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激光碎石 [经皮肾镜激光碎石取石的术后护理] .docx
-
资源ID:48844416
资源大小:12.56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经皮肾镜激光碎石 [经皮肾镜激光碎石取石的术后护理] .docx
经皮肾镜激光碎石 经皮肾镜激光碎石取石的术后护理 摘 要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激光碎石取石的术后护理阅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肾镜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上输尿管上段结石和困难性肾结石32例病人的临床与护理资料,针对术后护理要点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1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中10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血尿,3例术后出现高热,经主动视察并协作医生做好术后护理工作,14例病人均顺当康复出院。18例肾结石中1例结石质硬,术中U100激光碎石不能,改开放手术取石。做好病人术后护理,加强生命体症监测及导管护理,18例病人均顺当康复出院。结论:完善围手术期护理,尤其术后加强各导管的护理以及合理的健康指导,加强并发症的视察和预防。有利于术后机体整体功能的复原,提高手术胜利率,增加患者对该手术治疗的满足度。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护理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是近年来开展的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新技术,具有出血少,结石取尽率高,缩短手术时间,简化操作步骤,适应症广泛的优点,临床广泛应用。2008年11月至2010年5月,我院利用PCNL技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和/或肾结石32例,经细心护理取得肯定的效果,现将相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3273岁,平均59岁。输尿管上段结石14例,结石直径1118mm,平均15mm。肾结石18例:完全鹿角形结石2例,部分鹿角形结石16例,均为困难性肾结石1;结石大小在2563mm。 2.手术方法 麻醉运用全身麻醉。患者取截石位,膀胱镜下向患侧输尿管逆行插入F5输尿管导管,留置气囊导尿管。改俯卧位,取患侧腋后线至肩胛下线之间的第11肋间或第12肋下的穿刺点,在线透视下定位,穿刺胜利后,建立经皮肾取石通道。以U100激光击碎大的结石,用高压灌注冲洗和钳夹方法取石。固定留置双J管及肾造瘘管。 3.结果: 1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中10例一期碎石胜利,击碎结石在13mm,术后排石满足;4例碎石过程中因冲水速度过快结石下移至下段输尿管,未予以输尿管镜碎石(URL),术后5d行ESWL效果满足。10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血尿,未予特别处置自愈;3例术后出现高热,抗炎结合物理降温4d复原正常;14例均无输尿管穿孔发生。14例患者术后平均住院46d。 18例肾结石中14例一期碎石胜利,其中6例结石残留,术后5d排净;另1例结石质硬,术中U100激光碎石不能,改开放手术取石。18例患者平均住院8d。 4.术后护理 4.1生命体征视察 术后平卧812h,12h内严密视察生命体征改变。激励进食后的患者多饮水。肯定卧床12d,依据肾造瘘管引流液及尿液的颜色适时下床活动。维持各管有效引流,引流管放置要低于肾脏,下床走时要低于髋部2,以免诱发逆行感染。 4.2导管护理 4.2.1导尿管 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留意尿液的颜色和保持导尿管的通畅。留置尿管是导致尿路感染最主要的危急因素3,尿道口护理应每天23次,一般术后24d拔除导尿管。 4.2.2肾造瘘管 术后留置肾造瘘管的护理尤为重要,肾造瘘管在术后24h是夹闭的,利用肾盂内的压力止血。开放肾造瘘管后,留意引流液的颜色,与导尿管引流液的颜色进行比较,记录每小时的尿量。留意造瘘的固定稳靠,保持伤口干洁。拔管前夹闭造瘘管24h,如无腰痛,发热等症状,拔管后瘘口以凡士林纱布堵塞。如残余结石须要二期手术则保留造瘘管4。 4.2.3双J管的护理 输尿管内留置的双J管可引导尿液内引流,达到解除梗阻、预防狭窄、爱护肾功能、削减术后漏尿和并发症的目的,不做猛烈弯腰和下蹲动作,避开双J管移位。 4.3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4.3.1血尿与出血 术后并发症以出血最常见。出血较多时可夹闭肾造瘘管,协作制动、止血药物运用、输血等措施限制出血。严峻者行开放手术止血。 4.3.2发热与感染 术后体温