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在胸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 多层螺旋ct优势.docx
-
资源ID:48839797
资源大小:12.8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多层螺旋CT在胸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 多层螺旋ct优势.docx
多层螺旋CT在胸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 多层螺旋ct优势 摘 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胸部闭合性损伤中应用。方法: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和常规X线胸片检查。视察多层螺旋CT检查和常规X线胸片检查符合状况及常规X线胸片检查漏诊率。结果:肺挫伤124例,肺撕裂伤38例,气管支气管断裂6例,纵隔积气12例,胸腔积液79例,气胸52例,胸骨骨折29例,肩胛骨骨折86例,肋骨骨折201例;同时有两种以上损伤164例。结论:胸部闭合性损伤X线平片虽仍是首选的常规检查方法,但其敏感性、精确性较差,易造成漏诊、误诊;多层螺旋CT检查的敏感性、精确性较高,可明确损伤的性质、部位、形态、程度,快速明确诊断,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胸部闭合性损伤应用 胸部闭合性损伤具有肯定的隐藏性,并常伴随有严峻的复合伤,出现低氧血症、低血压,甚至休克,死亡率约占全部创伤的25%1。笔者对268例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在胸部闭合性损伤诊断,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268例,其中男198例,女70例;年龄1073岁,平均32.6岁。车祸伤98例,重物撞击伤70例,挤压伤64例,高处坠落36例。 方法:对268例胸部闭合性损伤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和常规X线胸片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运用siemens Emotion 16 spiral CT机,患者取仰卧,取胸部正位定位片,扫描范围上从锁骨肩峰下缘到12肋下缘。螺旋容积扫描(螺距0.8,床进速8mm/秒),管电压130kV,有效管电流160mA,层距8.0mm,层厚8.0mm,将原始数据以层厚1.5mm,间距0.7mm,重建传至siemens工作站,在三维重组软件支持下对图像进行多平面(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曲面重组(curve,planar reformafion,cPR),容积再现(Vol ume redering,VR),三维表面遮盖重组(sarface shadeddisplay,ssD)。 视察内容:视察多层螺旋CT检查和常规X线胸片检查符合状况及常规X线胸片检查漏诊率。 结 果 268例胸部闭合性损伤经多层螺旋CT检查和常规X线胸片检查,肺挫伤124例,肺撕裂伤38例,气管支气管断裂6例,纵隔积气12例,胸腔积液79例,气胸52例,胸骨骨折29例,肩胛骨骨折86例,肋骨骨折201例,同时有两种以上损伤164例。依据视察内容对两种检查方法进行符合率及漏诊率统计。见表1。 讨 论 胸部平片是胸部损伤影像学诊断的基础,能供应损伤的基本信息,而CT在肺损伤的检测方面优点更为突出。CT为横断面图像,可避开影像重叠,能显示X线平片难以发觉的损伤部位及稍微损伤;CT的密度辨别率高于一般X线检查方法,能发觉肺部的稍微损伤;除可应用肺窗、纵隔窗视察图像,发觉肺部、纵隔损伤状况外,还可应用图像重建了解更多的脏器损伤。由于胸部特别的解剖结构,肋骨成半环形,摄片时大部分肋骨不能贴近片盒3,影响骨折的显示;由于肋骨受锁骨、肩胛骨、肌肉等组织影响平片效果;多层螺旋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有效的利用原始数据进行重建,获得立体的骨关节结构影像资料,多平面重建法(MPR)、表面遮盖法(SSD)、容积再现法(VR)、三维重建成像(3D)结合视察,提高对骨折的显示率2,对骨折进行精确的定位,可以将骨折显示更清晰直观,而且扫描不受解剖结构,体位改变等因素条件的改变影响。明显提高了对无错位线性肋骨骨折、不完全肋骨骨折检出率,降低率临床漏诊率、误诊率。 尽管胸部X线片是胸部损伤影像学诊断的基础,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具有多个数据采集通道,扫描覆盖范围大.提高了Z轴的辨别率和纵向覆盖范围,提高了Z轴上的图像辨别力;能够在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上对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可避开重叠现象,有利于显示病变4。对于肺、胸膜和骨性损伤的检出,多层螺旋CT较胸片更为敏感。可以检出微量气胸、纵隔气肿或胸主动脉损伤以及纵隔少量血肿。甚至重组出的仿真血管影像和仿真支气管镜影像在肯定程度上可替代动脉造影或支气管镜诊断大血管和支气管病变5。 参考文献 1 文勇.胸部创伤X线和CT评价J.好用医技杂志,2006,13(11):1826-1827. 2 李松年,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l:1239-1246. 3 高正今.创伤性湿肺早期CT征象的探讨J.好用放射学杂志,2000,16(4):240-242. 4 曹光辉,王星君,姚中川,等.创伤性湿肺的X线、CT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2,10(1):33. 5 李铁一,冀景玲,马大庆,等.胸部疾病CT诊断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242-248. 表1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比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