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能力双向培养下信息技术教学.docx
知识与能力双向培养下信息技术教学学问与实力双向培育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摘要: 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已成为现代人的必备技能。老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应体现、渗透计算机是工具、因材施教、前沿技术、计算机类竞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结合的课题、校本课程、关注艺术与人文属性这些内容,一方面树立学生信息意识,培育信息素养,另一方面挖掘教学中培育学生实力的地方,有意识培育学生的各种实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特性发展。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把人类社会带进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化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变更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已成为现代人的必备技能。 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我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保证每节课在机房进行。这门课程深受广阔学生的宠爱,但大部分学生的宠爱来源于对电脑的宠爱,而不是对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关注。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应当利用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自然的爱好,将信息技术课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发觉信息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优势和便利,逐步养成敏捷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感受信息技术在消遣之外的更深层次的乐趣和意义,成为一个具备信息素养的人。从2019年起,陕西省全面实施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体现了信息技术在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地位。老师应结合学生状况,依据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加工、重组,从而使信息技术课程更加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同时,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性和操作性极强,更简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课程。所以在素养教化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老师应抓住信息技术课的独有优势,尽可能培育学生的实践实力和创新实力。据此,我认为信息技术老师在开展教学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索、设计、实施。1、计算机是工具。信息技术教学应当区分于传统学科的教学模式。学习信息技术绝不是获得系统的理论学问,而是驾驭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培育学生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实力,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所以计算机可以被看成一种工具,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将教学目标渗透到详细的课堂任务中,采纳任务驱动法,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完成任务,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驾驭了新学问,这样更加深了对学问的理解和应用。老师在设计课堂任务时,一方面要尽可能激发学生爱好,另一方面要按部就班,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比如在讲解Flash动作补间动画时,设计了飞机直线飞行的案例,那么在讲解引导线动画时,可以设计飞机随意飞行的案例,这样不仅与前面的课对应起来,也激发了学生的新奇心,学生就更简单投入到课堂中。2、教学要关注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不同学校和家庭对信息技术重视程度的差异很大,导致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同一个班可能有同学完全没有电脑基础,也有同学编程实力已经很强。老师在教学时,肯定要关注到不同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设计课堂任务时,可以加一些拓展或选做任务,对于早早完成任务的学生,可以接着有事情可干。初中学生都乐于表现自己,这样可以让计算机水平高的同学获得成就感,建立自信念,稍弱一些的同学也能学到理应驾驭的学问,不会感觉学习困难,丢失信念。3、课堂要与前沿技术相结合。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发展快速,不断涌现新思想和新技术,假如只是讲解教材的内容,那必定是跟随不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老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刚好更新学问,时刻关注、不断学习信息技术最前沿技术,尽可能将最前沿的信息技术介绍给学生。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到最新动态,开拓学生视野,另一方面变更学生的思维,甚至会对信息技术产生新的相识。4、主动组织计算机类竞赛。驾驭常规信息技术课是对全部中学生的基本要求,同时存在一些学生对计算机方面学问有着自然的爱好和天赋,信息技术老师有责任引领这些学生进行更深层次地学习,从而促进其特性最大地发展。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视察、发觉有天赋的同学,并组织培训,参与相关竞赛,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同时熬炼学生的分析理解问题的实力、数学和逻辑思维实力和创建力。5、主动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课题探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其他学科的探讨,从学问层面来说,一方面加深了对其他学科的相识和理解,另一方面驾驭了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个人实力来说,课题探讨是一个项目式学习的过程,须要探讨者长时间细心钻研、查找并分析、总结资料,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同时要学会与课题小组相互妥协、合作,这是对学生多种思维实力的全面培育。最终有可能会产生一个创新性成果,大大培育学生的创新实力。老师应激励学有余力且有爱好的学生主动参与。6、研发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研发可以促进老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更能促进学生特性的发展。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信息技术老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发觉学生对信息技术方面学问的共同需求,结合学校的实际状况,运用各方资源,开发出最适合学校学生发展和提高的校本课程,要达到学生乐意参与并能真正得到成长的效果。 7、关注信息技术课的艺术与人文属性。 始终以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基本体现的是技术性的内容,很少去关注人文内涵,而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相识到科学教化与人文教化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老师在研读教材时,要多挖掘其中蕴含的人文内涵并渗透于课堂中。例如,在教学中增加信息技术相关发展历史,从而增加学生对信息技术与生活联系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相关决策的推断力;再如,在对学生设计作品如网页、动画等的评价中,加入审美维度的评价,提高学生作品的艺术性和美感。在走上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岗位之前,虽然我已经做好了万全的打算,但真正地与学生接触之后,仍旧出现了许多我没有想到的问题,这也正说明白教化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接着不断地学习、更新教化教学理论,常常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化教学行为,发觉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并刚好改进,虚心借鉴各位前辈老师的胜利阅历,争取形成学生乐于接受的特性化的教学风格。总之,我会将自己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思索渗透到自己的教学当中,一方面尽可能让每个学生成为合格的信息公民,另一方面挖掘教学中培育学生实力的地方,有意识培育学生的各种实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特性发展。参考文献 1文军萍,牛永东.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探讨热点与趋势的学问图谱分析J.长治学院学报,2019,36(03):80-84. 2马欣研. 中小学老师信息素养探讨D.华东师范高校,2019. 3陆永来.STEAM教化视角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改进J.软件导刊(教化技术),2018,17(11):75-76. 4郭善渡.信息技术教化40年回顾与思索(二)敢为天下先J.中国信息技术教化,2018(18):80-81. 5姚红静,罗雅过,张冕.区域性中小学老师教化信息化培训对策探究以西安市为例J.中国教化信息化,2018(17):83-87. 6张忻雁.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化存在问题及改革思路J.中国新通信,2018,20(17):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