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体育课渗透德育内容-体育课德育渗透.docx
-
资源ID:48841358
资源大小:13.2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浅析高中体育课渗透德育内容-体育课德育渗透.docx
浅析高中体育课渗透德育内容|体育课德育渗透 将德育内容渗透到体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环 节,可培育学生的坚毅意志和英勇精神,陶冶学生的美妙情操和文明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文章从体育教学的特点与任务,如何将德育教化渗透在体育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等方面进行阐述,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化供应了参考依据。 浅析;中学;体育;渗透;德育 体育课是学校教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可以培育学生的坚毅意志和英勇精神,可以培育学生的美妙情操和文明行为。体育教学中蕴含着很多德育内容。因此,如何将德育与体育教学紧密结合,值得我们探讨。 1.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化 结合教学向学生讲授体育教学的目的意义,提高他们对体育熬炼的正确相识。以故事、演讲形式,讲解并描述革命家、伟人们的体育熬炼事迹;简要地介绍我国绚丽的体育文化,中国健儿为祖国荣誉奋勇拼搏的动人故事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民族自信念与骄傲感。教化学生要珍借美妙时间,遵循自然规律,主动科学地熬炼与养护身体,使自己具备健壮的体魄和旺盛的生命力,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多作贡献。 2. 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化 球类、田径、嬉戏等教材,蕴含着丰富的集体主义教化内容,老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观念和集体主义教化,使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气,团结就是成功的道理。详细实践中,多让学生参加嬉戏、竞赛的设计,让学生为成功献计献策,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组织者、参加者和鼓动者。在参加活动过程中,较好地学会自尊自爱、诚恳公正、宽厚待人等良好品质,培育主子翁意识、团队认同感、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化 现代心理学探讨认为,让学生更多地在活动中去尝试胜利与失败,可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以强化,会使他们更加努力,向更大的困难挑战。老师应充分运用教材本身所具有的因素,通过身体熬炼来培育学生的意志品质。如身体熬炼中提高心肺功能的练习,当学生跑完规定的距离时,提出再加跑肯定的距离,以培育学生坚韧不拔、勇于接提挑战、吃苦耐劳的精神;支撑跳动中,提高器械的高度,加长起跳的距离,肋木、平梯上的爬上、行走、跳高,爬杆时从顶部半握的滑落,都可培育学生英勇、坚决、自信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有时还可为他们创建一种能发挥才能的良好环境,不拘泥于动作规范,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充分自由行动,反复去尝试胜利或失败的味道。当学生胜利时,老师应赐予激励的话语,投去赞许的目光,并提出更高、更难的目标,让他面对新的挑战。 4. 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爱惜公物观念教化 我们面对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劳动观念、爱惜公物观念相对薄弱。体育教学主要以操场为课堂,每节课都有大量的场地器材打算工作,这是上好课的最基本的物质打算,也是向学生进行酷爱劳动、培育劳动观念、爱惜公物教化的有利时机。通过让学生轻拿轻放、不拖不摔、不踢器材,培育学生爱惜公物意识,通过号召学生自觉参与搬运器材,规划场地,洒水扫地,自己动手,亲身参加,培育学生劳动观念和主动为大家服务的精神。措施上要建立体育课布置场地器材的轮番制度,方法上要常常开展评比、表扬,教给各种技能方法,使学生爱劳动、勤劳动、会劳动。 教书育人,老师是关键。体育老师要酷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仔细钻研教材,精通业务,不断的汲取新的学问,加强自身的修养。仔细探讨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大的收益。在组织竞赛活动中,体育老师既是老师,又是裁判,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会干脆影响学生,裁判水平的凹凸,干脆关系到竞赛参加者的心情和技术水平的发挥,因此作为裁判,肯定要肃穆公正。作为老师更要讲究职业道德。所以,老师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过硬的职业道德。体育老师不仅要以自己的超群技术和强健的身体形态去影响学生,还要以自己的规范行为去引导学生。 总之,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要把体育教学单一的理解为只是干脆为增加学生体质服务,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觉学习、自觉熬炼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和“自练通行,自学得之”的目的。体育课是才智、体质、意志和道德品质溶为一体的综合教化。我们应当通过体育课的教学,不断增加学生的体质。同时,使同学们在学习体育技能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养熬炼。珍惜我们这块德育阵地,持之以恒地将体育和德育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应有之责。 参考文献 1 体育与智育、德育的辫证关系北京体育学院报,2008.S5 2 论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 M教化前沿与探究2011.10.16 收稿日期:2012-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