之灵! 天仍在下着大雨,年过古稀的宋老师与师母打着雨伞执意要送我到院子门口。面对雨中充溢古道心肠的老人,我深深地鞠了一躬。 晚上到了家,吃了饭,心里想着应当给宋老师打个电话报个平安,这时电话铃响了,拿起听筒,里面又传来了宋老师那慈爱的声音:“你到家了就好,我就问问,没有别的。”这时一股惭愧与感谢之情又涌上了我的心头

    注意事项

    本文(宋氏形意拳见闻录-异常魔兽见闻录.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